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探讨 被引量:17
1
作者 董新平 蔡迎春 《高等建筑教育》 2011年第3期57-60,共4页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和课程作业与考核的宗旨是提高和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文章针对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工科类本科生的实际情况,从补充背景知识和相关法规,倡导案例教学,增加...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内容安排和课程作业与考核的宗旨是提高和检验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和实践能力。文章针对教学大纲要求、课程特点以及工科类本科生的实际情况,从补充背景知识和相关法规,倡导案例教学,增加适合专业特点的范例以及优化课程作业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项目管理体系的理论、方法等,培养他们面向未来就业的工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项目管理 教学内容 改革 法规
下载PDF
盾构衬砌整环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董新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7-426,共10页
以某盾构衬砌整环原型试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提出的接头和管片破坏指数对盾构衬砌环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接头破坏指数和管片破坏指数以及开裂弯矩等指标可以对盾构衬砌的实际受力状态进行追踪,可以阐述、解释盾构衬砌环的... 以某盾构衬砌整环原型试验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提出的接头和管片破坏指数对盾构衬砌环的破坏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接头破坏指数和管片破坏指数以及开裂弯矩等指标可以对盾构衬砌的实际受力状态进行追踪,可以阐述、解释盾构衬砌环的破坏机理;②对于本文所依据的盾构原型试验而言,盾构衬砌环破坏历程是由接头开始开裂、管片开始开裂、首个管片塑性铰形成、接头开始屈服(接头开始丧失承载力)、多个管片塑性铰形成、整环承载力丧失等阶段构成;③多个塑性铰的形成是导致盾构环承载力丧失的直接原因,塑性铰开始位置、发展顺序取决于关键截面及其排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衬砌 原型试验 破坏机理
下载PDF
一类盾构管片接头破坏历程的解析解 被引量:25
3
作者 董新平 解枫赞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70-1875,共6页
为研究一类采用斜直螺栓、不设传力衬垫构造形式的盾构管片接头在高荷载水平下的破坏力学性态,在引入一定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可用于分析管片接头破坏历程的简化解析模型,并对简化模型在线性转动、接头张开、接头屈服等不同阶段的接头截... 为研究一类采用斜直螺栓、不设传力衬垫构造形式的盾构管片接头在高荷载水平下的破坏力学性态,在引入一定假设基础上,提出了可用于分析管片接头破坏历程的简化解析模型,并对简化模型在线性转动、接头张开、接头屈服等不同阶段的接头截面应力分布和转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推导。并通过弯矩–转角关系曲线和接头极限弯矩两个方面对本文简化力学模型的解析解与管片接头足尺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管片接头 解析解 足尺试验
下载PDF
盾构衬砌单环破坏历程的增量法解析解 被引量:11
4
作者 董新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9-125,共7页
作为盾构整环管片破坏研究的一部分,采用增量法对单环在荷载作用下逐渐破坏的历程进行了解析解推导,提出了可考虑管片接头非线性转动的单环受荷历程的相对刚度比法和弯矩搜索法两种解析方法,并对已经通过盾构整环原型破坏试验数据详细... 作为盾构整环管片破坏研究的一部分,采用增量法对单环在荷载作用下逐渐破坏的历程进行了解析解推导,提出了可考虑管片接头非线性转动的单环受荷历程的相对刚度比法和弯矩搜索法两种解析方法,并对已经通过盾构整环原型破坏试验数据详细校核的数值模型进行适当修正,构造出了对解析解进行检验的数值模型,通过对解析解和数值解的比较表明,相对刚度比法、弯矩搜索法两种增量解析方法可以较为准确的刻画出单环衬砌的受荷破坏历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盾构 破坏历程 相对刚度比法 弯矩搜索法
下载PDF
极限荷载条件下盾构管片接头模型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新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8-1182,共5页
为了解盾构隧道装配式管片接头在极限荷载条件下的力学性状,在对既有管片接头模型综合分析比较基础上,提出采用平面应力模型结合混凝土脆性破坏准则及不抗拉节理单元(Goodman单元)作为接头分析的计算模型,并以接头破坏试验实测数据为标... 为了解盾构隧道装配式管片接头在极限荷载条件下的力学性状,在对既有管片接头模型综合分析比较基础上,提出采用平面应力模型结合混凝土脆性破坏准则及不抗拉节理单元(Goodman单元)作为接头分析的计算模型,并以接头破坏试验实测数据为标准,对提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表明,获得的接头转角-弯矩曲线可较好地逼近试验曲线,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以采用这两种模型对接头在极限荷载条件下的受荷过程做精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管片接头 准分析 极限状态
下载PDF
盾构管片接头接触面缺陷模型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董新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69-1374,共6页
