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药理学教材建设与教学改革 被引量:3
1
作者 温强 乔海灵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05-507,共3页
目的阐述以《临床药理学》教材建设为基础,探讨临床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和经验。方法对郑州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临床药理学》教材20余年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对教材内容的演进及教材应用的经验加以分析,论证在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实施教学... 目的阐述以《临床药理学》教材建设为基础,探讨临床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模式和经验。方法对郑州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临床药理学》教材20余年建设历程进行回顾,对教材内容的演进及教材应用的经验加以分析,论证在教材建设的基础上实施教学改革的方法,探讨新的教学环境下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的教学新模式。结果该校《临床药理学》教材经过20余年的建设,从最初的教材自编自用发展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的主编单位,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临床药理学教学特点的教材建设模式,并拓展了学生知识视野并增强了综合能力。结论加强临床药理学教材建设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材建设 临床药理学 教学改革 本科生培养
下载PDF
螺内酯片临床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静 乔海灵 +3 位作者 郜娜 贾琳静 郭玉忠 武红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76-78,共3页
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200 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螺内酯的代谢物坎利酮的浓度。发现参比制剂与被试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Tmax均无明显差异,提示本文方... 20例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200 mg。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螺内酯的代谢物坎利酮的浓度。发现参比制剂与被试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AUC0∞、Cmax、Tmax均无明显差异,提示本文方法适用于螺内酯的人体药动学研究,两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坎利酮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下载PDF
头孢克洛胶囊临床药动学和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静 乔海灵 +2 位作者 贾林静 郜娜 郭玉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78,共2页
选择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500 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中不同时间头孢克洛的浓度。结果显示,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t0... 选择18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500 mg,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清中不同时间头孢克洛的浓度。结果显示,被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t0为(95.60±28.23)%,F0∞为(95.45±27.23)%。认为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克洛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基于精准医学的人肝药物代谢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乔海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14-214,共1页
目的人肝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是精准医学的关键.方法建立了体外肝脏药物代谢的研究平台,并对与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相关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首次对100余例正常人肝与药物代谢相关物质(肝微粒体、CYP及其10种亚型)进行了绝对定量;对C... 目的人肝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是精准医学的关键.方法建立了体外肝脏药物代谢的研究平台,并对与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相关基础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首次对100余例正常人肝与药物代谢相关物质(肝微粒体、CYP及其10种亚型)进行了绝对定量;对CYP1A2等10种CYP亚型酶动力学研究发现,其代谢活性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首次系统地研究了CYP基因多态形态性对其代谢活性的影响,证明CYP基因多态性对其活性的影响是有限的,有的是通过影响酶含量而实现的;首次提出传统的以微粒体水平表示的酶活性存在明显不足,酶活性应以CYP亚型水平表示较为合适;首次提出个体内差异的概念,发现同一个体内不同亚型CYP代谢药物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首次采用体外不同个体CYP药物代谢参数对体内药动学参数的个体差异进行了成功预测.结论上述研究为实现个体化医学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药物代谢 CYP 基因多肽性 肝微粒体 酶动力学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28例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温强 杜红梅 汤姝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第14期78-78,共1页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药与美西律治疗,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和美西律联合治疗,对比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4.29%,观察组明显优于...