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袁丁 高艳霞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4期145-150,共6页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急诊医学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亟需培养高层次人才。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急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任务。文章从以科... 急诊医学是医学领域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是社会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急诊医学新时代发展的需要,亟需培养高层次人才。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急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任务。文章从以科学问题驱动培养科研技能、以科研小组合作助力科研实践、以交叉学科研讨激发创新思维、以学术交流碰撞拓展科研视野、以本科阶段介入培育科研幼苗、以好奇求知为源根植创新火种、以科研诚信教育培育清新学风及以人文素养提升坚定科研初心8个方面,阐述对急诊医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提出提升急诊医学研究生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措施,有利于急诊医学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助力急诊医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医学 研究生培养 科研素养 创新能力 科研技能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急诊科护理实习生死亡应对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张倩倩 唐乃夫 +3 位作者 张利 臧格 王磊 李博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656-661,共6页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死亡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在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各1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217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简化版死亡应对能... 目的 调查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死亡应对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4月在河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各1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217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简化版死亡应对能力量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93.5%。急诊科护理实习生的死亡应对能力得分为(37.99±8.50)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校是否设置死亡教育或安宁疗护课程、是否支持生前预嘱、生命意义感、趋近接受是急诊科护理实习生死亡应对能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29.8%的总变异。结论 急诊科护理实习生死亡应对能力有待提升。临床教学应弥补学校死亡教育的相对不足,引导其深层次思考死亡事件并培养正向死亡态度,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探寻生命意义感,从而提升护理实习生的死亡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实习生 应对能力 生命意义感 生前预嘱 死亡态度
下载PDF
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教学模式对本科急诊护理实习生的培训效果
3
作者 杨欣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4期2603-2607,共5页
目的观察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Nursing-Mini-CEX)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模式在本科急诊护理实习生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院区75名本科急诊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 目的观察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Nursing-Mini-CEX)结合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教学模式在本科急诊护理实习生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7—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院区75名本科急诊护理实习生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模式;选取同期东院区75名本科急诊护理实习生作为观察组,接受Nursing-Mini-CEX结合OSCE教学模式。观察两组入科、出科时理论及急救技能考核成绩、学习积极主动性(ALS)评分、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TDI-CV)、岗位胜任能力。结果出科时,观察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科时,观察组ALS量表、CTDI-CV量表及岗位胜任能力量表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本科急诊护理带教管理中,Nursing-Mini-CEX结合OSCE教学模式有助于提升实习生出科成绩,增强其学习主动性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并可通过多站点的迷你情景模拟演练和评估强化其岗位胜任能力,在临床带教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胜任能力 护理迷你临床演练评估 学习主动性 急诊 实习生
下载PDF
急诊成人体外心肺复苏护理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4
作者 唐乃夫 李博 +5 位作者 张倩倩 张利 杜坤 尹慢慢 王磊 兰超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 构建急诊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 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拟定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4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立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共开展两轮专家函询,函询问卷... 目的 构建急诊成人体外心肺复苏(ECPR)护理质量敏感指标。方法 本研究基于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拟定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24位专家进行问卷函询确立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本研究共开展两轮专家函询,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2.31%、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2、0.87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38、0.215(P<0.01),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的急诊成人ECPR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结论 急诊成人ECPR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临床应用中客观评价ECPR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体外心肺复苏 护理质量 敏感指标 德尔菲法 权重
下载PDF
充气式保温毯对胃癌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
5
作者 刘富齐 李西娟 尹慧珍 《癌症进展》 2024年第21期2334-2336,2375,共4页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胃癌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术中体温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体温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充... 目的 探讨充气式保温毯对胃癌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体温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术中体温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27)和观察组(n=3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体温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充气式保温毯。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结果 术中30、60 min及手术结束时,两组患者体温均低于本组术前,观察组患者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以及恢复室停留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苏醒期寒战、苏醒期躁动的患者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两组患者QoR-4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本组术前1天,观察组患者QoR-40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充气式保温毯能够有效维持胃癌急诊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体温平稳,减少应激反应,缩短麻醉苏醒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充气式保温毯 腹腔镜手术 体温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
