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在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初步探索 被引量:2
1
作者 李腾飞 龙树海 +6 位作者 马骥 杨杰 王晔 段旭华 任建庄 李臻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24-1027,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开展介入教学实践操作,提高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效果的可能性。方法全身麻醉下建立巴马小型猪实验模型,随机选取我校大学四年级本科医学影像专业10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依次完成穿刺部位消毒铺巾、... 目的探讨应用巴马小型猪动物模型开展介入教学实践操作,提高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效果的可能性。方法全身麻醉下建立巴马小型猪实验模型,随机选取我校大学四年级本科医学影像专业10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依次完成穿刺部位消毒铺巾、股动脉穿刺置鞘、主动脉弓和胸、腹主动脉造影等一系列介入操作。统计股动脉穿刺成功率并由带教老师对学生完成整套介入操作的流畅度和质量进行评估(优秀、良好、中等和差)。实习后学生问卷调查评估该实习教学方法的效果,评分如下:1分,非常不满意;2分,不满意;3分,一般;4分,基本满意;5分,非常满意。结果10名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均独自完成巴马小型猪股动脉穿刺置鞘插管造影,技术成功率100%。介入实践操作质量评估显示6例优秀,3例良好和1例中等。学生对该实习教学方式满意度高,平均满意度(4.73±0.52)分。结论在巴马小型猪实验模型上进行本科生介入医学实习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教学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医学 动物模型 高等教育 实习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不同血管缝合、闭合和封堵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史帅龙 龙树海 +6 位作者 余笋 时程程 马骥 苗仁英 宋燕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78,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缝合、闭合和封堵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郑东院区)神经介入术后采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Angio-Seal和Exos...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缝合、闭合和封堵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郑东院区)神经介入术后采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Angio-Seal和Exoseal血管封堵器及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进行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的112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装置止血方式不同将其分为闭合组(Starclose,n=271)、封堵组(Angio-Seal,n=327和Exoseal,n=352)和缝合组(ProGlide,n=173)。分析比较3类不同止血装置止血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对可能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类不同血管止血装置施行后均能够迅速止血,止血成功率分别为闭合组(Starclose,92.6%)、封堵组(Angio-Seal 93.0%和Exoseal 93.8%,合计93.4%)和缝合组(ProGlide,89.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26,P=0.388)。102例(9.1%)患者术后观察到单个或多个并发症发生,包括操作完成即刻局部渗血(闭合组16例、封堵组39例和缝合组13例)、术后局部血肿形成(闭合组14例、封堵组31例和缝合组11例)、假性动脉瘤形成(闭合组13例、封堵组35例和缝合组10例)和术后局部感染(闭合组2例、封堵组3例和缝合组1例),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组患者均未观察到股动脉闭塞、栓子脱落、永久性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超重(OR=1.562,95%CI 1.023~2.385,P=0.039)、股动脉合并钙化斑块(OR=1.934,95%CI 1.172~3.189,P=0.010)、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OR=1.769,95%CI 1.103~2.839,P=0.018)、使用8 F鞘管(OR=2.824,95%CI 1.406~5.671,P=0.004)和术者止血操作熟练度(OR=0.508,95%CI 0.328~0.788,P=0.002)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其中前4项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促进因素,操作者经验丰富、止血器械操作熟练度高是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3类不同止血装置在神经介入术后股动脉穿刺止血中均有较为满意的止血效果且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当;患者超重、股动脉存在钙化斑块、联合使用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使用8 F鞘管和操作者熟练度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合器 血管封堵器 血管缝合器 股动脉穿刺 神经介入
原文传递
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腾飞 时程程 +4 位作者 余笋 马骥 王玲 宋燕 韩新巍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1年第4期250-255,共6页
