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0篇文章
< 1 2 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伴肌少症患者围手术期运动方案的制定和应用效果评价
1
作者 李丹丹 李沙沙 +4 位作者 刘琼 朱萍 游孟孟 王彦艳 王培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802-3806,共5页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运动方案的制定和应用对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伴肌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KA伴肌少症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 探究围手术期运动方案的制定和应用对骨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伴肌少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TKA伴肌少症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运动护理方案。观察两组康复情况、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身体成分指标[四肢骨骼肌量(ASM)、手握力(HGS)]、恐动心理[简版恐动症评估量表(TSK-11)]。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与负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AK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SK-11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ASM、HG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运动方案的制定和应用能减轻TKA伴肌少症患者恐动心理,改善患者骨骼肌量,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 肌少症 运动方案 康复情况 骨骼肌量
下载PDF
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牛雅丽 朱永乐 +1 位作者 郭彩娟 刘莹莹 《癌症进展》 2023年第15期1726-1729,共4页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医院-家庭一体... 目的 探讨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癌痛、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将120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取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总有效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DS、SAS、PSQI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SDS、SAS、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KPS评分、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观察组患者KPS评分、EORTC QLQ-C30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应用于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负性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医院-家庭一体化干预模式 生活质量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在校本科大学生无偿献血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晓雯 蔡立柏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 了解在校本科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体验和感受,旨在为高校献血知识教育的开展和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无偿献血规范化流程和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18名参与过无偿献血... 目的 了解在校本科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体验和感受,旨在为高校献血知识教育的开展和相关部门制定更有效的无偿献血规范化流程和服务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对18名参与过无偿献血的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并利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整理分析。结果 针对在校大学生无偿献血的体验提炼出4个主题:缺乏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献血体验欠佳;多种因素影响再次献血意愿;期望更完善的献血制度。结论 高校要加大无偿献血的宣传力度,并积极向大学生群体普及献血知识,在提高采血机构服务质量的同时,应注重献血者的心理支持,进而提高在校大学生参与无偿献血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在校大学生 体验 献血意愿 质性研究
下载PDF
跌倒恐惧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4
作者 蔡立柏 梁郝 +5 位作者 刘延锦 魏苗 郭玉茹 李英 崔妙然 秦俊美 《护理学报》 2024年第7期63-67,共5页
目的探讨跌倒恐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简表、... 目的探讨跌倒恐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之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恐动症评分简表、疼痛灾难化量表以及简明国际跌倒效能量表对230例受试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并检验中介模型。结果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总分为(24.70±7.46)分,跌倒恐惧总分为(16.35±5.27)分,疼痛灾难化总分为(29.26±9.64)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总分与跌倒恐惧总分呈正相关(r=0.670,P<0.001),与疼痛灾难化总分呈正相关(r=0.710,P<0.001),疼痛灾难化总分与跌倒恐惧总分呈正相关(r=0.652,P<0.001)。跌倒恐惧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占33.1%。结论本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恐动症处于中等水平,跌倒恐惧及疼痛灾难化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跌倒恐惧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与恐动症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建议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关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灾难化及跌倒恐惧,降低其恐动症,以促进其膝关节功能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疼痛灾难化 跌倒恐惧 恐动症 骨科护理
下载PDF
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伴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艳红 张燕 张卫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514-1517,共4页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61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服用...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住院的61例慢性踝关节不稳定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服用抗抑郁药,接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焦虑抑郁状态、术后疼痛状况、康复效果及足踝功能。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对照组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踝关节肿胀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踝-后足功能评分系统(AOF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缓解慢性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缓解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干预 慢性踝关节不稳定 抑郁症