6
作者 杨欣欣 陈长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987-992,共6页
目的调查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于2023年5—10月收治的210例接受PCI术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由6个调查表构成:一... 目的调查中青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于2023年5—10月收治的210例接受PCI术治疗的中青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由6个调查表构成: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自我效能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结果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得分为(92.07±11.85)分。出院准备度总分与出院指导质量总分呈正相关(r=0.901,P<0.05);出院准备度总分与自我效能总分呈正相关(r=0.632,P<0.05);出院准备度总分与社会支持评定总分呈正相关(r=0.686,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影响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疾病发病情况、出院指导质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能解释回归方程82.5%的变异。结论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中青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出院准备度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收入、疾病发病情况、出院指导质量、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影响,患者出院准备度影响患者康复及健康结局,医护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青年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出院准备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SGLT2抑制剂联合新活素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患者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彭娜娜 王小雅 +1 位作者 贾启华 张金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61-766,共6页
目的研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新活素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郑... 目的研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新活素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高血压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新活素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达格列净联合新活素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T)]、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TLR4、NF-κB、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明显高于单一组的86.96%和对照组的73.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LVEF、6 MWT分别为(43.28±3.16)%、(336.48±32.49)m,明显高于单一组的(40.54±2.68)%、(306.45±40.26)m和对照组的(38.07±2.89)%、(280.69±36.98)m,LVESD、HR分别为(35.29±4.26)mm、(71.34±3.62)次/min,明显低于单一组的(38.75±3.64)mm、(74.25±3.59)次/min和对照组的(42.36±4.05)mm、(76.46±3.98)次/min,且单一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SBP、DBP分别为(110.36±5.02)mmHg、(81.42±2.56)mmHg,明显低于单一组的(114.83±4.76)mmHg、(84.39±2.88)mmHg和对照组的(117.25±5.18)mmHg、(86.05±2.62)mmHg,且单一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GSH-Px、CAT分别为(105.24±20.29)U/g·Hb、(148.35±32.46)U/mL,明显高于单一组的(90.35±19.45)U/g·Hb、(125.64±26.49)U/mL和对照组的(84.49±17.32)U/g·Hb、(103.29±25.38)U/mL,MDA为(7.39±2.56)mmol/L,明显低于单一组的(11.35±2.95)mmol/L和对照组的(13.08±2.72)mmol/L,且单一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TLR4 mRNA、NF-κB mRNA、IL-1βmRNA、IL-6 mRNA、TNF-αmRNA明显低于单一组和对照组,且单一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GLT2抑制剂联合新活素治疗高血压伴心衰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恢复患者血压与心功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伴心力衰竭 新活素 达格列净 氧化应激 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在超时间窗AIS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雅 彭娜娜 张金生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6期782-787,共6页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G)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超时间... 目的观察银杏二萜内酯葡胺(GDLG)治疗超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70例超时间窗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GDLG治疗,均持续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1周、2周后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TLR4、NF-κB)水平、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统计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治疗后第3个月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CBF分别为(82.69±12.54)mL/100 g、(85.17±12.36)mL/100 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01±11.86)mL/100 g、79.24±12.10)mL/100 g,CBV分别为(6.84±1.22)mL/(100 g·min)、(7.01±1.28)mL/(100 g·min),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1.17)mL/(100 g·min)、(6.19±1.23)mL/(100 g·min),MTT分别为(9.16±1.73)s、(8.92±1.65)s,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2±1.85)s、(9.84±1.7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3.75±2.81)μg/L、(12.24±2.59)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29±3.68)μg/L、(15.36±3.42)μg/L,TIMP-1水平分别为(72.26±16.73)ng/mL、(68.19±14.8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51±18.20)ng/mL、(79.81±15.72)ng/mL,Galectin-3水平分别为(4.12±1.04)ng/mL、(3.75±0.96)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3±1.08)ng/mL、(4.69±1.02)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TLR4水平分别为(2.61±0.78)ng/mL、(2.39±0.7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42±0.85)ng/mL、(3.25±0.81)ng/mL,NF-κB水平分别为(108.69±21.36)ng/mL、(98.74±18.65)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54±22.06)ng/mL、(110.23±20.67)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2周后,研究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别为(10.19±2.18)分、(9.21±2.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6±4.05)分、(62.51±4.36)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分别为(47.39±4.28)分、(65.40±4.7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26±4.05)分、(62.51±4.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59%,略高于对照组的7.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3个月,研究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6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时间窗AIS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GDLG治疗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更有效下调血清TLR4/NF-κB信号通路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银杏二萜内酯葡胺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疗效
