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鹏 蔡启卿 +7 位作者 高嵩涛 姚伟涛 王家强 王鑫 李超 赵耀 杜鑫辉 田志超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分析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8例骶骨肿瘤患者基本资料、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处理方式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128例骶骨肿瘤患者中有21例(16.4%)出现术后... 目的:分析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128例骶骨肿瘤患者基本资料、术后切口感染情况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不同处理方式对切口感染的影响。结果:128例骶骨肿瘤患者中有21例(16.4%)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手术次数、放疗史、手术时间、放置内固定、缝合前手术视野行双氧水冲洗、切口距肛门距离和围手术期行胃肠道准备是骶骨肿瘤切除术后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χ2=9.969、12.764、10.557、10.819、19.574、14.131、25.71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史和放置内固定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OR=2.376和1.461,95%CI=1.213~2.869和1.044~2.805),缝合前手术视野行双氧水冲洗和围手术期行胃肠道准备是其保护因素(OR=0.772和0.731,95%CI=0.512~0.895和0.498~0.836)。结论:骶骨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放置内固定要有严格的适应证。缝合前手术视野应行双氧水冲洗,围手术期应行胃肠道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术后感染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8
2
作者 刘晓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0期252-253,共2页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96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 目的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方法 96例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的满意度予以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9.1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7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平均关节屈伸活动度、拆线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等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 人工关节置换 应用效果
下载PDF
骶骨肿瘤的手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姚伟涛 蔡启卿 +2 位作者 高嵩涛 王家强 王闯建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32期200-203,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骶骨肿瘤的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骶骨肿瘤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观察不同节段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骶骨... 目的分析不同节段骶骨肿瘤的特征及手术疗效。方法对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7年2月至2010年6月手术治疗的骶骨肿瘤患者32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观察不同节段骶骨肿瘤患者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分析骶骨肿瘤与手术风险及疗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骶骨肿瘤手术风险、手术方式与骶骨受累节段呈明显的相关性,骶骨节段是骶骨肿瘤手术风险预测的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结论对骶骨肿瘤应采用充分的术前手术风险评估、确定有效的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骨肿瘤 手术治疗 回顾性调查研究
下载PDF
同种异体大段骨移植在恶性骨肿瘤中长期随访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侯静雨 姚伟涛 +11 位作者 蔡启卿 王家强 张鹏 杜鑫辉 王鑫 王帮民 李超 牛晓颖 田志超 刘志勇 李坡 刘贯聪 《实用器官移植电子杂志》 2019年第4期267-273,共7页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骨在恶性骨肿瘤切除重建术中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8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疗的符合条件的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原发疾病、手术部位、重建异体骨长度、内固... 目的探讨大段同种异体骨在恶性骨肿瘤切除重建术中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8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诊疗的符合条件的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内容包括患者一般信息、原发疾病、手术部位、重建异体骨长度、内固定方式、术后移植骨愈合情况、并发症、移植骨的最终存活状态。