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神经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刘洪波 张炳谦 +4 位作者 方树友 滕军放 连亚军 许予明 张博爱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组98例,分为脱髓鞘治疗组(A)50例及脱髓鞘对照组(B)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混合型组88例,分为混合型治疗组(C)45例,混合型对照组(D)43...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格林-巴利综合征治疗中促周围神经修复的作用。方法:格林-巴利综合征脱髓鞘组98例,分为脱髓鞘治疗组(A)50例及脱髓鞘对照组(B)4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混合型组88例,分为混合型治疗组(C)45例,混合型对照组(D)43例。格林-巴利综合征单纯轴索病变组39例,分为轴索型治疗组(E)21例,轴索型对照组(F)18例。A,C,E组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1)·d^(-1),连用5 d等治疗并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B,D,F组仅常规应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g·kg^(-1)·d^(-1),连用5 d等治疗,疗程结束后做神经功能评价及肌电图评价。结果:脱髓鞘组中A组的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恢复明显高于B组,P<0.05;混合型组中C组在明显好转、痊愈率及神经传导速度与波幅恢复较D组明显提高,P<0.05;轴索型组中E,F组在临床明显好转及痊愈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波幅恢复E较F组明显提高,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格林-巴利综合征周围神经髓鞘的再生和轴索的恢复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小鼠 神经生长因子 脱髓鞘疾病 轴索病变
下载PDF
血管神经素——VEGF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燕玲 张博爱 贾延劼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1期76-80,共5页
血管神经素是一类既作用于血管系统,又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同时调节二者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神经素的典型代表,不但能调节血管生长、血管发生、血管渗透性、血管功能,还具有神经保护、促神经发生、影响突触... 血管神经素是一类既作用于血管系统,又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同时调节二者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血管神经素的典型代表,不但能调节血管生长、血管发生、血管渗透性、血管功能,还具有神经保护、促神经发生、影响突触可塑性、保护轴突髓鞘形成等作用。近期研究表明血管系统与神经系统缺陷共同参与了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发病,与VEGF突变、异常密切相关。上调VEGF表达为治疗ALS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神经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肌萎缩侧索硬化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急性期脑组织miRNA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8
3
作者 文全庆 贾延劼 +4 位作者 王明闯 赵二义 王留东 张博爱 刘洪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23-26,40,共5页
目的:观察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方法:采用双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2VO),脑缺血后30min,将动物断头取皮层脑组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miRNA差异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VO术后60min大... 目的:观察脑缺血急性期大鼠脑组织小RNA(microRNA,miRNA)差异表达。方法:采用双颈总动脉结扎方法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2VO),脑缺血后30min,将动物断头取皮层脑组织,miRNA表达谱芯片检测miRNA差异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2VO术后60min大鼠皮层脑组织中35个已知miRNA表达上调2倍以上;89个表达下调2倍以上等,其中促进凋亡和影响细胞周期的miRNA,如miR-23、-24、-26、-30、-103、-107等显著上调,与神经干或前体细胞分化有关的let-7、miR-124、-128、-9等也显著上调。结论:miRNA在脑缺血早期表达即有明显差异,可能在大鼠脑缺血早期病理生理变化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RNA 脑缺血 大鼠 表达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8、IL-6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左生 卢宏 +2 位作者 王喜英 王建平 方树友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 IL-8、IL-6在急性脑梗死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4 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IL-6水平 ,并与匹配年龄的 2 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组 IL-8水平为 ( 1 .39± 0 .1 ... 