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历史名人籍里研究应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兴亚 冷怀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43-46,共4页
近年来,历史名人籍里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与振兴地方经济相结合,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但研究者为了某种目的,再加上客观原因,使得同一人物的籍贯经常出现二说、三说、四说、五说,甚至六说。从客观... 近年来,历史名人籍里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与振兴地方经济相结合,与发展旅游业相结合。但研究者为了某种目的,再加上客观原因,使得同一人物的籍贯经常出现二说、三说、四说、五说,甚至六说。从客观方面来讲,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有:原始文献材料记载简略,使人难以确断其籍贯的具体地方;古今地名和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异地同名;行政区划变更;人口流动性大;出生地、居住地和原籍的不一致。而从主观方面来讲,则是研究者缺乏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只是依据一些口碑资料或不加区别地引用未经核实的地方志材料,就断定某人的籍里在何处。这不仅给人们认识上带来了混乱,更重要的是,一些地方的决策者根据一些研究者提供的研究成果,进行规划,修复或重建某人故里,建造纪念馆陈列馆,甚至为某人塑像,以期使人们确信某人确实是某地人。但历史是科学,名人的籍里只有一处,而不可能有几处。为推进名人籍里的研究.首先要确定人物籍贯的标准,应当以其父母久居之地为依据,同时兼及出生地,其次要根据经过鉴别准确无误的材料来作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名人 籍里 中国古代史
下载PDF
汉代养老政策与实践
2
作者 袁延胜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的习俗和制度源远流长。汉代继承了先秦以来敬老、养老的传统,崇尚孝道,优抚老人,施行养老之政,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养老制度。汉文帝元年颁布的“养老令”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养老诏令。汉代的养老制度... 敬老、孝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养老的习俗和制度源远流长。汉代继承了先秦以来敬老、养老的传统,崇尚孝道,优抚老人,施行养老之政,形成了相对完备的养老制度。汉文帝元年颁布的“养老令”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养老诏令。汉代的养老制度不仅注重老年人的物质养老,也注重老年人的精神养老和家庭养老,并从法律、制度层面保障老年人的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养老制度 养老实践
下载PDF
西汉至明清家庭人口数量规模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袁祖亮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14-119,共6页
关于中国历史上家庭人口数量规模大小的原因问题,前人无专题研究。打开中国古代文献,不难发现,自西汉到明清时期,不同的朝代,其家庭人口数量规模之大小也不相同。详如下表:
关键词 家庭人口 数量规模 丁男 户等 宅地 北周 赋役 田租 明清 租税
下载PDF
略论秦汉时期的历史循环思想 被引量:3
4
作者 庞天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100-104,共5页
历史循环思想是秦汉时期一种重要的历史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 ,经过秦代这一过渡性阶段 ,在西汉前期完全形成。历史循环思想对汉代史学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并与汉代思想文化及社会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历史循环思想在秦汉... 历史循环思想是秦汉时期一种重要的历史哲学思想。这种思想初步形成于战国时期 ,经过秦代这一过渡性阶段 ,在西汉前期完全形成。历史循环思想对汉代史学发展有着深刻影响 ,并与汉代思想文化及社会意识有着密切关系。历史循环思想在秦汉时期的形成与流行具有历史必然性 ,其内容包含一定的真理性成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时期 历史哲学思想 历史循环思想 思想文化
下载PDF
六朝历史与文化 汉末东吴时期的江南名士清议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旭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汉末东吴时期,曾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名士清议之风也扇及于江左。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江东大族特别是“吴四姓”的兴起,对于汉末名士清议之风的东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江南名士清议之风的盛行,虽因黄武初年的暨艳案而遭受挫折,但其发... 汉末东吴时期,曾盛行于中原地区的名士清议之风也扇及于江左。在这一历史过程中,江东大族特别是“吴四姓”的兴起,对于汉末名士清议之风的东渐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江南名士清议之风的盛行,虽因黄武初年的暨艳案而遭受挫折,但其发展流变却对东吴的政治制度尤其是选官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随着东吴选曹机构的清议化和乡里清议的官方化,最终使汉末以来的江南名士清议之风与王朝选官完全合流,成为维护江东大族和北方流寓大族仕宦特权的政治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末 东吴 江南名士清议 清议化
