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理干预联合可视音乐干预对小儿上肢骨折疼痛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
作者 贾锰 武慧玲 +3 位作者 夏冰 王佳佳 郑月红 胡伟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841-1845,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可视音乐干预对小儿上肢骨折(UEF)疼痛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UEF患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可视音乐干预对小儿上肢骨折(UEF)疼痛程度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在2021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UEF患儿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40)和研究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联合可视音乐干预。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负面情绪[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评分]、治疗依从性、应激反应[儿童应激障碍检查表(CSDC)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VAS评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t=6.018,P<0.05);两组SCARED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10.132,24.903,3.758,14.530,11.773,22.666;P<0.05);两组CSD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7.695,10.343,12.137,2.979,8.901,9.521;P<0.05);研究组治疗总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χ^(2)=9.038,7.440;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可视音乐干预可改善UEF患儿疼痛程度、负面情绪,减轻其应激反应,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肢骨折 儿童 心理干预 可视音乐干预 疼痛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后路半脊椎切除治疗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福云 司丕成 +1 位作者 夏冰 杨险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8,共4页
目的:讨论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材料及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得到随访的采用后路半脊椎不同切除方法治疗的小儿先天性脊椎侧弯11例,全部病例未行器械内固定,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弯Ⅰ型未闭型6例,混合型5例(全... 目的:讨论小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早期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材料及方法:2000年4月~2002年6月得到随访的采用后路半脊椎不同切除方法治疗的小儿先天性脊椎侧弯11例,全部病例未行器械内固定,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弯Ⅰ型未闭型6例,混合型5例(全部为一侧Ⅰ型未闭型对侧Ⅱ型).半椎体位于中胸段1例,胸腰段7例、腰段1例、腰骶段1例,中胸段及胸腰段同时存在1例.年龄3个月~2.5岁 8例,4~10岁3例,男6例,女5例.4例患儿合并脊髓栓系综合征.采用后路蛋壳样半脊椎切除治疗的小儿先天性脊椎侧弯2例,后路半脊椎全切或同时上下骺板阻止术治疗者8例.术后支具固定4~6个月.随访时间6个月~2 年7个月.结果:术前Cobb角最小25°,最大56°,平均39°,术后矫正率最大61.5%,最小负6.1%,平均24.4%.无脊髓损伤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Ⅰ型未闭型半椎体采用后路蛋壳样切除或后路全切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混合型必须采用后路半脊椎切除加上下骺板阻止术才能达到满意效果.后路半脊椎切除不用器械内固定方法简单,损伤小,并发症少,初步随访显示疗效好,是治疗婴幼儿或轻度先天性脊柱侧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半脊椎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椎板双开门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 被引量:3
3
作者 刘福云 张建辉 +3 位作者 张小安 王之祥 党保华 郭永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保护和加强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患儿的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 :近期收治的TCS患儿 46例 ,手术松解时采用椎板双开门扩大探查 ,术后缝合棘突或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并与以往治疗的 5 4例TCS进行比较分析。结... 目的 :探讨保护和加强脊髓栓系综合征 (TCS)患儿的脊柱结构及稳定性的手术治疗新方法。方法 :近期收治的TCS患儿 46例 ,手术松解时采用椎板双开门扩大探查 ,术后缝合棘突或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并与以往治疗的 5 4例TC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TCS 96 %合并有脊柱裂 ,松解时采用椎板双开门暴露椎管术后缝合 ,或脊柱裂术后椎板植骨等改进手术方法 ,损伤小 ,手术暴露好 ,术后脊柱结构完全或部分修复 ,既可有效治疗TCS患儿 ,又可减少并发症。结论 :椎板双开门打开椎管探查脊髓行松解术及术后植骨闭合脊柱裂等方法既可保护和加强脊柱结构、暴露清楚彻底松解 ,又可加强脊柱稳定性 ,减少并发症 ,是治疗TCS值得推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脊髓栓系综合征 外科手术 椎板双开门 治疗 脊柱稳定性
下载PDF