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美西律治疗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照组采用基础药与美西律治疗,观察组采用参松养心胶囊和美西律联合治疗,对比治疗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4.2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参松养心胶囊和美西律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控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室性期前收缩发作次数,且治疗效果较为明显,但心电图改变不明显,安全性非常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安全性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抗癫痫药物等引发药疹与人类白细胞抗原基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吴培培 李奕 +2 位作者 杨飞 乔海灵 杨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等引发药疹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以期为药疹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8例药疹患者,采用PCR-SSP方法检测HLA-B*1502、HLA-A*0206、HLA-A*3101、HLA-A*1101、HLA-B*5901、HLA-Cw*0704、HLA-Cw*0801、HLA-DRB... 目的探讨抗癫痫药物等引发药疹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以期为药疹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8例药疹患者,采用PCR-SSP方法检测HLA-B*1502、HLA-A*0206、HLA-A*3101、HLA-A*1101、HLA-B*5901、HLA-Cw*0704、HLA-Cw*0801、HLA-DRB1*1202等8个等位基因。采用RT-PCR检测HLA-B*1502基因阳性者中mRNA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引发的药疹可能与HLA-B*1502、HLA-Cw*0801、HLA-A*0206和HLA-Cw*0704等位基因相关(P<0.05);其中抗癫痫药物引发的重症药疹与HLA-B*1502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最强(P<0.01);且抗癫痫药物引发的重症药疹HLA-B*1502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耐受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抗癫痫药物引发的重症药疹与HLA-B*1502等位基因密切相关。HLA-B*1502mRNA表达水平可以作为预测抗癫痫药物诱发重症药疹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基因多态性 抗癫痫药物 HLA PCR-SSP RT—PCR
下载PDF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的4种巯基尿酸 被引量:7
7
作者 侯宏卫 熊巍 +3 位作者 郜娜 宋东奎 唐纲岭 胡清源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5,共5页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人体尿液中N-乙酰基-S-(3,4-二羟基丁基)-L-半胱氨酸(DHBMA)、N-乙酰基-S-(3-羟基丙基)半胱氨酸(3-HPMA)、N-乙酰基-S-(2-氰乙基)-L-2-氨基-3-巯基羧酸(CEMA)...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人体尿液中N-乙酰基-S-(3,4-二羟基丁基)-L-半胱氨酸(DHBMA)、N-乙酰基-S-(3-羟基丙基)半胱氨酸(3-HPMA)、N-乙酰基-S-(2-氰乙基)-L-2-氨基-3-巯基羧酸(CEMA)和苯巯基尿酸(SPMA)的检测方法。冰冻的人体24h尿液在室温下解冻,混合均匀后离心过滤,经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富集后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用HPLC-MS/MS进行定量分析。在3个添加水平下,尿液中DHBMA、3-HPMA、CEMA和SPMA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5.6%-124.4%、102.7%-106.5%、103.2%-103.9%和101.7%-104.3%,相对标准偏差为2.6%-7.7%。以不低于3倍的信噪比估算DHBMA、3-HPMA、CE-MA和SPMA的检出限分别为0.062、0.031、0.020和0.003μg/L。应用该方法检测了37例吸烟和非吸烟者的24h尿液样本,结果发现吸烟者尿液中3-HPMA、SPMA和CEMA的平均含量比非吸烟者高3到6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固相萃取 巯基尿酸 尿液
下载PDF
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和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8
8
作者 胡玉荣 乔海灵 +5 位作者 孙健 田鑫 贾琳静 张莉蓉 郭玉忠 郜娜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口服雷贝拉唑的2种制剂,剂量4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计算2种制剂药... 目的:研究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的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口服雷贝拉唑的2种制剂,剂量4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雷贝拉唑的浓度,计算2种制剂药动学参数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口服雷贝拉唑片和雷贝拉唑胶囊的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1050±s470)和(1149±750)μg·L-1;tmax分别为(3.3±1.1)和(3.2±0.8)h;t12ke分别为(1.7±0.9)和(1.6±0.7)h;AUC0~t分别为(4211±3225)和(4373±3578)μg·h·L-1;AUC0~∞分别为(4340±3568)和(4478±3732)μg·h·L-1。2制剂间无显著差异(P>0.05)。雷贝拉唑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3±29)%。结论: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表明,雷贝拉唑胶囊和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雷贝拉唑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体内氯苯那敏血药浓度及药动学 被引量:9
9
