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碰撞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昭锋 高仁元 +1 位作者 陈春球 尹路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5-200,共6页
碰撞瘤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肿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组成,常见于肺、胃食管交界处、肝脏、直肠、膀胱和子宫等部位。尽管这些肿瘤彼此相邻发展并且共存,但它们之间没有混合。胃肠道碰撞瘤是指发生于胃肠道的碰撞瘤,通... 碰撞瘤是临床上一种罕见的肿瘤,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组织学来源的肿瘤组成,常见于肺、胃食管交界处、肝脏、直肠、膀胱和子宫等部位。尽管这些肿瘤彼此相邻发展并且共存,但它们之间没有混合。胃肠道碰撞瘤是指发生于胃肠道的碰撞瘤,通常是在对手术切除标本进行病理学评估时随机发现。关于胃肠道碰撞瘤的个案报道相对不多,国内尚无相关系统综述。我们筛选了近20年相关的病例报道,对胃肠道碰撞瘤的常见临床特征、病理类型、诊疗情况及发病机制等进行系统总结,旨在更好地认识胃肠道碰撞瘤的生物学行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碰撞瘤 生物学行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GPR176 mRNA与胃癌预后及免疫治疗反应关系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
作者 朱怡臻 王迎 汤有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76(GPR176)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挖掘其预测胃癌预后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潜力。方法:利用R软件比较TCGA-STAD和GEO数据集中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GPR176 mRNA的表达,调取Human Protein A...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176(GPR176)在胃癌中的表达水平,挖掘其预测胃癌预后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潜力。方法:利用R软件比较TCGA-STAD和GEO数据集中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GPR176 mRNA的表达,调取Human Protein Atlas中免疫组化图谱,比较胃癌组织和正常胃组织中GPR176蛋白的表达。利用TCGA-STAD数据集分析不同临床特征胃癌患者GPR176 mRNA表达的差异。利用TCGA-STAD和GEO数据集分析GPR176 mRNA表达水平预测胃癌预后及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价值。结果:与正常胃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GPR17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上调,且与胃癌患者的不良临床特征有关。GPR176 mRNA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短于低表达者;ROC曲线分析表明,GPR176 mRNA对胃癌1、3、5 a生存率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GPR176 mRNA高表达患者免疫细胞(未激活NK细胞和M2巨噬细胞)的浸润丰度高,免疫表型评分低。结论:GPR17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作为潜在的预测胃癌预后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应答的新型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176 胃癌 预后 免疫检查点阻断剂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肠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郭晓磊 杨战锋 +2 位作者 傅聿铭 闫军浩 吴万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3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3例...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肠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86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43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43例患者为参照组,接受传统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术后3d检测两组皮质醇(Cor)、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血管活性肠肽(VIP)、促胃液素-17(G-17)、Ghrelin、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糖类抗原(CA)242、癌胚抗原(CEA)水平,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Cor、6-keto-PGE1α、MDA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SOD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VIP、G-17、Ghrelin水平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CEA、CA242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参照组(23.26%)低(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可降低应激反应及疼痛递质水平,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直肠癌根治术 氧化应激 疼痛递质 胃肠功能 肿瘤标志物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晓磊 杨战锋 +3 位作者 傅聿铭 闫军浩 吴万庆 王文真 《癌症进展》 2022年第5期479-482,496,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6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C反...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在老年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106例老年胃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因子(CD3^(+)、CD4^(+)、CD8^(+)、CD4^(+)/CD8^(+))水平、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水平、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和TNF-α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低于本组治疗前,CD8^(+)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CD3^(+)、CD4^(+)水平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CA19-9、NSE、CEA及AF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A19-9、NSE、CEA及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5%(P﹤0.01);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53%(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老年胃癌患者可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降低创伤性刺激诱发的炎性反应,改善免疫抑制状态,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根治术 胃癌 炎性因子 免疫因子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沉默ACY-1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郭魁元 罗昭峰 +1 位作者 郭晓磊 姚坤厚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3033-3037,共5页