结果共37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其中男性21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2.41(9~53)岁。发病部位包括肱骨近端11例,尺桡骨3例,股骨12例,胫骨近端8例,骨盆3例。原发肿瘤包括骨肉瘤25例,骨巨细胞瘤5例,尤文肉瘤4例,软骨肉瘤2例,其他1例。手术采用段间植骨17例,骨关节移植20例,内固定方式主要包括钢板或髓内钉。手术时间为(180~360)min,出血量为(400~2600)ml。术后伤口并发症有切口浅表感染2例,排斥反应及窦道形成1例,关节僵硬5例。术后异体骨一期愈合20例(54.05%),愈合时间(6~24)个月。17例患者发生移植骨并发症(45.95%),共22例次。常见的并发症有骨不连(21.62%)、移植骨吸收(含骨干和肱骨头,27.03%)和移植骨再骨折(16.22%)。术后肢体功能和关节活动度可以满足患者的日常活动。术后患者发生肿瘤转移6例(16.20%),局部复发7例(18.90%)。术后5年生存率约为65%,肿瘤复发与转移与移植骨方式存在相关性。结论同种大段异体骨移植在骨肿瘤切除重建术中有一定作用,可以达到骨重建和一期愈合的目的,但存在较高的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如骨不连、移植骨吸收和术后再骨折等。临床建议术中内固定应牢固、对异体骨的保护应充分,术后尽可能不去除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骨肿瘤 骨移植 同种异体骨 并发症 预后
下载PDF
3D打印假体在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柘黄 韦峰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33-837,共5页
对于良性侵袭性、恶性原发脊柱肿瘤以及孤立的转移脊柱肿瘤,椎体切除术,尤其是椎体整块切除术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手术除了需遵循规范的肿瘤切除原则外,还需要复杂的生物力学重建以维持脊柱的稳定和功能。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放疗、... 对于良性侵袭性、恶性原发脊柱肿瘤以及孤立的转移脊柱肿瘤,椎体切除术,尤其是椎体整块切除术是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手术除了需遵循规范的肿瘤切除原则外,还需要复杂的生物力学重建以维持脊柱的稳定和功能。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手段的进步,脊柱肿瘤的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患者的生存期不断延长,对内固定的可靠程度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3D打印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快速发展,3D打印假体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笔者就3D打印假体在脊柱肿瘤切除后脊柱重建中的应用做一综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肿瘤切除 3D打印 脊柱重建 生物力学 靶向治疗 医疗领域 假体
下载PDF
Rasfonin抑制骨肉瘤细胞143B的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帆 燕太强 郭卫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研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rasfonin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骨肉瘤细胞系143B为模型,利用3-(4,5-二甲基)-5-(3-羧甲基苯环)-2-(4-硫基苯)-2H-四唑盐复合物检测法[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 目的:研究真菌次级代谢产物rasfonin对骨肉瘤143B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骨肉瘤细胞系143B为模型,利用3-(4,5-二甲基)-5-(3-羧甲基苯环)-2-(4-硫基苯)-2H-四唑盐复合物检测法[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 salt,MTS]观察rasfonin对细胞活性的影响,以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组为对照,采用rasfonin(3μmol/L和6μmol/L)处理12或24 h,观察143B细胞活性的变化;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rasfonin对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以DMSO组为对照,采用rasfonin(3μmol/L)处理1周,对比两组克隆形成数目。划痕实验及侵袭实验检测rasfonin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以DMSO组为对照,采用rasfonin(3μmol/L)处理24 h,对比两组的伤痕愈合率及侵袭细胞数。以DMSO组为对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rasfonin(3μmol/L)处理4 h后细胞内自噬体含量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的方法检测rasfonin对p62蛋白(sequestosome 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融合蛋白(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3 fusion protein,LC3)及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1,PARP-1]表达的影响。结果:在12和24 h,随着rasfonin浓度的升高,骨肉瘤143B细胞的细胞活性均逐渐降低,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 h:F=31.36,P<0.01;24 h:F=67.07,P<0.01),任意两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μmol/L的rasfonin可以显著抑制143B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P<0.01)。Rasfonin处理后,143B细胞在24 h内的伤痕愈合比率明显低于DMSO对照组(33.91%±0.83%vs.65.11%±0.94%,P<0.01);同样24 h内穿过覆盖有Matrigel的基底膜的细胞数明显低于DMSO对照组[(21.33±1.45)个vs.(49.33±2.40)个,P<0.01]。Rasfonin处理4 h后骨肉瘤143B细胞中自噬体增多,p62水平降低,LC3-Ⅱ累积,自噬抑制剂氯喹存在条件下LC3-Ⅱ累积更为明显,并且随着rasfonin浓度的提高PARP-1的切割增多。结论:Rasfonin既可以抑制骨肉瘤143B细胞的增殖迁移,还可以引起细胞的自噬与凋亡,这些结果为rasfonin作为骨肉瘤新的治疗药物提供了初步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增殖 迁移 自噬