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梦琦 余青 李檀娜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389-1390,共2页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创伤性骨折的88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疼痛控制护理),各44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疼痛控制护理对小儿骨折心理状态及康复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治疗创伤性骨折的88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疼痛控制护理),各44例。比较两组患儿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锻炼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SAS、SDS及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康复依从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折患儿实施疼痛控制干预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降低疼痛程度,提高康复锻炼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小儿 疼痛控制护理 康复锻炼依从性
下载PDF
小儿脊柱脊髓发育畸形
5
作者 刘福云 夏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9年第5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脊髓发育畸形 脊柱 先天性出生缺陷 治疗不当 大小便失禁 围产期感染 感觉障碍 下肢运动
下载PDF
维生素D缺乏与小儿骨折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1 位作者 郭永成 武慧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骨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筛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骨折组,主要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史,药物,外伤(骨折患者)机制,每日牛奶摄入量,每日使用维生素补充剂的量,及测定25(OH)D水平。结果两组间年龄、... 目的:探讨维生素D水平与小儿骨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筛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骨折组,主要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病史,药物,外伤(骨折患者)机制,每日牛奶摄入量,每日使用维生素补充剂的量,及测定25(OH)D水平。结果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既往骨折史、牛奶摄入量、使用维生素患者数、血清25(OH)D水平及其值<20 ng/ml患者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折与血清25(OH)D水平无关(OR 0.91,95%CI 0.41~1.62,P>0.05),而与年龄(OR 2.17,95%CI 1.23~4.37,P<0.05)和季节(OR 3.11,95%CI1.56~7.87,P<0.05)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维生素D缺乏与小儿骨折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相关性
下载PDF
CBL联合PBL在小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夏冰 王洪倩 +2 位作者 吴娟 董英梅 胡伟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79-82,共4页
探讨以案例为导向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在小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21年于我院学习的小儿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及规培生共58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 探讨以案例为导向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在小儿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2021年于我院学习的小儿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及规培生共58人,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9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两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成绩进行评估,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得分以及对教学模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小儿外科教学中,CBL联合P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 PBL 小儿外科 教学
下载PDF
图画互动式教育模式对雾化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8
作者 郑月红 张艳丽 +3 位作者 杨月琴 蔡春玲 李爱军 贾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832-1836,共5页
目的:探讨图画互动式教育模式对支气管哮喘儿童雾化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某院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并正在接受雾化治疗的8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在对两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治... 目的:探讨图画互动式教育模式对支气管哮喘儿童雾化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2023年1月—2024年1月于某院确诊患有支气管哮喘并正在接受雾化治疗的85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在对两组患儿入院后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参与者被分为两组接受为期4周的干预护理,干预组接受图画互动式教育干预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通过标准化问卷和医院自制的评分表对患儿的哮喘控制效果、治疗依从性、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比较。结果:图画互动式教育模式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哮喘总控制率显著升高(χ^(2)=5.308,P<0.05);接受图画互动教育模式的患儿治疗依从性更高(P<0.05);干预组患儿的心理状态显著高于对照组(t=5.049,3.666,4.459,3.810;P<0.001);干预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显著提升(t=5.907,3.819,4.361;P<0.001);干预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χ^(2)=5.308,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图画互动式教育模式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升哮喘控制率、治疗依从性和家属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患儿心理状态的纠正,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画互动式教育模式 支气管哮喘患儿 雾化治疗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下载PDF
