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部水针疗法联合常规康复改善小儿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李恩耀 腾军放 +4 位作者 赵鹏举 简婕 吴鸿 高水波 翟红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5-171,共7页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 目的:评价头部水针穴位注射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智力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脑瘫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水针疗法组、肌肉注射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收集同龄健康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对常规康复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疗法,水针疗法组和肌肉注射组在此基础上分别进行头部穴位注射GM1和肌肉药物注射GM1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测定每位患儿智力发育指数(MDI)和心理发育指数(PDI),并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及血管阻力指数(RI),同期检测血清NSE和T-SOD的水平。结果:3疗程结束后,三组脑瘫患儿MDI和PDI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水针疗法组相对于其他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相比,水针疗法组血流动力学参数Vs、Vm、Vd明显升高,RI显著降低(P<0.05),肌肉注射组与常规康复组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后,水针疗法组NSE降低,T-SOD升高,其余两组无变化。结论:水针疗法结合常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脑瘫患儿的脑部血流动力学状况,提高脑瘫患儿的智力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脑瘫 智力障碍 水针疗法 常规康复疗法 脑血流
下载PDF
120例小儿脑瘫常见伴随障碍及护理措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珊珊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期116-117,120,共3页
目的探究小儿脑瘫常见伴随障碍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脑瘫常见伴随障碍患儿12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病患。对照组60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60例病患结合干预... 目的探究小儿脑瘫常见伴随障碍以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脑瘫常见伴随障碍患儿120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病患。对照组60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60例病患结合干预形式康复护理的方法。同时对比两组患者FMA评分与ADL评分情况,以此作为临床护理效果评判依据。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瘫痪患儿,经护理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的生活能力评分都有明显升高,但是实验组病患好转率明显要比对照组病患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瘫常见伴随障碍患儿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疗法,对病患生活自理的能力及肢体运动的功能恢复有很好推动作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 脑瘫常见伴随障碍 运动功能
下载PDF
脑瘫患儿的口腔功能护理及流涎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魏蒙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口腔功能护理及流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牟11月收治的50例脑瘫息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所选取的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行流涎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各25例,... 目的探讨脑瘫患儿的口腔功能护理及流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1月-2015牟11月收治的50例脑瘫息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所选取的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的将其分为观察组(行流涎治疗)和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两组各25例,且均给予两组息儿口腔功能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治疗前后患儿的口腔功能总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25例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优于对照组25例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口腔功能总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后,观察组25例患儿的口腔功能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临床治疗前相比,其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瘫患儿进行流涎治疗,并且加强口腔功能护理,能够有效的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患儿 口腔功能护理 流涎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流涎护理对脑瘫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的改善作用
4
作者 石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流涎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行常规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探讨流涎护理对改善脑瘫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脑瘫患儿临床资料,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5)与对照组(n=25),对照组行常规语言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流涎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及语言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2%,且观察组护理后患儿10 min唾液量(2.02±0.98)、流涎频率及程度分值(3.19±0.84)均低于对照组[(4.25±1.03)、(6.56±1.42)],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瘫患儿实施针对性的流涎护理,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使其语言功能快速恢复,提升临床效果和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涎护理 脑瘫 语言功能 改善情况
下载PDF
银杏内酯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Foxg1 mRNA表达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军 张冬秀 +4 位作者 王宝珍 朱登纳 尚凤伟 马洁琼 陈静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33-2237,共5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Foxg1 mRNA的表达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新生7天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GB干预组,后两组采用Rice法建立HIBD模型,造模后3、7、14和2...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脑组织Foxg1 mRNA的表达及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新生7天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GB干预组,后两组采用Rice法建立HIBD模型,造模后3、7、14和28天处死,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脑组织Foxg1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海马齿状回BrdU+细胞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大脑皮层BrdU+/Nestin+、BrdU+/GFAP+和BrdU+/NSE+细胞的表达。结果:HIBD后各时间点脑组织Foxg1 mRNA、BrdU+细胞、BrdU+/Nestin+细胞的表达GB干预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脑组织BrdU+/NSE+细胞的表达GB干预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时间点脑组织BrdU+/GFAP+细胞的表达GB干预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GB通过上调HIBD后脑组织Foxg1 mRNA的表达,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及分化,减轻并修复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银杏内酯B Foxg1mRNA 神经干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