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血液学异常临床特点 被引量:13
1
作者 王桂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59-361,共3页
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SLERH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探讨鉴别诊断的依据,采用SPSS/PC软件对92例SLERHD患者的血液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 为了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SLERHD)患者血液学异常的临床特点,探讨鉴别诊断的依据,采用SPSS/PC软件对92例SLERHD患者的血液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发现:此类患者临床表现及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症状。以贫血为首发症状者67例(72.8%),以皮肤粘膜紫癜为主要表现者39例(42.4%),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者17例(18.5%),白细胞减少56例(60.9%),血小板减少54例(58.7%),全血细胞减少者41例(44.6%)。骨髓有核细胞增生良好,其中活跃者57例(61.9%),明显活跃者35例(38.1%);粒/红(G/E)多数正常,>3者59例(64.1%),<3者33例(35.9%),17例溶血性贫血者Coombs试验均为阳性,G/E<1;巨核细胞增多者80例(86.9%),正常者11例(11.9%),<7个/片者1例(1.1%),中性粒细胞硷性磷酸酶(NAP)积分均为阴性。结论:虽然SLERHD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血像缺乏特异性,但所有病人都具备SLE相关的多种自身抗体阳性、血清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的皮肤关节症状,属于增生性贫血,Ret,G/E和骨髓粒、红、巨核三系细胞数增多或正常,NAP阴性,可与再生障碍性贫血(AA)鉴别;细胞形态基本正常、无病态造血可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性血液病 血液学异常 SLE SLERHD 诊断 骨髓细胞学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学特征与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爱萍 朱梦阳 +3 位作者 林全德 王山梅 白炎亮 曹伟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并对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 目的:探讨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的病原学特征及预后,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征,并对患者确诊后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80例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病原学分析发现以热带念珠菌(68.8%)为主,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白色念珠菌。药敏试验显示念珠菌对伏立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的耐药率分别是43.8%、46.3%、52.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原发病未缓解、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患者30 d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为7.706(1.803~32.940)、10.211(1.071~97.379)和8.621(1.535~48.420)]。结论:血液病合并念珠菌血症死亡率高,以热带念珠菌感染为主,唑类药物耐药严重。原发病未缓解、感染性休克、MODS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念珠菌血症 病原学 耐药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冲 陈绍倩 +6 位作者 刘延方 陈胜梅 林晓燕 孙慧 孙玲 刘少君 邹典斌 《中原医刊》 2006年第9期41-42,共2页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调查我院血液科血液病患者108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分析。结果85.2%(92/108)患者体温高于38℃,其中恶性血液...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现状。方法采用整体分析方法,调查我院血液科血液病患者108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抗菌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和病原学检测进行分析。结果85.2%(92/108)患者体温高于38℃,其中恶性血液病85例(78.7%)。进行病原体培养者39例(36.1%),其中致病菌生长25株(64.1%),前三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9株),铜绿假单胞菌(7株),假丝酵母菌(4株)。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共涉及9类31种。最常用的前5种抗菌药物依次为哌拉西林(45例)、左氧氟沙星(38例)、头孢哌酮(36例)、亚胺培南(28例)、甲硝唑(25例)。91.7%(99/108)患者为2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50.9%(55/108)患者为3种以上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结论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多数为中等度以上发热,进行病原菌检测的例数较少,抗菌药物多数为两种药物联合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药物 血液病 发热
下载PDF
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李纳 刘楠 +3 位作者 张爱玲 李丽 万鼎铭 张晓坚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61-465,470,共6页