婴幼儿先天性脊柱侧弯的非内固定手术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2 位作者 郭永成 武慧玲 李新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38,共2页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椎体的发育异常导致,如椎体分节不良和形成障碍等,其中由椎体形成障碍出现的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该病虽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弯在婴... 先天性脊柱侧弯是由椎体的发育异常导致,如椎体分节不良和形成障碍等,其中由椎体形成障碍出现的半椎体是导致先天性脊柱侧弯的主要原因。该病虽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但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大多数先天性脊柱侧弯在婴幼儿甚至胎儿期就可以得到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侧弯 婴幼儿 手术治疗 内固定 早期临床表现 半椎体 发育异常 医学知识
下载PDF
儿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软骨帽的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郭永成 王永堂 +5 位作者 陆亚东 夏冰 牛学强 董延召 武慧玲 马润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观察儿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软骨帽的超微结构,为儿童HME超微病理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实验组:切除18例HME患儿肋骨瘤体分离软骨帽;对照组:15例胸廓发育畸形患儿手术矫正切除的肋软骨;分别... 目的观察儿童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hereditary multiple exostoses,HME)软骨帽的超微结构,为儿童HME超微病理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实验组:切除18例HME患儿肋骨瘤体分离软骨帽;对照组:15例胸廓发育畸形患儿手术矫正切除的肋软骨;分别取其纵、横切面应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对照组:冷冻断裂的软骨组织内见少量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内,软骨组织表面可见大量散乱、稀疏的胶原纤维;软骨细胞数量不多,细胞表面有少量短小的微绒毛,细胞核形状不规则,细胞质内可见到粗面内质网呈条索样分散在细胞质内,线粒体较小,糖原颗粒呈簇状分布。实验组:冷冻断裂的软骨组织内见大量不规则的软骨陷窝,每个软骨陷窝内均含有软骨细胞,细胞表面有丰富的细胞突起;软骨组织内见大量瘤样细胞增生,聚集分布,细胞核较大,细胞质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线粒体及扩张的粗面内质网;瘤细胞间可见毛细血管,其附近可见明显增多的软骨细胞,软骨细胞体积较对照组增大。结论儿童HME软骨帽的超微结构改变(细胞形态及细胞内部细胞器),不同于正常软骨细胞,可能与儿童HME的遗传、发病、发展、转归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遗传性多发性骨软骨瘤 软骨帽 超微结构 儿童
下载PDF
儿童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的风险因素 被引量:8
11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1 位作者 郭永成 武慧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3期98-99,共2页
目的调查儿童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发生率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25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移位组(71例)和非移位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变量,评估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桡骨远端骨折的位置、术前骨... 目的调查儿童桡骨远端骨折闭合复位后再移位发生率及其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25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移位组(71例)和非移位组(180例),比较两组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和临床变量,评估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桡骨远端骨折的位置、术前骨折移位、尺骨骨折的存在、复位效果、术者水平、石膏类型、石膏的质量,及复位后移位畸形。结果 39例(28.3%)骨折复位后发生再移位,早期完全移位是再移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OR 6.13,95%CI(2.29,21.37),P<0.05)],且解剖复位的实现可降低再移位的风险[(OR 0.38,95%CI(0.11,1.12)],P<0.05)。结论完全移位的桡骨远端骨折不能完成解剖复位者存在闭合复位后再移位的高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闭合复位 再移位
下载PDF
顽固性便秘 肛门直肠畸形 骶前肿物 骶骨发育不良 被引量:1
12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1 位作者 郭永成 牛学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65-66,共2页
患儿,女,3个月,因“无肛舟状窝瘘行结肠造瘘术后发现盆腔内肿物2月余”入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肛门位置异常且较狭窄,未治疗,后渐出现顽固性便秘、最长排便时间每周1次。2个月前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在当地医院行... 患儿,女,3个月,因“无肛舟状窝瘘行结肠造瘘术后发现盆腔内肿物2月余”入院。患儿出生后家长即发现其肛门位置异常且较狭窄,未治疗,后渐出现顽固性便秘、最长排便时间每周1次。2个月前因先天性肛门闭锁并直肠舟状窝瘘在当地医院行乙状结肠造瘘,术中发现盆腔内有一脂肪性肿物,未行处理。母孕期身体健康,无孕期毒物及射线接触史,患儿出生无窒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顽固性便秘 骶前肿物 骶骨发育不良 乙状结肠造瘘 先天性肛门闭锁 无肛舟状窝瘘 直肠舟状窝瘘
下载PDF
