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神经母细胞瘤SPNS2表达及相关机制探讨
- 1
-
-
作者
刘江华
刘炜
郭明发
-
机构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小儿血液医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社区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0期1146-1153,共8页
-
基金
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联合共建项目(LHGJ20190918)
-
文摘
目的探讨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SPNS2)在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中的表达以及利用小分子干扰RNA技术沉默SPNS2,观察沉默SPNS2对NB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12-16-2021-12-16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0例NB患儿的瘤组织和瘤旁组织,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组织中SPNS2 mRNA、SPNS2蛋白表达,并分析SPNS2蛋白表达与NB患儿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NB细胞SH-SY5Y分为CK组、si-SPNS2组、si-NC组、pcDNA-SPNS2组和pcDNA组,qRT-PCR、CCK-8、平板克隆实验、Transwell、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中SPNS2 mRNA表达、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侵袭和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SPNS2、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MP-2蛋白表达;体内移植瘤实验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结果瘤旁组织和NB组织中SPNS2 mRNA表达量分别为1.00±0.03和2.99±0.16,t=66.956,P<0.001,SPNS2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4±0.02和1.35±0.14,t=42.990,P<0.001;SPNS2蛋白表达与INSS分期(χ^(2)=13.097,P<0.001)、淋巴结转移(χ^(2)=5.748,P=0.017)、病理亚分型(χ^(2)=3.967,P=0.046)有关,与性别(χ^(2)=0.144,P=0.705)、年龄(χ^(2)=0.215,P=0.643)、肿瘤大小(χ^(2)=0.433,P=0.510)无关;CK组、si-NC组、si-SPNS2组、pcDNA组、pcDNA-SPNS2组D(450 nm)值分别为1.14±0.13、1.16±0.14、0.51±0.04、1.15±0.12和1.56±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1.310,P<0.001;CK组、si-NC组、si-SPNS2组、pcDNA组、pcDNA-SPNS2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78.87±2.08)%、(78.76±2.16)%、(34.54±3.89)%、(77.43±2.36)%和(93.32±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4.563,P<0.001;CK组、si-NC组、si-SPNS2组、pcDNA组、pcDNA-SPNS2组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86.67±7.12)、(88.34±7.25)、(29.67±3.17)、(87.76±7.13)和(115.52±8.9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399,P<0.001;CK组、si-NC组、si-SPNS2组、pcDNA组、pcDNA-SPNS2组划痕愈合率分别为(56.78±4.31)%、(57.36±4.29)%、(21.13±2.02)%、(56.92±4.36)%和(74.42±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804,P<0.001;CK组、si-NC组、si-SPNS2组、pcDNA组、pcDNA-SPNS2组裸鼠体内移植瘤质量分别为(0.52±0.04)、(0.54±0.06)、(0.19±0.01)、(0.53±0.04)和(0.72±0.06)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738,P<0.001;CK组、si-NC组、si-SPNS2组、pcDNA组、pcDNA-SPNS2组SH-SY5Y细胞中SPNS2 mRNA、SPNS2、PCNA、MMP-9、MMP-2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SPNS2在NB患儿瘤组织中高表达,沉默SPNS2对SH-SY5Y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起到抑制作用,SPNS2可能是NB的促癌因子之一。
-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转运体2
神经母细胞瘤
增殖
侵袭
迁移
-
Keywords
sphingosine-1-phosphate transporter 2
neuroblastoma
proliferation
invasion
migration
-
分类号
R739.4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