目的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B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至少3 d多黏菌素B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初始... 目的分析多黏菌素B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BS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1年6月于我院接受至少3 d多黏菌素B治疗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初始均采用以多黏菌素B+替加环素+碳青霉烯类药物为基础的三联治疗方案。结果共纳入10例患者,血培养检出11株CRKP,其中10株CRKP产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1株CRKP同时产KPC和金属β-内酰胺酶;9株对黏菌素敏感,7株对替加环素敏感,5株对阿米卡星敏感,2株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所有患者均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平均持续时间为(14.1±6.4)d;均表现为发热、寒颤、乏力。经治疗后,有6例患者治愈出院,4例患者因感染性休克治疗无效死亡;所有患者未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多黏菌素B可作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伴CRKP-BSI患者的治疗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多黏菌素B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血流感染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26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谢新生 万鼎铭 +8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刘林湘 王桂菊 姜中兴 陈绍倩 程远东 刘少君 邹典斌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08-309,共2页
目的:观察allo-PBSCT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GVHD的预防采用CsA联合MMF、MTX,部分患者加用ALG;PGE1联合复方丹参预防VOD。结果:输... 目的:观察allo-PBSCT对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G-CSF动员的同胞HLA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采用改良的Bu/Cy方案;GVHD的预防采用CsA联合MMF、MTX,部分患者加用ALG;PGE1联合复方丹参预防VOD。结果:输入CD34^+细胞数5.988×10^6/kg受者体重,全部患者均成功植入,中性粒细恢复至0.5×10^9/L所需天数为11.68d,血小板恢复至20×10^9/L所需时间为12.57d,接受CD34^+细胞数〉5×10^4/kg者与〈5×10^6/kg者,中性粒细胞与血小板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Ⅰ~ⅢaGVHD发生率为30.77%,cGVHD的发生率为69.23%,HC发生率11.54%,VOD发生率为0;总死亡率为15.38%,600 d DFS为58.96%。结论:aHo-PBSCT能提供更快的造血功能恢复,aGVHD的发生率无增加,而cGVHD的发生率较高;allo-PBSCT是治疗恶性血液病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 移植 异基因 白血病 髓性 急性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巨细胞病毒肺炎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张素平 边志磊 +5 位作者 李丽 曹伟杰 秦菁 彭英楠 高思雨 万鼎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5,共4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并发CMV肺炎的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中,确诊1例,临床诊断16例,拟诊12例。18例(62.1%)治疗有效,11例(37.9%)无效。无效组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感染(P=0.001)、移植物抗宿主病(P=0.005)及接受有创通气(P=0.018)患者比例大于有效组。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CMV肺炎确诊困难,治疗有效率低,需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肺炎 造血干细胞移植 异基因
下载PDF
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POEMS综合征4例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延方 周阳 +7 位作者 孙慧 万鼎铭 王萌 王冲 董丽 甘思林 苏于泰 曹伟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26-428,共3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基础,可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异常、皮肤病变等多系统损伤的少见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硼替佐米作为一种生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基础,可伴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脏器肿大、内分泌异常、皮肤病变等多系统损伤的少见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确,目前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硼替佐米作为一种生物蛋白酶体抑制剂,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疗效已被大量文献报道,其用于POEMS综合征的治疗仅见个案报道。作者对应用含硼替佐米化疗方案治疗的POEMS综合征患者4例进行临床观察及分析,旨在探讨应用硼替佐米治疗POEMS综合征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POEMS综合征 疗效 不良反应 多发性骨髓瘤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肠球菌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万鼎铭 周雪芳 +5 位作者 谢新生 孙玲 孙慧 曹伟杰 边志磊 李丽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球菌相关性腹泻(EAD)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6例allo-HSCT后E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以3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EA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同期行...