目的 探讨炎性细胞因子 IL-8、IL-6在急性脑梗死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ISA法检测 4 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 IL-8、IL-6水平 ,并与匹配年龄的 2 7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脑梗死组 IL-8水平为 ( 1 .39± 0 .1 1 ) ng/m L,IL-6检测阳性者为 4 6 .6 7% ,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均 P<0 .0 0 1 )。相关性分析显示 ,脑梗死急性期 IL-8含量与梗死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呈直线正相关 ( r=0 .4 37,P<0 .0 0 5 ;r=0 .394 ,P<0 .0 1 ) ;血清 IL-6含量与梗死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呈等级正相关 ( rs=0 .4 6 7,P<0 .0 0 2 ;rs=0 .40 1 ,P<0 .0 1 )。结论 脑梗死急性期血清 IL-8、IL-6水平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清白细胞介素-8 血清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58
5
作者 门雪娇 陈玮琪 +29 位作者 许玉园 朱以诚 胡文立 程忻 柏峰 王丽华 毛玲 曲辉 吕佩源 刘军 孙中武 孙莉 李玉生 吴中亮 吴丹红 吴波 谷文萍 范玉华 周国钰 倪俊 高峰 黄仕雄 曹勇军 彭丹涛 谢春明 蔡志友 徐运 王伊龙 陆正齐 中国卒中学会脑小血管病分会 《中国卒中杂志》 2021年第5期508-514,共7页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branch athero-matous disease,BAD)是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常见类型,最早由Caplan[1]于1989年提出,Caplan认为BAD是一个“被忽视的、疏于研究且未被应用的概念”。常见的穿支动脉包括豆纹动脉(lenticulostriate arteries,LSA)、脑桥旁正中动脉(paramedian pontine arteries,P PA)、丘脑膝状体动脉、脉络膜前动脉、Heubner’s动脉和丘脑穿通动脉等。BAD占所有缺血性卒中病因的10%~15%,临床上多表现为以进行性运动功能缺失(progressive motor deficiency,PDM)为主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多发生在发病48~72 h,临床预后差[2-3]。传统影像学很难发现BAD的血管病变,导致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基于临床及头颅MRI表现,目前临床研究较多的是发生在LSA和PPA部位的B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动脉粥样硬化病 缺血性卒中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姜黄素对单个核细胞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美霞 曾进胜 +3 位作者 连亚军 华海婴 朱建立 贺石林 《血栓与止血学》 2005年第4期150-153,共4页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MNC的分离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促凝活性的检测采用一期凝固法。结果 LPS可以剂量依... 目的观察姜黄素(curcumin,CUR)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组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人外周血MNC的分离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MTT法检测细胞活性,细胞促凝活性的检测采用一期凝固法。结果 LPS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诱导MNC组织因子的表达(20.1±5.1mU/10~6 cells vs 7.3±2.3 mU/10~6cells,P<0.01),CUR可以显著抑制LPS诱导的细胞冻融液组织因子活性(14.6±3.6 mu/10~6 cells vs 24.5±6.4 mU/10~6cells,P<0.01)。且CUR提前60 min加入MNC,其抑制作用最强。AngⅡ(10^(-7)M)可加强LPS诱导MNC细胞冻融液TF活性(50.7±12.3 mU/10~6ceHs,vs 24.1±7.2 mU/10~6cells,P<0.01),CUR对该作用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姜黄素可显著抑制LPS以及Ang Ⅱ+LPS诱导的MNC组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单个核细胞 组织因子
下载PDF
脑血栓患者血清中蛋白激酶C、核转录因子-κB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7
7
作者 琚冬梅 饶雷萍 +1 位作者 邱茜茜 方慧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47-251,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中蛋白激酶C(PKC)、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与脑血栓形成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ACT)患者226例为疾病组,记录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90 ... 目的探究血清中蛋白激酶C(PKC)、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与脑血栓形成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择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形成(ACT)患者226例为疾病组,记录72 h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90 d mRS评分,根据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IHSS<4,n=70)、中度组(4≤NIHSS<10,n=113)、重度组(NIHSS≥10,n=43),根据患者90 d mRS评分分为非致残组(mRS<3,n=122)和致残组(mRS≥3,n=104),另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226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清中PKC-α、NF-κB水平,Pearson法分析其与ACT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T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疾病组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组高血压、糖尿病患病比例、血清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重度组ACT患者血清PKC-α、NF-κB蛋白依次增加(P<0.05)。