基于游戏模式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对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疼痛程度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武慧玲 余青 +1 位作者 李佳慧 牛学强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1年第6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究基于游戏模式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对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疼痛程度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屈... 目的探究基于游戏模式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对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疼痛程度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9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给予屈肘摆动康复训练,观察组给予基于游戏模式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比疗效。结果训练1周末、1个月末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优良率、关节活动范围评分、肘关节旋前、旋后度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游戏模式的肘关节功能锻炼对学龄期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训练,可有效提高肘关节活动度,降低疼痛程度,提升肘关节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游戏模式 肘关节功能锻炼 儿童
下载PDF
脊髓圆锥和终丝结构与TCS相关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克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6-378,共3页
脊髓圆锥为脊髓末端大体结构如圆锥的部分,其末端在发育过程中与脊柱之间有一个向上移行的过程.终丝是脊髓圆锥末端与尾骨的连接物,由内终丝和外终丝组成,正常终丝20 cm长,内终丝15 cm长,终止于骶锥(S2),脊髓中央管深入终丝5~6mm.脊髓... 脊髓圆锥为脊髓末端大体结构如圆锥的部分,其末端在发育过程中与脊柱之间有一个向上移行的过程.终丝是脊髓圆锥末端与尾骨的连接物,由内终丝和外终丝组成,正常终丝20 cm长,内终丝15 cm长,终止于骶锥(S2),脊髓中央管深入终丝5~6mm.脊髓栓系综合征(Tethered cord syndrome,TCS)是脊髓网锥受膨出脊膜、增粗变短终丝、骨性纵裂的固定牵拉,脂肪瘤、皮样囊肿等粘连压迫而致缺血缺氧,导致大小便失禁、双下肢畸形及感觉、运动功能障碍.其诊断与治疗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圆锥末端位置以及终丝直径方面,对人类脊髓圆锥及终丝的组织成分和超微结构的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现就脊髓圆锥和终丝结构与TCS的相关性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圆锥 超微结构 TCS 运动功能障碍 诊断与治疗 相关性研究 脊髓中央管 组织成分 下肢畸形 缺血缺氧 皮样囊肿 末端位置 进展综述 脊髓栓系 发育过程 脂肪瘤 国内外 便失禁 纵裂 综合
下载PDF
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误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夏冰 刘福云 +1 位作者 郭永成 武慧玲 《临床误诊误治》 2015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例FFCD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肢均有短缩。2例患肢小腿向内侧弯曲,误诊胫骨近端青枝骨折及胫骨... 目的探讨儿童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nous dysplasia,FFCD)的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3例FFCD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肢均有短缩。2例患肢小腿向内侧弯曲,误诊胫骨近端青枝骨折及胫骨假关节;1例右膝内翻,误诊骨肿瘤。我院结合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均诊断为FFCD,均行手术切除病变组织,病理检查证实诊断。术后无特殊并发症发生,下肢畸形1例改善明显。结论FFCD临床症状不典型,极易误漏诊,仔细查体和分析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漏诊,病理检查是其诊断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发育不良 儿童 误诊 骨折 骨肿瘤
下载PDF
丁羟茴醚诱导幼儿骨髓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 被引量:1
16
作者 师红 季泽娟 刘福云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0年第3期287-290,共4页
目的:探讨幼儿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方法及生物学特征,为临床利用骨髓间质干细胞或/和造血干细胞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幼儿骨髓分离纯化骨髓间质干细胞,在α-MEM... 目的:探讨幼儿骨髓间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细胞的方法及生物学特征,为临床利用骨髓间质干细胞或/和造血干细胞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奠定基础。方法:取健康幼儿骨髓分离纯化骨髓间质干细胞,在α-MEM培养基(含20%胎牛血清,2 mmol/L谷氨酰胺,100 U/ml盘尼西林,100 mg/ml链霉素,25 ng/ml两性霉素B)中进行无分化培养,将传代细胞用丁羟茴醚(ButylatedHydroxyanisole,BHA)诱导,诱导剂是无血清DMEM培养基:含2%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150μMBHA。结果:骨髓间质干细胞经过7 d体外诱导,大约有55%的细胞发生形态学变化,最初是胞体变圆,随后延展出长长的神经丝并相互交织成网,免疫组化结果表明这些细胞beta-微管蛋白Ⅲ(β-tublinⅢ)和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阳性。结论:儿童骨髓间质干细胞在合适的诱导剂作用下体外可定向分化成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为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及其它神经系统疾病自体骨髓移植实验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细胞 神经元诱导分化 干细胞 丁羟茴醚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余青 李梦琦 +1 位作者 李檀娜 武慧玲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379-138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90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各45例...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肢体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的90例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各45例。干预1周后,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1周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患儿生活质量,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康复护理 肢体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附33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牛学强 屈玉冉 +1 位作者 文龙 刘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18-725,共8页