目的:初步探索氨基酰化酶1(ACY-1)与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结直肠癌细胞中ACY-1基因的表达,转染至SW480细胞中,分为对照组、si-NC组、si-ACY-1组,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 目的:初步探索氨基酰化酶1(ACY-1)与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方法:小干扰RNA(siRNA)技术沉默结直肠癌细胞中ACY-1基因的表达,转染至SW480细胞中,分为对照组、si-NC组、si-ACY-1组,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果;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MTT)实验检测干扰ACY-1基因表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侵袭,Western Blot检测Ki-67、Caspase-3、β-连环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蛋白水平。结果: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i-ACY-1组细胞中ACY-1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扰ACY-1表达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P<0.05)和Ki-67蛋白水平,促进其凋亡(P<0.05),增加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siACY-1组细胞中β-catenin、c-Myc、Cyclin D1的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沉默ACY-1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诱导其凋亡,其作用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的激活有关,为结直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Y-1 结直肠癌 SW480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战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1期50-51,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XELOX方案进...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对照组术后采用XELOX方案进行全身化疗,研究组术后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XELOX方案全身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局部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复发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联合全身化疗,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复发率,安全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 XELOX方案全身化疗
下载PDF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郭晓磊 杨战锋 +2 位作者 傅聿铭 闫军浩 吴万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期278-281,共4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 目的观察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在胃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的108例胃癌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接受开腹全胃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6-酮前列腺素E1α(6-keto-PGE1α)、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糖类抗原(CA)19-9、CA50、癌胚抗原(CEA)水平,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胃肠恢复时间,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各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研究组患者E、Cor、ACTH、SP、6-keto-PGE1α、CEA、CA19-9、CA5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70%)较对照组(18.52%)低(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治疗胃癌患者,可有效减轻应激反应及疼痛,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应激反应 疼痛介质 糖类抗原 癌胚抗原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肠内营养对结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道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5
8
作者 钟明霞 傅聿铭 +1 位作者 吴万庆 王变丽 《癌症进展》 2020年第3期317-320,共4页
目的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结肠癌根治术后12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结肠癌根治术术后4... 目的分析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对患者营养状态及消化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表法将84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研究组患者结肠癌根治术后12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结肠癌根治术术后48 h开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营养指标(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指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第8天,研究组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9.52%(4/4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6.19%(1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7,P﹤0.05)。结论在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结直肠癌 根治术 营养状态 消化道功能
下载PDF
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分析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 被引量:2
9
作者 闫军浩 郭魁元 +4 位作者 吴万庆 罗昭峰 杨战锋 王冬阳 王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17期3004-3008,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有关结肠癌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寻找新的lncRNA结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转录组测序数据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R语言进行... 目的:通过分析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有关结肠癌的转录组测序数据,筛选结肠癌预后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寻找新的lncRNA结肠癌分子标志物。方法:下载TCGA数据库中结肠癌转录组测序数据及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利用R语言进行数据整理。采用edgeR包筛选差异表达lncRNA,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对差异表达lncRNA进行生存分析。提取与这些lncRNA共表达的编码基因,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出227个在肿瘤各TNM分期中均异常表达的lncRNA,其中表达上调169个,表达下调58个。生存分析鉴定出15个差异表达lncRNA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其中2个为保护因素,13个为危险因素。KEGG分析发现,这些预后相关lncRNA的共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生物合成、mRNA监视通路等。结论:通过挖掘TCGA结肠癌数据集,发现了一些具有预后意义的异常表达lncRNA,为后续深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基础,这些lncRNA有望成为新的结肠癌诊断或治疗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长链非编码RNA 生存 预后
