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水雨 《临床研究》 2020年第9期177-179,共3页
目的总结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病房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另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 目的总结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病房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另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于对照组前提下加以护理管理),统计并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及投诉事件发生率、死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腹部与消化系统感染、血液系统感染、皮肤与软组织感染以及其他医院感染发生率与死亡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高,投诉率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NICU患者极易出现医院感染,通过护理管理能降低其医院感染率和死亡率,减轻其痛苦,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减少投诉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死亡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基于目标导向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孙悦 王水雨 +1 位作者 杨棕普 汪婷婷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导向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72例为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的... 目的探究基于目标导向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120例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观察组72例为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的患者,对照组48例为常规护理患者。比较患者恢复情况、神经功能、肢体功能、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卧床时间(4.81±1.24)天、住院时间(9.58±2.25)天均低于对照组(5.45±1.31)天、(11.25±2.5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与干预后相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降低,(t=20.136,P=0.000;t=14.680,P=0.000),且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19.13±2.61)分低于对照组(21.44±2.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与干预后相比,两组上肢、下肢功能评分均显著增加(t=43.599,P=0.000;t=23.703,P=0.000)、(t=29.546,P=0.000;t=15.362,P=0.000),且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干预前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与干预后相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增加,差异显著(t=38.240,P=0.000;t=23.184,P=0.000),且干预后的观察组评分(68.78±3.85)分高于对照组(63.38±4.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目标导向的循序渐进式康复护理能够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 循序渐进 康复 护理 脑梗死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谷氨酰胺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冬丽 任行龙 +2 位作者 马丽霞 翟会民 聂贝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889-893,共5页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梗死(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5例SC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谷氨酰胺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脑梗死(SCI)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95例SCI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48例)。对照组接受谷氨酰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强化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肠道屏障功能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内毒素]、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Ig)A、IgG]、肠道菌群菌落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营养状态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感染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及4周后,研究组血清DAO、内毒素、D-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菌落数、血清IgA、IgG水平、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与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应用于SCI患者中,可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调,提升机体抵抗力,恢复肠道屏障功能,改善营养不良状态,降低感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谷氨酰胺 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脑梗死
下载PDF
质量反馈干预在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李玉贤 周美 +2 位作者 于锦锦 吴怡梦 曾令薇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192-1195,共4页
目的 探讨质量反馈干预在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6例行显微切除术的神经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反馈组(n=46),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反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质量反馈干预。比较两... 目的 探讨质量反馈干预在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96例行显微切除术的神经胶质瘤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反馈组(n=46),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反馈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质量反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肢体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反馈组患者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反馈组患者FM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反馈组患者FACT-G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馈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质量反馈干预可缓解神经胶质瘤手术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反馈干预 神经胶质瘤 负性情绪 肢体功能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以肌张力障碍为发病特点的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2型一例
5
作者 赵亚楠 李梦 +1 位作者 方艳博 邓文静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9-582,共4页
先证者(Ⅳ3)女性,35岁,因行走不稳、头部抖动7年,加重伴肢体抖动10余天,于2022年2月16日入院。先证者7年前(2015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步基增宽,左右摇摆,并逐渐出现伴紧张时头部不自主抖动,安静休息时消失,外院头部MRI检查显... 先证者(Ⅳ3)女性,35岁,因行走不稳、头部抖动7年,加重伴肢体抖动10余天,于2022年2月16日入院。先证者7年前(2015年5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步基增宽,左右摇摆,并逐渐出现伴紧张时头部不自主抖动,安静休息时消失,外院头部MRI检查显示小脑萎缩,给予4次干细胞治疗(具体药物及方案不详),症状无明显改善。2年前(2020年2月)行走不稳加重,需要辅助器械方可行走,但生活可自理。间断、多次辗转当地诊所治疗,疗效甚微,曾服用氟哌啶醇、氯硝西泮、多巴丝肼等(具体剂量不详),但效果欠佳后未服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张力失调 系谱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对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杜冉 李文娟 +2 位作者 冯方 温丽君 李建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 目的: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重度颅脑损伤(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关系及其对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133例S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死亡组(45例)与生存组(88例)临床指标的差异。根据上述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建立3个回归模型[分别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PLR及NLR+PLR],分析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通过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PLR对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NLR及PLR与STBI患者预后有关(P<0.05)。NLR(OR=0.963,95%CI为0.929~0.999,P=0.044)及PLR(OR=0.995,95%CI为0.991~0.998,P=0.005)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修正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LR降低可增加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RR=0.999,95%CI为0.999~1.000,P=0.002)。结论:PLR是STBI患者30 d内病死风险的影响因素,并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下载PDF