下载PDF
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被引量:9
7
作者 宋振国 张鹏 +1 位作者 王卫国 邵庆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骨肉瘤患者36例,接受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剂量20 mg/m 2,静脉滴注,第1天;异环磷酰胺剂量2.0 g/m 2,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剂量80 mg/... 目的:探讨异环磷酰胺联合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治疗骨肉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骨肉瘤患者36例,接受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剂量20 mg/m 2,静脉滴注,第1天;异环磷酰胺剂量2.0 g/m 2,静脉滴注,第1~5天;顺铂剂量80 mg/m 2,静脉滴注,第8天;每21天一个周期。化疗期间行手术治疗。结果:32例患者完成8个周期化疗。25例患者存活,22例患者无瘤生存,中位无瘤生存时间为40.2个月(22.5~57.3个月)。化疗后3/4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6例(16.7%)、粒细胞下降8例(22.2%)、贫血1例(2.8%)和呕吐2例(5.6%)。25例长期生存患者的MSTS 93评分为16~30分,平均22.2分,优良率为80.0%;SF-36量表显示患者活力得分较低。结论:临床应用异环磷酰胺、顺铂、聚乙二醇脂质体多柔比星方案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化脂质体多柔比星 异环磷酰胺 顺铂 骨肉瘤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特异性谷氨酸受体拮抗药非诺班对骨肉瘤LM7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楚广民 张建波 姚伟涛 《癌症进展》 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特异性谷氨酸受体拮抗药非诺班对骨肉瘤细胞LM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谷氨酸抑制剂受体非诺班作用于骨肉瘤细胞系LM7,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特异性谷氨酸受体拮抗药非诺班对骨肉瘤细胞LM7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不同剂量的谷氨酸抑制剂受体非诺班作用于骨肉瘤细胞系LM7,采用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实验及细胞集落形成实验观察不同浓度的药物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细胞TUNNL染色实验观察骨肉瘤细胞系在不同药物浓度下的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细胞活性为(99.8±0.2)%,100μmol/L非诺班治疗组细胞活性为对照组的(98.3±3.4)%,200μmol/L组细胞活性为对照组的(68.6±5.6)%,300μmol/L组细胞活性为对照组的(46.4±3.5)%。随着非诺班浓度的增加,Ki-67荧光染色阳性的细胞数减少,对照组及100、200、300μmol/L组依次为(2750±32)、(2720±45)、(1280±47)、(695±50)个;LM7细胞形成的集落数相应减少;同时TUNEL荧光染色阳性的细胞数逐渐增加,对照组及100、200、300μmol/L组分别为(14±5)、(23±6)、(2653±274)、(3152±179)个。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非诺班抑制PI3K及AKT蛋白的磷酸化。结论特异性谷氨酸受体拮抗药非诺班能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该过程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为临床治疗骨肉瘤提供可能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受体拮抗药 非诺班 骨肉瘤细胞 AKT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仿生骨支架成骨效应的研究
9
作者 李坡 程威 +4 位作者 王家强 姚伟涛 徐云强 李瑞欣 张西正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7期1153-1158,共6页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探讨低温3D打印联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三维仿生复合支架材料内BMSCs增殖、分化、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低温3D打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三维支架,提取新西兰大... 目的构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生物支架材料组织工程骨,探讨低温3D打印联合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三维仿生复合支架材料内BMSCs增殖、分化、成骨特异性基因表达情况。方法利用低温3D打印结合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三维支架,提取新西兰大白兔的BMSCs,用倒置显微镜及免疫组化鉴定BMSCs的形态及特征。将第3代BMSCs与支架复合培养,分成1cm支架培养组、2cm支架培养组和空白组。