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术后急性肠坏死发生高危因素调查及各因素预测价值研究
1
作者 林智 刘贤杰 岳德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11-115,共5页
探讨腹部术后发生急性肠坏死的高危因素及各因素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288例患者资料,并按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肠坏死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先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再分析腹部手术后... 探讨腹部术后发生急性肠坏死的高危因素及各因素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行腹部手术的288例患者资料,并按术后是否发生急性肠坏死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先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临床指标,再分析腹部手术后发生急性肠坏死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各因素预测价值。结果 288例入组患者中腹部术后发生急性肠坏死28例(发生组),未发生急性肠坏死260例(未发生组),两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术后MPV值、CRP水平、PCT水平以及术后经鼻空肠管管饲率、术后严重贫血率指标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MPV、CRP、PCT指标偏高是引发腹部术后急性肠坏死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MPV预测腹部术后发生急性肠坏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17和0.721,术后CRP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74和0.594,术后PCT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47和0.761,其中术后CRP预测的敏感度最高,术后PCT预测的特异度最高。结论 术后MPV、CRP、PCT指标偏高是引发腹部术后急性肠坏死的危险因素。术后可以通过观测患者MPV、CRP、PCT预测急性肠坏死的发生风险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上述指标中CRP预测的敏感度最高,PCT预测的特异度最高,在临床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三项指标联合预测,以提升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急性肠坏死 高危因素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探讨创伤性小肠破裂经腹腔镜治疗疗效
2
作者 林智 刘贤杰 岳德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63-67,共5页
探讨腹腔镜策略下对创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效果优势所在。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琼中医院于2017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就诊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共96人实施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患者被分为48人的对照组以及同... 探讨腹腔镜策略下对创伤性小肠破裂的治疗效果优势所在。方法 选择郑州大学琼中医院于2017年1月~2020年6月期间就诊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共96人实施前瞻性随机分组研究。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患者被分为48人的对照组以及同等人数的观察组。将开腹手术的策略应用于对照组患者,将腹腔镜手术的策略应用于观察组患者。对不同分组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AS)、炎症免疫指标、并发症情况实施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天的VAS为(4.32±0.41)分,NE为(25.77±2.58)ng/L,5-HT为(0.21±0.01)nmo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天的IgA为(1.63±0.21)g/L,IgG为(7.01±0.68)g/L,CD4+为(23.79±2.41),CD4+/CD8+为(1.23±0.15),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IFABP均低于术前(P<0.05);两组患者术后3天的IFABP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1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就诊接受手术治疗的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采取腹腔镜的手术策略,能够降低手术创伤的程度,促进患者手术后的恢复(降低疼痛,改善免疫功能,减少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创伤性小肠破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