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肠球菌相关性腹泻(EAD)的临床特点,分析原因,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36例allo-HSCT后E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以36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EAD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同期行allo-HSCT者共70例,其中全相合移植40例,单倍体移植30例。结果:allo-HSCT后EAD患者肠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肠杆菌等细菌数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全相合移植EAD发生率为40.0%,单倍体移植发生率为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8,P=0.027)。EAD患者口服替考拉宁并辅助益生菌治疗均治愈。结论:EAD常见于allo-HSCT后,一旦出现应积极给予对症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肠球菌相关性腹泻 肠道菌群 抗生素 预处理方案
下载PDF
PHA对CIK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张秋堂 秦福丽 +2 位作者 张绍林 孙慧 席雨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 :探讨植物血凝素 (PHA)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形态和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培养CIK细胞和PHA预先刺激 2 4h的PHA -CIK细胞。培养至第 15d ,用瑞氏染色和糖原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流式细... 目的 :探讨植物血凝素 (PHA)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IK)形态和免疫表型的影响。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培养CIK细胞和PHA预先刺激 2 4h的PHA -CIK细胞。培养至第 15d ,用瑞氏染色和糖原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变化 ,流式细胞术检测 2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2组细胞在形态上无明显差异 ,均表现为胞体和胞核增大 ,胞浆增多 ,浆中出现颗粒、空泡 ,糖原染色发现较多粗大阳性颗粒。 2组细胞相比各细胞亚群所占百分数不同 ,加入PHA后 ,可引起CD3+ 、CD8+ 细胞比例明显增多 ,CD3-CD5 6 + 细胞比例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PHA可以提高CIK细胞培养物中CD3+ 、CD8+ 、CD3+ CD8+ 细胞数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植物血凝素 细胞形态 免疫表型
下载PDF
MA方案和T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延方 张贝 +4 位作者 王冲 孙慧 孙玲 谢新生 刘林湘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92-294,共3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l eukemia,AML)的治疗目前仍然主要选用联合化疗。经典的AML标准诱导化疗方案是以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联合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的DA(3+7)方案,但是DA方案的诱导缓解率较低。米托蒽...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l eukemia,AML)的治疗目前仍然主要选用联合化疗。经典的AML标准诱导化疗方案是以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联合阿糖胞苷(cytarabine,Ara-c)的DA(3+7)方案,但是DA方案的诱导缓解率较低。米托蒽醌(mitoxantrone,MIT)联合阿糖胞苷的MA方案及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联合阿糖胞苷的TA方案用于AML的诱导缓解治疗已日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吡柔比星 急性髓系白血病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万鼎铭 金婷 +6 位作者 邵运丽 张素平 石聪聪 张媛 李丽 边志磊 周雪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4-397,共4页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MICM分型确诊的18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化疗或加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完全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结果:18例行异基... 目的: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MICM分型确诊的18例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患者,采用化疗或加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达完全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结果:18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均获得造血及免疫功能重建。9例无病存活;1例复发,经治疗后再次达完全缓解;8例死亡,其中因复发死亡3例,移植相关死亡5例。2a无病生存率为(31.6±14.0)%,2a总生存率为(48.0±13.9)%;中位无病生存时间(9.0±3.1)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18.0±8.0)个月。结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愈bcr/abl融合基因阳性急性白血病的惟一有效手段,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能有效提高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BCR/ABL融合基因 急性白血病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5
12