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分别进行MTT检测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测定。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细胞以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培养的原代BMSCs呈梭形或三角形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8代内仍有很强的增殖能力。ALP染色和脂肪染色均为阴性,糖原染色和α-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均为阳性,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44、CD5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本实验制备的三维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均一性,冻干后成白色立方体的多孔结构,HE染色及SEM可见细胞在支架孔壁黏附、增殖、生长良好,呈现伸展状态。在实验早期,复合培养组细胞增殖、ALP水平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量均大于空白组(P<0.05);在实验晚期,2cm支架培养组细胞增殖、ALP水平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1cm支架培养组及空白组(P<0.05)。结论通过细胞形态学、细胞组织化学以及特异性表面标志物CD44、CD54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分离培养的细胞进行鉴定,说明分离培养的细胞具备BMSCs的特性。本实验室制备的丝素/胶原/羟基磷灰石三维多孔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骨诱导性,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能促进细胞增殖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为构建骨组织工程的良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仿生骨支架材料 成骨效应
下载PDF
舒适护理模式在儿童骨肉瘤骨骺牵开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婷 刘新 刘洁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6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外固定架骨骺牵开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的应用体会。方法对行外固定架牵引分离股骨远端骨骺,配合瘤骨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术的7例股骨下段成骨性骨肉瘤患儿,实施改良整体舒适护理。结果 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外固定架骨骺牵开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的应用体会。方法对行外固定架牵引分离股骨远端骨骺,配合瘤骨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术的7例股骨下段成骨性骨肉瘤患儿,实施改良整体舒适护理。结果 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压疮、腹胀便秘等常见并发症,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对骨骺牵开术保留股骨的骨肉瘤骨骺患儿实施改进后的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骨骺牵开术 舒适护理
下载PDF
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底恶性肿瘤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20例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鑫 蔡启卿 +2 位作者 刘志勇 田志超 李坡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4-507,共4页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20例,其中顺行皮瓣修复足跟部12例,逆行皮瓣修复前足底8例,... 目的探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恶性肿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20例,其中顺行皮瓣修复足跟部12例,逆行皮瓣修复前足底8例,皮肤缺损面积3.0 cm×4.0 cm^5.0 cm×7.0 cm,皮瓣切取面积3.5 cm×4.5 cm^6.0 cm×7.5 cm。肿瘤类型包括恶性黑色素肿瘤16例,透明细胞肉瘤2例,腺泡状软组织肉瘤1例,血管外皮瘤1例。结果20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边缘坏死,经换药后痊愈。随访3~20个月,所有病例肿瘤均未复发,4例出现肺部转移,仍带瘤生存。皮瓣外观、质地良好,未出现水泡及溃烂,穿鞋袜舒适,步态正常,顺行皮瓣浅感觉正常,逆行皮瓣保护性浅感觉恢复,两点辨别觉10~15 mm。结论应用足底内侧皮瓣转移修复足底恶性肿瘤切除后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优良,操作相对简单,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肿瘤 足底内侧皮瓣 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定量动态增强MRI对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朋瑞 曲金荣 +4 位作者 蔡启卿 张宏凯 李祥 王鑫 黎海亮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9-1163,共5页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DCE)MRI对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肿瘤患者61例(其中良性组21例,恶性组40例)并行DCE-MRI检查,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相关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 