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型肉毒毒素与眼外肌手术治疗大角度急性共同性内斜视的疗效对比
1
作者 张炯 郎丽娟 +6 位作者 荣军博 许丽敏 郭可心 张陆希 王颖 刘玉洁 李志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60-964,共5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注射和眼外肌手术治疗大角度(≥+60 PD)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疗效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12于我院治疗的AACE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5 IU BTA注射组(14例)、5.0 IU BTA注射...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A)注射和眼外肌手术治疗大角度(≥+60 PD)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的疗效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6/2022-12于我院治疗的AACE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2.5 IU BTA注射组(14例)、5.0 IU BTA注射组(29例)、手术组(17例)。治疗后随访6 mo,观察纳入患者屈光矫正后的斜视度、视功能、治疗有效率及BTA注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6 mo,手术组和5.0 IU BTA注射组患者的斜视度均小于2.5 IU BTA注射组(P<0.017),但手术组与5.0 IU BTA注射组患者的斜视度无显著差异(P>0.017);5.0 IU BTA注射组有效率高于2.5 IU BTA注射组(86%vs 43%,P<0.017);三组患者各级视功能均无差异(P>0.05);2.5 IU BTA注射组和5.0 IU BTA注射组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43%vs 52%,P>0.05)。结论:对于斜视度≥+60 PD的AACE患者,双眼内直肌注射5.0 IU BTA可以取得与传统眼外肌手术相当的效果,且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内斜视 A型肉毒毒素 眼外肌手术 注射剂量 疗效
下载PDF
大直径特发性黄斑孔术后早期非面朝下体位和即时面朝下体位的疗效比较
2
作者 李龙 王文战 +1 位作者 马超 宋德弓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比较大直径特发性黄斑孔患者术后早期(6h内)非面朝下体位和术后即时面朝下体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大直径(>400μm)特发性黄斑孔患者57例(59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 目的比较大直径特发性黄斑孔患者术后早期(6h内)非面朝下体位和术后即时面朝下体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大直径(>400μm)特发性黄斑孔患者57例(59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黄斑孔的直径为(674.59±167.81)μm,均行23 G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术。根据术后体位的不同分为A、B两组。A组33例(34眼),术后6 h内非面朝下体位,6 h后严格俯卧位体位;B组24例(25眼),术后即时俯卧位。随访时间≥3个月。通过OCT检查黄斑孔闭合情况,观察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和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和B组患者黄斑孔闭合率分别为64.71%(22/34)、88.00%(22/25),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P=0.042);术后两组患者BCVA较术前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B组BCVA(0.50±0.21)优于A组(0.7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P=0.004)。术后1周两组各有2眼出现高眼压,降眼压治疗后眼压均恢复正常。A组2眼术后1 d出现少量玻璃体积血,给予止血药物后积血吸收。其余术眼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大直径特发性黄斑孔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内界膜剥除填塞联合空气填充术后即时面朝下体位,与术后早期(6 h内)非面朝下体位相比,能提高大直径特发性黄斑孔的闭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特发性 黄斑 体位 面朝下 早期 体位 面朝下
原文传递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黄斑视敏度与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的相关性
3
作者 张冉 李秋明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87-892,共6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黄斑视敏度(MS)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3年3~ 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37例38只眼(NAION组... 目的观察并分析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眼黄斑视敏度(MS)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的变化和相关性。方法横断面临床研究。2023年3~ 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NAION患者37例38只眼(NAION组)纳入研究。NAION组患者29只对侧健康眼作为对侧健眼组。选取同期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6名31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NAION组按病程再分为急性期组(病程≤3周)、亚急性期组(病程4~ 12周)、慢性期组(病程>12周), 分别为16、10、12只眼。所有受检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微视野检查。