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贤 吴怡梦 +1 位作者 支方方 孙冬丽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736-741,共6页
目的 探讨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 目的 探讨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S)Ⅰ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SHSⅠ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综合康复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常规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综合康复组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给予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康复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HS症状改善评分[肩手综合征评估量表(SHSS)]、肩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康复训练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 (GQOL-74)]。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自主神经、感觉评分和SHSS总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1.98±0.36)分、(0.71±0.12)分、(1.67±0.12)分、(4.36±0.22)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的(2.67±0.41)分、(0.98±0.14)分、(2.21±0.15)分、(5.86±0.2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外旋、前屈、内旋、后伸活动度均较干预前增大,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指标分别为(72.36±2.04)°、(135.28±2.25)°、(51.14±3.14)°、(47.96±1.42)°,明显大于常规康复组的(65.85±1.49)°、(127.66±2.09)°、(42.86±2.77)°、(41.52±1.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41.20±2.52)分、(40.63±1.73)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的(50.63±3.14)分、(47.85±1.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上肢FM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综合康复组患者的FMA评分为(37.81±1.14)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30.52±1.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社会、心理、躯体功能评分及GQOL-74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综合康复组患者的上述各项评分分别为(91.21±1.11)分、(93.20±1.36)分、(89.14±1.28)分、(273.55±4.58)分,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85.63±0.87)分、(87.22±1.03)分、(82.63±1.09)分、(255.48±3.5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综合康复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总依从率为87.50%,明显高于常规康复组的6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改良的个体化综合康复干预促进脑卒中后SHS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躯体症状,提升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调节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 个体化综合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下载PDF
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短期预后的关联性
8
作者 王亚婷 郭俊爽 +2 位作者 杨凡 董蕊蕊 苗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 目的:探讨肝功能指标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短期预后的关联性。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09例GBS患者,以出院时Hughes功能分级量表(HFGS)评分判定,113例预后良好(HFGS评分≤3),96例预后不良(HFGS评分>3)。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肝功能指标与预后的关系,利用ROC曲线、净重新分类指数(NRI)和综合判别改善指数(IDI)评估肝功能指标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的预后预测效能。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AGR与GBS短期预后存在关联,OR(95%CI)为0.414(0.179~0.958)。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入院HFGS评分、AGR及两者联合预测GBS短期预后的AUC(95%CI)分别为0.808(0.748~0.867)、0.671(0.597~0.744)、0.847(0.793~0.900),两者联合大于入院HFGS评分和AGR(P<0.05)。两者联合相较于入院HFGS评分、AGR,NRI(95%CI)分别为0.009(-0.008~0.026)、0.636(0.475~0.797),IDI(95%CI)分别为0.025(0.006~0.045)、0.328(0.269~0.387)。结论:入院AGR对GBS短期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联合入院HFGS评分,可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短期预后 肝功能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位亚娟 王静 张新勋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148-149,158,共3页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GBS患者72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四肢肌力、日常生...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GBS患者72例,根据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的四肢肌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自我效能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下肢近端及远端肌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简明健康状况问卷(SF-36)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在GBS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明显改善其四肢肌力,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GBS 肌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模式在NICU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10