目的探讨定量动态增强(DCE)MRI对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肿瘤患者61例(其中良性组21例,恶性组40例)并行DCE-MRI检查,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相关参数:容量转运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_(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_e)及1分钟内初始曲线下面积(iAUC),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随后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找出两组的鉴别切点,并计算有统计学差异的各指标诊断恶性骨肿瘤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K^(trans)、K_(ep)、iAUC在良、恶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2、0.802、0.693,K^(trans)、K_(ep)、iAUC的最佳诊断切点值分别为0.570(min^(-1))、2.467(min^(-1))、14.13,定量参数中K^(trans)>0.570(min^(-1)),K_(ep)>2.467(min^(-1)),iAUC>14.13作为恶性骨肿瘤的诊断标准,敏感度为92.5%、75.0%、80.0%,特异度为57.1%、71.4%、52.3%,准确率80.3%、73.4%、70.5%,阳性预测值80.4%、83.3%、76.2%,阴性预测值80.0%、60.0%、57.9%。V_e在良性组、恶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DCE-MRI可以用于骨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其中K^(trans)、K_(ep)、iAUC为有鉴别价值的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转运常数 定量分析 动态增强磁共振
原文传递
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回植在儿童四肢骨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鑫 姚伟涛 +3 位作者 刘志勇 田志超 李坡 蔡启卿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探讨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回植术在儿童四肢恶性/侵袭性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6月至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用术中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回植术治疗儿童四肢骨肿瘤共8例,其中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12.75岁(11... 目的探讨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回植术在儿童四肢恶性/侵袭性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6年6月至12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应用术中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回植术治疗儿童四肢骨肿瘤共8例,其中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12.75岁(11~14岁)。骨肉瘤6例,尤文氏肉瘤1例,反复复发的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肿瘤位于股骨中下段4例,胫骨中上段2例,胫骨中段1例,肱骨中上段1例。瘤段骨切除平均长度23 cm(16~35 cm),瘤段离体后应用直线电子加速器-X线给予一次性等中心对穿照射60 Gy,灭活后回植,应用钢板内固定重建。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0.4个月(18~24个月),截止末次随访,均无局部复发,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转移,1例术后12个月发现肺转移,目前带瘤存活,其余6例未发现转移。存活病例中除1例末次随访时灭活骨尚未完全愈合,其余6例均获得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7个月(6~11个月),美国骨骼肌肉肿瘤协会功能评分(MSTS)平均24.3分(21~29分)。出现并发症3例,其中内固定断裂1例,膝关节强直2例,经再次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生感染、回植骨骨折、吸收、骨不愈合等。结论术中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回植是儿童四肢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重建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射线灭活 儿童四肢骨肿瘤 骨重建
原文传递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志勇 王鑫 +6 位作者 姚伟涛 王家强 张鹏 田志超 李超 牛晓颖 刘贯聪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4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前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收治的13例小腿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在小腿前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8年6月河南省肿瘤医院骨软组织科收治的13例小腿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38岁。未分化多形性肉瘤5例,滑膜肉瘤4例,平滑肌肉瘤2例,上皮样肉瘤1例,黏液性纤维肉瘤1例。患者软组织肉瘤均行手术切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面积5.5 cm×6.5 cm^13 cm×7 cm。