作者 谢敏 贾琳静 +3 位作者 郜娜 郭玉忠 田鑫 乔海灵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药物浓度.并研究马来酸氯苯那敏健康人体药动学。方法:AgilentC1s柱(4.6mm×25(1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125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pH3.5)(27:73...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马来酸氯苯那敏药物浓度.并研究马来酸氯苯那敏健康人体药动学。方法:AgilentC1s柱(4.6mm×25(1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125mol·L^-1。磷酸二氢铵溶液(pH3.5)(27:73),检测波长为200nm。10名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8mg马来酸氯苯那敏片后,体内药时数据采用3tx)7程序统计方法处理。结果:本实验条件下,血浆样品中氯苯那敏无杂质干扰,线性关系良好,所得回归方程为:C=(1.3235A-(1.703.r=(1.9992,线性范围为(1.75~48.00μg·L^-1,本方法最低定量浓度为(1.75μ·L^-1,高、中、低3浓度日内和日间的RSD〈15%,提取回收率大于75%,满足生物样品的测定要求。马来酸氯苯那敏健康人体药动学参数Cmax为(16.4±8.9)μg·L^-1 tmax为(3.8±1.5)h.t1 2k为(13.1±2.3)h,V/F为(871.7±187.3)L,AUG11-t,为(181.5±52.3)μg·h·L^-1,AUG11-t为(2(18.2±6(1.1)μg·h·L^-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氯苯那敏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下载PDF
泮托拉唑在不同CYP2C19基因型国人体内的药动学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瑜 田鑫 +1 位作者 乔海灵 贾琳静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1495-1499,共5页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型对泮托拉唑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CYP2C19基因型。24名健康志愿者按照基因型划分的基因表型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8名),纯合子强代谢型组(homEMs),杂... 目的研究CYP2C19基因型对泮托拉唑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CYP2C19基因型。24名健康志愿者按照基因型划分的基因表型被随机分为3组(每组8名),纯合子强代谢型组(homEMs),杂合子强代谢型组(hetEMs),弱代谢型组(PMs)。受试者单剂量po40mg泮托拉唑肠溶片后血药浓度的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HomEMs,hetEMs,PMs3组个体内的泮托拉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ρmax为(2551.8±1035.2),(3316.63±1237.27)和(4256.04±573.47)μg.L-1;tmax为(3.38±0.92),(3.25±1.54)和(3.50±0.96)h;t1/2Ke为(1.82±1.71),(1.34±0.22)和(5.83±3.28)h;AUC0~t为(5616.37±1878),(8132.22±3549.4)和(24882.71±7051.33)μg.h.L-1;AUC0~∞为(5699.5±1932.1),(8238.5±3513.3)和(32394.9±12428.3)μg.h.L-1。HetEM组和PM组的受试者其泮托拉唑的ρmax高于homEM组(P<0.01),PM组的t1/2Ke要长于homEM组(P<0.01)。AUC0~t和AUC0~∞在PM组要分别高于homEM组和hetEM组(P<0.01),但在homEM组和hetEM组之间没有差异。结论泮托拉唑药动学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与CYP2C19的基因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泮托拉唑 药动学 CYP2C19 基因型
下载PDF
国产替米沙坦片健康人体生物等效性评价 被引量:5
11
作者 田鑫 贾琳静 +4 位作者 乔海灵 张莉蓉 郭玉忠 郜娜 张启堂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8-320,共3页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1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交叉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后血浆替米沙坦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两种替... 目的:评价国产和进口替米沙坦片剂在健康人体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18名健康志愿者单次、交叉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后血浆替米沙坦浓度。用3P97药动学软件进行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生物等效性评价。结果:两种替米沙坦片的药时曲线均符合二室模型,参比制剂、受试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分别为(931.0±367.7)μg·L-1和(894.2±421.7)μg·L-1;Tmax分别为(1.0±0.6)h和(1.4±0.8)h;T1/2β分别为(28.1±14.1)h和(27.0±10.8)h;AUC0-t分别为(4 085±2 313)μg·L-1·h和(3 920±2 199)μg·L-1·h;AUC0-∞分别为(4 751±2 742)μg·L-1·h和(4 352±2 569)μg·L-1·h。国产替米沙坦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97.5±15.6)%,F0-∞为(96.5±15.8)%。结论:方差分析和双单侧t检验证明两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沙坦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动学 生物等效性
下载PDF
利托那韦口服液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乔海灵 胡玉荣 +5 位作者 柴淑贞 田鑫 贾琳静 张莉蓉 郭玉忠 郜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研究利托那韦口服液(抗病毒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单剂量口服利托那韦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各6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 目的研究利托那韦口服液(抗病毒药)在健康人体的药代动力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中国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2组,按双周期交叉单剂量口服利托那韦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各600mg,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利托那韦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利托那韦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19.08±5.38),(20.63±5.60)mg·L-1;tmax分别为(2.53±0.74),(2.75±0.90)h;t1/2ke分别为(6.19±0.77),(5.88±0.91)h;AUC0-t分别为(189.35±44.81),(200.61±74.92)mg·h·L-1;AUC0-∞分别为(193.22±45.34),(204.43±76.70)mg·h·L-1。受试制剂较参比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为(105.04±27.33)%,F0-∞为(104.78±27.22)%。结论参比和受试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相对生物利用度 药代动力学 利托那韦口服液
