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观调控蛋白BRD4及其抑制剂在心肌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焦浩淼 崔静 +1 位作者 高歌 赵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11-216,共6页
心肌纤维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改变,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1];心肌纤维化可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点之一。已有研究[2]... 心肌纤维化是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改变,如高血压、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1];心肌纤维化可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等严重并发症,因此预防和逆转心肌纤维化是临床治疗中的关键点之一。已有研究[2]表明表观遗传学参与调控炎症、免疫反应以及与心血管并发症有关的基因的转录。BRD4是表观调控蛋白BET家族的一员,其作用底物广泛,可与多种蛋白相互作用,参与细胞的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因此BRD4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表观遗传学 表观调控蛋白 BRD4抑制剂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与伴侣分子互作的病理生理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程中玉 谢嘉豪 +2 位作者 蒋耀萱 陈阳 赵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7-174,共8页
去泛素化酶(DUBs)通过逆转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介导的泛素化过程,参与包括DNA复制、DNA损伤修复、炎症、贫血、凋亡、内吞等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USP52,USP25,USP19属DUBs中的泛素特异性水解酶家族(USPs),与... 去泛素化酶(DUBs)通过逆转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泛素连接酶(E3)介导的泛素化过程,参与包括DNA复制、DNA损伤修复、炎症、贫血、凋亡、内吞等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USP52,USP25,USP19属DUBs中的泛素特异性水解酶家族(USPs),与不同的伴侣分子相关联,USP52可去泛素化伴侣分子ASF1A,促进组蛋白H3-H4二聚体入核和DNA复制、修复顺利进行,两者高表达可使肿瘤的增殖能力和DNA损伤耐受性增强。USP52(别名PAN2)又可与PAN3形成复合物参与mRNA的代谢。牛痘相关激酶(VRK2)调节USP25的活性,影响后者对伴侣分子TRiC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蛋白错误折叠。USP19(b亚型)和Hsp90,CHIP(E3连接酶)形成复合物调节错误折叠蛋白的命运。本文系统综述了去泛素化酶(DUBs)家族相关成员及其通过与伴侣分子相互作用在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特异性水解酶 伴侣分子 肿瘤
下载PDF
战“疫”背景下药学专业教学改革探析——以药理学实验课程思政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柳 崔静 魏博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23年第2期73-75,共3页
如何化新冠疫情危机为思想政治教育契机?本研究提出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学习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给学生注入“精神疫苗”。在战“疫”育人... 如何化新冠疫情危机为思想政治教育契机?本研究提出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构建“互联网+课程思政”第二课堂学习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全面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给学生注入“精神疫苗”。在战“疫”育人的视域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和作用,以高度的使命感投身防疫、抗疫工作中,在守护学生健康的同时,正确引导学生,促进其思想水平的提升,让其感受到国家的伟大力量,增强其民族自豪感与认同感,塑造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药学专业 课程思政 教学改革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宿主关系解析及肠道菌群调控/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4
作者 魏勇军 李晓琪 +1 位作者 戢博阳 屈凌波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65,共17页
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如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免疫系统的互作、脑-肠轴、肺-肠轴等.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相关性,且部分微生物菌株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存在着因果关系... 肠道菌群和宿主健康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与宿主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如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免疫系统的互作、脑-肠轴、肺-肠轴等.肠道菌群紊乱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相关性,且部分微生物菌株与一些疾病的发生存在着因果关系.肠道菌群还会影响药物代谢,个体差异的肠道菌群使得不同个体对于同种药物的代谢具有很大差别;解析个体肠道菌群的状态及其与宿主之间的关系是实施个性化精准诊疗的重要环节.肠道菌群具有可塑性,通过饮食调控、益生菌/益生元/合生元补充、粪菌移植等干预手段可以使肠道菌群处于健康状态,应用肠道菌群编辑和合成肠道微生物组等新技术调控、合成肠道菌群的研究已有报道.目前,利用合成生物学等方法调控肠道菌群已成为改善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综述了肠道菌群与人体等宿主的相互作用、肠道菌群与部分疾病的相关性和因果性,以及通过肠道菌群调控改善人体健康状态的策略,展望了微生物组学和合成生物学在肠道菌群调控与合成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宿主-菌群互作 短链脂肪酸 菌群调控 微生物组学 合成生物学
原文传递
SHP2调节剂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欣语 尚佳文 +2 位作者 于海云 宋宜辉 余斌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6-2238,共13页
Src同源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phosphotyrosyl phosphatase 2,SHP2)是由PTPN11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可催化蛋白酪氨酸位点的去磷酸化。作为汇聚节点,SHP2介导鼠肉瘤(rat sarcoma,RAS)-快速加速纤维肉瘤(rapidly accelerated fi... Src同源酪氨酸磷酸酶2(Src homology phosphotyrosyl phosphatase 2,SHP2)是由PTPN11编码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可催化蛋白酪氨酸位点的去磷酸化。作为汇聚节点,SHP2介导鼠肉瘤(rat sarcoma,RAS)-快速加速纤维肉瘤(rapidly accelerated fibrosarcoma,RAF)-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itogen-activated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ME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等多个信号通路,不仅可调控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还可通过影响肿瘤微环境介导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在肿瘤免疫调控中发挥双重生物学功能,是一种很有前景的肿瘤免疫治疗靶点。截止目前,已有多种SHP2变构抑制剂开展了单一或联合用药策略的肿瘤免疫治疗临床研究,此外SHP2激活剂也在肿瘤免疫调控领域呈现出治疗潜力。本文综述了SHP2在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中的双重肿瘤免疫调控功能,概述了目前SHP2调节剂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研究挑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旨在开拓SHP2调节剂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磷酸化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 SHP2 肿瘤免疫调控 SHP2调节剂
原文传递
吡啶查尔酮衍生物的合成及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活性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恩 王铭铭 +8 位作者 徐帅民 王上 赵娣 白鹏燕 崔得运 化永刚 王亚娜 秦上尚 刘宏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9-966,共8页
合成了一系列13个吡啶查尔酮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体外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其中的五个化合物对于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评估活性,选取11株... 合成了一系列13个吡啶查尔酮衍生物,目标化合物的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和HRMS进行了确证.体外抗菌活性评价结果显示,其中的五个化合物对于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表现出良好的抑制活性.为进一步评估活性,选取11株无重复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株对上述5个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药效测评.数据显示,其中四个化合物对于MRSA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其中(E)-2-溴-N-{4-[3-(2-吡啶基)丙烯酰基]苯基}乙酰胺(5k)对MRSA的抑菌效力最为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为4μg/m L.在安全性评价方面,对化合物5k进行红细胞毒性评价,结果显示化合物5k即使在1000μg/m L的浓度下对于红细胞也几乎不存在毒性.综合上述数据分析,吡啶查尔酮5k作为新型抗MRSA药物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啶查尔酮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活性 红细胞溶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