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切取皮瓣面积7 cm×8 cm^14 cm×8 cm,术后观察皮瓣成活情况,以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术后6周从皮瓣愈合、外形、温度、感觉以及供区瘢痕5个方面评价移植皮瓣的疗效。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3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良好。其中1例术后24 h出现静脉危象,经探查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成活;1例因创面感染皮瓣远端延迟愈合。13例患者均获随访9~57个月,平均24.5个月。13例皮瓣外形好,外观无臃肿,温度正常,皮瓣感觉部分存在。其中3例放疗后皮瓣局部色素沉着、质地变硬,但无皮瓣坏死;余皮瓣色泽和质地均良好。移植皮瓣疗效评分7~9分,疗效满意。随访期间患肢可负重行走,无供区肿瘤种植。无瘤生存10例,其中因肿瘤复发行小腿截肢术1例;肺转移3例,其中带瘤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应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一期移植修复小腿前侧软组织肉瘤切除术后软组织缺损,具有可避免皮瓣供区肿瘤种植、皮瓣血供可靠、对供区创伤小、外形满意等优势,是一种修复小腿肉瘤术后软组织缺损的可靠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肉瘤 小腿 软组织缺损 游离组织瓣 股前外侧皮瓣 外科 整形
原文传递
带蒂腓骨膜转位移植在儿童胫骨肿瘤灭活再植中的初步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鑫 刘志勇 +2 位作者 田志超 李坡 蔡启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带蒂腓骨膜转位移植覆盖灭活骨-自体骨断端以促进儿童胫骨肿瘤灭活再植后骨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儿童胫骨恶性(侵袭性)骨肿瘤的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再植术中.应用同侧带蒂腓骨膜逆行转位覆盖灭活... 目的探讨带蒂腓骨膜转位移植覆盖灭活骨-自体骨断端以促进儿童胫骨肿瘤灭活再植后骨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儿童胫骨恶性(侵袭性)骨肿瘤的瘤段骨体外射线灭活再植术中.应用同侧带蒂腓骨膜逆行转位覆盖灭活骨-自体骨断端。以促进灭活瘤段骨在体内的愈合.防止骨不连发生。共应用5例。男2例,女3例,平均12(9~15)岁。其中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1例反复复发的胫骨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瘤段骨平均长度17.2(14.0-20.0)cm,2例瘤段骨包含膝关节面,3例为单纯骨干。瘤段骨灭活方法为术中体外射线照射灭活。术后定期随访,拍摄X线、CT观察患肢功能及瘤段骨愈合、并发症等情况。本组患儿术后12个月随访时进行MTSS评分。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满意随访。平均随访14.2(12~18)个月.5例患者共8处灭活骨一自体骨断端均完全愈合.腓骨膜转位覆盖的胫骨远侧断端平均愈合时间7.8(6~10)个月.骨膜覆盖区域成骨明显。单纯骨干灭活病例因保留骺板未发生双下肢不等长。骨关节灭活的2例患儿因回植后骺板失去活力而在末次随访时患肢较对侧肢体分别短缩1.0cm和1.5cm。本组患肢MTSS评分平均25.8(22~28)分.MTSS%平均86%(73%-93%)。结论带蒂腓骨膜转位移植能够有效地促进儿童胫骨灭活瘤段骨在体内的愈合过程.具有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腓骨膜 骨膜移植 胫骨瘤段灭活骨 骨愈合 儿童
原文传递
四肢骨肿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后骨愈合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志超 蔡启卿 +5 位作者 王鑫 刘志勇 李坡 张鹏 姚伟涛 王家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治疗,并且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17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1... 目的探讨四肢骨肿瘤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后骨愈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16年1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大段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治疗,并且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的17例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11~45岁。手术部位:股骨9例,肱骨6例,胫骨2例。异体骨长度8-28(16.8 ±4.0)cm,内固定方式:钢板螺钉8例,髓内针9例。根据异体骨愈合情况分为未愈合组10例(其中异体骨骨折4例、异体骨感染2例),愈合组7例。分析两组间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内固定方式、异体骨长度、是否化疗、术后是否异体骨感染等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0年。骨愈合组7例的平均骨愈合时间为27个月(15-43个月)。未愈组与愈合组患者内固定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髓内针固定是大段异体骨愈合的不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骨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骨愈合 骨板 髓内针
原文传递