作者 孙冬丽 任行龙 +1 位作者 马丽霞 翟会民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7期2548-255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模式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 目的探究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模式在神经重症监护病房(NICU)脑出血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NICU收治的164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对照组患者在营养支持期间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予以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模式,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10 d。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干预前后机体电解质水平、营养状态[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功能状态[神经功能(NIHSS)、认知功能(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及再喂养综合征(RFS)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管留置、NICU入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36±2.28)d、(9.32±1.85)d、(23.85±4.78)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3±6.67)d、(11.47±2.23)d、(28.96±6.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钾、磷、镁水平分别为(3.82±0.42)mmoL/L、(0.88±0.16)mmoL/L、(0.76±0.21)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6±0.51)mmoL/L、(0.70±0.15)mmoL/L、(0.70±0.1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ALB、PA、TRF水平分别为(39.98±3.67)g/L、(0.32±0.07)g/L、(3.14±0.73)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01±2.96)g/L、(0.26±0.05)g/L、(2.65±0.5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9.52±2.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16±2.37)分,MMSE、ADL评分分别为(14.26±3.02)分、(41.56±4.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0.31±2.95)分、(39.57±6.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RFS发生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模式可降低ICU脑出血患者RFS风险,加速康复进程,并在改善患者营养状态、纠正电解质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基于“破窗效应”的干预模式 再喂养综合征 防控 营养支持
下载PDF
偏瘫患者应用中频脉冲神经肌肉训练对上下肢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蕊 马丹 王水雨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采用中频脉冲神经肌肉训练对上下肢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6~2020-06就诊本院的偏瘫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中频脉冲神经肌肉训练,比较... 目的:探讨偏瘫患者采用中频脉冲神经肌肉训练对上下肢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06~2020-06就诊本院的偏瘫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中频脉冲神经肌肉训练,比较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Lindmark平衡评分、股四头肌、腘绳肌MMT分级。结果:护理前后比较两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Lindmark平衡评分、股四头肌、腘绳肌MMT分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观察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股四头肌、腘绳肌MMT分级提升更为显著(P<0.05)。结论:偏瘫患者采用中频脉冲神经肌肉训练能够有效改善上肢运动功能及下肢肌力,有助于上下肢康复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瘫 中频脉冲 神经肌肉训练 上肢康复 下肢康复
下载PDF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联合一体化排痰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蕊 司爱冰 王水雨 《微创医学》 2020年第6期827-829,共3页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联合一体化排痰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6例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行传统叩击排痰护理,观察组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联合一体化排痰护理(超声雾化... 目的探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联合一体化排痰护理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56例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行传统叩击排痰护理,观察组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联合一体化排痰护理(超声雾化吸入-高频胸壁振荡排痰-吸痰)进行排痰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日均排痰量、气促改善时间、咳嗽缓解时间、排痰有效率及肺部感染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日均排痰量均增多,且观察组排痰量多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气促改善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32.14%vs.64.29%),排痰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86%vs.6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联合一体化排痰护理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增加排痰量,提高排痰有效率,缩短气促、咳嗽症状改善时间,降低肺部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胸壁振荡排痰仪 一体化排痰护理 危重症患者
下载PDF
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影响
13
作者 王绪耀 王水雨 崔嬿嬿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5-407,共3页
目的:研究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43例为对照组,采用... 目的:研究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8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43例为对照组,采用护理流程优化路径43例为观察组,分别在重要环节时间比较及溶栓效率及干预前、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重要环节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溶栓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的患者,采用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可缩短重要环节时间、提高溶栓效率和神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流程优化路径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静脉溶栓
下载PDF
目视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效果观察
14
作者 王水雨 王绪耀 马丹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20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究目视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7~2018-07我院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65名护士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层级培训,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32名护士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 目的:探究目视化管理在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7~2018-07我院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65名护士的临床资料,均进行层级培训,根据管理方法的不同分组,将采用常规管理方法的32名护士临床资料归为对照组,将采用目视化管理的33护士临床资料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的综合成绩、工作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培训后,观察组基础操作、专业操作、理论考核以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观察组护理文件管理、基础护理能力、病房管理能力以及整体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视化管理干预可提高重症监护室护士层级培训中的综合成绩和护理质量,增加病人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目视化管理 护士层级培训
下载PDF
俯卧位引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神经重症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王水雨 张雪 +3 位作者 位亚娟 郝同身 张玉娇 苗旺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24期55-59,共5页