下载PDF
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的减压机制
6
作者 张春霖 侯曌华 +9 位作者 严旭 姜岩 付苏 宁永明 李东哲 董超 刘小康 王永魁 曹争明 杨腾跃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10-1819,共10页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通过“环”神经广泛式切除进行减压及摘除突出腰椎间盘,存在神经损伤造成瘫痪、腰椎失稳、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以及邻椎病等多种风险及并发症。目的:提出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手术通过“环”神经广泛式切除进行减压及摘除突出腰椎间盘,存在神经损伤造成瘫痪、腰椎失稳、突出复发、椎间隙感染以及邻椎病等多种风险及并发症。目的:提出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观察这种新术式的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现象及早期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减压机制。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214例,其中对照组81例行保守治疗,试验组133例接受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治疗。试验组术前、术后即刻(7-14 d)及术后早期(1年以上)分别使用MRI图像测量腰椎间盘突出的体积变化,CT图像测量腰椎棘突韧带复合体后移距离以及侧隐窝宽度和高度,日本骨科学会评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对照组:保守治疗8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171个突出腰椎间盘,平均随访时间(22.7±23.1)个月;171个突出腰椎间盘就诊时及末次随访MRI测量突出腰椎间盘体积分别为(551.6±257.9)mm3和(792.2±330.4)mm3,体积平均增大率为(53.2±44.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171个突出腰椎间盘中有4个发生了自然回缩现象,吸收比为2.3%(4/171),吸收率为(24.5±9.9)%。(2)试验组:13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285个突出腰椎间盘。①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均完成术后即刻随访,285个突出腰椎间盘中有229个发生回缩,吸收比为80.3%(229/285),平均吸收率为(21.5±20.9)%,显著及完全吸收占6.5%;上腰椎共70个突出腰椎间盘,吸收比为85.7%(60/70),平均吸收率为(23.1±19.5)%,最大吸收率为86.6%;下腰椎共215个突出腰椎间盘,吸收比为78.6%(169/215),平均吸收率为(21.0±21.3)%,最大吸收率为83.2%;上腰椎与下腰椎显著及完全吸收分别占5.7%和6.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棘突韧带复合体后移平均距离为(5.2±2.8)mm;术前和术后即刻相比,左侧、右侧侧隐窝的宽度、高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即刻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由术前(10.1±3.4)分提升至(17.0±4.8)分,术后即刻有效率达95.6%;②术后早期:其中46例患者完成术后早期随访,共101个突出腰椎间盘,吸收比为94%(95/101),平均吸收率为(36.9±23.7)%,显著及完全吸收占30.6%,最大吸收率为100%;101个突出腰椎间盘中有3个体积未发生变化,体积不变率为2.97%(3/101);101个突出腰椎间盘有3个突出椎间盘体积增大,增大比为2.97%(3/101),增大率为(18.5±18.4)%;日本骨科学会评分由术前(9.3±5.1)分提升至(23.5±4.0)分,优良率达93.4%。(3)对照组和试验组术后早期突出腰椎间盘吸收比分别为2.3%及85.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4)并发症:试验组有2例发生切口渗液,延迟愈合,经换药等保守治疗切口愈合,且该组未发生神经损伤或死亡,也未再行二次手术。(5)结果显示,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是一种可避免“环”神经广泛切除且可获得满意早期临床疗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新方法,不破坏腰椎关节突关节,也不改变侧隐窝基本解剖结构,完整保留突出腰椎间盘并可诱导其发生显著甚至完全的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吸收;腰椎“内聚式”对称减压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人工诱导突出椎间盘自然回缩 对称减压 侧隐窝 自然吸收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帕米膦酸二钠对肺癌骨转移患者临床疗效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梦涵 夏婷 +2 位作者 曲可先 潘荣荣 杨莹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伴随骨转移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给予... 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帕米膦酸二钠联合唑来膦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入组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癌伴随骨转移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试验组6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唑来膦酸辅助治疗,对比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4%,对照组为1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P=0.683);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1.67%(χ^(2)=7.310,P=0.007);试验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水平分别为(5.36±1.78)、(26.33±10.4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8.53±2.11)、(50.22±10.62)μg/L(t=8.980,P<0.001;t=12.523,P<0.001)。试验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为(91.33±8.45)分,高于对照组的(t<3.953,P<0.001)。结论帕米膦酸二钠可有效修复溶骨性病灶,同时加之唑来膦酸在治疗过程中可针对疾病性质,有效提升疗效、生活质量,虽然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但不会影响患者预后,安全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帕米膦酸二钠 肺癌 骨转移 炎症因子
下载PDF
PETD与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
8
作者 李想 李军伟 +1 位作者 贺海怿 李鹏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060-1064,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transforaminal discectomy,PETD)与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interlaminar discectomy,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60例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分为PETD组28例、PEID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治疗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变化,统计近期疗效。结果相较于PETD组,PEID组手术时间缩短,C型臂透视次数减少,髓核摘除量增加(P<0.05)。术后3d、3个月及6个月,两组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入院时(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治疗优良率为92.86%,PEID组为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D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PEID组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PEID治疗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较好短期疗效,并发症少,相较于PETD,PEID手术时间更短、C型臂透视次数更少、髓核摘除量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化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腹部内脏脂肪与腰椎骨密度的相关性
