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徐堡遗址龙山文化居民颅骨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亚威 刘明明 +1 位作者 冯春艳 韩长松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8,共11页
徐堡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东部,地处豫西北黄河与沁河冲积扇平原内,是分布在黄河北岸的一处典型龙山文化聚落,距今约4500-4000年,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人骨标本,对探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人群的源流关系具有... 徐堡遗址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徐堡村东部,地处豫西北黄河与沁河冲积扇平原内,是分布在黄河北岸的一处典型龙山文化聚落,距今约4500-4000年,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人骨标本,对探讨中原地区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人群的源流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通过对2例女性颅骨的形态学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徐堡组的颅面部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高颅型与狭颅型相结合的颅型特点,中面型、阔鼻型、中眶型、鼻根点略有凹陷、鼻前棘不显,犬齿窝欠发达,颅顶缝发育简单;徐堡组应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与亚洲蒙古人种近代抚顺组(均方根值R=1.08)关系密切;在与古代组的对比中,徐堡组与宝鸡组(R=0.48)、庙子沟组(R=0.49)、大甸子I组(R=0.55)和游邀组(R=0.59)较为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 形态学 龙山文化
下载PDF
中原文化薪尽火传——评《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
2
作者 孙危 《中原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王星光教授等编著的《中原历史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研究》一书,已由科学出版社于2009年5月出版发行。该书利用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生态学、遗产经济学等学科的资料,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原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
关键词 中原历史文化遗产 可持续发展 中原文化 2009年 科学出版社 遗产经济学 出版发行 历史学
原文传递
文化资源开发中现象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陈可猛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6-90,共5页
现象学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始终未能在文化产业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求方法论必须完成"原始形态——文本形态——媒介形态"的过程。现象学在某种意义... 现象学作为一种基本的哲学方法,虽然被广泛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但始终未能在文化产业研究中获得应有的关注。文化资源的开发要求方法论必须完成"原始形态——文本形态——媒介形态"的过程。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对经验方法和批判方法的超越,有助于解决文化资源开发中既追求个性创造又追求受众市场的特殊要求。在国内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并迅猛发展的当下,找出科学的方法进行文化资源开发,既任重道远又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资源 现象学 意向性 文化产业
下载PDF
汉文帝霸陵的发掘改变了历史
4
作者 韩国河 《西部大开发》 2022年第1期154-157,共4页
2021年12月14日,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召开专家论证会,确认了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及其陵园就是汉文帝霸陵。同时,也改变了历史,纠正了以往把白鹿原凤凰嘴一带当成霸陵所在地的“传统”说法。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 2021年12月14日,陕西省文物局和西安市文物局召开专家论证会,确认了西安市灞桥区白鹿原的江村大墓及其陵园就是汉文帝霸陵。同时,也改变了历史,纠正了以往把白鹿原凤凰嘴一带当成霸陵所在地的“传统”说法。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陕西江村大墓重要考古成果。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和最近十几年的考古钻探发掘材料,扼要说明确认汉文帝霸陵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霸陵 考古成果 汉文帝 国家文物局 专家论证会 白鹿原 凤凰嘴 重大项目
下载PDF
关于秦封泥研究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韩国河 周阵锋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2,共7页
封泥是秦文化研究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本文就当前研究现状,对秦封泥的深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通过建立标准断代,进一步细化封泥分期;二是要注重多种证据材料的综合运用,对封泥内容的考释要更加精准;三是在考释的基础上,对秦政治... 封泥是秦文化研究重要的出土文献资料。本文就当前研究现状,对秦封泥的深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一是要通过建立标准断代,进一步细化封泥分期;二是要注重多种证据材料的综合运用,对封泥内容的考释要更加精准;三是在考释的基础上,对秦政治制度的阐释、行政地理空间重构等方面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扩展到秦政治规范、社会文化活动、精神价值等方面的阐释当中。在研究的同时,也要关注秦封泥的展示、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封泥 研究思路 研究角度 保护展示