BCVA统计时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采用Cirrus HD-OCT仪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程序对黄斑区进行扫描, 测量受检眼平均(GCIPLav)、最小(GCIPLmin)以及鼻上、上方、鼻下、颞上、下方、颞下GCIPL厚度。采用Humphrey 24-2自动视野仪测量受检眼视野平均缺损(MD);采用MP-3微视野计测量受检眼黄斑区10°范围内MS(总MS)以及鼻上、上方、鼻下、颞上、下方、颞下象限MS. MS> 21 dB定义为正常值。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MS≤21 dB、>21 dB区域GCIPL厚度比较采用t检验。GCIPL厚度与相应区域MS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性相关分析。结果 NAION组、对侧健眼组、正常对照组受检眼logMAR BCVA、总MS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595、83.741, P<0.05)。NAION组受检眼中MS≤21 dB区域GCIPL厚度显著低于>21 dB区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4, P=0.009)。NAION组与对侧健眼组、正常对照组比较, 下方象限GCIPL厚度降低,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2、0.192 );其他象限GCIPL、GCIPLav、GCIPLmin厚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侧健眼组、正常对照组比较, 急性期组GCIPLmin、上方、颞上象限GCIPL厚度显著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亚急性期组GCIPLav、GCIPLmin、鼻上、上方、颞上象限GCIPL厚度均显著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性期组GCIPLav、GCIPLmin及不同象限GCIPL厚度均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NAION组总MS、MD与logMAR BCVA显著相关(r=0.779、-0.596, P<0.001);下方GCIPL厚度与相应区域MS显著相关(r=0.410, P=0.046 ), 其余象限均无相关性(r=0.220、0.148、-0.131、0.296、0.321, P>0.05 )。急性期组、亚急性期组GCIPL厚度与MS显著相关(r=0.329、0.400, P=0.007、0.028 );慢性期组GCIPL厚度与MS无相关性(r=0.238, P=0.103 )。结论 NAION患眼黄斑区GCIPL萎缩变薄、MS下降;MS下降区域GCIPL厚度显著低于MS正常区域;急性期、亚急性期GCIPL萎缩变薄与MS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微视野 神经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 体层摄影术 光学相干
原文传递
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病因分析及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梦华 刘浕弢 李秋明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10期748-753,共6页
目的观察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黄斑前膜患者149例(149眼)。术前完善眼部相关检查查找病因,共纳入继发性黄斑前膜95例(95眼)。病因包括:... 目的观察继发性黄斑前膜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黄斑前膜患者149例(149眼)。术前完善眼部相关检查查找病因,共纳入继发性黄斑前膜95例(95眼)。病因包括: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2例,眼外伤相关眼病3例,弓蛔虫感染3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高度近视7例,白内障术后7例,葡萄膜炎9例,糖尿病相关13例,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切除术后14例,视网膜周边裂孔及病变33例。所有患者均先治疗原发病,除1眼经治疗黄斑前膜自愈外,其余94眼待原发病稳定后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及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比较继发性黄斑前膜的发病情况,手术前后视力分布、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微视野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6个月视力分布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09,P<0.001)。CMT术后(256.72±46.00)μm较术前(457.98±88.61)μm降低(t=26.01,P<0.001)。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MLS)术后(21.36±5.90)dB较术前(17.67±6.43)dB改善(t=-13.74,P<0.001)。本组患者治愈92例,治愈率96.84%(92/95)。结论继发性黄斑前膜术前排查病因,在活动性原发病控制后行手术治疗能有效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膜 黄斑 继发性 原发 治疗 玻璃体切除术 剥除 内界膜
原文传递
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白燕慧 周子喻 +2 位作者 焦晓航 薛雯心 王卫群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12期900-906,共7页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原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室2022年1月至10月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83例(160只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的原因。方法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连续选取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日间手术室2022年1月至10月行ICL植入术的高度近视83例(160只眼),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行常规检查,术后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滴眼,观察术后早期眼压的变化。结果术后4 h有57只眼(35.63%)发生高眼压,其中39只眼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少量黏弹剂残留。