目的评价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7例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真性动脉瘤41例,夹层动... 目的评价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疗效、安全性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用血管内介入治疗的47例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真性动脉瘤41例,夹层动脉瘤6例和假性动脉瘤3例。术中依据动脉瘤性质、大小、形态以及载瘤动脉直径、迂曲程度等不同采用个体化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式(如单纯弹簧圈栓塞、重叠或单枚编织型血管支架植入、覆膜支架植入以及血流导向装置植入等),依据术后即刻DSA和6个月DSA随访结果对动脉瘤闭塞情况进行评估并评价其疗效。观察并记录围术期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47例患者介入手术均获得成功,技术成功率100%。其中采用重叠编织型支架植入28例,单枚编织型支架植入6例,国产血流导向装置植入6例,采用动脉瘤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和外周覆膜支架3例,载瘤动脉弹簧圈闭塞1例。术后即刻DSA显示动脉瘤闭塞完全或造影剂明显滞留同时载瘤动脉血流通畅。围术期未出现动脉瘤破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1±4.4)个月,术后6个月DSA或CTA显示,2例患者支架内轻度狭窄,1例患者载瘤动脉完全闭塞,余患者载瘤动脉血流通畅,动脉瘤闭塞完全且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结论个体化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处理颈内动脉C1段动脉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颈动脉 介入治疗 支架
原文传递
血管内介入治疗在颅外段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余笋 时程程 +4 位作者 马骥 王玲 张全会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在颅外段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2例颅外段动脉夹层患者(包括26例单纯血管内夹层和16例夹层动脉瘤, 夹层位于颈动...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在颅外段动脉夹层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其治疗经验。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6年8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42例颅外段动脉夹层患者(包括26例单纯血管内夹层和16例夹层动脉瘤, 夹层位于颈动脉C1或C2段37例、椎动脉V2段5例), 依据夹层的性质、位置、累及范围等采取不同的血管内介入治疗方法(如重叠编织型支架置入、血流导向装置置入、颅内覆膜支架置入或闭塞载瘤动脉等), 评估术后即刻DSA造影结果及术后6个月的DSA随访结果, 观察并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26例单纯血管内夹层患者中, 3例DSA造影显示血管闭塞, 开通血管后给予序贯支架置入(1例序贯置入2枚Neuroform EZ支架;2例序贯置入1枚Neuroform EZ支架+1枚Wallstent支架);余23例患者分别给予重叠编织型支架置入(21例, 其中19例为2枚Wallstent支架, 2例为2枚LVIS支架)或颅内覆膜支架置入(2例, 均为1枚Willis支架)。16例夹层动脉瘤患者均给予重叠编织型支架置入(11例为2枚Wallstent支架, 4例为1枚血流导向装置, 1例为1枚Willis支架)。所有患者术中支架均顺利置入, 术后即刻DSA造影显示支架贴壁良好, 责任血管血流通畅, 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出血、血管闭塞或急性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 所有患者的病变血管均血流通畅, 动脉瘤闭塞完全, 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结论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处理颅外段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支架的置入应遵循夹层的特点进行个体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外段动脉 动脉夹层 血管内介入治疗 支架
原文传递
高分辨C型臂CT评估颅内血流导向装置打开程度和贴壁情况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李腾飞 龙树海 +5 位作者 余笋 时程程 马骥 李臻 冉云彩 韩新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简称C臂CT)技术在巴马小型猪颈动脉内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对支架打开程度和贴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血管内治疗方式将Tubridge FD置入巴马小型猪颈动脉内。术后即刻行高分辨C臂CT扫描,对FD的打开程...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简称C臂CT)技术在巴马小型猪颈动脉内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对支架打开程度和贴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血管内治疗方式将Tubridge FD置入巴马小型猪颈动脉内。术后即刻行高分辨C臂CT扫描,对FD的打开程度及后处理图像的质量进行评估;然后对FD置入血管行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扫描,通过后处理工作站,将高分辨C臂CT和3D-DSA图像信息采用双容积融合技术行二次重建并获得融合后图像(简称双容积重建法),并与行高分辨C臂CT扫描的同时持续注射稀释对比剂后获得的支架血管重建图像(简称稀释对比剂法)进行对比,并记录两种操作方法的射线曝光剂量,以评估其在FD贴壁评估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观察FD置入术中和术后24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9只巴马小型猪的左侧颈动脉内共置入9枚TubridgeFD。高分辨C臂CT平扫重建图像显示,8枚FD打开完全,1例FD远心端打开不良;图像质量为Ⅰ级8例,Ⅱ级1例。在支架贴壁方面,双容积重建法和稀释对比剂法均能较清晰展示FD的贴壁情况,其中8枚FD贴壁良好(贴壁评分为0分),1枚FD远心端贴壁不良(贴壁评分为1分,分类Ⅰa型),二者评估结果的一致率为100%。在射线曝光剂量方面,双容积重建法射线总曝光的剂量面积乘积明显高于稀释对比剂法[(906.89±44.49)μGym^(2)对比(725.44±42.17)μGym^(2),t=24.36,P<0.001]。2只巴马小型猪在应用稀释对比剂法中出现中度血管痉挛,所有动物术中及术后24 h内均未观察到血管夹层、血栓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高分辨C臂CT能清晰展示国产颅内FD的细微结构和完全打开情况,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能有效观察其贴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内操作 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 容积重建 贴壁