下载PDF
青霉素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静 邹丹 乔海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97-1501,共5页
目的探讨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测定HLA-DRB等位基因。结果过敏病人中的DR9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1.04%vs... 目的探讨青霉素发生过敏反应与HLA-DRB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南汉族临床青霉素过敏反应的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的方法测定HLA-DRB等位基因。结果过敏病人中的DR9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11.04%vs4.02%,RR=3.24,P<0.05),并且在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均明显升高(12.16%vs4.02%,13.51%vs4.02%,P<0.05)。而DR17基因频率在迟发型过敏组和荨麻疹组中升高(16.25%vs8.05%,18.92%vs8.05%,P<0.05)。结论DR9基因可能是青霉素药物过敏反应的易感基因,并且与发生速发型过敏反应和出现荨麻疹症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青霉素 基因多态性 HLA-DRB
下载PDF
劳拉西泮注射液在中国人体内的药动学 被引量:4
14
作者 郜娜 张莉蓉 +4 位作者 王秀丽 贾琳静 郭玉忠 田鑫 乔海灵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注射液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9名健康志愿者单剂肌内注射劳拉西泮4 mg后,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3P97软件处理.结果 :本品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在确定的色谱分离条件下,血浆...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注射液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9名健康志愿者单剂肌内注射劳拉西泮4 mg后,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所得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3P97软件处理.结果 :本品药-时曲线符合一房室开放模型.在确定的色谱分离条件下,血浆内源性杂质对样品测定无干扰,在3.125~100 μg·L-1范围内样品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之比与血药浓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γ=0.999 3).人体药动学参数:tmax为(2.8±s 0.8) h, cmax为(56±19) μg·L-1,t(1)/(2)ke为(17±3) h,t(1)/(2)ka为(1.0±0.8) h, V/F为(78±19) L, Cl/F为(3.3±1.1) L·h-1, AUC0~60为(1 251±438) μg·h·L-1,AUC0~∞为(1 383±489) μg·h·L-1.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劳拉西泮的人体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拉西泮 注射液 色谱法 高压液相 药动学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艳伟 宋立言 +1 位作者 代雪平 宋汉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461-1464,共4页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运用Waters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 目的建立双黄连注射液(金银花、黄芩、连翘)的HPLC指纹图谱,用于该制剂质量的控制。方法运用Waters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体积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在14批双黄连注射液基础上建立了有14个特征峰的双黄连注射液的HPLC指纹图谱。其中10个成分为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B、A和C,咖啡酸,连翘酯苷A,黄芩苷和黄芩素。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同时提供的信息较多,可用于双黄连注射液的全面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注射液 指纹图谱 HPLC
下载PDF
过敏反应与HLA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杨静 乔海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427,共4页
过敏反应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探讨过敏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为目前热点之一。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其发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调控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决定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基因系统,探讨过敏反应与HLA基... 过敏反应日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探讨过敏反应发生的分子机制为目前热点之一。一般认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决定其发病,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调控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决定疾病易感性个体差异的主要基因系统,探讨过敏反应与HLA基因的相关性将为过敏反应的防治提供新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过敏反应 食物过敏反应 花粉过敏反应 基因 多态性 人类白细胞抗原
下载PDF
黄芩苷的豚鼠致敏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7