9
作者 唐丽 李莉明 +2 位作者 蒋耀军 刘宏建 高剑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769-772,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腹部内脏脂肪分布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2月因“高血压查因”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PA的54例患者,利用定量CT(QCT)测量腰1~3椎体的BMD值,测量腰2椎体层面的腹部总脂肪面积(TFA)、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及腹部皮下脂肪面积(SFA)。按照BMD值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组,24例)、B组(骨量正常组,30例)。结果与B组相比,A组年龄、VFA、总胆固醇及立位的血浆醛固酮浓度(PAC)与肾素活性(PRA)的比值增高,立位的血浆肾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BMD与年龄(r=-0.521、P<0.05)、VFA(r=-0.373,P<0.05)呈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后,VFA是BM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研究显示内脏脂肪增多较非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BMD值降低(P<0.05)。结论内脏脂肪增多的PA患者更容易表现为低骨量,VFA增高可能是PA患者BMD降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骨密度 内脏脂肪面积 定量CT
下载PDF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管理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影响
10
作者 朱永乐 张旭艳 薛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235-3240,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管理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H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案,将52例THA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 目的探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管理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疼痛灾难化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H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案,将52例THA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48例THA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疼痛灾难化认知程度[疼痛灾难化量表(PC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日常生活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步态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7 d后,两组PC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GQOLI-74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患者HHS评分、ESCA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步态指标均较干预15 d后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1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护理管理方案能帮助THA患者消除灾难化思维,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日常生活能力以及髋关节功能,并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计划行为理论 疼痛灾难化认知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风险预测模型及护理对策
11
作者 袁慧 申艺萌 +1 位作者 苏玉培 王培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1期4004-4008,共5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24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构建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术后骨折延迟愈合患者248例作为延迟组,同期选取术后骨折正常愈合患者265例作为未延迟组,收集两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年龄、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松动、骨质疏松、维生素缺乏、合并糖尿病、合并OSAHS、营养不良、激活素A是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危险因素,康复锻炼依从性、延续康复指导、术后中医药治疗、鸢尾素是其保护因素;nomogram预测模型预测术后骨折延迟愈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4(95%CI:0.762~0.913),预测敏感度、特异度依次为86.75%、72.16%。结论延迟愈合是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损伤患者术后常见问题,与多种因素有关,加强nomogram预测模型构建可及时识别高危人群,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可能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延迟愈合风险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延迟愈合 预测模型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改良 Chevron 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程瑞娟 马红娜 +3 位作者 张卫红 贾清云 张留敏 镐英杰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8期75-77,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8例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纳入研究,给予改良Chevron截骨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 目的 探讨改良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58例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纳入研究,给予改良Chevron截骨术。比较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时的拇外翻角(hallux valgus angle,HVA)、跖骨间角(intermetatarsal angle,IMA)水平和美国足踝评分系统(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AOFAS)评分,统计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术前比较,58例中重度足拇外翻患者术后6个月的HVA、IMA减小,AOFAS评分上升(P<0.05);58例中重度足拇外翻中有6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结论 改良Chevron截骨术治疗中重度足拇外翻疗效较好,可有改善患者HVA、IMA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拇外翻 改良Chevron截骨术 拇外翻角 跖骨间角
下载PDF
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自护能力及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13