与非致残组比较,致残组患者血清PKC-α、NF-κB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血清PKC-α、NF-κB蛋白水平与ACT患者NIHSS、m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糖尿病、高血压、血清高Hcy、PKC-α、NF-κB蛋白水平是ACT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中PKC-α、NF-κB蛋白高表达,且均与ACT患者NIHSS、mRS评分呈正相关,是影响ACT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蛋白激酶C 核转录因子ΚB 血清 预后
下载PDF
鼻窦病变引起的眶尖综合征手术疗效分析
8
作者 代宝 王雪萍 +5 位作者 刘蕾 金晓朗 张锐 邓文静 王英 赵玉林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7-749,754,共4页
目的:比较鼻窦病变引起的眶尖综合征鼻内镜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因鼻窦病变引起眶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21例,保守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 目的:比较鼻窦病变引起的眶尖综合征鼻内镜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6例因鼻窦病变引起眶尖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手术组21例,保守组35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结果:鼻窦病变中手术组真菌性鼻窦炎占61.9%,细菌性鼻窦炎占28.6%,蝶窦肿瘤占9.5%。保守组非真菌性鼻窦炎占65.7%,真菌性鼻窦炎占34.3%。除鼻窦病变外,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组中高血压占71.4%,糖尿病占80.9%;保守组中高血压占28.6%,糖尿病占42.9%。随访1个月~5年,手术组症状改善率为85.7%,复发1例,再次手术后未见复发;而保守组症状改善率为22.9%,症状改善后再复发6例,转至鼻科手术后未见复发。结论:本研究中鼻窦病变多为真菌性鼻窦炎,此外,合并糖尿病、高血压、肾病综合征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鼻部免疫力下降,显著增加了发病风险。由于早期鼻部症状不明显,多学科合作诊疗十分必要。影像学检查一旦提示为鼻窦病变引起的眶尖综合征,需尽早进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尖综合征 鼻窦疾病 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
原文传递
Notch-1在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9
作者 贾延劼 孙吉平 +4 位作者 朱晓峰 连亚军 王海珍 张璐 张博爱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1期2916-2921,共6页
目的观察Notch-1信号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小鼠Notch-1shRNA,转染小鼠MSC后诱导其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以未转染MSC和转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shRNA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 目的观察Notch-1信号在骨髓间质干细胞(MSC)分化为神经细胞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构建小鼠Notch-1shRNA,转染小鼠MSC后诱导其分化为神经细胞;同时以未转染MSC和转染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DH)shRNA为对照。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微丝蛋白200(NF200)、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Notch-1蛋白表达;原位末端标记染色评价细胞凋亡率。结果诱导6d后,转染Notch-1shRNA诱导后细胞形成较典型的神经细胞形态,同时高效表达巢蛋白、NSE和NF200等,不表达GFAP,对照组无此现象。但是转染mNotch-1shRNA后细胞凋亡率(13·3%±2·3%)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MSC的横向分化过程可能与神经干细胞类似,阻断Notch信号通路,会增加MSC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神经元 RNA干扰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大鼠胃肠功能障碍和肌间神经丛多巴胺能、胆碱能神经递质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红灿 赵静 +5 位作者 段东晓 罗常月 李倩倩 张华 任秀花 臧卫东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3-745,共3页