下载PDF
以业务再造理论为基础的院内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
9
作者 吴小品 邹丽君 陈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6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分析以业务再造理论为基础构建院内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急腹症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急腹症患... 目的分析以业务再造理论为基础构建院内急救护理流程在急腹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分析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急腹症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急腹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干预,构建并给予观察组患者以业务再造理论为基础的院内急救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急救质量、并发症、疼痛评分、负性情绪、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急诊科观察时间、分诊时间、接诊-确诊时间、接诊-治疗时间均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的分诊失误率降低(P<0.05),抢救成功率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高热、感染、休克的总发生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疼痛、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率升高(P<0.05)。结论急腹症患者经以业务再造理论为基础的院内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急救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疼痛和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腹症 业务再造理论 院内急救 构建 应用效果
下载PDF
AMI后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变化差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彭娜娜 王小雅 贾启华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973-977,共5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心衰)治疗过程中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差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AMI...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心衰)治疗过程中血清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变化,并分析其变化差值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2例AMI后心衰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NT-proBNP水平,随访9个月,根据治疗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进行预后分组,比较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及变化差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差值对AMI后心衰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后,MACE a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 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后,MACE b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 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7个月、8个月、9个月后,MACE c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无MACE c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Δ1 NT-proBNP、Δ2 NT-proBNP、Δ3 NT-proBNP预测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预后的AUC分别为0.756、0.804、0.809(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与AMI后心衰患者预后有关,治疗过程中监测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对临床预后有重要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 预测
下载PDF
Alb、PCT及NT-proBNP检测与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效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中士 兰超 +2 位作者 张文华 远连君 吕青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509-512,523,共5页
目的分析白蛋白(albumin,Alb)、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检测与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 目的分析白蛋白(albumin,Alb)、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amino-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检测与重症肺炎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患者病情的相关性及预后评估的效能。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122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该院行体检各项正常者118例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研究组不同病情程度及不同预后Alb、PCT及NT-proBNP水平,采用Spearman分析Alb、PCT、NTproBNP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scoring system,APACHEⅡ评分)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计算不同检测预测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研究组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CT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Alb水平:重度<中度<轻度;PCT、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重度>中度>轻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lb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CT、NT-proBN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0.05)。预后良好96例,预后不良26例。两组性别、年龄、BMI、平均动脉压、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体温、WBC、中性粒细胞、Alb、PCT、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温、WBC、中性粒细胞、Alb、PCT、NT-proBNP水平是影响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lb、PCT及NT-proBNP三者联合预测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预后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2.12%、88.64%,优于单一检测效能。结论通过联合检测重症肺炎致ARDS患者Alb、PCT及NT-proBNP水平变化,有利于评估病情进展,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依据和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降钙素原 氨基未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的糖尿病生物标志物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燕燕 李建华 +3 位作者 吴聪 董捷 孙志 陈素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1148-1152,共5页