原文传递
OCT和IVUS在血流导向装置植入动脉瘤动物模型后贴壁及内皮化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
作者 马骥 龙树海 +11 位作者 杨杰 李臻 桑海强 汤毅 冉云彩 张勇 文宝红 谢珊珊 陈珂 刘恩杰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6-262,共7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对动脉瘤动物模型中血流导向装置(FD)贴壁和内皮化评估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贴壁不全(ISA)对瘤腔愈合和支架内皮化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科方式建立小型猪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并植...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对动脉瘤动物模型中血流导向装置(FD)贴壁和内皮化评估的应用价值,同时分析贴壁不全(ISA)对瘤腔愈合和支架内皮化进程的影响。方法采用外科方式建立小型猪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并植入FD。术后即刻使用OCT和IVUS分别记录ISA发生部位和程度,并比较二者在FD贴壁评估中差异。术后第12周末通过DSA检查评估动脉瘤闭塞程度(Kamran分级)及支架通畅情况;通过OCT和IVUS观察支架内皮化情况并通过组织病理学结果对比分析ISA对瘤腔愈合和内皮化进程的影响。结果共建立6头小型猪颈总动脉侧壁动脉瘤模型并成功植入6枚国产Tubridge FD。相对于IVUS,OCT能发现更多的ISA(6枚,14处vs 3枚,4处);血管管径变化区(7处)、瘤颈区(4处)和FD头尾端(3处)是ISA高发部位,支架编织丝与管壁距离为(560.14±101.48)μm。术后第12周末DSA显示1例动脉瘤瘤颈处少许对比剂残存(Kamran分级3级),余5例动脉瘤完全闭塞(Kamran分级均为4级);1枚FD管腔中度狭窄,余5枚FD管腔通畅。OCT提示支架内大部分急性ISA消失,残留未贴壁的比例降至3/14,其中2处位于瘤颈区,1处位于支架局部;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编织丝裸露,未见明显血管内皮覆盖;1枚管腔狭窄的FD增生内膜主要由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结论相对于IVUS,OCT能在颈动脉动脉瘤FD植入模型中发现更多的ISA;大部分急性的ISA在12周后有较好的转归,而严重的ISA将造成FD内皮化延迟,动脉瘤闭塞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血管内超声 贴壁不全
原文传递
DSA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闫保君 吴刚 +4 位作者 韩新巍 李光辉 石瑾 孙琦 杨磊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7-659,共3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 DSA引导下15例严重气管狭窄患者清醒状态以介入技术行气管插管,术中密切配合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通过术中严密监察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配合医师快速完成手术...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方法 DSA引导下15例严重气管狭窄患者清醒状态以介入技术行气管插管,术中密切配合并实施相应护理。结果通过术中严密监察生命体征及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配合医师快速完成手术,15例气道狭窄患者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呼吸困难即刻改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引导下对严重气道狭窄患者实施气管插管,具有可视、插管时间短、成功率高等优点。通过术前准备和术中医护配合以及术后护理,可避免窒息死亡、减少并发症,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DSA 气道狭窄 护理
下载PDF
巴马小型猪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模型建立技术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腾飞 时程程 +5 位作者 余笋 龙树海 马骥 李臻 任建庄 韩新巍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79-1184,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法构建猪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模型的方法和要点,并观察天冬酰胺内肽酶(AEP)表达水平。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头巴马小型猪分成实验组(12头)和对照组(12头)。术前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末全身麻醉下经...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法构建猪颈动脉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模型的方法和要点,并观察天冬酰胺内肽酶(AEP)表达水平。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4头巴马小型猪分成实验组(12头)和对照组(12头)。术前实验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末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行颈动脉内大球囊过度扩张,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入组时和造模后第1、8、16、24周末分别行体质量称量和血脂水平检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监测评估颈动脉狭窄形成。术后24周处死实验猪,收集狭窄处标本,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组化染色分析AEP表达水平。总结血管内介入法构建猪颈动脉AS狭窄模型的技术操作要点。