作者 郜娜 高远 +1 位作者 田锋奇 乔海灵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的致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制备黄芩苷全抗原,建立黄芩苷致豚鼠过敏性休克模型;采用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分析豚鼠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规律性以及Ig E和Ig G抗体效价,采用ELISA测定豚鼠血清中黄芩苷特异性Ig G... 目的探讨黄芩苷的致敏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活性酯法制备黄芩苷全抗原,建立黄芩苷致豚鼠过敏性休克模型;采用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实验分析豚鼠特异性抗体产生的规律性以及Ig E和Ig G抗体效价,采用ELISA测定豚鼠血清中黄芩苷特异性Ig G抗体。结果成功合成黄芩苷全抗原,黄芩苷与牛血清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SA)的偶联效率分别为9∶1和5∶1。成功建立黄芩苷致敏的豚鼠休克模型,并显示典型的速发型过敏反应特征。致敏豚鼠第一次致敏后第19天开始用PCA实验检测出抗黄芩苷抗体,第31天达高峰,之后逐渐降低。致敏豚鼠体内同时存在Ig E和Ig G型特异性抗体,且两抗体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致敏豚鼠血清中黄芩苷特异性Ig G抗体的阳性率为84%,致敏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为(72.6±11.4)%,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26.8±6.9)%。致敏豚鼠离体回肠经黄芩苷-HSA激发后收缩明显。结论黄芩苷能够导致豚鼠出现过敏反应,并与特异性Ig E和Ig G抗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药物过敏 抗体生成
下载PDF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G抗体 被引量:6
18
作者 郜娜 乔海灵 贾琳静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53-1056,共4页
目的探讨IgG抗体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化学合成8种青霉素抗原决定簇与HSA结合的全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41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结果241例过敏病人中,... 目的探讨IgG抗体与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关系,从而进一步完善青霉素类抗生素过敏反应的诊断。方法化学合成8种青霉素抗原决定簇与HSA结合的全抗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241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中IgG抗体。结果241例过敏病人中,除了BPA-IgG抗体外,其他7种特异性IgG抗体血清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为46.5%,其中皮试阴性组IgG抗体的阳性率(64.0%)高于皮试阳性组(27.6%)。主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的阳性率(41.5%)高于次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的阳性率(9.1%),并且在皮试阴性组及不同症状组也同样如此。特异性IgG抗体检出阳性率随检测抗体的增多而增加,且检测3种和检测8种特异性IgG抗体所得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特异性IgG抗体参与了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和发展,青霉素过敏反应与主要抗原决定簇IgG抗体关系更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霉素 过敏反应 IGG ELISA
下载PDF
劳拉西泮片在健康人体中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2
19
作者 乔海灵 郜娜 +4 位作者 贾琳静 张莉蓉 张启堂 郭玉忠 田鑫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3 mg劳拉西泮片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两制剂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Cmax分别为(3... 目的:研究劳拉西泮片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剂量交叉口服3 mg劳拉西泮片参比制剂和被试制剂后不同时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两制剂药-时曲线均符合一房室模型,Cmax分别为(36.9±9.1)μg·L-1和(38.2±10.2)μg·L-1;Tmax分别为(2.5±0.7)h和(2.5±0.7)h;T1/2ke分别为(15.8±3.0) h和(15.4±2.8) h ; AUC0~t分别为(578.8±176.5)μg·h·L-1和(589.8±193.5) μg·h·L-1 ,AUC0~∞分别为(702.0±162.9)μg·h·L-1和(699.1±197.8)μg·h·L-1.被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F0→t 为(102.6±14.0)%.结论:经方差分析与双单侧t检验证明,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生物利用度 劳拉西泮 健康人体 高效液相色谱法 健康受试者 药-时曲线 生物等效性 药物浓度 不同时间 房室模型 方差分析 制剂 人体内 单剂量
下载PDF
青霉素过敏病人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D63的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静 乔海灵 董子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951-955,共5页
目的评价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D63在诊断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过敏原刺激试验(FAST)的方法检测43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在9种抗原刺激后(PG、PV、AMP、AX、6-APA、PHA、PHOA、PHPG、NPG)表面CD63的变化。... 目的评价嗜碱性粒细胞表面CD63在诊断青霉素过敏反应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过敏原刺激试验(FAST)的方法检测43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中嗜碱性粒细胞在9种抗原刺激后(PG、PV、AMP、AX、6-APA、PHA、PHOA、PHPG、NPG)表面CD63的变化。采用放射免疫吸附试验(RA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种特异性IgE和IgG抗体。结果43例青霉素过敏病人中有28例为CD63阳性,15例健康对照受试者中有1例阳性。其敏感性为65.12%,特异性为93.33%。CD63和特异性IgE在皮试阳性组的敏感性高于特异性IgG(P<0.05),并且在IgE阳性组中,CD63的阳性率高于特异性IgG(P<0.05)。结论CD63可作为检测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嗜碱性粒细胞特异性激活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青霉素 嗜碱性粒细胞 CD63 IGE IGG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