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P、sICAM-1、Lp-PLA2、RBP4与AS的相关性及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彬 徐敬 +3 位作者 王佳祥 李莉 赵晖 冯德广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9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及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为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7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40例、另选4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RP、sICAM-1、Lp-PLA2、RBP4及一般生化指标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CHD组和对照组的血清sICAM-1、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的血清CRP、Lp-PLA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AP、UAP、AMI患者的血清sICAM-1、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UAP、AMI患者的血清CRP、Lp-PLA2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支数患者的血清sICAM-1、RBP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三支患者的血清CRP、Lp-PLA2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清CRP、Lp-PLA2与患者Gensini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CRP、Lp-PLA2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同时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视黄醇结合蛋白4 冠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凯博 张驰 +1 位作者 肖宗宇 李坤正 《临床荟萃》 CAS 2021年第8期757-760,共4页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在缺血性心脏病血管重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是CABG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CABG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的术前评估和仔细选择血管重建策略是使缺血性...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在缺血性心脏病血管重建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缺血性卒中是CABG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CABG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准确的术前评估和仔细选择血管重建策略是使缺血性卒中风险最小化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CABG术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评估CABG术后缺血性卒中发生风险、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OCSP)不同亚型生存质量、防治原则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晖 赵文增 +1 位作者 赵国昌 冯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1期3870-3873,共4页
目的探讨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收治的35例主动脉根部瘤并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20例)... 目的探讨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收治的35例主动脉根部瘤并主动脉瓣病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20例)和对照组(纽扣法Bentall术,15例)。观察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输血情况、呼吸机辅助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至6个月随访资料中彩超所显示的主动脉根部直径、射血分数及左室内径。结果观察组术中输血比例低于对照组,呼吸机辅助时间短于对照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查主动脉内径、左室内径、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隧道法改良Bentall术较纽扣法Bentall术出血少,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适用于冠脉开口距主动脉瓣较近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Bentall术 隧道法 主动脉根部瘤
下载PDF
心脏平滑肌瘤合并成人Still病1例
4
作者 朱效华 舒礼良 +5 位作者 苏刚 张威 陈茂林 温萌 黄辰 徐敬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702-702,共1页
患者男,45岁。间断弛张热3月余,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急诊科。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开口狭窄,前叶左心房面可及高回声团块附着,长40mm,厚11m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9×10-9/L,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75.0g/L... 患者男,45岁。间断弛张热3月余,以“感染性心内膜炎”收入急诊科。心脏彩超示二尖瓣开口狭窄,前叶左心房面可及高回声团块附着,长40mm,厚11mm。实验室检查白细胞8.9×10-9/L,红细胞2.9×10-12/L,血红蛋白75.0g/L,血小板521×10-9/L,C反应蛋白128.84mg/L,血沉139mm/h,抗链球菌溶血素“0”19.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彩超 STILL病 平滑肌瘤 感染性心内膜炎 抗链球菌溶血素 成人 实验室检查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周佳卫 姚星星 +4 位作者 孙福强 郭博文 邹程 詹海波 刘超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6-421,共6页
目的探讨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科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 目的探讨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21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心肌梗死合并室间隔穿孔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科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传统组27例,采用单纯心包片修补穿孔,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62.81±6.81)岁;改良组15例,采用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修补穿孔,其中男11例、女4例,平均年龄(64.27±9.24)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术前Killip分级、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使用率、心肌梗死至手术的间隔时间、“罪犯”血管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术前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未发生残余分流,与传统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两组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4年,传统组随访期间死亡2例,改良组死亡1例。两组患者随访心功能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的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死亡率高,但远期疗效满意。封堵伞联合外科补片治疗室间隔穿孔可有效减少术后残余分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室间隔穿孔 外科手术 预后
