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镁基合金可生物降解支架血管内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孔令华 贺迎坤 +3 位作者 李天晓 张一林 何艳艳 朱世杰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26-630,共5页
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血管内永久植入金属支架造成的慢性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不足日益显现。支架的生物可降解特性理论上解决了永久性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相关并发症,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依据BRS主要... 在近半个世纪发展过程中,血管内永久植入金属支架造成的慢性炎性反应、支架内再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不足日益显现。支架的生物可降解特性理论上解决了永久性裸金属支架植入后相关并发症,生物可吸收支架(BRS)成为近年研究热点。依据BRS主要成分,可分为生物可吸收聚合物血管支架(BPVS)和可生物降解金属合金支架(BMAS)。镁基BMAS(Mg-BMAS)具有良好的力学结构特性和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人体血管。该文就Mg-BMAS在脑血管、周围血管、循环大动脉和冠状动脉的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应用作一综述,进一步探讨其优缺点、相应优化措施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可吸收支架 镁合金可降解支架 脑血管疾病 冠心病 严重肢体缺血
下载PDF
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后循环大型动脉瘤单中心临床经验 被引量:7
2
作者 吴桥伟 李立 +4 位作者 邵秋季 贺迎坤 李天晓 李航 白卫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后循环大型动脉瘤(PCL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ED治疗的14例PCLA患者(14枚动脉瘤,最大径≥10 mm)。均为单发未破裂动脉瘤,位于基底... 目的探讨Pipeline Flex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后循环大型动脉瘤(PCL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PED治疗的14例PCLA患者(14枚动脉瘤,最大径≥10 mm)。均为单发未破裂动脉瘤,位于基底动脉主干3例,椎动脉V4段11例。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患者临床预后,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 14例患者植入14枚PED,其中4例结合弹簧圈填塞,手术均获成功,支架均成功释放且贴壁良好。未发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出院时mRS评分2分1例,1分2例,0分11例。14例患者均获临床中位随访8(2~18)个月,疗效良好(mRS评分均为0分);11例获DSA中位随访6(3~7)个月,OKM分级D级7例,C级1例,B级3例,均未见支架内狭窄。结论 PED治疗PCLA成功率高,安全性好,6个月影像学随访有较高的完全闭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导向装置 后循环动脉瘤 颅内动脉瘤 大型 随访研究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德华 孔令华 +5 位作者 白卫星 贺迎坤 李天晓 何艳艳 Ajmal Zemmar Brad JNelson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82-686,共5页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辅助脑血管介入手术最有优势的新兴技术,可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辐射、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实现远程协助手术。然而因为脑血管的特殊性,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对精确性、安全性的要求较其他介入手术机器人更加严苛,目... 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是辅助脑血管介入手术最有优势的新兴技术,可以降低医务人员职业辐射、降低手术难度,同时实现远程协助手术。然而因为脑血管的特殊性,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对精确性、安全性的要求较其他介入手术机器人更加严苛,目前已有报道的脑血管介入机器人多处于动物实验或小规模临床应用阶段。本综述简述了介入手术机器人的一般原理,总结了目前国内外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并对在研的脑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脑血管造影术
原文传递
支架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鸿运 邵秋季 +5 位作者 李立 贺迎坤 常凯涛 张倩倩 林枫 李天晓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46-115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40例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动脉瘤共43枚。动脉瘤辅助支架栓塞治疗32例(34枚),血流导向装...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远端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血管内支架治疗的40例颅内远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动脉瘤共43枚。动脉瘤辅助支架栓塞治疗32例(34枚),血流导向装置治疗8例(9枚)。颅内远端动脉瘤定义为位于前循环中A2/M2段、后循环中P2段及其远端动脉瘤。随访期采用Raymond分级评分评估动脉瘤栓塞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临床预后。结果 34枚动脉瘤成功完成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末次影像随访结果显示31枚(91.2%)动脉瘤Raymond评分Ⅰ级,3枚Ⅱ级。4例(12.5%)患者发生手术相关缺血性并发症。中位随访6.5个月,31例(96.9%)患者mRS评分为0~2分,获得良好预后。9枚动脉瘤成功完成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末次影像随访结果显示5枚动脉瘤Raymond分级Ⅰ级,3枚Ⅱ级,1枚失访。1例患者发生缺血性并发症。中位随访9个月,6例患者mRS评分为0~2分,获得良好预后。结论 血管内支架辅助栓塞颅内远端动脉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策略。小口径支架应用提高了颅内远端动脉瘤治疗闭塞率,血流导向装置是用传统方法治疗具有挑战性的远端动脉瘤的有效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远端动脉 血管内治疗 支架
下载PDF
Woven EndoBridge瘤内扰流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5
作者 张倩倩 丁津一 +10 位作者 郜洁钰 张鸿运 李文 冯文献 陈丽薇 邵秋季 常凯涛 唐垚 贺迎坤 李立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2-277,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Woven EndoBridge(WEB)瘤内扰流装置(简称WEB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1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应用WEB装置治... 目的 初步探讨Woven EndoBridge(WEB)瘤内扰流装置(简称WEB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5-11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黄河三门峡医院应用WEB装置治疗的4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40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为未破裂动脉瘤,2例为破裂动脉瘤.术前40例患者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均为0分.所有患者术后48 h内均行头颅CT或MRI检查,评估有无新发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与颅内动脉瘤部位相关的新发症状性脑梗死;采用mRS评估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情况;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40个动脉瘤共置入40个WEB装置,技术成功率为100%,其中35例(87.5%)患者的WEB装置术中一次性释放成功;5例(12.5%)WEB装置在术中经过回收、调整方向后二次释放成功.4例患者的动脉瘤采取WEB装置联合其他辅助治疗,其中联合支架辅助栓塞2例,联合弹簧圈辅助栓塞2例.术后48 h内头颅CT或MRI检查均未见新发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与颅内动脉瘤部位相关的新发症状性脑梗死;出院时mRS均为0分.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30 d的临床随访,除3例患者在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期间出现皮肤黏膜淤血外,均无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缺血性及出血性不良事件、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初步观察认为,WEB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短期随访无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操作 治疗结果 多中心研究 瘤内扰流装置