下载PDF
陕西西安相家巷遗址H3发掘简报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保全(领队) 王凤娥(绘图) +4 位作者 王文渊(摄影) 张翔宇 温晓星 柴怡 韩国河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F0002,I0001,共23页
西安相家巷遗址出土秦封泥数量庞大,较多封泥出土于灰坑中,内容涵盖中央职官与地方职官类,其中H3中出土封泥数量颇丰,类别多样,这批封泥的整理研究为学界研究“三公九卿”制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实物资料,亦为研究秦汉职官体系、政区地理、... 西安相家巷遗址出土秦封泥数量庞大,较多封泥出土于灰坑中,内容涵盖中央职官与地方职官类,其中H3中出土封泥数量颇丰,类别多样,这批封泥的整理研究为学界研究“三公九卿”制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实物资料,亦为研究秦汉职官体系、政区地理、封缄制度、文字演化、书法艺术提供了可靠的一手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市 相家巷遗址 H3 秦封泥
下载PDF
陕西西安相家巷遗址H6发掘简报
7
作者 韩保全 张翔宇(整理) +6 位作者 柴怡(整理) 周阵锋(整理) 温晓星(整理) 王凤娥(绘图) 王文渊(照相) 温晓星 韩国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33,共18页
1997年1~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陕西省西安市相家巷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秦封泥。其中H6出土秦封泥234枚,内容丰富,为研究秦代官职体系、政区地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古文... 1997年1~3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原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对陕西省西安市相家巷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大量秦封泥。其中H6出土秦封泥234枚,内容丰富,为研究秦代官职体系、政区地理提供了详实可靠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研究古文字演变、书法艺术及古代封缄工艺的珍贵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 相家巷遗址 H6 秦封泥 秦官制
下载PDF
郑州望京楼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植物资源的利用——来自石器残留淀粉粒的证据 被引量:10
8
作者 陶大卫 吴倩 +1 位作者 崔天兴 赵珍珍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4-301,共8页
通过对郑州望京楼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石杵和石臼进行淀粉粒分析,发现了5类可鉴定的不同形态淀粉粒,主要为粟黍类、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和豆科(Fabaceae)等,以及部分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 通过对郑州望京楼遗址出土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石杵和石臼进行淀粉粒分析,发现了5类可鉴定的不同形态淀粉粒,主要为粟黍类、小麦族(Triticeae)、薏苡属(Coix)、栎属(Quercus)和豆科(Fabaceae)等,以及部分未知种属的淀粉粒。石臼和石杵的使用部位形态多样的淀粉粒表明此类工具在当时被用于加工处理多种植物种子或果实。望京楼遗址二里头文化时期石器上粟、黍以及小麦等多种农作物淀粉粒的发现,同时结合二里头、南洼、皂角树等二里头文化遗址植物浮选结果,表明二里头文化时期中原腹心地区已普遍存在多品种的农作物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京楼遗址 石器 淀粉粒 二里头文化
原文传递
河南荥阳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的植物淀粉粒 被引量:9
9
作者 陶大卫 陈朝云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67-477,共11页
本文对河南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发现了数量丰富的淀粉粒以及少量植硅体。可鉴定形态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粟、黍、小麦、小豆等农作物以及坚果、块茎植物;植硅体中则有来自水稻颖片的双峰型植硅体。此次研究表明官庄... 本文对河南官庄遗址两周时期人牙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发现了数量丰富的淀粉粒以及少量植硅体。可鉴定形态的淀粉粒主要来自粟、黍、小麦、小豆等农作物以及坚果、块茎植物;植硅体中则有来自水稻颖片的双峰型植硅体。此次研究表明官庄先民食物来源广泛,包括多种农作物和采集植物,其中粟黍类农作物在食物构成中占据主要地位,而小麦所占比例很可能已仅次于粟黍。结合包括官庄遗址和周边若干遗址的浮选结果,两周时期中原腹心地区仍是北方传统的粟作农业,但农作物种植已明显多样化;与此同时,小麦在农作物体系中的重要性增加,中原地区农作物种植体系由以粟黍为主转向以小麦为主的趋势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庄遗址 牙结石 淀粉粒 植硅体 食物构成
下载PDF
生物考古所见两周时期官庄聚落的人群与社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陶大卫 张国文 +2 位作者 周亚威 陈朝云 韩国河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0-327,共8页