结果高脂喂养后,实验组体质量和血脂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均P<0.05)。术后24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DSA证实实验组12头猪颈动脉AS狭窄模型构建成功,狭窄率为(33.21±13.17)%;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狭窄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有明显的AS斑块形成。实验组颈动脉狭窄组织中AEP高表达,阳性细胞比率为(79.41±11.34)%,吸光度值为0.73±0.11,阳性评分12分;对照组中AEP低表达,阳性细胞比率为(27.13±17.34)%,吸光度值为0.41±0.14,阳性评分为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24周高脂饲养和大球囊过度扩张诱导颈动脉内膜损伤,可确切可靠地建立巴马小型猪颈动脉AS狭窄模型。AEP在巴马小型猪颈动脉AS狭窄病变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AS斑块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球囊扩张 巴马小型猪 颈动脉 天冬酰胺内肽酶
下载PDF
颈动脉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模型的建立及其影像学和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腾飞 龙树海 +5 位作者 余笋 时程程 马骥 冉云彩 张勇 韩新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7-134,共8页
目的建立巴马猪颈动脉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模型,观察并总结其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改变。方法以13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采用球囊过度扩张的方式损伤巴马猪颈动脉内膜后原位置入Neuroform EZ支架建立ISR... 目的建立巴马猪颈动脉内Neuroform EZ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模型,观察并总结其影像学和病理学特征改变。方法以13头健康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采用球囊过度扩张的方式损伤巴马猪颈动脉内膜后原位置入Neuroform EZ支架建立ISR模型。术后每2周通过床旁彩超监测巴马猪颈动脉支架置入区血流情况,如发现支架内血流增快或减慢,即刻行DSA、血管内超声(IVU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高分辨MRI(HR-MRI)检查,明确支架内狭窄情况后处死巴马猪,取支架处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学改变。结果13头巴马猪单侧颈动脉球囊扩张完成后共置入13枚Neuroform EZ支架,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12.46±3.57)周(6~18周),13头巴马猪中监测到支架内血流增快10例,血流减慢3例;即刻DSA检查显示13头巴马猪的支架内均出现不同程度狭窄,狭窄率为(44.23±9.39)%;IVUS和OCT提示支架主体完全被增生的血管内膜覆盖,局部管腔的缩窄为明显增厚的内膜所致,而缩窄的管腔在HR-MRI上表现为管壁的明显强化;HE染色显示病变血管内弹力板断裂,内膜增生明显,增生的内膜以平滑肌细胞为主。结论通过球囊过度扩张撕裂血管内膜并原位置入颅内支架的方式,在12周左右可建立巴马猪颈动脉ISR模型,多种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均证实ISR为增生的内膜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内再狭窄 内膜增生 颅内支架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颈内动脉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后不同稀释浓度等渗对比剂对高分辨C型臂CT图像影响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李腾飞 余笋 +5 位作者 马骥 时程程 冉云彩 桑海强 程敬亮 韩新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34-839,共6页
目的探讨在巴马小型猪颈内动脉置入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后,给予不同稀释浓度的等渗对比剂对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9头3~4个月龄健康实验猪,分别在左侧颈总动脉内置入FD。对FD置入区域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的同... 目的探讨在巴马小型猪颈内动脉置入Tubridge血流导向装置(FD)后,给予不同稀释浓度的等渗对比剂对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9头3~4个月龄健康实验猪,分别在左侧颈总动脉内置入FD。对FD置入区域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的同时,每头实验猪依次经动脉注射以生理盐水稀释为10%、12%、14%,16%及18%浓度的等渗对比剂(碘克沙醇320),每次总量为44ml。由1名神经影像科医生和1名神经介人医生分别对后处理图像的质量(支架、血管壁和血管的显影情况)进行评价并给予评分(1~3分,评分越低图像质量越好)。以血管内超声(IVUS)为标准,评估给予不同稀释浓度的对比剂获得的重建图像显示FD贴壁的准确性。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9头实验猪均成功置人FD。2名医生对后处理图像质量的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6,P<0.05)。给予稀释10%、12%、14%,16%及18%等渗对比剂进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后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2.33±0.50)分、(2.06±0.39)分、(1.72±0.57)分、(1.11±0.32)分、(1.83±0.50)分(P<0.01);分别有4、6、8、9及7头实验猪能清晰显示FD的贴壁情况,IVUS证实9头实验猪的9枚FD均完全贴壁。术中3头实验猪给予对比剂时出现血管中度痉挛,给予肝素后好转。术后均未观察到穿刺点出血、血管夹层、血栓脱落等并发症。结论TubridgeFD置人后,给予16%稀释浓度的等渗对比剂进行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图像质量最优,均能清晰显示FD的贴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颈内动脉 高分辨率 对比剂 血流导向装置 贴壁 巴马小型猪