代谢紊乱在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组学研究的是基因和蛋白的终端表达产物,在后基因组时代,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研究正在不断“重写”疾病的病因学,成为探索致病机制和精准诊疗的前沿。本文对... 代谢紊乱在不同类型糖尿病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代谢组学研究的是基因和蛋白的终端表达产物,在后基因组时代,基于代谢组学的生物标志物及代谢通路研究正在不断“重写”疾病的病因学,成为探索致病机制和精准诊疗的前沿。本文对不同类型糖尿病的代谢组学及精准医学研究最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代谢组学 精准医学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心脏骤停救治现状及2023年研究热点 被引量:6
13
作者 兰超 张强 +2 位作者 雷如意 吕青 李仁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0,共5页
心脏骤停致残致死率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较前提高,但复苏后存活率及达到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比例未见明显改善,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23年... 心脏骤停致残致死率高,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不断发展及完善,心脏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较前提高,但复苏后存活率及达到良好神经功能预后比例未见明显改善,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2023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心脏骤停中心建设专家共识》[1],其内容涵盖心脏骤停的院前急救、院内管理、康复随访、科学研究及数据库建设等范围,为我国心脏骤停的规范化救治及科学性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心脏骤停救治中仍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研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其中不乏新方法及新理念的提出。本文主要对过去一年来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心脏骤停的救治现状及部分热点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苏成功率 心脏骤停 急救医疗体系 院前急救 数据库建设 专家共识 科学研究 欧美发达国家
原文传递
异钩藤碱抑制Akt通路减轻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14
作者 谷玉雷 刘怡 +7 位作者 朱志强 裴辉 姜毓敏 谢佳丰 毛宇径 张晓凡 高路 肖莉丽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5-670,共6页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H9c2细胞与AngⅡ、不同浓度的IRN(0、5、10、25、50μmol/L)共培养,检测细胞表面积及心肌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 目的研究异钩藤碱(isorhynchophylline,IRN)对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H9c2细胞与AngⅡ、不同浓度的IRN(0、5、10、25、50μmol/L)共培养,检测细胞表面积及心肌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β-肌球蛋白重链(β-myosin heavy chain,β-MHC)mRNA水平来阐述IRN对心肌肥厚的作用及最有效浓度。H9c2细胞与AngⅡ和IRN(25μmol/L)在不同时间(0 h、6 h、12 h、24 h)共培养,研究抑制的最有效时间。检测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然后使用IRN和Akt抑制剂MK2206对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来进一步研究潜在的作用机制。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ngⅡ组H9c2细胞表面积显著增加(均P<0.05),心肌肥大标志物ANP、BNP和β-MHC mRNA表达显著增加(均P<0.05);不同浓度的IRN(5、10、25、50μmol/L)预处理均可抑制AngⅡ引起的细胞表面积增加(均P<0.05),尤其是在浓度为25μmol/L时(P<0.01);IRN可以时间依赖性的抑制AngⅡ诱导的ANP、BNP、β-MHC mRNA激活(均P<0.05)。AngⅡ引起Akt、GSK3β、mTOR、FOXO3a的磷酸化水平升高;IRN可以阻断AngⅡ诱导的Akt信号通路磷酸化。结论IRN通过抑制Akt信号通路减轻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钩藤碱 血管紧张素Ⅱ 心肌肥大 H9C2细胞 蛋白激酶B
原文传递
基于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的肿瘤焦亡全球研究趋势
15
作者 梁博 袁丁 +3 位作者 王建业 周少龙 刘荣俊 王新军 《中华全科医学》 2024年第10期1781-1786,共6页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手段,对肿瘤焦亡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揭示全球范围内肿瘤焦亡研究的热点分布,并据此推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方法检索200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肿瘤... 目的通过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手段,对肿瘤焦亡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揭示全球范围内肿瘤焦亡研究的热点分布,并据此推测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方法检索2007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期间WebofScience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肿瘤焦亡的英文文献。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这两款可视化分析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多维度分析。结果共纳入2709篇文献。该领域的发文量于2019年后呈爆发式增长,发文量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美国和德国。最多产的10位作者中有6位来自中国。此外,排名前五的出版物中有3份来自Frontiers系列期刊。关键词分析显示2020年之前主要集中在机制和途径方面,如“NLRP3炎症小体”“自噬”“NF-Kappa-B”“途径”和“增殖”等,而近期,“肿瘤微环境”“预后”“治疗”“生存”“顺铂”“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关键词开始频繁出现。结论肿瘤焦亡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其在抗癌和促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随着对肿瘤中焦亡机制的深入探索,有理由相信,其将对未来的肿瘤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亡 肿瘤 程序性细胞死亡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原文传递
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学特点及IL-23、IL-17预测价值分析
16
作者 张瑞 王小雅 +2 位作者 原野 孙敏妮 刘宏生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4-1357,136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血清IL-23、IL-17预测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23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及80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耐药性及血清IL-23、IL-17预测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接诊的235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及80例未发生肺部感染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测定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IL-23、IL-17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235例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46.81%为急性脑卒中(110/235),41.70%为急性脑出血(98/235),11.49%为其他急性脑血管疾病(27/235),共检出病原菌235株,为革兰阴性菌143株(60.85%),革兰阳性菌76株(32.34%),真菌16株(6.81%)。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48株,20.43%)和大肠埃希菌(40株,17.02%),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产气肠杆菌、产酸克雷伯菌分别占8.94%、4.68%、2.55%、2.13%、1.70%、1.70%、0.85%、0.85%。革兰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7株,15.74%)和表皮葡萄球菌(16株,6.81%),肺炎链球菌、粪肠球菌、无乳链球菌分别占比5.53%、2.98%、1.28%。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13株,5.53%)和热带假丝酵母菌(3株,1.28%)。革兰阴性菌对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50%,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低于30%。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高于50%,对环丙沙星、利福平的耐药率低于30%,未产生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的耐药株。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低,未产生对氟胞嘧啶的耐药株。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IL-23、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t=8.097,P<0.05)。血清IL-23、IL-17水平预测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677,血清IL-23的最佳截断值为651 ng/L,血清IL-17的最佳截断值为40.5 ng/L。结论急性脑血管疾病合并肺部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主要病原菌对临床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普通较高,临床上应注意规范用药。血清IL-23、IL-17水平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肺部感染,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疾病 肺部感染 病原菌特征 白细胞介素-23 白细胞介素-17