下载PDF
对明清时期北方五省商业镇市之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兴亚 《许昌师专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94-98,共5页
镇市是城市与乡村集市之间的纽带。明清时期,北方五省镇市崛起于明中叶,乾隆、嘉庆年间达于鼎盛。它分布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商业市场、集贸市场和手工业市场的市场体系,其中以集贸市场居多。这种格局,为沟通城乡商... 镇市是城市与乡村集市之间的纽带。明清时期,北方五省镇市崛起于明中叶,乾隆、嘉庆年间达于鼎盛。它分布在水陆交通要道上,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形成商业市场、集贸市场和手工业市场的市场体系,其中以集贸市场居多。这种格局,为沟通城乡商品流通、互通有无,促进北方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镇市的存在和发展受制于所在区域的经济和交通,这些内陆镇市的发展趋势,出现三种结局:少数上升为县市,多数长期处于一般集市状态,也有一些大的商业名镇随着河道的变迁,水流量的减少和铁路的出现,失去了水陆码头的地位而沦为乡村集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发展趋势 中国 商业镇市 河北 河南
下载PDF
略论中国古代“儒商”的形成及其历史演变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和平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儒商作为我国传统价值中对商人从经商业绩到品行修养上的至高荣誉,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种特殊而偶然现象,产生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发展而成为正统统治思想之后,由于其无视商业对社会的作用,鄙薄商人,使士商长期对立,因此... 儒商作为我国传统价值中对商人从经商业绩到品行修养上的至高荣誉,在中国历史上只是一种特殊而偶然现象,产生于春秋晚期。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经发展而成为正统统治思想之后,由于其无视商业对社会的作用,鄙薄商人,使士商长期对立,因此从秦汉一直到宋元时期,儒商销声匿迹。明清时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和商业在社会经济中地位的日益重要,士大夫开始改变传统看法,出现了士商合流、弃儒就商的新情况,因而儒商又再度出现,并一直延续至近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儒商 传统价值 经商业绩 品行修养 明清时期
下载PDF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特征研究
8
作者 刘汉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7-52,46,共7页
一、形成特征: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许多特征,都与形成传统政治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将这些制约因素称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特征。形成特征主要有三点:地理环境制约下的观念封闭性、农耕产食结... 一、形成特征:传统政治文化的制约因素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许多特征,都与形成传统政治文化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将这些制约因素称为传统政治文化的形成特征。形成特征主要有三点:地理环境制约下的观念封闭性、农耕产食结构下的政治专制主义、生殖崇拜与其他因素结合制约下的生殖伦理宇宙观。一定的人类群体都有自己生活的特定地理环境或地域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观 中国传统社会 现实价值 理想人格 自然关系 传统政治文化 伦理型 政治倾向 伦理道德 社会性
下载PDF
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理论与我国的改革开放
9
作者 薛瑞泽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76-82,共7页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在宏观上勾画了历史由分散性、局部性而趋于整体性的事实,剖析了实行闭关锁国、置自己于世界市场之外,不与其它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危害性,并以此论证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改的必要性和... 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理论,在宏观上勾画了历史由分散性、局部性而趋于整体性的事实,剖析了实行闭关锁国、置自己于世界市场之外,不与其它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往来的危害性,并以此论证了我国实行改革开改的必要性和对中国历史由区域型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转变 改革 开放
下载PDF
中国古代中间商人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10
作者 岳朝娟 朱彧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6期32-33,共2页