目的:探讨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至2021年06月我院小儿骨科33例骨EG患者,分为单病灶受累和多病灶受累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情况,... 目的:探讨儿童骨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EG)的临床特征、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01月至2021年06月我院小儿骨科33例骨EG患者,分为单病灶受累和多病灶受累两组,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治疗和转归情况,采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全组及两组的无事件生存率,并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检验)进行两组比较。结果:男性25例(76%),女性8例(24%),诊断时的中位年龄2.1岁(0.2岁~7岁)。主诉多为骨局部肿块、疼痛、功能受限。其中四肢受累最多,其次为脊柱、骨盆、颅骨。单病灶组21例,其中12例行局部病灶切除手术治疗,有或没有使用局部类固醇;7例行手术及术后全身化疗,有或没有使用局部类固醇;2例行活检后全身化疗。多病灶组3例行手术联合全身化疗,9例行活检后全身化疗。单病灶组1例复发,多病灶组5例进展,两组均无患儿死亡。单病灶组较多病灶组EFS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中位随访时间7.3年(0.8年~17.5年)。结论:骨EG风险较低,无明显生命威胁,预后较好。单病灶受累较多病灶受累者的复发或进展较少、手术效果好、治愈率高;多病灶受累者化疗效果较好,进行积极的治疗并坚持长期随访可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肉芽肿 儿童 治疗 预后
下载PDF
功能锻炼视频教育结合游戏式功能锻炼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关节活动度及肘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彩英 武慧玲 李檀娜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视频教育结合游戏式功能锻炼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游戏式功能锻炼,观察组63例增加功能锻炼视频教育。观察...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视频教育结合游戏式功能锻炼对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5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2例游戏式功能锻炼,观察组63例增加功能锻炼视频教育。观察两组患儿训练前后关节活动度,随访6个月,对比干预结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Broberg-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6.82%明显高于对照组79.03%,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锻炼视频教育联合游戏式功能锻炼有利于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和增强关节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锻炼 肱骨髁上骨折 肘关节功能
下载PDF
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对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步态时空参数、下肢运动功能及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梦琦 余青 李檀娜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4期4297-4299,共3页
目的:探究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实施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时空参数、踝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3例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掷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除给予石膏固定和足外展矫形... 目的:探究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实施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对其下肢运动功能、步态时空参数、踝关节活动度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93例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为观察对象,按照掷币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7例。除给予石膏固定和足外展矫形器干预外,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对比两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背伸和内翻角度)、步态时空参数(步速、步长、支撑相、摆动相变化)和下肢运动功能[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中D区和E区评分]的不同。结果:训练后,观察组患儿步长、步速和摆动相均较对照组高,支撑相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儿D区和E区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儿内翻角度较对照组小,背伸角度较对照组大,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下肢姿势矫正训练可有效改善脑瘫马蹄内翻足患儿下肢运动功能,提高患儿步态时空参数,但对患儿踝关节活动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姿势矫正训练 脑瘫马蹄内翻足 步态时空参数 下肢运动功能 踝关节活动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