本文从生物考古视角探讨官庄聚落两周时期的人群与社会状况。官庄聚落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手工业经济较为兴盛,存在多种类的手工业作坊。聚落内社会等级分化明显,人群构成较为复杂,这些社会状况都在人群食物... 本文从生物考古视角探讨官庄聚落两周时期的人群与社会状况。官庄聚落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农田管理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手工业经济较为兴盛,存在多种类的手工业作坊。聚落内社会等级分化明显,人群构成较为复杂,这些社会状况都在人群食物结构上有所反映。贵族阶层具有最高的δ^(15)N值,食用较多的肉食资源;平民阶层δ^(15)N值都偏低,显示较低的动物蛋白摄取。不同葬俗的群体在饮食结构方面差异明显:直肢葬群体主要以C_(4)类食物为主,与同样采用直肢葬的贵族阶层较为一致,官庄墓葬以直肢葬为主,这一群体应是官庄聚落土著居民;相较于直肢葬群体,屈肢葬群体食用了更多的C_(3)类植物,从个别屈肢葬个体食用水稻这一官庄聚落并未种植的C_(3)类作物来看,屈肢葬群体流动性较大,有可能为外来群体。官庄聚落人群构成复杂的状况,应与区域内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较为动荡的社会政治环境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庄遗址 两周时期 生物考古
下载PDF
东汉帝陵有关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6
11
作者 韩国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17,共8页
关键词 帝陵 东汉 陵寝制度 中国古代 文献记载 调查简报 考古调查 宗教信仰
下载PDF
论民国时期影响女性服饰演变的诸因素 被引量:8
12
作者 郑永福 吕美颐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2-167,共6页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清末民初,绵... 在中国服饰史上,中华民国时期的女性服饰有着重要地位。它以中西交融、满汉交融为特色,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女性服饰大跨度的历史变革,突显了人性化、个性化和近代化的时代特征。影响民国时期女性服饰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清末民初,绵亘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崩溃,是产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社会制度的变迁,使从等级着装向自由着装的演变成为可能。审美观念的变化、时装表演与选美活动的开展、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也是影响服饰文化变迁的重要原因。而近代服装服饰产业的产生与发展,则为民国时期女性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服饰的变革是生活方式变革的一部分,往往成为社会风尚变迁的亮点之一。唯其如此,对新鲜服饰的态度,又往往显现出新旧观念的冲突。民国时期,时尚的女子装束每每一出现,就会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甚至有时受到政府的干预。新的生活方式,总会伴随社会的发展而流行,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国时期 女性服饰 演变因素
下载PDF
磨盘山遗址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亚威 赵东月 +1 位作者 王艳杰 康利宏 《人类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6-226,共11页
磨盘山遗址是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盆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通过对遗址出土的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磨盘山组颅骨的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与正颅型相结合,阔额型、阔上面型、阔鼻型、中... 磨盘山遗址是分布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盆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本文通过对遗址出土的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磨盘山组颅骨的形态特征可以概括为中颅型与正颅型相结合,阔额型、阔上面型、阔鼻型、中眶型并伴有颇大的面部扁平度;磨盘山组应属于亚洲蒙古人种范畴,在次级分类比较中与南亚类型在鼻眶形态和上面部形态上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在与亚洲蒙古人种各近代组的比较中,磨盘山组与广西壮族组关系最为密切,与蒙古组关系最为疏远;在与其他新石器对比组的比较中,磨盘山组与代表"古华南类型"的甑皮岩组、鲤鱼墩组和昙石山组表现出更多的一致性,与"古中原类型"和"古华北类型"关系疏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 磨盘山 人种 病理
下载PDF
试论秦始皇兵马俑的工艺技术渊源 被引量:9
14
作者 朱君孝 宋远茹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3-91,共9页
关键词 秦始皇 兵马俑 工艺技术 窑炉结构 陶塑
下载PDF
北京地区古代人群的龋病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亚威 丁丽娜 +1 位作者 张中华 朱泓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4期72-75,共4页
为探讨北京地区古代人群的龋病罹患特点及发展趋势,观察和统计了北京西屯墓地318例个体4888枚牙齿的龋病情况,人骨标本分别属于汉代、北朝和明清时期.对西屯汉代人群的龋患牙位进行具体分析,并选取了6个古代组(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 为探讨北京地区古代人群的龋病罹患特点及发展趋势,观察和统计了北京西屯墓地318例个体4888枚牙齿的龋病情况,人骨标本分别属于汉代、北朝和明清时期.对西屯汉代人群的龋患牙位进行具体分析,并选取了6个古代组(新石器时代、殷商时期、三燕文化时期)同汉代组进行牙患率的比较.结果表明,汉代组和北朝组的牙患率都较高,明清组则远低于前两组;汉代组的龋均远高于北朝组和明清组,后两者相近.西屯汉代人群的下颌磨牙发病率最高;其次是前磨牙和尖牙;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的发病率最低.同其他古代组牙患率的比较结果表明,西屯汉代的牙患率处于较低水平.西屯汉代和北朝组的牙患率接近农牧兼营文化人群的数值,明清组的牙患率则接近以游牧为主的文化人群的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西屯墓地 龋病 牙患率 龋均 牙位