原文传递
Neuroform EZ支架与Enterprise 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对比 被引量:3
11
作者 龙树海 余笋 +6 位作者 时程程 史帅龙 马骥 杨杰 王晔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6,共10页
目的比较Neuroform EZ支架与Enterprise 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治疗中的贴壁性、安全性以及探讨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分别采用Enterprise 2... 目的比较Neuroform EZ支架与Enterprise 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治疗中的贴壁性、安全性以及探讨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分别采用Enterprise 2代支架治疗的143例sICAS患者(置入Enterprise 2代支架143枚)及采用Neuroform EZ支架治疗的202例sICAS患者(置入Neuroform EZ支架202枚)为研究对象,术中依据高分辨平板CT扫描重建图像评价支架贴壁情况,观察术后30 d内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术后6个月DSA或CTA随访结果评价支架通畅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支架释放后共有49例患者支架贴壁不全,其中Enterprise 2代组24例(包括Ⅰ型15例、Ⅱ型9例),Neuroform EZ组25例(包括Ⅰ型11例、Ⅱ型14例),2组患者间支架贴壁不全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34,P=0.248)。而当支架成角度数≥75°或狭窄处两端血管管径比≥1.30时,Neuroform EZ组中贴壁不全率(19.0%、10.3%)明显低于Enterprise 2代组(41.4%、2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28,P=0.040;χ2=4.531,P=0.033)。(2)术后30 d内共有17例患者出现与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其中Enterprise 2代组9例,Neuroform EZ组8例,2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4)。获得随访的317例患者中共有20例出现与责任病变血管相关的远期脑卒中,其中Enterprise 2代组8例,Neuroform EZ组12例,2组患者间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5)。(3)共有298例患者获得术后6个月的影像学随访,其中65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包括Enterprise 2代组29例、Neuroform EZ组36例,2组患者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9,P=0.57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OR=2.714,95%CI:1.437~5.126,P=0.002)、支架贴壁情况(OR=3.435,95%CI:1.223~9.652,P=0.019)、狭窄处长度(OR=1.176,95%CI:1.065~1.300,P=0.001)及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率(OR=1.038,95%CI:1.004~1.074,P=0.029)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用Enterprise 2代与Neuroform EZ支架治疗sICAS均具有较高的贴壁性和安全性,但在狭窄病变前后管径差别较大(管径比≥1.3)或支架成角度数较大(≥75°)的病例中Neuroform EZ支架的贴壁性更好。罹患糖尿病、支架贴壁不全、狭窄处长度较长及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率较高的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几率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Neuroform EZ支架 Enterprise 2代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原文传递
Enterprise1代、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中治疗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龙树海 史帅龙 +5 位作者 余笋 时程程 马骥 杨杰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1-239,共9页
目的探讨Enterprise 1代、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中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采用Enterprise 1代支架治疗52例ICAS患者(置入52枚Enterprise 1代支架, Enterpris... 目的探讨Enterprise 1代、2代支架在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中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采用Enterprise 1代支架治疗52例ICAS患者(置入52枚Enterprise 1代支架, Enterprise 1代支架组), 采用Enterprise 2代支架治疗76例ICAS患者(置入76枚Enterprise 2代支架, Enterprise 2代支架组), 比较2组患者支架置入后即刻DSA造影结果和血管残余狭窄率。术中根据高分辨平板CT扫描结果对支架的贴壁情况进行评估, 将患者分为支架贴壁良好组和支架贴壁不良组, 比较支架贴壁良好组和支架贴壁不良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 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支架贴壁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比较Enterprise 1代支架组和Enterprise 2代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患者均顺利置入颅内支架, 技术成功率为100%。Enterprise 1代支架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率为(80.85±12.14%)%, 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为(21.44±8.1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terprise 2代支架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率为(81.83±12.85)%, 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为(21.53±7.