作者 万鼎铭 边志磊 +5 位作者 刘延方 曹伟杰 张媛 李涛 何海燕 玄中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86-39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122例初诊AML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初次诱导化疗缓解率(CR1)及2 a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和总生存率(OS)的分析。对照组...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方法检测122例初诊AML患者骨髓WT1基因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初次诱导化疗缓解率(CR1)及2 a无白血病生存率(LFS)和总生存率(OS)的分析。对照组为21例非白血病患者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供者。结果:对照组骨髓WT1基因表达水平为0.007(0.002,0.080);AML组为0.677(0.336,0.763),明显高于对照组(Z=2.620,P<0.001)。AML-M3患者WT1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CR1、2 a LFS和OS无差异。AML(非M3)患者WT1基因低表达组CR1为82.6%(38/46),高表达组为52.3%(23/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76,P=0.002);两组的总生存曲线和无白血病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10、4.698,P<0.05),高表达组2 a OS(36.0%)和LFS(33.3%)均低于低表达组(57.7%和53.7%)。结论:骨髓WT1基因表达水平是预测AML预后的有效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WT1基因 预后
下载PDF
同胞相合移植单个核细胞和CD34+细胞输入数量与造血重建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万鼎铭 索金艳 +6 位作者 孙慧 孙玲 谢新生 王桂菊 姜中兴 袁小庚 成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4-655,共2页
近年来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取代骨髓移植的趋势。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单个核细胞数量 CD34+细胞数量 造血重建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任小晶 孙玲 +4 位作者 巩宏涛 刘柳 刘延方 韩雪飞 邢莹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5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吉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与c-myc间的关系,为其作为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吉西他滨及阿糖胞苷处理细胞0、24、48、72 h后倒置...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增殖、凋亡及C-myc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吉西他滨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其与c-myc间的关系,为其作为新的抗白血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HL-60细胞,吉西他滨及阿糖胞苷处理细胞0、24、48、72 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形态学改变;锥虫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计算细胞存活率,观察吉西他滨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分析、检测凋亡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C-myc蛋白表达改变。结果24 h时不同质量浓度吉西他滨组均显著抑制细胞存活,随药物质量浓度增加存活率减小,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随作用时间延长存活率降低,在48、72 h抑制作用显著强于24 h;G0/G1期细胞比例升高而S期细胞比例降低,细胞阻滞在G0/G1期;凋亡率为(17.4 f1±4.88)%,较空白组(4.29±3.07)%和阿糖胞苷对照组(8.16±3.43)%显著升高(Pa<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吉西他滨组C-myc蛋白在细胞中表达阳性平均积分为42.00±8.54,较空白组(248.33±20.74)和阿糖胞苷组(102.67±12.06)显著降低(Pa<0.01)。结论吉西他滨对HL-60细胞生长及C-myc蛋白表达有明显抑制作用;能使细胞周期发生重新分布,将细胞阻滞在G0/G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并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抑制HL-6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及抑制C-myc表达方面,吉西他滨的作用显著强于相同剂量的阿糖胞苷,有望成为新药物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西他滨 C-MYC蛋白 白血病 HL-60细胞 细胞周期
下载PDF
核干细胞因子特异性短发夹状RNA对HL-60细胞分化抗原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岳保红 朱晓燕 +6 位作者 张功员 孙玲 赵小强 王清霞 刘帅 张秋堂 张钦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91-1194,共4页
目的研究核干细胞因子(nuc leostem in,NS)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NS的生物学功能和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以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特异性转染试剂和合成的NS短... 目的研究核干细胞因子(nuc leostem in,NS)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抗原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探讨NS的生物学功能和与急性白血病的关系以及用于基因治疗的可能性。方法特异性转染试剂和合成的NS短发夹状RNA(NS-shRNA)体外直接转染HL-60细胞,采用RT-PCR判断基因阻断效果,MTT法测定转染后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FCM)测定细胞分化抗原,形态学观察细胞形状和生长状态,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细胞大小、粒度。结果合成的2条NS-shRNA均能明显阻断NS基因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7.82%和71.88%;NS-shRNA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存在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以48 h和10 nmol/L浓度最佳。转染后:分化抗原CD11b、CD33、CD14、CD64、HLA-DR增高,CD38降低,显示有向粒系继续成熟和向单核系重新分化趋势;细胞聚团性减弱,碎片增多,一部分细胞形态变成梭形和长尾形,染色后细胞核紧密,凹陷,髓过氧化物酶(MPO)和α-醋酸萘酚酯酶(α-NAE)活性增强;大小和粒度分析小体积细胞和核碎裂细胞增多。结论NS-shRNA通过阻断NS基因表达,对HL-60细胞有抑制增殖和促分化作用,改变了细胞的生物学性质,使细胞恶性程度有所减弱,并有可能诱发凋亡,在白血病的基因中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干细胞因子 短发夹状RNA 分化抗原 生物学性质 增殖 分化 HL-60细胞