目的观察SD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胃肠功能障碍及肌间神经丛多巴胺能、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6一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制备PD大鼠模型。测定大鼠1h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量和餐后2h胃固体食物残留率;记录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活... 目的观察SD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胃肠功能障碍及肌间神经丛多巴胺能、胆碱能神经元的变化。方法6一羟基多巴胺(6-OHDA)诱导制备PD大鼠模型。测定大鼠1h粪便排出量、粪便含水量和餐后2h胃固体食物残留率;记录离体胃肠平滑肌收缩活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肠神经丛酪氨酸羟化酶(TH)、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表达;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胃肠组织TH、ChATmRNA水平。结果6-OHDA组1h粪便湿重、干重、粪便含水量分别为(1.047±0.124)g、(0.812±0.093)g、(22.442±1.180)%,较对照组减少(P〈0.01);胃食物残留率为(72.316±3.834)%,较对照组增加(P〈0.01);胃、肠平滑肌肌条收缩幅度分别是(0.824±0.152)g、(1.541±0.103)g,较对照组降低(P〈0.01);胃、肠肌间神经丛TH阳性区平均积分吸光度分别是147.74±13.92、150.45±10.09,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hAT阳性区平均积分吸光度分别是109.36±3.37、104.73±5.9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组织TH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0.662±0.011、0.585±0.01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ChAT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是1.157±0.037、1.154±0.0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大鼠胃排空延迟和便秘可能与肠神经系统多巴胺含量增多、胆碱能神经递质相对不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肠神经系统 酪氨酸羟化酶 胆碱乙酰转移酶
原文传递
尿酸对帕金森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5
11
作者 朱红灿 耿利娇 +4 位作者 蔡春生 赵鹏 臧卫东 张华 任秀花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尿酸(UA)对六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SD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PD组(B组)、尿酸处理组(C1-C5组),每组各15只;PD造模成功后第1~6天C1、C2、C3、C4、C... 目的 探讨尿酸(UA)对六羟多巴胺(6-OHDA)诱导的SD大鼠帕金森病(PD)模型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雌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A组)、PD组(B组)、尿酸处理组(C1-C5组),每组各15只;PD造模成功后第1~6天C1、C2、C3、C4、C5组分别腹腔注射0.1、1、5、10、20 ms/(ks·d)的尿酸,A、B组分别腹腔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第3周对各组行Y型电迷宫测试.第4周断头处死大鼠,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纹状体内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鉴定酪氨酸羟化酶(TH)、Caspase-3.结果 A组学习成绩平均为(4.12±1.57)次,记忆成绩平均为(3.17±1.19)次.与A组比较,B组和C1-C5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P〈0.01),损毁侧纹状体内MDA含量明显增加,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减少,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多;与B组比较,C2、C3、C4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增强(P〈0.01),损毁侧损纹状体内MDA含量明显减少,黑质TH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增多,Caspase-3阳性细胞计数明显减少,C1、C5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C2、C3组与C1、C4、C5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适当剂量的尿酸可改善P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尿酸降低氧化应激,减少多巴胺能神经元凋亡,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尿酸 六羟多巴胺 多巴胺能神经元
原文传递
全身性癫痫伴高热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的连锁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希顺 尹景岗 +11 位作者 魏建科 顾仁骏 卢宏 魏华 黄素娟 贾福军 李冲 霍卫红 LemuelRacacho 王家勤 郭学鹏 DennisBulman 《中华神经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9-242,共4页
目的定位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的致病基因. 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的连锁分析方法对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4个家系进行研究.结果在染色体5q34多点连锁分析显示最大LOD值为3.815.染色体单体型分析将连锁范围缩小至D5S820至D5S1... 目的定位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的致病基因. 方法采用全基因组扫描的连锁分析方法对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4个家系进行研究.结果在染色体5q34多点连锁分析显示最大LOD值为3.815.染色体单体型分析将连锁范围缩小至D5S820至D5S1476之间4.0厘摩(cM)的区域.结论全身性癫癎伴高热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定位在染色体5q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附加症 全身性癫痫 定位研究 致病基因定位 全基因组扫描 连锁分析 单体型分析 染色体 LOD值 癫癎