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terprise 1代支架组和Enterprise 2代支架组患者间术前血管狭窄率、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支架成角度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nterprise 2代支架组患者支架贴壁不良发生率(10.5%)低于Enterprise 1代支架组(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支架贴壁良好组相比, 支架贴壁不良组患者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较高, 狭窄处伴有钙化者所占比例较高, 支架成角度数较大, 狭窄处两端血管管径比较高, 置入Enterprise 2代支架者所占比例较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架成角度数、狭窄处两端血管管径比和置入Enterprise 2代支架均是支架贴壁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且置入Enterprise 2代支架是支架贴壁良好的保护因素。Enterprise 1代支架组、Enterprise 2代支架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7.7%vs. 1.3%)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Enterprise 1代支架组、Enterprise 2代支架组患者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26.1%vs. 7.0%)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Enterprise 1代支架相比, Enterprise 2代支架治疗症状性ICAS患者时贴壁性更好, 安全性更高, 术后6个月支架内再狭窄率更低,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terprise支架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高分辨平板CT 贴壁性
原文传递
眼静脉近心端弹簧圈闭塞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魏壮壮 马骥 +6 位作者 杨杰 王晔 李臻 陈佳佳 王文战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10-1015,共6页
目的:探讨海绵窦内弹簧圈+Onyx胶栓塞联合眼静脉近心端弹簧圈闭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海绵窦内弹簧圈+Onyx胶栓塞联合眼静脉近... 目的:探讨海绵窦内弹簧圈+Onyx胶栓塞联合眼静脉近心端弹簧圈闭塞治疗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CS-DAVF)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8年8月至2022年12月采用海绵窦内弹簧圈+Onyx胶栓塞联合眼静脉近心端弹簧圈闭塞治疗的37例CS-DAVF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疗效。结果:37例患者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眼部症状,包括结膜充血(31例,83.8%)、眼球突出(16例,43.2%)及眶周可闻及明显血管杂音(14例,37.8%)等。37例患者均采用静脉途径(包括岩下窦入路34例,眼静脉入路2例和面静脉入路1例)进行血管内介入治疗。术后即刻DSA显示瘘口完全闭塞31例、近全闭塞6例(同时增粗眼静脉引流消失或明显减慢)。35例患者术后出现患眼不同程度水肿加重后逐渐减轻过程(持续时间1~2周),出院前所有患者眼部充血和血管杂音等症状均消失。4例患者术后出现动眼和外展神经不全麻痹,1~5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1例出现外展神经麻痹同时合并复视,服用营养神经药物2个月后症状减轻。术后随访(12.1±4.4)个月(范围为6.5~21.3个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眼部充血及水肿症状均消失;术后6个月DSA随访示CS-DAVF均未复发。结论:海绵窦内弹簧圈+Onyx胶栓塞联合眼静脉近心端弹簧圈闭塞治疗CS-DAVF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脑膜动静脉瘘 眼静脉 血管内介入治疗 弹簧圈 ONYX胶
原文传递
新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及效果评价
14
作者 史帅龙 龙树海 +7 位作者 余笋 时程程 马骥 张丹丹 李晓 李娟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 探索新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价其模型建立(简称建模)的效果.方法 以9只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8只实验猪术前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并于喂养8周后在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入路采用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钳... 目的 探索新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的建立方法并评价其模型建立(简称建模)的效果.方法 以9只广西巴马小型猪为研究对象,8只实验猪术前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并于喂养8周后在全身麻醉下经股动脉入路采用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钳损伤颈总动脉内膜的方法构建动脉狭窄模型,术后继续给予高脂、高盐饲料喂养;另1只为空白对照猪.于入组时、喂养8周,以及术后6、12、18和24周进行实验猪体质量、血总胆固醇(TC)及血三酰甘油(TG)的检测并观察变化.在术后24周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实验猪颈总动脉狭窄形成情况并测量血管的最大狭窄率;应用血管内超声(IVUS)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OCT)分别对狭窄处管腔内部进行观察并测算血管管腔阻塞程度和内膜增生面积;对9只小型猪处死后标本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观察内膜增生情况和病理学特点.结果 入组后实验猪体质量逐渐增加(F=977.97,P<0.001);TC和TG水平于喂养8周后显著升高(均P<0.05),之后趋于稳定.