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82例中枢性尿崩症MRI特点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赵艺蕾 程敬亮 白悦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42-943,共2页
目的:探讨中枢性尿崩症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合临床分析以期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禁水垂体加压素试验证实为阳性的中枢性尿崩症患者126例,其中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25±3)岁;病程20d~15年]进行了脑部... 目的:探讨中枢性尿崩症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结合临床分析以期评价MRI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禁水垂体加压素试验证实为阳性的中枢性尿崩症患者126例,其中82例[男46例,女36例;年龄(25±3)岁;病程20d~15年]进行了脑部MRI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和MRI表现,探讨该病行MRI检查的重要性。结果:82例中58例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占70.7%;16例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仍存在,占19.5%;8例鞍区有肿瘤,占9.8%。结论:MRI是目前显示垂体结构最佳的影像学方法,对中枢性尿崩症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症 神经性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多样性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宏军 张玉忠 程敬亮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59-963,共5页
目的:探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发病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经病原体检查或病理证实的4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CT片和临床资料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粟粒性肺结核15例,结节状15例,磨玻璃状6例,... 目的:探索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表现特点及其发病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的关系。方法:对经病原体检查或病理证实的4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的CT片和临床资料及CD4+T淋巴细胞水平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粟粒性肺结核15例,结节状15例,磨玻璃状6例,纤维索条状5例,斑片状、絮状16例,空洞5例,肿块5例,胸膜增厚2例,胸水11例,钙化1例,淋巴结肿大16例,病灶位于肺门周围,或上叶前段、下叶基底段和中叶或舌叶。肺结核分型、累及肺段数目,胸内淋巴结肿大,结核性空洞形成等均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有密切关系。结论:CT可显示肺结核的各种征象,CD4+T淋巴细胞水平决定肺结核表现的多样性与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D4淋巴细胞计数
下载PDF
出口梗阻型便秘: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对比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练延帮 苏丹 +5 位作者 曹务腾 何志诚 刘得超 邱建平 李志强 周智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比较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有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症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检查。磁共振排粪造影序列包括静态高分辨肛管轴位、矢状位... 目的比较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有出口梗阻型便秘临床症状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行动态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检查。磁共振排粪造影序列包括静态高分辨肛管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2WI序列及动态单层正中矢状位重复采集快速平衡稳态进动序列,分别采集静息、提肛和力排时相图像。X线排粪造影包括前后位静息,侧位静息、提肛、初排和力排时相图像,加摄正中前后位力排相和黏膜相。以耻尾线(PCL)作为参考线,分别在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图像上测量肛管长、肛直角、肛上距以及可能存在的直肠前突、黏膜脱垂等病变及其程度,以及在磁共振排粪造影图像上测量膀胱颈、子宫颈到耻尾线的距离和可能存在的盆底异常。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种图像显示出口梗阻型便秘及其并发症的情况和严重程度。结果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直肠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小肠疝及乙状结肠疝的诊断方面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显示直肠黏膜脱垂、直肠内套叠和会阴下降方面磁共振排粪造影不及X线排粪造影(P<0.05);而在显示膀胱脱垂、子宫脱垂及其他盆底、盆壁病变方面磁共振排粪造影具有明显优势。结论磁共振排粪造影和X线排粪造影在出口梗阻型便秘诊断方面各有优势,磁共振排粪造影能够提供盆腔脏器及盆底、盆壁形态结构和功能信息,对出口梗阻性便秘同时伴发盆腔多间室病变的全面诊断和整体评估更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X线 排粪造影 出口梗阻型便秘
下载PDF
DSA引导下注射高渗葡萄糖及无水乙醇对巨大肝囊肿硬化治疗效果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杜鲲 管生 +3 位作者 胡小波 李明省 刘朝 陈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分别注射高渗葡萄糖及无水乙醇置管引流治疗巨大肝囊肿的3、6和12个月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73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行对照研究,其中27例行高渗葡萄糖硬化治疗(A组),46例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B... 目的探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分别注射高渗葡萄糖及无水乙醇置管引流治疗巨大肝囊肿的3、6和12个月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73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行对照研究,其中27例行高渗葡萄糖硬化治疗(A组),46例行无水乙醇硬化治疗(B组)为对照组。囊肿直径8.3~15.8 cm。所有病灶均在DSA引导下进行肝囊肿穿刺抽液,置管引流硬化治疗;术后3、6和12个月比较其疗效。结果 73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治疗,肝囊肿穿刺成功率100%,两组3、6和12个月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526、0.713、0.613(P均>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后注射高渗葡萄糖或无水乙醇硬化治疗肝囊肿在3、6和12个月疗效上无明显差异,其中,高渗葡萄糖硬化术后不适症状少,更适合体弱的中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 DSA 高渗葡萄糖 无水乙醇 硬化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