眼压≥30 mmHg(1 mmHg=0.133 kPa)者4只眼,进行前房穿刺治疗后眼压恢复正常,其他53只眼未处理。术后1 d有22只眼(13.75%)发生高眼压,局部滴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术后1周有13只眼(8.13%)发生高眼压,停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局部滴降眼压药物后眼压恢复正常。眼压术后4 h[19.9(17.6,22.7)mmHg]及术后1 d[17.6(15.8,20.0)mmHg],均较术前[16.5(14.7,18.7)mmHg]高(均P<0.001);术后1周眼压[16.3(14.6,18.1)mmHg]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4 h有1例出现高眼压伴前房积血,术后3 d进行前房冲洗,前房积血消失,眼压恢复正常。结论高度近视ICL植入术后早期引起高眼压的原因不同,根据病因进行治疗眼压均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眼压
原文传递
眼弓蛔虫病临床特征及治疗预后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周咏薇 李秋明 +5 位作者 武佳卉 鹿晓燕 杨鸽 胡芷柔 甄方园 董淑倩 《中华眼底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83-488,共6页
目的观察眼弓蛔虫病(O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OT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扫描激光检眼镜(SLO)检查。同时行彩... 目的观察眼弓蛔虫病(O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临床研究。2018年3月至2021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检查确诊的OT患者40例40只眼纳入研究。所有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扫描激光检眼镜(SLO)检查。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成像(CDFI)、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分别为25、26、26只眼。40例患者中,男性23例(57.5%,23/40),女性17例(42.5%,17/40);均为单眼发病。年龄<18岁者30例(75.0%,30/40),年龄(9.60±0.60)岁;≥18岁者10例(25.0%,10/40),年龄(34.60±4.52)岁。长住农村地区33例(82.5%,33/40);有犬、猫接触史27例(67.5%,27/40)。40只眼中,周边肉芽肿型(周边型)、后极部肉芽肿型(后极型)、类似眼内炎的玻璃体混浊型(混浊型)、混合型,分别为18(45.0%,18/40)、11(27.5%,11/40)、6(15.0%,6/40)、5(12.5%,5/40)只眼。所有患者明确诊断后均接受药物和(或)手术治疗。周边型、后极型、混合型28只眼,给予手术、药物治疗分别为17、11只眼;混浊型5只眼,仅给予药物治疗。40例患者中,33例患者参与随访;治疗后随访时间(18.78±9.44)个月。观察患眼BCVA改善情况。治疗前后不同BCVA眼数比较行χ^(2)或Fisher's检验。结果首诊时,患眼BCVA光感~0.6,其中BCVA<0.1、0.1~0.3、>0.3者分别为20、13、7只眼。晶状体后玻璃体前界膜增厚24只眼(60.0%,24/40),玻璃体分层样混浊27只眼(67.5%,27/40),周边部/后极部肉芽肿22只眼(55.0%,22/40)。行CDFI检查的25只眼中,玻璃体可见特征性分层样或弥漫性混浊14只眼(56.0%,14/25)。行FFA检查的26只眼中,视网膜毛细血管“羊齿蕨样”渗漏15只眼(57.7%,15/26),病灶处片状无灌注区。行OCT检查的26只眼中,视网膜前膜、黄斑囊样水肿、玻璃体视网膜牵拉分别为8(30.8%,8/26)、5(19.2%,5/26)、2(7.7%,2/26)只眼。末次随访时,与治疗前比较,混浊型5只眼BCVA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边型、后极型、混合型28只眼中,行手术治疗的17只眼,BCVA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58,P<0.05);仅行药物治疗的11只眼,BCVA不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4,P>0.05)。结论OT患者以儿童多见;视网膜肉芽肿、晶状体后灰白色增生膜或玻璃体分层样混浊具体一定特征性;OT主要通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玻璃体切割手术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弓蛔虫病 临床特征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眼内异物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苑悦悦 万文萃 +2 位作者 彭洁 王倩 闫磐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2期81-86,共6页
目的分析眼内异物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32例(132只眼)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位置、性质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静... 目的分析眼内异物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32例(132只眼)眼内异物的临床资料。根据异物位置、性质等因素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静脉应用抗生素, 眼内炎患者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万古霉素。术后随访6个月~1年。对眼内异物患者治疗效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2~84(44.53±13.99)岁。男124例, 女8例。异物性质以金属为主。最终视力(BCVA, logMAR)为0.91±0.48显著优于术前的1.87±0.62 (t=8.36, P<0.001), 其中7例无光感, 12例光感/手动, 7例0.005~0.095, 62例0.1~0.4, 44例≥0.5。最终视力与术前视力正相关(r=0.53, P<0.001)。低等级眼外伤评分(P<0.001)、眼后段异物(P=0.002)、4 d后异物摘出(P=0.036)、一期修复(P=0.035)及眼内炎(P=0.003)患者最终视力较差。术前视力较佳(OR=1.78, 95%CI:1.17~2.69, P=0.007)及4 d内异物摘出(OR=3.17, 95%CI:1.12~8.94, P=0.029)是最终视力的保护因素。结论眼内异物患者治疗效果与术前视力、眼外伤评分、异物位置、异物摘出时间、一期修复及眼内炎等因素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穿透性 眼异物 效果 治疗 因素 影响