作者 王阳 张卫红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0期1909-1913,共5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hmadi组(48例)、常规组(4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 目的 回顾性分析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96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Ahmadi组(48例)、常规组(4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Ahmadi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功能锻炼依从性、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74)]。结果 干预后,Ahmadi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Ahmadi组ESCA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Ahmadi组功能锻炼依从率(100.00%)高于常规组(87.50%)(P<0.05);干预后,Ahmadi组GQOL-74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接受基于Ahmadi模式的延续护理干预,能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自护能力,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功能锻炼 依从性 生活质量
下载PDF
3D打印实物模型在颈椎疾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
14
作者 王玉强 许建中 +6 位作者 谭洪宇 鲍恒 李宇 刘会范 王秀玲 马陶然 花卉 《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 2024年第5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3 D打印实物模型在提高颈椎疾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参加骨科住培的颈椎疾患学习的住院医师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人)以幻灯讲解加3 D打印实物模型教学,对照组(40人)采用... 目的探讨3 D打印实物模型在提高颈椎疾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教学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参加骨科住培的颈椎疾患学习的住院医师80名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人)以幻灯讲解加3 D打印实物模型教学,对照组(40人)采用幻灯讲解教学。课后即时和课后1月分别对住院医师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诊疗技术进行现场测试,利用问卷的形式对住院医师的满意度和参与兴趣(10分法)进行调查。结果课后即时观察组的知识掌握情况和对照组相当(P>0.05),但是观察组的诊疗技术测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和参与兴趣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课后1月时,观察组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诊疗技术测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3 D打印实物模型应用于颈椎疾患住培的带教中,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住院医师的满意度和参与兴趣,值得在住培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实物模型 颈椎 教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下载PDF
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皇甫家铭 黄玉杰 +1 位作者 柳雨 田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 目的探究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后训练依从性、髋关节功能及肌力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96例老年THA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于常规组基础上接受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训练依从率,干预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屈伸肌群峰力矩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观察两组康复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依从率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HSS各维度评分及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干预4周后伸膝肌群、屈膝肌群峰力矩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个性化坐卧式下肢康复训练机器可有效提高老年THA后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增强膝关节屈伸肌群肌力,改善髋关节功能,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机器人 坐卧式康复训练 训练依从性 髋关节功能 肌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力学反应性信号通路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16
作者 马占华 严旭 +7 位作者 姜岩 曹争明 王永魁 李东哲 杨腾越 靳宜楷 付苏 张春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3937-3941,共5页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 背景:目前已证实力学刺激可以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但其机制未完全明了。初级纤毛是重要的力学感受器并调控TGF-β1/BMP-2/SMAD等多种信号通路,很可能是骨髓基质干细胞力学调控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对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分为对照组、力学刺激组(通过摇床施加流体剪切力学干预)、力学刺激+IFT88沉默组(力学刺激+使用siRNA沉默IFT88表达),干预24 h后,采用qRT-PCR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骨形成蛋白2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SMAD2/3蛋白的表达,初级纤毛免疫荧光染色及形态学分析。结果与结论:剪切力刺激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激活,提高磷酸化SMAD2/3蛋白表达。siRNA干扰初级纤毛生成后,这一力学反应效应明显减低。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初级纤毛面积改变比值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及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录增高比例具有Spearman相关性。结果表明:初级纤毛/鞭毛转运系统介导了流体剪切力反应性的TGF-β1/BMP-2/SMAD信号通路激活,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干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形成蛋白2 初级纤毛 鞭毛转运系统 剪切力学刺激
下载PDF
椎旁肌退变与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
17
作者 宋萌晨 拾一方 +10 位作者 李龙域 张立博 贾杰 龚克 时利军 尚春风 尚国伟 陈松峰 寇红伟 毛克亚 刘宏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4-489,共6页
