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及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娜 王英 +5 位作者 万里新 吴佩蔚 兰岚 姚利 张小环 李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0期1303-1306,共4页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及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方法分析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临床确诊的118例P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病情分为PE轻度组63例、PE重度组55例。同时选取60例同时间段进行检查的正常妊...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PE)患者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及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关系。方法分析本院于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临床确诊的118例PE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病情分为PE轻度组63例、PE重度组55例。同时选取60例同时间段进行检查的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3组人群血清VEGF、IL-18、MCP-1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E重度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8(IL-1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明显高于PE轻度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重度组患者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AA)、红细胞压积(HCT)、D-二聚体(D-D)水平显著高于PE轻度组及对照组,AA、HCT、D-D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AA、HCT、D-D、VECG、IL-18、MCP-1之间均为正相关(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随着病情进展,血清VEGF、IL-18、MCP-1水平上升,VEGF、IL-18、MCP-1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为正相关性,可作为子痫前期患者病情判断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血液流变学指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8
下载PDF
抗感染干预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胎膜早破的影响 被引量:77
2
作者 张莹 孙晖 +2 位作者 王英 郭清普 赵会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79-181,211,共4页
目的探讨抗感染干预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感染GBS的待分娩孕妇100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A、B组,另选同期未感染GBS孕妇50例为C组,A、B组... 目的探讨抗感染干预对孕妇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胎膜早破及对母婴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数据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感染GBS的待分娩孕妇100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A、B组,另选同期未感染GBS孕妇50例为C组,A、B组均进行药敏试验,以观察当地GBS耐药性;A组选择药敏中敏感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至分娩,B、C组不予治疗;观察药敏试验结果,不同组别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及母婴结局。结果 A、B组100例孕妇中对青霉素、克林霉素敏感率均>90.00%,A组50例孕妇采用青霉素抗感染治疗,其余13例为青霉素过敏孕妇,采用克林霉素抗感染治疗;三组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1min及5min Apgar低于A、C组(P<0.05);三组产妇产褥感染、宫内感染、羊水污染、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胎膜早破、剖宫产发生率高于A、C组(P<0.05);三组新生儿胎儿窘迫、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新生儿肺炎及窒息发生率高于A、C组(P<0.05)。结论孕妇生殖道GBS可增加胎膜早破、母婴不良结局,通过抗感染治疗,可降低胎膜早破发生率,改善母婴不良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感染 孕妇 生殖道B族链球菌感染 胎膜早破 母婴结局
原文传递
细菌性阴道疾病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局部微循环的变化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莹 孙晖 +2 位作者 王英 郭清普 赵会珍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5680-5682,共3页
目的观察及研究细菌性阴道疾病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局部微循环的变化情况,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4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8名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高危型HPV感染... 目的观察及研究细菌性阴道疾病患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局部微循环的变化情况,为本病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48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取48名健康妇女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妇女高危型HPV感染及局部微循环情况。结果观察组HPV16、HPV18及其他高危型HPV检出率分别为31.25%、37.50%及33.33%,均高于对照组的6.25%、6.25%及4.17%,观察组宫颈局部微循环差于对照组,且观察组轻度、中度与重度疾病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及局部微循环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性阴道疾病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情况及局部微循环明显异于健康妇女,且不同严重程度患者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应给予充分的重视与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疾病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局部微循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