下载PDF
中国早期冶铁相关问题小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危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中国早期 铁器 20世纪20年代 小考
下载PDF
古代帝陵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国河 王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4-70,共7页
本文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即因山为陵、陵区制和堪舆理念。因山为陵本意在于利用山体或高地进行埋葬,墓穴有竖穴和横穴两种类型,竖穴型定型于秦始皇陵,对东晋南朝、金帝陵有一定影响;横穴型定型于东汉帝陵,被西晋帝陵和唐陵所继承。自战... 本文重点探讨了三个问题,即因山为陵、陵区制和堪舆理念。因山为陵本意在于利用山体或高地进行埋葬,墓穴有竖穴和横穴两种类型,竖穴型定型于秦始皇陵,对东晋南朝、金帝陵有一定影响;横穴型定型于东汉帝陵,被西晋帝陵和唐陵所继承。自战国时期确立的独立陵园制,至汉晋时期发展成为陵区制度,体现皇权与中央集权的对立统一格局,以及“家国同构”的核心价值,宋以后集中陵区成为一种制度。堪舆理念对帝陵选址的影响大约从南朝开始逐步加深,至明清成为多种“趋利避害”理念的混合体,其中唐宋时期帝陵所用堪舆术与民间分野明显,反映出强化皇权统治的政治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陵 因山为陵 陵区 堪舆
下载PDF
内蒙古哈民忙哈遗址新石器时代居民的人种学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亚威 朱泓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8-73,共6页
体质人类学研究显示,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14例(男性7例,女性7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与若干古代组的对比中,哈民组与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古代居民在人种类型上较为一... 体质人类学研究显示,内蒙古通辽市哈民忙哈遗址出土的14例(男性7例,女性7例)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颅骨,在种族特征上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人种范围。在与若干古代组的对比中,哈民组与牛河梁红山文化时期古代居民在人种类型上较为一致,与庙子沟新石器时代古代居民和姜家梁新石器时代的古代居民保持着相对疏远的遗传学距离。鉴于哈民文化居民反映出的高颅阔面形态特点,其族属应为古东北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民忙哈遗址 颅骨 亚洲蒙古人种 人类学
下载PDF
北京地区古代人群身高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亚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3期62-64,80,共4页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汉至明清时期人群的身高发育水平和变化规律,运用人体骨骼测量仪对北京西屯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汉代43例,北朝16例,明清15例)进行测量,依据股骨的长度推算该地区3个时期古代人群的身高.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汉代组、北朝... 为了探讨北京地区汉至明清时期人群的身高发育水平和变化规律,运用人体骨骼测量仪对北京西屯遗址出土的人骨标本(汉代43例,北朝16例,明清15例)进行测量,依据股骨的长度推算该地区3个时期古代人群的身高.结果显示:北京地区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5.34、163.79和165.32 cm;女性居民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59.18、162.97和158.57 cm.西屯组汉代至明清男性居民的身高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没有显著的提升趋势;北朝组女性身高显著高于汉代组和明清组.同7个古代组和北京地区现代组相比,西屯汉代组、北朝组和明清组男性的身高值处于中等水平,而北朝组女性身高显著高于其他古代组和现代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古代人群 肢骨 身高
下载PDF
西安坡底遗址秦人的龋病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亚威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0-174,共5页
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 目的:调查距今2200年前西安秦人的龋病状况,以探求龋病的罹患率及发展趋势。方法:观察记录并统计了西安高陵坡底遗址出土的111例古人的龋齿情况,用SPSS21.0软件对全部的1633枚牙齿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坡底人群患龋率为33.33%,其中男性患龋率为36.67%,女性患龋率为27.91%;龋齿率为3.12%,龋均为1.38。结论:龋病的罹患率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壮年和中年为龋病的高发期,患龋率分别为46.30%和45.00%,龋齿率分别为4.64%和4.71%;患龋牙位发病率依次为M2>M3>M1>M2>M3>M1>P2>P1>C1>P1>P2;下颌龋齿罹患率高于上颌(3.32%>2.89%),从龋患部位来看,邻面龋发病率最高(66.67%),其次为唇颊面龋(17.65%)和咬合面龋(13.73%),舌腭面龋最低(1.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复层细胞膜片 单层细胞膜片 组织再生 微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