原文传递
右心室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6
作者 张竞超 宋晓东 +1 位作者 郭龙辉 李光峰 《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436-436,共1页
患者女,42岁。胸闷、气促20余天,活动后加重10余天。无其他特殊不适。查体:血压128/86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0次/min。心律整齐,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内20 mmx14 mm实质高回声光... 患者女,42岁。胸闷、气促20余天,活动后加重10余天。无其他特殊不适。查体:血压128/86 mmHg(1 mmHg=0.133 kPa),脉搏80次/min。心律整齐,三尖瓣听诊区可闻及4/Ⅳ级收缩期杂音。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内20 mmx14 mm实质高回声光团,蒂似附着于侧壁,随心脏收缩运动呈摆动状(图1)。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3年前于当地医院行子宫瘤剥除术;1年前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肠粘连松解术+右侧附件切除术+阑尾切除术+输尿管支架置入术。8个月前在我院行右肾及右输尿管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右心室 输尿管切除术 动脉造影阴性 肠粘连松解术 收缩期杂音 支架置入术 阑尾切除术
原文传递
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夹层患者近中期疗效分析
7
作者 张麒 屈冰 +2 位作者 姚星星 刘鸿昊 孙福强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19-1622,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技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89例,其中男32例,女57例,...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技术治疗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60岁以上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共89例,其中男32例,女57例,其中行杂交手术患者41例,行孙氏手术患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结果。结果去分支杂交手术组手术时间[(5.87±1.77)h比(8.31±1.67)h]以及体外循环时间[(114.31±23.45)min比(257.66±54.63)min]显著低于孙氏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30、19.510,P<0.05);去分支杂交手术组术后肾功能不全发生率[7.3%(3/41)]显著低于孙氏手术组[29.2%(14/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2,P<0.05);去分支杂交手术组术后严重肺部感染发生率[4.9%(2/41)]显著低于孙氏手术组[22.9%(1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9,P<0.05);去分支杂交手术组左侧锁骨下动脉重建率[100%(41/41)]显著高于孙氏手术组[68.8%(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23,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14.6%(6/41)比22.9%(9/4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7,P>0.05)。两组患者其他术后早期并发症如二次开胸、肝功能不全、内漏、CRRT、脑梗、截瘫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53、0.827、2.395、2.238、0.717、0.530,P>0.05)。K-M生存分析显示,杂交手术组与孙氏手术组在早-中期生存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60岁以上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左锁骨下动脉重建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支杂交手术 孙氏手术 高龄患者 左锁骨下动脉重建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林彬 徐敬 +3 位作者 王佳祥 李莉 赵晖 冯德广 《世界临床药物》 CAS 2019年第2期105-10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硝酸异山梨酯与硝酸甘油的疗效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我院接诊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使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组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内径(LVESD)、肌钙蛋白I(c 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记录两组患者正常心肌百分比、室壁运动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00%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LVEDD、LVESD均较治疗前下降,LVEF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LVEDD、LVESD低于对照组(P <0.01),LVEF高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TnI、CK-MB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且观察组cTnI、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治疗后,观察组正常心肌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室壁运动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较硝酸甘油效果更加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与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硝酸异山梨酯 硝酸甘油
原文传递
应用多层螺旋CT评价升主动脉延长与近端主动脉整体形态相关变化的联系
9
作者 张驰 林彬 +7 位作者 王峰 顾月 李珍 连博文 刘耀恺 李莉 张涛 冯德广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TAVR术前升主动脉延长与近端主动脉整体形态相关变化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比较患者TAVR术前近端主动脉的结构解剖,重点观察了...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TAVR术前升主动脉延长与近端主动脉整体形态相关变化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0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比较患者TAVR术前近端主动脉的结构解剖,重点观察了其延长、扩张、倾斜、旋转、主动脉瓣功能。结果 (1)TAVR延长(+)组主动脉近端在延长(P<0.001)、扩张(P=0.012)、倾斜(P<0.001)数据高于TAVR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VR延长(+)组升主动(P=0.009)、窦管交界径(P=0.045)、主动脉窦部凹陷指数(P=0.043)数据高于TAVR组延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TAVR组延长(+)组Valsalva窦(P=0.465)、虚拟瓣环(P=0.601)与TAVR组延长(-)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一名患有重度主动脉狭窄的老年人,升主动脉的延长与近端主动脉的扩张相关(r=0.382,P=0.013)。升主动脉的延长与向右倾(r=0.729,P<0.001)显著相关。升主动脉的延长与顺时针旋转相关(r=0.468,P=0.032)。结论在老年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中,升主动脉的延长与主动脉窦部水平以上的主动脉扩张有关,而Valsalva窦或虚拟瓣环的扩张无关。升主动脉的延长还与近端主动脉向右倾斜、顺时针旋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重度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升主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