原文传递
脑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微环境研究进展
6
作者 司宸铭 何艳艳 +4 位作者 贺迎坤 梁佳 卢韬源 李晨卿 李天晓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0-506,共7页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血液中存在大量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及B细胞、T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细胞。此外,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β等免疫相关调节分子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与...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血液中存在大量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及B细胞、T细胞等特异性免疫细胞。此外,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IL)-17和IL-1β等免疫相关调节分子在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中高表达,与肿瘤免疫微环境类似,影响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本文围绕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周围免疫微环境所涉及的主要免疫细胞及相关因子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粥样硬化 免疫微环境 免疫细胞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的血管内治疗 被引量:1
7
作者 邵秋季 李立 +5 位作者 李天晓 朱良付 薛绛宇 王子亮 常凯涛 吴桥伟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1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瘤。14例中,男... 目的探讨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血管内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的患者14例,共14个动脉瘤。14例中,男5例、女9例,年龄45~76(61.07±10.43)岁;8例为破裂动脉瘤,6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术前载瘤段血管狭窄率为70%~90%,中位数为70%。根据载瘤段血管狭窄与动脉瘤的解剖位置关系分型为Ⅰ型9例、Ⅱ型4例、Ⅲ型1例。分析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患者临床预后,采用Raymond分级标准评估动脉瘤闭塞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采用先处理载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示动脉瘤栓塞程度RaymondⅠ级12个、Ⅱ级2个,术后载瘤血管残余狭窄率20%~30%,中位数为25%。术后3个月14例患者mRS评分0分12例、2分1例、3分1例。11例患者获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随访,中位随访时间6.45(6~10)个月,DSA示RaymondⅠ级10例、RaymondⅡ级1例,11例患者均未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或闭塞情况。结论颅内宽颈动脉瘤合并载瘤血管重度狭窄病变复杂,采用先处理载瘤段血管狭窄再进行动脉瘤栓塞的治疗方法可能是安全、有效的,还需大样本病例的长期随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放射学 介入性 载瘤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
原文传递
椎动脉颅内段急性闭塞伴与不伴基底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洋 王丽娜 +6 位作者 朱良付 马振凯 周腾飞 周志龙 管民 吴立恒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69-273,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颅内段急性闭塞(ICAD-AIVAO)伴与不伴基底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并于发病24 h内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的ICAD-AIVAO患者... 目的对比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椎动脉颅内段急性闭塞(ICAD-AIVAO)伴与不伴基底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前瞻性纳入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并于发病24 h内接受急诊血管内治疗的ICAD-AIVAO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影像学、治疗及随访资料。所有患者的AIVAO均由动脉粥样硬化原位血栓形成(ISAT)所致,根据是否伴有动脉到动脉栓塞累及基底动脉,将患者分为ISAT组和ISAT+基底动脉栓塞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共纳入52例患者,男性占90.4%(47/52),进展型起病占57.7%(30/52)。与ISAT组(32例)比较,ISAT+基底动脉栓塞组(20例)术前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DWI-pc-ASPECTS)和基底动脉CT血管成像(BATMAN)评分低,脑桥中脑指数高,中脑梗死、脑干梗死者的占比均更高(均P<0.05)。ISAT+基底动脉栓塞组机械取栓次数较ISAT组多[M(Q1,Q3)分别为2(1,2)次、1(0,2)次,P=0.030]。ISAT+基底动脉栓塞组的完全再灌注率较ISAT组高[75.0%(15/20)对比46.9%(15/32),P=0.046];但两组成功再灌注率、术后90 d功能独立率、90 d预后良好率及90 d病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围手术期,两组发生血管夹层、栓子逃逸、术后7 d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不伴基底动脉栓塞患者比较,伴基底动脉栓塞的ICAD-AIVAO患者脑干梗死、术中机械取栓次数更多,完全再灌注率更高,但未观察到围手术期并发症及预后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椎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内操作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李强 周腾飞 +6 位作者 管民 李钊硕 温昌明 王海波 王子亮 朱良付 李天晓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0-484,共5页
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 目的探讨球囊导引导管(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在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33例)、南阳市中心医院神经科(18例)及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介入科(11例)采用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共62例,术中均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其中颈内动脉合并大脑中动脉闭塞者36例,大脑中动脉水平段闭塞者26例。回顾性观察手术时间、血管的再通情况[采用脑梗死溶栓(TICI)分级标准评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术后90 d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结果62例患者的中位手术时间为94.0 min(P25和P75分别为53.0、129.3 min)。其中57例(91.9%)血管再通成功(TICI分级为2b~3级),5例(8.1%)失败。取栓次数≤2次者占65.8%(47/62),其中35.5%(22/62)1次取栓成功。51.6%(32/62)患者取栓术后置入支架。62例患者中,17例(27.4%)出现并发症,其中术中发生血栓栓塞事件7例(11.3%),术后出现症状性脑出血10例(16.1%);死亡8例(12.9%)。62例患者术后90 d内预后良好(mRS≤2分)者37例(59.7%),预后不良(mRS≥3分)者25例(40.3%)。结论机械取栓治疗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术中采用BGC近端血流控制技术手术时间短,血管再通率和首次血管再通率较高,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较低,术后90 d预后良好比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闭塞性疾病 前循环 机械取栓术 球囊导引导管近端血流控制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