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物修复甲状软骨缺损 被引量:2
1
作者 乔占清 张俊 +3 位作者 马赛 马振亚 司远征 乔新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11-1717,共7页
背景:将聚羟基乙酸支架与软骨细胞复合,可获得组织工程人工骨。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物修复乳兔喉甲状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大白兔20只,构建喉甲状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组,实验组于缺损处植入同... 背景:将聚羟基乙酸支架与软骨细胞复合,可获得组织工程人工骨。目的:观察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物修复乳兔喉甲状软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取新西兰成年大白兔20只,构建喉甲状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组,实验组于缺损处植入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物,对照组于缺损处植入聚羟基乙酸支架。植入后4,8周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结果:植入后4周,实验组软骨缺损得到一定的修复,修复区域未出现坏死;对照组缺损区域填充有肌肉和结缔组织。植入后8周,实验组软骨缺损得到进一步修复,修复界限不明显;对照组软骨缺损未得到修复,与周围正常软骨之间存在明显界限。(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实验组植入后4,8周的Ⅱ型胶原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同种异体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支架复合物可促进乳兔喉甲状软骨缺损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软骨 软骨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喉甲状软骨 软骨缺损 同种异体软骨细胞 聚羟基乙酸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Fas表达研究
2
作者 梁长春 方树友 +3 位作者 王建平 杜英 张青勇 张秋堂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26-229,共4页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MG患者胸腺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地塞米松培养胸腺细胞的Fas表达。结果 MG患者PBL CD4、CD8细胞Fas表达率(分别为49%,34%;39%,34%)与对照组(分别为58%...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G)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别检测MG患者胸腺细胞、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地塞米松培养胸腺细胞的Fas表达。结果 MG患者PBL CD4、CD8细胞Fas表达率(分别为49%,34%;39%,34%)与对照组(分别为58%,25%;49%,24%)相比差异无显著性;MG患者胸腺细胞Fas表达率(11.20%,6.13%)较对照组(6.15%,1.84%)明显增高;地塞米松培养组Fas表达率MG组、正常人组分别为11.54%、8.62%和7.08%、3.13%,与空白对照组(MG组、正常人组分别为11.36%、6.87%和7.22%、2.86%)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MG患者PBL,CD4、CD8细胞Fas表达率无明显增高,可能与自身反应淋巴细胞Fas和PBL FasL结合,发生程序化死亡有关。MG患者胸腺细胞Fas表达增高,可能参与MG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细胞 外周血 淋巴细胞 FAS 发病机制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三色流式细胞术在检测人胸腺细胞表面抗原中的应用研究
3
作者 梁长春 李倩如 +2 位作者 杜英 卢新亚 张清勇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97-98,共2页
目的 比较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几种设门方法的异同。方法 采用较为先进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选用不同设门方法对人胸腺细胞CD4、CD8及Fas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两次设门分析结果要比一次设门更精确 ;计数尽可能多的细胞可... 目的 比较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几种设门方法的异同。方法 采用较为先进的流式细胞检测技术 ,选用不同设门方法对人胸腺细胞CD4、CD8及Fas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两次设门分析结果要比一次设门更精确 ;计数尽可能多的细胞可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色流式细胞术 细胞表面抗原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抗原检测 胸腺细胞
下载PDF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宏涛 刘恒方 +2 位作者 董子明 朱红灿 段小玲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9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的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2013-07住院的4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着重从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影像等方面用...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 ,CVST )的发病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12-2013-07住院的4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着重从年龄、性别、职业、发病时间、影像等方面用统计图表分析发病规律。结果男11例,女29例,男女比例1:2.64;年龄17~58岁;平均(33.1&#177;10.5)岁,血栓部位:上矢状窦(62.5%);左横窦(37.5%);右横窦(42.5%);左乙状窦(30%);右乙状窦(32.5%)。居民类型:农村34例(85%),城镇6例(15%)。发病年龄:男:20~29岁4例(36.4%),40~49岁5例(45.5%),其他年龄段2例(18.2%);女:20~29岁13例(44.8%),30~39岁11例(37.9%),其他年龄段5例(17.2%)。发病月份:男全年散发;女2月8例(27.6%),7月5例(17.2%),其他月份散发。结论(1)CVST多发生于青中年人(20~50岁),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2)血栓好发部位主要为上矢状窦、横窦、乙状窦;(3)农村发病率远高于城镇,女性更明显;(4)女性发病集中于20~39岁;男性集中于20~29、40-49岁;(5)女性2月、7月为高发月份,男性无季节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静脉窦 血栓形成 发病规律