原文传递
CAR联合心肺复苏持续时间对心脏骤停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周岩 兰超 +5 位作者 雷如意 张强 吕青 张唐娟 贾新雅 李仁杰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55-962,共8页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及联合指标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的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albumin ratio,CAR)及联合指标对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后自主循环恢复患者,根据出院时存活状态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基线特征、心肺复苏抢救资料以及实验室指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影响C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及联合指标对C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45例患者,存活组33例,死亡组112例。患者CPR持续时间、升压药物使用剂量、ICU住院天数、入ICU时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乳酸、纤维蛋白原、谷草转氨酶、白蛋白、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CAR、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在存活组与死亡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CPR持续时间是影响C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AR:OR=2.372,95%CI:1.094~5.146,P=0.029;CPR持续时间:OR=1.170,95%CI:1.020~1.342,P=0.025)。ROC曲线分析显示,CAR、CPR持续时间及两者联合预测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792、0.731、0.859,CAR与CPR持续时间的截断值分别是1.455、11.5 min。结论CAR、CPR持续时间为影响CA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CAR、CPR持续时间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当CAR>1.455、CPR持续时间>11.5 min时提示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C反应蛋白 白蛋白 心肺复苏持续时间 预后
原文传递
ICU护士关于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18
作者 刘姗姗 赵亚缇 +2 位作者 朱志强 毛丽 樊文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4年第30期4128-4134,共7页
目的编制ICU护士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条目池;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问卷,并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对初始问卷条目进行调... 目的编制ICU护士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以知信行理论为框架,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式访谈初步构建条目池;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初始问卷,并基于半结构式访谈对初始问卷条目进行调整。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1—12月选取河南省6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54名ICU护士对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采用项目分析法进行条目筛选;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及专家咨询法评价问卷的效度;采用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评价问卷的信度。结果ICU护士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问卷分为3个层面,共7个维度、30个条目,其中知识层面包括3个维度、12个条目,态度层面包括3个维度、8个条目,行为层面包括1个维度、1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出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516%。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2,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0~1.00。问卷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4、分半信度系数为0.813、重测信度系数为0.989。结论ICU护士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问卷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ICU护士对俯卧位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知信行水平的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护士 俯卧位通气 肠内营养支持 知信行 信度 效度
原文传递
微生物耐药性对脓毒症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19
作者 辛苑 陈籽荣 +1 位作者 王威 孙同文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2024年第4期239-246,共8页
脓毒症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常见的疾病,全球年新增患者量约为1800万1900万例[1],对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构成了重大压力。尽管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显著进步,其病死率依然维持在30%~40%的高位。... 脓毒症作为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中常见的疾病,全球年新增患者量约为1800万1900万例[1],对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构成了重大压力。尽管脓毒症的诊断与治疗在过去30年间取得了显著进步,其病死率依然维持在30%~40%的高位。其中,中国脓毒症患者数量约为300万,病死率达到32%,脓毒症是ICU患者死亡的主要诱因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体系 微生物耐药性 脓毒症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 ICU患者 病死率
原文传递
急性铊中毒4例临床救治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昌华 任昊 +7 位作者 袁丁 车璐 段国宇 徐志高 李素娟 闫改勤 朱桂英 高艳霞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653-656,共4页
本文对2011年9月—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铊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铊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方法。4例患者中位确诊时间38 d,其中2例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均被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患者出现脱发,2例患者在... 本文对2011年9月—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例铊中毒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了解铊中毒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救治方法。4例患者中位确诊时间38 d,其中2例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均被误诊为格林巴利综合征,3例患者出现脱发,2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发现米氏纹。4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动过速,1例患者出现声音嘶哑,1例出现胸背部疼痛,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出现心脏骤停,2例出现呼吸衰竭。给予普鲁士蓝口服,二巯基丙磺酸钠肌注及血液净化等驱铊治疗。1例因中毒量大,病情迅速恶化,放弃治疗,其余3例患者均好转或治愈。铊中毒最易被误诊为吉兰巴雷综合征,鉴别除了毒物接触史外,下肢肌肉疼痛、脱发、米氏纹均为特征性的表现。铊中毒的患者应尽早给予二巯基丙磺酸钠、普鲁士蓝、血液净化联合治疗,迅速地降低患者体内的铊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铊中毒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尿铊浓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