术后24周DSA证实8只实验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全部建模成功,最大狭窄率为(55.63±10.89)%;IVUS与OCT均证实狭窄处血管内膜明显增生,测得的血管内膜增生面积[分别为(6.84±1.14)mm2和(7.13±1.27)mm2]和血管管腔阻塞程度[分别为(58.38± 10.72)%和(59.88±9.36)%]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48和-0.30,P值分别为0.641和0.770).建模成功实验猪血管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管腔狭窄为明显增生的血管内膜所致,并可见部分内弹力膜断裂,增生内膜以平滑肌细胞、胶原纤维及蛋白聚糖沉积为主,其中胶原成分显著多于蛋白聚糖成分.结论 通过高脂、高盐饲料喂养联合血管内钳夹活检损伤颈总动脉内膜的方式可成功建立巴马小型猪颈总动脉狭窄模型,其操作相对简便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狭窄 疾病模型 雏型 活组织检查钳
原文传递
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在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术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腾飞 马骥 +4 位作者 朱明 付培基 时程程 马宝 韩新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92-797,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在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共81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7例动脉...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在血流导向装置(FD)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采用FD治疗的6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共81个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67例动脉瘤患者共置入71枚FD,其中18例患者联合弹簧圈稀疏填塞治疗。术中对FD置入区域行20 s高分辨C型臂CT扫描,观察FD局部有无扭曲或打开不全;使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后处理工作站对高分辨C型臂CT扫描原始图像和载瘤动脉的5 s 3D-DSA图像信息进行双容积重建并三维融合,对融合后图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三维容积漫游等后处理技术,动态观察FD贴壁情况(简称双容积重建法),并与非减影造影和注射稀释对比剂的20 s高分辨C型臂CT扫描重建图像(简称稀释对比剂法)分别对比。以稀释对比剂法为金标准,评估双容积重建法在FD贴壁评估中的准确性。观察并记录术中及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复查DSA,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标准评估疗效。结果术中高分辨平板CT重建图像显示3例FD在血管迂曲处局部未完全打开,后采用微导丝成袢支架内按摩后完全打开。采用双容积重建法和稀释对比剂法分别检出19例FD贴壁不全,52例完全贴壁,两者结果完全一致,其中贴壁不全者均采用微导丝成袢支架内按摩或球囊支架内扩张后贴壁良好。1例FD置入患者行稀释对比剂法过程中出现血管夹层,给予再次置入2枚支架后夹层消失。术中及术后24 h内均未观察到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或出血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DSA结果显示,81个动脉瘤中,OKM分级A级4个,B级17个,C级33个,D级27个。结论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能清晰显示FD的打开及贴壁情况,有助于辅助术者调整临床决策,从而降低潜在的手术风险,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血管内手术 血流导向装置
原文传递
高分辨C臂CT对镁合金支架治疗巴马小型猪颈动脉狭窄体内降解情况动态观察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腾飞 余笋 +5 位作者 时程程 龙树海 马骥 李臻 任建庄 韩新巍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9-1194,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臂CT动态观察可降解镁合金支架治疗巴马小猪颈动脉狭窄后体内降解情况的可行性。方法:以12头巴马小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球囊过度扩张+高脂高盐配方饲料喂养方式建立巴马小猪颈动脉狭窄模型。造模24周后采用DSA造影证实... 目的:探讨高分辨C臂CT动态观察可降解镁合金支架治疗巴马小猪颈动脉狭窄后体内降解情况的可行性。方法:以12头巴马小猪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球囊过度扩张+高脂高盐配方饲料喂养方式建立巴马小猪颈动脉狭窄模型。造模24周后采用DSA造影证实颈动脉狭窄模型建立并采用球囊扩张的方式置入自制编织型可降解镁合金支架。术后即刻和术后第30、60、90天根据DSA造影评价支架置入后血管通畅情况及再狭窄情况;术后第30、60、90天分别处死4头实验猪,根据支架置入区域高分辨C臂CT扫描结果及狭窄处标本染色结果观察镁合金支架降解情况并总结支架降解过程中影像学特点。结果:12头巴马小猪颈动脉狭窄模型建立后成功置入12枚编织型可降解镁合金支架,技术成功率100%。术后即刻及术后各时间点DSA均显示小猪血管管腔通畅,未见明显狭窄。高分辨C臂CT扫描和病理学检查显示支架置入30 d时支架整体轮廓清晰,支架编织丝及网孔可辨,支架轻度降解;置入60 d时支架轮廓模糊,部分金属丝断裂,网孔部分可见,支架部分降解;置入90 d时支架整体轮廓模糊或不可辨,未见金属丝和网孔,支架几乎全部降解。结论:可降解镁合金支架在巴马小猪颈动脉内90 d时几乎完全降解,高分辨C臂CT可动态监测其体内降解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动物模型 颈动脉狭窄 镁合金支架
原文传递
