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换青 王丽娟 +1 位作者 王惠萍 王月霞 《社区医学杂志》 2018年第19期1466-1469,共4页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果常用死亡率及心脏功能状态来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临床加入了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更加全面地评价康复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效果常用死亡率及心脏功能状态来评价。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深,临床加入了生活质量这一概念更加全面地评价康复效果。本研究探讨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06-01-2017-06-01在河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164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研究,调查工具包括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与《心脏病儿童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在治疗前1d、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F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结果治疗前生活质量总分为(67.29±11.27)分,治疗后1个月为(72.84±12.61)分,治疗后6个月为(83.29±13.47)分,治疗后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F=4.713,P=0.0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生活质量受年龄(t=-2.99,P=0.039)、家庭收入(F=4.728,P=0.005)、家庭来源(t=-3.102,P=0.010)、治疗前有无症状(t=-2.763,P=0.032)、确诊时间(t=-2.893,P=0.028)、亲友援助(F=3.925,P=0.013)与社会援助(F=3.854,P=0.022)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收入(OR=6.8,95%CI为2.4~21.9,P=0.001)、家庭来源(OR=7.2,95%CI为1.8~26.3,P=0.006)与社会援助(OR=4.8,95%CI为1.4~7.8,P=0.027)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主要与家庭收入、家庭来源和社会援助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家庭收入
原文传递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后传导阻滞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奕璐 乔西宁 陈圆圆 《社区医学杂志》 2018年第20期1544-1547,共4页
目的介入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有创伤小、无需体外循环等优势,但术后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特别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介入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发生情... 目的介入治疗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有创伤小、无需体外循环等优势,但术后容易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等并发症,特别是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介入治疗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旨在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5-01-03-2018-01-08河南省儿童医院行常规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术的8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儿年龄、性别、体质量和缺损部位等情况进行调查。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封堵成功77例,成功率为96.25%;19例患儿出现介入封堵治疗后传导阻滞,发生率为23.75%。其中,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完全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左前半分支阻滞5例,右传导阻滞+左前半分支阻滞6例,Ⅱ度1例,Ⅲ度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介入治疗术后传到阻滞发生与患儿年龄、体质量、缺损位置、缺损类型、轨道建立时间及膜部瘤形成相关,均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体质量低、非隔瓣下型室间隔缺及轨道建立时间长为患儿介入治疗后传导阻滞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介入治疗术后传导阻滞发生率较高,其主要受年龄、体质量、缺损类型及轨道建立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传导阻滞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