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相关分子的表达机制及对免疫的调节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督 田同德 岳文莉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16-320,共5页
研究表明,用部分化学药物和放射线等手段治疗肿瘤,肿瘤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随后细胞表面高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如钙网蛋白(CRT)、三磷酸腺苷(ATP)、热休克蛋白(HSP)、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信号分子,增强肿瘤细胞的... 研究表明,用部分化学药物和放射线等手段治疗肿瘤,肿瘤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随后细胞表面高表达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s),如钙网蛋白(CRT)、三磷酸腺苷(ATP)、热休克蛋白(HSP)、高迁移率族蛋白B 1(HMGB1)信号分子,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招募树突状细胞(DC)到肿瘤床并提高其功能,激活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攻击。ICD及其DAMPs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依据和手段,监测化疗前后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变化,将化疗和免疫治疗有机结合,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对ICD相关分子的表达机制及对机体免疫的调节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钙网蛋白 三磷酸腺苷 热休克蛋白 高迁移率组蛋白B1 肿瘤免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