原文传递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超高度近视患者视觉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小笛 吕勇 高佳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观察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验配RGP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3例(86只眼),验配RGPCL前进行综合验... 目的观察佩戴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验配RGPCL的超高度近视患者43例(86只眼),验配RGPCL前进行综合验光,获取其屈光度及框架眼镜最佳矫正视力(BCVA,logMAR),并采用美国眼科学会视功能问卷(NEI-VEQ-25)中文版量表自我评估视觉相关生活质量分析,连续佩戴RGPCL 1个月后,测量患者佩戴RGPCL的视力,并再次使用NEI-VFQ-25问卷进行自我打分,分析佩戴RGPCL对视力及NEI-VFQ-25问卷评分的影响。结果验配RGPCL前框架眼镜BCVA右眼为0.2(0,0.3)、左眼为0.2(0,0.4),佩戴RGPCL 1个月时RGPCL戴镜视力右眼为0.1(0,0.2)、左眼为0(-0.1,0.3),双眼RGPCL戴镜视力与框架眼镜BCVA相比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6、-5.21,均P<0.001);佩戴RGPCL 1个月时NEI-VFQ-25问卷评分与佩戴RGPCL前比较,在整体健康状况(Z=-2.00,P=0.046)、总体视力(Z=-5.89,P<0.001)、近距离活动(Z=-4.14,P<0.001)、远距离活动(Z=-5.32,P<0.001)、周边视力(Z=-5.23,P<0.001)、社会功能(Z=-3.90,P<0.001)、精神健康状况(Z=-5.46,P<0.001)、社会角色限制(Z=-4.45,P<0.001)、依赖程度(Z=-5.40,P<0.001)、驾车(Z=-4.66,P<0.001)、色觉(Z=-3.13,P=0.002)等11个维度上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维度"眼痛"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2,P=0.986)。结论RGPCL可以帮助超高度近视患者提高矫正视力,矫正视力优于框架眼镜,并提高其视觉相关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接触镜 视敏度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双眼ICL植入术后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例
9
作者 杨菁 王豪 王卫群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7期541-543,共3页
患者,女,23岁,2020年11月因“双眼视物模糊、眼胀、眼痛、眼眶痛(右眼重)8个月余”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诉2017年4月因双眼高度近视在当地医院行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 患者,女,23岁,2020年11月因“双眼视物模糊、眼胀、眼痛、眼眶痛(右眼重)8个月余”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患者自诉2017年4月因双眼高度近视在当地医院行双眼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术。术前当地眼科检查显示:验光结果为右眼0.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眼视物模糊 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痛 验光结果 眼科检查 高度近视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 第一附属医院
原文传递
不同襻型人工晶状体对术后后囊浑浊的影响
10
作者 王胜男 李霄 +1 位作者 李雅薇 郑广瑛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23年第4期274-279,共6页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出术中不同类型支撑襻人工晶状体(IOL)对后囊浑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30例(130眼)纳入研究。患者按术中植入的人工晶状... 目的分析白内障摘出术中不同类型支撑襻人工晶状体(IOL)对后囊浑浊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行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130例(130眼)纳入研究。患者按术中植入的人工晶状体不同设计分为4组:"L"襻组(34眼)、改良"C"襻组(30眼)、平板襻组(36眼)及四襻组(30眼)。术后随访3个月,以SS-OCT测量IOL光学面与后囊之间的空间面积(AREAP)及前后囊与IOL的贴附情况。以裂隙灯显微镜观察晶状体后囊皱褶及浑浊情况。结果"L"襻组、改良"C"襻组、平板襻组及四襻组患者术后3个月AREAP依次为[0.01(0.00,0.40)]mm^(2)、[0.05(0.02,0.30)]mm^(2)、[0.00(0.00,0.05)]mm^(2)、0,4个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95,P<0.001);前囊与IOL光学面的贴附率依次为47.10%(16/34)、60.00%(18/30)、91.70%(33/36)、100.00%(30/30),4个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4,P<0.001);后囊的贴附率依次为20.60%(7/34)、50.00%(15/30)、88.90%(32/36)、86.70%(26/30),4个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16,P<0.001);后囊皱褶发生率依次为38.20%(13/34)、43.30%(13/30)、8.30%(3/36)、13.30%(4/30),4个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89,P=0.001);后囊浑浊发生率依次为32.40%(11/34)、36.70%(11/30)、11.10%(4/36)、6.70%(2/30),4个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6,P=0.005)。结论与"L"襻及改良"C"襻IOL相比,平板襻及四襻IOL术后与前后囊的贴附率较高,后囊皱褶及浑浊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 人工 贴附 贴附 浑浊 皱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