目的探究俯卧位引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及呼吸血气相关指标效果,以期达到早期控制感染的目的。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确诊为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60例患... 目的探究俯卧位引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肺部感染控制及呼吸血气相关指标效果,以期达到早期控制感染的目的。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确诊为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的60例患者,试验组给予俯卧位引流联合床旁纤维支气管镜,对照组除不给予俯卧位引流外,两组其他治疗方案相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的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及机械通气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白细胞介素-6及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长及机械通气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俯卧位引流联合纤维支气管镜在出血性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的炎症相关指标,提高其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长及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医疗费用,降低医保支出,减轻患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支气管镜 俯卧位引流 血氧 炎症
原文传递
案例考核法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谷景荣 马丽霞 +2 位作者 刘传红 陈灵芝 李星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0年第7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究案例考核法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案例考核法对508名已完成2年入职培训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评价护士对考核方法的满意度以及考核成绩。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案例考核法的总体满意度为95.5%,护士综合... 目的探究案例考核法在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案例考核法对508名已完成2年入职培训的护士进行核心能力考核,评价护士对考核方法的满意度以及考核成绩。结果新入职护士对案例考核法的总体满意度为95.5%,护士综合成绩为(79.87±3.28)分,理论成绩为(35.74±6.15)分,操作技术成绩为(44.14±2.13)分。结论案例考核法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价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水平,为护理管理者开展针对性培训指引方向,也让护士明确自身能力的优势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考核 案例考核 新入职护士 核心能力
下载PDF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尚亚利 聂贝贝 王丽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21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双盲法分成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B组给予卡泊三醇软... 目的:研究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双盲法分成A组和B组,各45例。A组给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B组给予卡泊三醇软膏,对比两组干预结果。结果:A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B组(80.00%,P<0.05)。干预前,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医生全面评估(PGA)、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A组各指标均优于B组(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11%)与B组(6.67%)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复发率(4.44%)低于B组(17.78%,P<0.05)。结论:与卡泊三醇软膏相比,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长期使用的安全性略差,但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起效较为迅速,能快速减轻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降低复发率,促进病情快速稳定,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 卡泊三醇软膏 慢性斑块型 银屑病 临床价值
下载PDF
阿司匹林相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双 刘学友 +2 位作者 何霞 周国胜 王正锋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299-302,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有口服阿司匹林史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并对可能引起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相关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有口服阿司匹林史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脑内血肿开颅清除术,并对可能引起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再出血29例(16.9%)。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发病至手术时间、血肿形态、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中花生四烯酸途径的血小板抑制率是影响病人开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OR=1.037,95%CI:1.011-1.065,P<0.01)、术中出血量(OR=1.004,95%CI:1.002-1.007,P<0.01)和血小板抑制率≥75%(OR=10.520,95%CI:3.159-35.034,P<0.01)为开颅术后再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EG检查可以指导阿司匹林相关性脑出血病人的手术治疗,发病后早期手术、减少术中出血量可减少病人开颅清除血肿术后再出血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阿司匹林 颅骨切开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青年脑卒中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丽霞 王静杰 +2 位作者 金歌 李莹爽 聂贝贝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231-236,共6页
目的了解青年脑卒中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奠定基础,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效能量表、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对179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目的了解青年脑卒中患者生命意义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奠定基础,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效能量表、中文版生命意义感量表对179例青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重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患者生命意义感的影响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生命意义感量表总分为(38.88±10.528)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青年脑卒中患者自我康复效能水平、受教育程度、性格类型及是否有配偶是影响其生命意义感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青年脑卒中患者的生命意义感为中等水平,自我康复效能较高、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外向型性格以及拥有配偶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意义感水平,医护人员可通过提供疾病康复支持、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沟通、情感支持等相关措施来促进患者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感知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 脑卒中 生命意义感
下载PDF
认知障碍患者住院期间走失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起岚 徐艳华 +3 位作者 陈成群 黄蕾 丁春戈 张亚斌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38-1045,共8页
目的总结评价认知障碍患者走失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临床示范研究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校际间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美国国家指南交换... 目的总结评价认知障碍患者走失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英国国家临床示范研究所、国际指南协作网、苏格兰校际间指南网、加拿大安大略护理学会、美国国家指南交换中心、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信息库、新西兰临床实践指南、澳大利亚临床实践指南平台、德国医学科学协会、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医脉通数据库中与认知障碍患者走失风险管理相关的内容。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10月15日。由2名研究者按照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对文献进行独立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结合专业人员的判断,汇总了49条预防与管理认知障碍患者走失相关的证据,包括风险评估、环境改造、行为干预、培训教育、生理及心理干预、智能设备、搜寻策略7个方面。结论该研究汇总了认知障碍患者在住院期间走失风险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循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游走行为 循证护理学 安全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