为合理确定盾构管片接头节理单元(goodman单元)法向刚度,首先采用经典弹性接触理论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经典弹性接触理论的接触面光滑、弹性假设与试验数据发生背离的背景下,提出了"接触面缺陷"假设,认为计算模型中的节... 为合理确定盾构管片接头节理单元(goodman单元)法向刚度,首先采用经典弹性接触理论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经典弹性接触理论的接触面光滑、弹性假设与试验数据发生背离的背景下,提出了"接触面缺陷"假设,认为计算模型中的节理单元实质上是用来描述物理模型中的因"接触面缺陷"引起的初始非线性位移,而节理单元法向刚度实质上是轴力与接触面初始非线性位移关系的割线刚度。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节理单元法向刚度的确定方法以及相应的验证方法。与试验数据的比较和验证表明,以本方法确定的参数进行的反分析结果与实测的管片轴向位移以及弯矩-转角曲线非常吻合,本方法可得到试验数据的有力支持,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管片接头 节理单元 法向弹簧刚度 接触面缺陷
下载PDF
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中非均衡支护设计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新平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48-1153,共6页
针对当前大跨度隧道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选取某城市软土地层中采用双侧壁法施工的大跨度隧道为案例,就导洞初期支护的非均衡设计对地表沉降控制以及支护结构内力转换等方面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采用timoshenko分层梁模拟支护... 针对当前大跨度隧道施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选取某城市软土地层中采用双侧壁法施工的大跨度隧道为案例,就导洞初期支护的非均衡设计对地表沉降控制以及支护结构内力转换等方面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分析表明:采用timoshenko分层梁模拟支护以及对支护构件按等效刚度处理是合适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规律比较吻合;导洞支护的非均衡支护设计对地表沉降影响较大,内壁刚度过度减弱,将导致中洞开挖阶段的地表沉降值迅速增加,给中洞施工带来压力;非均衡支护设计将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最终内力分布及中洞开挖阶段的支护内力转换,而对拆撑阶段支护内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 非均衡支护设计
下载PDF
某大跨度隧道支护破坏原因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董新平 《现代隧道技术》 E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2-96,共5页
文章针对某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的大跨隧道在导洞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破坏现象,结合实际的净空收敛监控数据对支护内力进行了反分析,重点就支护破坏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导洞下台阶开挖时,导洞内壁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变... 文章针对某采用双侧壁导洞法施工的大跨隧道在导洞施工过程中的临时支护破坏现象,结合实际的净空收敛监控数据对支护内力进行了反分析,重点就支护破坏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当导洞下台阶开挖时,导洞内壁会产生较大的水平变形,且后续导洞开挖对先开挖侧导洞临时支护变形影响较大;下台阶位置处临时支护以承受弯曲应力为主,受力状态较为不利,易因弯曲应力过大而导致拉裂破坏;先行开挖侧导洞临时支护在后开挖侧导洞施工的反复影响下,无论是轴向应变还是弯曲应变均明显高于后开挖侧导洞,破坏程度因此也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隧道 双侧壁导洞法 支护破坏 原因分析
下载PDF
大跨度隧道初期支护大变形原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董新平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40-43,共4页
本文针对内昆线曾家坪大跨隧道在导洞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内壁变形严重现象,对其产生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左右导洞的两侧支护位移是非对称的,位于下台阶位置处的内壁出现了局部大变形。导致内壁产生局部大变形的因素... 本文针对内昆线曾家坪大跨隧道在导洞开挖过程中出现的内壁变形严重现象,对其产生原因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左右导洞的两侧支护位移是非对称的,位于下台阶位置处的内壁出现了局部大变形。导致内壁产生局部大变形的因素包括导洞形状及围岩初始应力场、左右导洞施工的相互影响、支护的非均衡设计、偏压问题等。导洞结构形状及初始应力场分布是本工程中内壁破坏严重这一显著特点的内在形成原因,而其它三个因素使该特点进一步放大,其中,非均衡设计因素的影响尤其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大跨度 双侧壁法 破坏
下载PDF
浅埋软弱地层隧道施工中掌子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胡亚峰 董新平 +1 位作者 马晓良 车广洲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68-1372,1385,共6页
掌子面失稳是浅埋软弱地层大跨度隧道施工时面临的主要工程难题之一,以依托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就CRD开挖时掌子面失稳的产生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掌子面地层软弱,挤出位移过大,易... 掌子面失稳是浅埋软弱地层大跨度隧道施工时面临的主要工程难题之一,以依托工程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就CRD开挖时掌子面失稳的产生原因、主要影响因素及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掌子面地层软弱,挤出位移过大,易进入塑性状态导致掌子面稳定性问题突出;上、下台阶掌子面的中部为最容易失稳部位;上、下台阶岩体随着开挖面逐渐临近,球应力减小而剪应力逐渐增大,当与开挖面距离达到某临界值时,掌子面即进入短期稳定和不稳定状态。为有效防治掌子面失稳导致坍塌事故,必须对掌子面进行加固,且掌子面加固区长度应大于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CRD法 坍塌 掌子面稳定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