中间商人在中国的先秦时代便久已有之,“质人”的称谓至迟产生于西周,而后多有变化,唐以后名目繁多,特别是五代宋时出现了中间商人的行业组织即“牙行”,不仅有官私之分.更有性别之差;下及明清,虽有周折,但中间商人发展趋势更加专业化.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中间商人 行业组织 贸易中介媒体
下载PDF
秦汉的户籍制度 被引量:19
11
作者 高敏 《求索》 1987年第1期72-81,共10页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渺... 户口版籍制度,是统治者控制社会人口的手段。有了它,就有了制定政令、征发徭役、课取赋税和分配权力的依据,更有了加强控制、防乱止暴和彼此监督以巩固统治的基础。因此,治秦汉史实有研究其户籍制度之必要。且户籍之制,殷周之制,已经渺茫。后世历代行之者,大都上属商鞅变法后之秦制。因而研究秦汉户籍制度,更有明历代户籍制度渊源的重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籍制度 名籍 居延 汉书 户口册 秦汉 商鞅变法 官府 市籍 傅律
下载PDF
从《嘉禾吏民田家莂》中的“诸吏”状况看吏役制的形成与演变——读《嘉禾吏民田家莂》札记 被引量:15
12
作者 高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0-64,共5页
: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吏役”制 ,是该时期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吏役”制的重要特征 ,是服役者通过官府给予的职务而赋予的徭役负担 ,故可称为“职役”。清人俞正燮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唐长孺教授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 ,认为“吏... :魏晋南北朝末期的“吏役”制 ,是该时期徭役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吏役”制的重要特征 ,是服役者通过官府给予的职务而赋予的徭役负担 ,故可称为“职役”。清人俞正燮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 ,唐长孺教授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问题 ,认为“吏役”制确立于三国时期。但是 ,此制究竟是怎样逐步确立起来的 ,却因史料缺乏而无以知其详。通过嘉禾四年、五年《吏民田家艹别 》中“诸吏”的状况与孙休永安元年十一月诏中“诸吏”的比较 ,可以探知“吏役”制从“吏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州吏 郡吏 县吏 军吏 诸吏 吏役制 徭役制度
下载PDF
《甲骨文合集补编》著录片校重(上)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蕴智 齐航福 《殷都学刊》 2003年第1期10-16,22,共8页
《甲骨文合集补编》著录片相重者不少 ,据笔者校阅 ,发现有自相重复者约 189组 ;与《合集》相重者约 733组 ;《补编》还有意收录了一部分相对比《合集》著录更有价值的重片。
关键词 《甲骨文合集补编》 甲骨文合集 著录片 校重
下载PDF
论汉代“假民公田”制的两种类型 被引量:13
14
作者 高敏 《求索》 1985年第1期93-100,共8页
我国史学界几乎一致承认,汉代统治者实行过以国有土地——“公田”(也称“官田”)租佃给农民耕种,从而收取地租——“假税”的“假民公田”制。按照这种看法,武帝时“诸稻田使者”及“左右内史”等主管的“稻田”;宣帝、元帝及至东汉安... 我国史学界几乎一致承认,汉代统治者实行过以国有土地——“公田”(也称“官田”)租佃给农民耕种,从而收取地租——“假税”的“假民公田”制。按照这种看法,武帝时“诸稻田使者”及“左右内史”等主管的“稻田”;宣帝、元帝及至东汉安帝时的“假民公田”,都一律被视为官府以公田租赁于民耕种并及收取地租——“假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民公田 武帝 宣帝 假税 《汉书》 地租 假田 昭帝 田租 国有土地
下载PDF
三国西晋人口初探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祖亮 尚新丽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67-72,共6页
由于政局的动荡,从桓帝永寿年间以后到献帝年间,是中国人口数量不断急剧下降时期;三国中、前期(公元220-262年)是中国人口数量由减少到趋于稳定时期;三国后期到西晋太康年间是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时期。三国中、前期中国的... 由于政局的动荡,从桓帝永寿年间以后到献帝年间,是中国人口数量不断急剧下降时期;三国中、前期(公元220-262年)是中国人口数量由减少到趋于稳定时期;三国后期到西晋太康年间是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时期。三国中、前期中国的人口数量约有1900多万,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时的中国人口数量约有2400多万,西晋时期(公元310年左右)中国的最高人口数量约有3700多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 西晋 人口
下载PDF
传统农业的概念、对象和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星光 《中国农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7-30,104,共5页