下载PDF
盐酸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志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年第1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 盐酸普罗帕酮 临床分析 治疗 心脏急症 及时处理 窦性心律 心力衰竭
下载PDF
青年人胃癌误诊原因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吴军召 杨铁建 +1 位作者 王林梅 陈奎生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33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误诊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方法综合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青年胃癌患者病历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误诊5例,其中消化性溃疡8例、慢性胃炎4例、结核性腹膜炎、败血症、妊娠反应各1例。上述误... 目的探讨青年人胃癌误诊原因,寻求合理的解决办法。方法综合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9月期间收治的青年胃癌患者病历资料。结果本组37例患者,误诊5例,其中消化性溃疡8例、慢性胃炎4例、结核性腹膜炎、败血症、妊娠反应各1例。上述误诊患者最长误诊时间为10个月,平均误诊时间3.2个月。结论医务人员应加强对青年胃癌患者的警惕性,并进一步完善诊治手段是尽可能避免青年胃癌误诊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 胃癌 误诊
下载PDF
甲型流感H1N1(2009)流感病毒M2e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7
作者 孙新城 王云龙 +2 位作者 李玉林 景建洲 董彩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8-511,524,共5页
目的制备甲型流感H1N1(2009)流感病毒M2e单克隆抗体,并建立检测M2e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人工合成的M2e多肽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后作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A型流感M2e... 目的制备甲型流感H1N1(2009)流感病毒M2e单克隆抗体,并建立检测M2e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方法采用碳化二亚胺法将人工合成的M2e多肽分别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和卵清蛋白(OVA)进行偶联后作为免疫原,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制备抗A型流感M2e单克隆抗体并进行抗体的鉴定,建立检测M2E的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结果制备了3株甲型流感H1N1(2009)流感病毒M2e单克隆抗体,经鉴定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a亚型。利用制备的M2e单克隆抗体建立和优化甲型流感M2e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特异性符合临床要求,灵敏度为19ng/ml。结论制备了甲型流感H1N1(2009)M2e单克隆抗体,建立的M2e检测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研究M2e单克隆抗体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 M2e 单克隆抗体 检测方法
原文传递
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SDC-2基因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赵红胜 余国营 +5 位作者 姜峰 王平 韩林 刘康栋 赵凤玲 吕玉民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742-1745,共4页
目的:测定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SDC-2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检测该指标作为尘肺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77例尘肺病患者和16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SDC-2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测... 目的:测定尘肺病患者外周血中SDC-2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检测该指标作为尘肺病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77例尘肺病患者和162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SDC-2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测定。结果:尘肺病患者血清SDC-2的浓度为42.37±19.32 pg/ml,健康对照组为37.08±6.24 pg/ml,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3.278,P=0.074);矽肺患者血清SDC-2的浓度水平高于煤工尘肺患者,但两者未有统计学差异(F=0.803,P=0.377);不同影像分期尘肺病患者血清中SDC-2的浓度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损害程度与血清SDC-2浓度没有相关性(r=-0.159,P=0.361);SDC-2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其血清浓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论:SDC-2基因的表达变化作为尘肺病相关血液学生物标志物可能是不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 外周血 SDC-2 生物标志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