高分辨平板CT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时程程 马骥 +4 位作者 朱明 朱涛 马宝 韩新巍 李腾飞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57-762,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平板CT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3例因颅内动脉瘤、椎动脉夹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而行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使用DSA工... 目的探讨高分辨平板CT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7年6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23例因颅内动脉瘤、椎动脉夹层或颈动脉海绵窦瘘而行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使用DSA工作站对支架置入后普通平板CT和高分辨平板CT扫描结果分别进行后处理,比较不同方法显示的支架重建图像质量的差异;采用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将靶血管5s-3D-DSA重建图像和高分辨平板CT扫描的支架重建图像进行融合.观察并评估支架完全打开及贴壁情况。结果23例患者顺利置入25枚Willis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达100%。与普通平板CT相比,高分辨平板CT能更清晰和直观地显示金属支架细节,图像质量评分有明显提高(0.56±0.71 v8.1.56±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观察到I枚支架头端金属丝U型连接处打折,但未见血管破裂及内漏等情况,余24枚支架完全打开并贴壁良好。结论高分辨平板CT能清晰展示支架打开程度及贴壁情况,进而指导术者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在颅内Willis覆膜支架置入术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平板CT Willis覆膜支架 支架置入术 :双容积重建融合技术
原文传递
高分辨C型臂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在颅内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腾飞 马骥 +4 位作者 袁慧锋 方毅 许琳慧 任建庄 韩新巍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Dyna micro 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48例(共52个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 目的探讨高分辨C型臂CT(Dyna micro CT)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SMART)在颅内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48例(共52个动脉瘤)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及术后对支架置入区域分别行普通C型臂CT和Dyna micro CT扫描,扫描结果采用常规和SMART两种方法重建。分析比较不同方法的重建图像质量。根据Dyna micro CT联合SMART的重建结果,结合工作位造影对术后即刻支架的打开程度、动脉瘤致密栓塞程度等进行评估。统计分析术后24 h内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术后3个月的造影结果评估支架的再狭窄率及动脉瘤的复发率。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预后。结果52枚LVIS支架均顺利辅助完成52个动脉瘤的栓塞治疗。与普通Dyna CT相比,Dyna micro CT联合SMART重建图像的支架金属丝显影清晰,弹簧圈金属伪影减少明显,图像质量明显提高(P<0.05)。根据后者的重建结果发现5例支架打开不全,给予微导丝成攀支架内按摩或球囊扩张后贴壁情况改善;9个瘤颈区栓塞未致密,经调整微导管头端位置后继续栓塞直至栓塞效果满意。所有患者术后24 h内无急性血栓形成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36例术后3~6个月行造影随访,仅1例显示弹簧圈被压缩,提示瘤颈区复发。mRS评分:0分40例,1分4例,2分2例,3分1例,4分1例。结论Dyna micro CT联合SMART能有效降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支架及弹簧圈的金属伪影,提高图像质量,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动脉瘤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支架 栓塞 治疗性
原文传递
Y型一体化自膨式覆膜气道金属支架在胸腔胃-气道瘘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方毅 李腾飞 +6 位作者 韩新巍 吴刚 任建庄 任克伟 路慧彬 张全会 李宗明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562-565,共4页
目的 探讨Y型一体化自膨式覆膜气道金属支架(Y型支架)在胸腔胃-气道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到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108例胸腔胃-气道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90例,女18例,... 目的 探讨Y型一体化自膨式覆膜气道金属支架(Y型支架)在胸腔胃-气道瘘治疗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到2014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收治的108例胸腔胃-气道瘘患者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其中男90例,女18例,年龄41 ~75(60±10)岁.根据瘘口的位置、大小及相关气道直径,个体化设计1~3枚Y型支架(其中跨越隆突区域放置的支架简称大Y支架,跨越叶支气管分叉处放置的简称小Y支架).在X线监视下行病变处气道内支架置入,其中单一大Y支架置入65例、单一小Y支架置入16例、大Y+小Y支架组合置入26例,大Y+双小Y支架组合置入1例.结果 所有患者Y型支架均一次置入成功,104例术后即刻气道和食管造影均未见对比剂进入对侧,瘘口封堵完全,4例置入单Y支架后瘘口封堵不严,后改为大Y+小Y支架置入并封堵完全;术后患者卧位刺激性呛咳症状消失,可正常进食水,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术后9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其中59例患者于术后3.1 ~9.0个月死亡,死因包括晚期肿瘤消耗(38例)、恶病质进展(14例)、肺部感染(5例)以及大咯血(2例);4例患者单Y支架置入2 ~10个月后瘘口增大,再次给予1枚Y型支架组合置入并证实瘘口封堵完全;余33例患者存活,生活质量满意.结论 Y型一体化自膨式覆膜金属支架气道内置入能有效封堵胸腔胃-气道瘘,技术可行,近期疗效可靠,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气管食管瘘 支气管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