下载PDF
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钟明霞 傅聿铭 吴万庆 《黑龙江医学》 2021年第12期1316-1317,1320,共3页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 目的:探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对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的影响,以期为胃癌的临床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胃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采用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均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心理状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理论模型干预模式能显著提升胃癌术后患者遵医行为,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改善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手术 跨理论模型护理 遵医行为 心理状况
下载PDF
28例原发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昭锋 高仁元 +4 位作者 吴小材 袁骁琪 杨木清 陈春球 尹路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30-931,共2页
本研究对28例经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8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患者中男性占50%,包括12例胃淋巴瘤,7例小肠淋巴瘤,7例结肠淋巴瘤,2例胃结肠多发淋巴瘤... 本研究对28例经组织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淋巴瘤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28例原发性胃肠淋巴瘤患者中男性占50%,包括12例胃淋巴瘤,7例小肠淋巴瘤,7例结肠淋巴瘤,2例胃结肠多发淋巴瘤。有7例患者出现血清CA125升高。手术21例,其中因肠梗阻、出血、穿孔急诊手术10例,术前误诊为胃肠癌、炎症性肠病、胃肠道间质瘤共计11例。胃肠道淋巴瘤容易误诊,外科医师要重视淋巴瘤的综合诊断,避免对多部位胃肠淋巴瘤漏诊,遵循病理金标准,不盲目手术,同时要关注存在碰撞瘤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淋巴瘤 内镜检查 胃肠道间质瘤 急诊手术 组织活检 胃淋巴瘤 胃肠癌 诊治探讨
原文传递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早期预测价值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倩 杜国强 +3 位作者 王建英 寇应琳 田杰 崔小兵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14-1518,共5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 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指标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144例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与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实验室指标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144例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行内镜治疗的患者术后有26例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8.0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高于非感染组(P<0.05),白蛋白(Alb)低于非感染组(P<0.05),TBIL、PT及Alb联合预测术后感染的AUC为0.881。26例感染患者共检出34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22株,占64.71%,革兰阳性菌11株,占32.35%,真菌1株,占2.94%。结论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糖尿病、消化道出血可增加术后感染发生风险,TBIL、PT及Alb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术后感染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 感染 病原菌 预测价值
原文传递
术中应用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楠 傅聿铭 +1 位作者 韩晓霞 王春丽 《中国实用医刊》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38例,按双色球法分为三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静...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PC)预防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后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38例,按双色球法分为三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静脉血栓,观察A组采用IPC双足模式预防静脉血栓,观察B组采用IPC双小腿模式预防静脉血栓。比较三组预防静脉血栓的效果。结果术后1 d,观察A组、观察B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A组、观察B组血细胞比容、低切变率全血黏度、高切变率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观察A组、观察B组股静脉直径、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3、7 d,观察A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分别为0(0/46),2.17%(1/46),观察B组分别为0(0/46)、4.34%(2/46),均低于对照组的15.22%(7/46)、19.56%(1/46),P<0.05。结论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IPC双小腿模式或双足模式预防静脉血栓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与常规预防措施比较,两种方法均能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股静脉指标,而且能明显降低静脉血栓发生率,临床可根据患者、医院相关情况灵活选择IPC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静脉血栓 间歇充气加压装置 双足模式 双小腿模式 凝血指标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式与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魁元 崔晓兵 +1 位作者 傅聿铭 管郑生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3期260-261,共2页
目的 探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4月 ~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和腹腔引流管引流量、瘘口大小等,其中30例选择行手术治疗(手... 目的 探讨非手术与手术治疗方式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4月 ~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2例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的治疗意愿和腹腔引流管引流量、瘘口大小等,其中30例选择行手术治疗(手术组);12例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12例患者中5例保守治疗无效后采取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非手术组患者的禁食时间、日均引流量、冲洗时间及影像学检查次数等均高于手术组(P〈0.05);直肠低位、超低位吻合口瘘患者保守治愈率高于直肠上段吻合口瘘患者保守治愈率(P〈0.05);直肠上段吻合口瘘手术治愈率高于保守治疗治愈率(P〈0.05).结论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患者直肠超低位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成功率高;但直肠上段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效果差,多会中转开腹手术行造瘘治疗.手术治疗效果相比非手术治疗的总体效果更好,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口瘘 直肠癌 治疗方式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