原文传递
rTMS联合CBT治疗对酒依赖患者饮酒渴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畅 王鸿轩 +16 位作者 杨卫边 王晓红 康传依 胡晓蕊 卢佳 王怀志 赵娜 范小荷 杨梅 杨建中 贾延劼 张莹洁 周旭辉 刘蕾 迟勇 彭英 胡建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685-691,共7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ies,CBT)对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纳入酒依赖患者150例。对入组...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联合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ies,CBT)对酒依赖患者的饮酒渴求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纳入酒依赖患者150例。对入组者进行计算机算法自动随机分配,分为rTMS治疗组(rTMS+假CBT,n=41)、CBT治疗组(CBT+假rTMS,n=34)、rTMS+CBT治疗组(n=36)和对照组(假rTMS+假CBT,n=39)。在基线期(治疗前,W0)与治疗2周(W2)、8周(W8)、12周(W12)、24周(W24),分别采用饮酒问卷(alcohol dependence scale,ADS)评估患者酒精依赖程度;强制饮酒量表(obsessive compulsive drinking scale,OCDS)评估患者饮酒渴求程度;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简单效应分析比较4组的ADS、OCDS、MoCA量表评分差异。结果(1)四组患者分别在W0、W12、W24进行ADS量表的评估,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F=1.279,P=0.279)和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0.882,P=0.454),时间主效应显著(F=12.925,P<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rTMS+CBT组在随访第24周时,ADS量表评分低于基线期[(14.48±5.70)分,(10.00±6.51)分](P=0.01)。(2)四组受试者分别在W0、W2、W8、W12、W24进行OCDS量表的评估,组别×时间交互作用显著(F=2.015,P=0.042);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rTMS组、rTMS+CBT组在各随访时间节点,OCDS量表评分均低于基线期(均P<0.05)。(3)四组受试者分别在W0、W8、W12、W24进行MoCA量表的评估,组别×时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1.660,P=0.106),组别主效应及时间主效应均显著(F=2.964,P=0.038;F=14.239,P<0.001)。进一步简单效应分析,CBT组在第24周时,MoCA量表评分高于基线期[(21.73±5.81)分,(24.60±3.98)分](P=0.029);rTMS+CBT组在第24周时,MoCA量表评分高于第8周时[(23.50±6.01)分,(25.95±2.87)分](P=0.006);在随访第12周时,rTMS组MoCA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22.08±6.64)分,(26.64±2.46)分](P=0.009)。结论rTMS联合CBT治疗能改善酒依赖患者饮酒渴求及认知功能,且有较好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依赖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行为治疗 饮酒渴求 认知功能
原文传递
单纯腭裂并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的基因定位及GABRD基因测序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晓华 李丽芳 +5 位作者 黄希顺 尹景岗 Michael Y.Yin Robyn H.Wallace 郭学鹏 王家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1576-1579,共4页
目的对单纯腭裂并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候选基因GABRD进行测序研究。方法对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两点间连锁分析,设计GABRD基因9对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内含子引物,PCR扩增患者及健康对照GABRD基因组序列,测... 目的对单纯腭裂并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家系进行基因定位,并对候选基因GABRD进行测序研究。方法对家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两点间连锁分析,设计GABRD基因9对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处内含子引物,PCR扩增患者及健康对照GABRD基因组序列,测序采用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PCR产物直接测序,对比分析患者的突变序列及健康对照序列。结果两点连锁分析在1p36区域最大LOD值为1.68。GABRD基因测序显示第4外显子患者的序列分别为T/C和T/T,健康对照的序列分别为T/T和A/C。编码序列分析GGT、GGC及GGA均为甘氨酸。患者GABRD基因mRNA碱基序列为C425T多态性。GABRD第7外显子患者的序列分别为C/T和T/T,健康对照分别为T/T和C/C;异常序列位于mRNA第911碱基处,编码分析AGT及AGC均编码丝氨酸。患者的碱基序列出现了T911C多态性。结论单纯腭裂并全面性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致病基因在1p36区域取得一定的连锁关系,在该家系未发现突变基因;所发现的C425T和T911C单个碱基多态性为其他腭裂及癫家系的连锁分析、关联分析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癫 连锁分析 基因 单个碱基多态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