下载PDF
PHA对CIK细胞增殖和免疫表型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秦福丽 张绍林 +2 位作者 孙慧 张秋堂 席雨人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21-422,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植物血凝素 增殖 免疫表型
下载PDF
伴13q14缺失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延方 白俊俊 +11 位作者 王树娟 郝倩倩 王冲 侯降雪 郭程娱 廖林晓 孙慧 孙玲 汤平 王萌 姜中兴 万鼎铭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伴13q14缺失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方法:选择初诊MM患者251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13q14异常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13q14缺失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51例中,13q14缺失80... 目的:探讨伴13q14缺失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反应。方法:选择初诊MM患者251例,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其13q14异常情况,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Cox回归分析13q14缺失对预后的影响。结果:251例中,13q14缺失80例(31.9%)。13q14缺失组初诊时血清钙离子、β2MG、M蛋白水平及骨髓浆细胞水平高于未缺失组,血红蛋白、血小板水平低于未缺失组,DSⅢ期患者比例、ISSⅢ期患者比例均高于未缺失组(P<0.05)。2组OS和PFS生存曲线比较结果显示,13q14缺失组预后差于未缺失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3q14缺失是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95%CI)分别为1.7(1.1~2.7)和2.3(1.2~4.5)。治疗1个疗程、4个疗程后,BD方案组M蛋白下降率均高于传统方案组(P均<0.05)。结论:伴13q14缺失的MM患者初诊时肿瘤负荷高,整体预后差;含硼替佐米方案可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13Q14缺失 硼替佐米 预后
下载PDF
K562细胞外泌体诱导特异性CTL生成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绍倩 杜英 +3 位作者 王鑫 顾巧丽 黄玉敏 董子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168-1171,共4页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 为了研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s)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DC)分泌的外泌体能否诱导出K562细胞特异性CTL,采用四步离心法提取K562细胞及K562细胞总RNA刺激人树突状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的外泌体,并诱导CTL生成,以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显示K562细胞外泌体和K562细胞RNA刺激的DC和外泌体均能明显促进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与未经外泌体作用的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外泌体作用后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比对HL-60细胞的杀伤作用强,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K562细胞外泌体能够诱导出特异性抗白血病细胞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562细胞 树突状细胞 外泌体 细胞毒T淋巴细胞
下载PDF
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4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玲 孙慧 +1 位作者 陈绍倩 王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3-983,共1页
关键词 大剂量 维生素C 治疗 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效标准
下载PDF
Plk1磷酸化修饰PinX1对宫颈癌HeLa细胞有丝分裂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冲 余建 黄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激酶Plk1通过磷酸化修饰PinX1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有丝分裂及凋亡的作用。方法:运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谷胱甘肽-S转移酶沉降实验了解Plk1与PinX1在体内外是否能够相互结合采用;采用体内外磷酸化实验明确Plk1是... 目的:探讨有丝分裂激酶Plk1通过磷酸化修饰PinX1调控宫颈癌HeLa细胞有丝分裂及凋亡的作用。方法:运用酵母双杂交、免疫共沉淀、谷胱甘肽-S转移酶沉降实验了解Plk1与PinX1在体内外是否能够相互结合采用;采用体内外磷酸化实验明确Plk1是否能够磷酸化修饰PinX1;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PinX1磷酸化对HeLa细胞有丝分裂及凋亡的影响。结果:Plk1与PinX1在体内外均能结合;Plk1在体内外均可磷酸化修饰PinX1;过量表达PinX1的非磷酸化突变体能够阻碍HeLa细胞的有丝分裂进程;过量表达PinX1的磷酸化突变体导致细胞凋亡的增加(F=76554.133,P<0.001)。结论:Plk1与PinX1相互结合并通过磷酸化修饰PinX1阻碍细胞有丝分裂进程及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K1 PinX1 凋亡 磷酸化 有丝分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