传统农业是农史及农业问题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之一。本文对传统农业的概念涵义、研究对象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理论问题加以探讨,指出传统农业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且又系统流传下来、影响至今的一种农业文化。它与古代农业和现代农... 传统农业是农史及农业问题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术语之一。本文对传统农业的概念涵义、研究对象及其作用和影响等理论问题加以探讨,指出传统农业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且又系统流传下来、影响至今的一种农业文化。它与古代农业和现代农业的概念既有密切的关系,更有严格的区别。明确传统农业的概念对改变农史研究脱离实际的观念有着重要意义。传统农业应该把整个农业历史作为自己基础研究的对象;而古已有之、现在仍在发挥作用和影响的农业文化应是自己专门研究的对象;并且,应该建立传统农业文化体系的新观念。传统农业不仅在现下发挥着重大的影响,在未来农业中,传统农业的精华仍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农业 传统农业 农业文化 农史研究 现代农业 发挥作用 农业历史 基础研究 问题研究 理论问题
下载PDF
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一 被引量:16
17
作者 高敏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3期95-99,共5页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已部分整理发表。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 ,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简牍内容可证孙吴未奉魏国黄初年号。《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有关记载符合历史事实。走马楼简牍中的建安纪年与《建康实... :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已部分整理发表。简牍内容涉及历史年号复杂 ,定名“长沙走马楼简牍”是合适的。简牍内容可证孙吴未奉魏国黄初年号。《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的有关记载符合历史事实。走马楼简牍中的建安纪年与《建康实录·太祖纪》的建安纪年完全符合。简牍还反映出孙吴有口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走马楼简牍 孙吴 口钱 算赋 建安纪条
下载PDF
东汉盐、铁官制度辨疑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敏 《中州学刊》 1986年第4期90-93,89,共5页
(一)疑问所在 《汉书·地理志》于诸郡国所属县、道下,不乏注明何县、道有盐官、铁官设置的事实;而《续汉书·郡国志》于诸郡国所属县、道下,却只载何县、道“有盐”、“有铁”,而不载设置盐官、铁官的情况,似乎给人以东汉无... (一)疑问所在 《汉书·地理志》于诸郡国所属县、道下,不乏注明何县、道有盐官、铁官设置的事实;而《续汉书·郡国志》于诸郡国所属县、道下,却只载何县、道“有盐”、“有铁”,而不载设置盐官、铁官的情况,似乎给人以东汉无盐官、铁官设置的印象。那么,东汉诸郡国所属县、道,究竟有无盐官、铁官的设置呢?此疑问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铁官营 收盐 郡国 盐官 后汉书 辨疑 制度 百官 县官 公元
下载PDF
从人口性比例失调看蜀汉政权之败亡——兼论刘备、诸葛亮为政之失 被引量:4
19
作者 高凯 郑发展 赵中祥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13-19,共7页
三国鼎立时期,蜀汉国家统治者错误地执行了不切实际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政策,使绝大多数青壮年男性长期参与战争而丧失了人口再生产的机会,直接造成了蜀汉人口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连年征战还造成青壮年男性的大量死亡,也间接造成了... 三国鼎立时期,蜀汉国家统治者错误地执行了不切实际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政策,使绝大多数青壮年男性长期参与战争而丧失了人口再生产的机会,直接造成了蜀汉人口长期处于停滞状态。连年征战还造成青壮年男性的大量死亡,也间接造成了蜀汉十分严重的性比例失调问题。这一问题的长期存在,不仅使得其人口增殖处于停滞状态,而且还带来了兵源补充困难、社会劳动力资源匮乏和物力、财力的严重削弱等一系列问题。为了摆脱危机,蜀汉政权不得不加强对南中地区人力、物力资源的依赖和盘剥,并由此激化了民族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蜀汉政权 性比例失调 人口增殖停滞
下载PDF
白朗起义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汉东 王建吾 《中州学刊》 1985年第6期117-120,共4页
1911年至1914年的白朗起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斗争。它曾经横贯五省,沉重地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同时也支援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失败了,而起义军领导集团成员之间关系松散,... 1911年至1914年的白朗起义,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武装斗争。它曾经横贯五省,沉重地打击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同时也支援了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还是失败了,而起义军领导集团成员之间关系松散,各自为政,没有树立白朗权威性的领袖地位和统一领导,则是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本文试就白朗起义领导集团成员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成为失败的重要原因诸问题,分别按起义初期,盛期和末期的阶段顺序作一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朗起义 首领 起义军 领导集团 白匪 失败的原因 总司令 秦椒 鲁山 大都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