目的:探究椎旁肌退变与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8例L5/S1双侧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2例,男46例,年龄26~86(52.8±10.4)岁,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椎旁肌退变与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08例L5/S1双侧峡部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62例,男46例,年龄26~86(52.8±10.4)岁,所有患者腰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腰椎CT和腰椎MRI等影像学资料完整。根据是否伴有滑脱及Meyerding分度将患者分为无滑脱组(28例)、Ⅰ度滑脱组(46例)和Ⅱ度滑脱组(34例)。在腰椎轴位MRI的L5下终板层面测量椎体横截面积(V CSA)、竖脊肌横截面积(ES CSA)、多裂肌横截面积(MF CSA)以及关节突关节角度(FJA),并计算平均关节突关节角度(mFJA)、多裂肌相对横截面积(MF rCSA)、竖脊肌相对横截面积(ES rCSA)、多裂肌脂肪浸润率(MF FIR)及竖脊肌脂肪浸润率(ES FIR)。比较三组间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程、V CSA、mFJA、MF CSA、ES CSA、MF rCSA、ES rCSA、MF FIR以及ES FIR之间的差异,并使用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年龄、性别、病程、BMI、mFJA、MF rCSA、ES rCSA、MF FIR、ES FIR等参数与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的关系。结果:各组间年龄、体重、BMI、V CSA、mFJA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滑脱组女性患者(29%)占比显著低于Ⅰ度滑脱组(61%)和Ⅱ度滑脱组(76%)(P<0.05);无滑脱组的身高(1.68±0.06m)相较于Ⅰ度滑脱组(1.64±0.75m)和Ⅱ度滑脱组(1.63±0.54m)更高(P<0.05),病程相较于Ⅰ度滑脱组和Ⅱ度滑脱组更短(P<0.05)。三组间MF CSA、MF rCSA以及ES FI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度滑脱组的ES CSA和ES rCSA(3183.2±1196.38mm^(2)和2.14±1.11)显著高于Ⅰ度滑脱组(2579.28±896.56mm^(2)和1.65±0.65)及无滑脱组(2401.40±742.98mm^(2)和1.56±0.58)(P<0.05);Ⅱ度滑脱组的MF FIR(40.70±14.05)%显著高于Ⅰ度滑脱组(30.39±12.98)%及无滑脱组(26.69±9.96)%(P<0.05);Ⅰ度滑脱组与无滑脱组间ES CSA、ES rCSA和MF FI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序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2.81,95%CI:1.120~7.062,P=0.028)及MF FIR增加(OR=1.044,95%CI:1.003~1.088,P=0.034)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滑脱程度较重的双侧峡部裂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更严重,并且出现了竖脊肌的肥大,女性及MF FIR增加是峡部裂性腰椎滑脱程度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性腰椎滑脱 椎旁肌 脂肪浸润 横截面积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与外架固定治疗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疗效对比
18
作者 段海涛 刘秋亮 +7 位作者 史龙彦 宋东建 张辉 汪奇 金亚丽 赵昀政 尹梦雯 李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1,共6页
目的:比较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的资料,患儿均行环状韧带探查联合尺骨截骨术,其中24例尺骨截... 目的:比较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患儿的资料,患儿均行环状韧带探查联合尺骨截骨术,其中24例尺骨截骨后采用钢板内固定,14例采用外架固定。术前及术后12个月,测量肘关节和前臂活动度,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术后肘关节屈伸、前臂旋转活动度和肘关节Mayo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但是术前术后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钢板内固定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大于外架固定组(P<0.05)。两组患儿肱桡关节再脱位、切口感染和尺骨愈合不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儿童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尺骨截骨后钢板内固定和外架固定均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doⅠ型陈旧性孟氏骨折 桡骨头脱位 尺骨截骨术 环状韧带 儿童
下载PDF
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膝关节活动角度的影响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9
作者 郑爽爽 牛中科 殷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2117-2119,共3页
目的:对比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肢体肿胀、膝关节活动角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14例TKA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A组于术后将患肢髋、膝关节屈曲30°,B组... 目的:对比术后膝关节屈曲角度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肢体肿胀、膝关节活动角度的影响效果。方法: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我院2020年11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14例TKA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57例,A组于术后将患肢髋、膝关节屈曲30°,B组则将髋、膝关节分别屈曲30°、60°。对比两组患者患肢肿胀程度、术后失血量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固定后72h,A组小腿周径、膝围增加量、肿胀评分均低于B组(P<0.05);A组固定后24h、48h、72h的Hb水平均高于B组,总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均低于B组(P<0.05);两组膝关节主、被动屈曲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TKA术后患肢髋、膝关节屈曲30°、60°固定,采用髋、膝关节均屈曲30°固定的方式更有利于减少患者患肢术后失血量,减轻患肢肿胀,且不会影响患侧膝关节活动角度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屈曲角度 全膝关节置换术 肢体肿胀 膝关节活动角度
下载PDF
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聚己内酯螺钉羟基磷灰石涂层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
20
作者 任铖真 毕方刚 +3 位作者 王志远 王亚飞 李鹏举 田科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 目的: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在聚己内酯(PCL)螺钉表面制备羟基磷灰石(HA)涂层,评价其对前交叉韧带重建后骨整合的影响。方法:通过3D打印设计制作多孔PCL螺钉,利用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HA涂层。选取20只成年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于双侧后肢建立前交叉韧带重建模型,左右侧随机植入含HA涂层(实验组)及不含HA涂层的(对照组)PCL螺钉,术后6、12周分别处死10只,取膝关节,制备股骨-前交叉韧带-胫骨复合物标本,通过Masson染色、Micro-CT检测、生物力学测试评价螺钉与骨组织界面的骨整合情况。结果:Masson染色结果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周围均有较多新生骨小梁形成并向螺钉孔隙内生长,但实验组新生骨小梁的量和深度均优于对照组。Micro-CT示术后6、12周两组螺钉界面骨隧道内新生骨逐渐增加,且实验组周围新生骨量多于对照组。与术后6周相比,两组术后12周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骨密度均升高,骨小梁分离率降低;术后6、12周,实验组以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周实验组最大拉力峰值均高于对照组[(39.98±5.32)N vs(27.46±6.95)N,(62.64±8.76)N vs(50.15±6.48)N](P<0.05)。结论:聚多巴胺仿生法制备的PCL螺钉的HA涂层能够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骨整合,提高界面螺钉生物力学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羟基磷灰石涂层 聚多巴胺仿生法 骨整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