切除瘤段骨体外辐照与乙醇灭活再植术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应用效果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志超 蔡启卿 +5 位作者 王鑫 刘志勇 李坡 张鹏 姚伟涛 王家强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 探讨瘤段骨术中体外辐照灭活与乙醇灭活再植术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助临床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瘤段骨灭活方法.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8 年1月—2016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 目的 探讨瘤段骨术中体外辐照灭活与乙醇灭活再植术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以助临床选择更加安全有效的瘤段骨灭活方法.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08 年1月—2016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54例恶性骨肿瘤患者,其中男27例、女27例,年龄7~58(20.58 ± 12.89)岁. 54例患者均未出现肿瘤转移,均接受瘤段骨灭活再植术治疗;根据瘤段骨灭活再植方式分为辐照组25例,乙醇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复发率、骨愈合率、灭活骨愈合时间,以及骨不连、骨折或内固定断裂、感染、骨吸收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54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辐照组25例随访时间(20.48 ± 6.39)个月,复发1例(4% ),骨愈合16例(64.00% ),灭活骨愈合时间(8.75 ± 2.38)个月,感染2例(8% );乙醇组29例随访时间(41.79 ± 24.74)个月,复发5例(17.24% ),骨愈合13例(44.83% ),灭活骨愈合时间(25.31 ± 13.62)个月,感染2例(6.4% ).两组患者灭活骨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组间复发率、骨愈合率、骨不连率、钢板断裂率,以及灭活骨骨折率、感染率、骨吸收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切除瘤段骨术中离体辐照灭活再植术与乙醇灭活再植术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辐照灭活法在安全性、灭活骨愈合速度方面显著优于乙醇灭活法;但辐照灭活需要专业设备,限制了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辐照 乙醇 再植术 保肢 手术后并发症
原文传递
腓骨骨膜瓣移植在儿童四肢骨肿瘤瘤段骨射线灭活回植术中的应用观察
18
作者 王鑫 刘志勇 +2 位作者 李坡 田志超 蔡启卿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19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腓骨骨膜瓣移植覆盖灭活瘤段骨断端在儿童四肢骨肿瘤射线灭活再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8例原发四肢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患儿临床资料,男4例、女4例,年... 目的探讨腓骨骨膜瓣移植覆盖灭活瘤段骨断端在儿童四肢骨肿瘤射线灭活再植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科8例原发四肢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患儿临床资料,男4例、女4例,年龄9 ~ 17(13.6±2.5)岁;骨肉瘤5例,尤文肉瘤、软骨肉瘤、反复复发的侵袭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各1例。均釆用瘤段骨扩大切除+术中灭活自体瘤段骨回植术治疗,回植的瘤段骨断端均应用带蒂或游离腓骨骨膜瓣覆盖。肿瘤位于胫骨中上段5例,应用同侧带腓血管蒂腓骨膜瓣逆行转位覆盖瘤段骨远侧断端;肿瘤位于股骨中下段2例、肱骨中段1例,应用游离腓血管蒂腓骨膜瓣移植覆盖近侧断端。瘤段骨为单纯骨干5例,包含关节面3例,长度13-26(1 &1 ±3.9)cm。灭活方法均为术中离体射线灭活。术后定期随访,拍摄X线、CT观察记录瘤段骨体内愈合情况,并观察患肢长度变化。结果本组8例患儿术后随访12~24(18.8±3.5)个月。8例患儿共有13处断端均获得骨愈合,腓骨膜覆盖的断端平均愈合时间6 ~ 10(7.3±1.3)个月,且骨膜覆盖区域可观察到成骨现象末次随访时,5例骨干灭活和1例骨关节灭活的患儿未发生双侧肢体不等长,2例骨关节灭活患儿患侧下肢长度较对侧短缩1.5 cm和2.0 cm。结论在儿童四肢骨肿瘤手术治疗中,应用腓骨骨膜瓣移植覆盖灭活瘤段骨断端的方法可行,能够有效促进瘤段骨的愈合和防止骨不愈合、骨不连发生,且操作简便,并发症较少,推荐临床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腓骨骨膜瓣 灭活骨 射线灭活 骨愈合
原文传递
hsa_circ_0006948靶向miR-490-3p调控自噬相关蛋白7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代文 刘涵 张鹏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7-465,共9页
目的探讨hsa_circ_0006948(circ_0006948)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骨肉瘤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来源于2009—2015年就诊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肉瘤患者。采用微阵列分析筛选骨肉瘤细胞Saos-... 目的探讨hsa_circ_0006948(circ_0006948)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20例骨肉瘤组织和40例癌旁正常组织标本来源于2009—2015年就诊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骨肉瘤患者。采用微阵列分析筛选骨肉瘤细胞Saos-2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骨肉瘤细胞Saos-2和正常成骨细胞NHOst、骨肉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irc_0006948、miR-490-3p和自噬相关蛋白7(ATG7)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circ_0006948与miR-490-3p、miR-490-3p与ATG7之间的相互作用,TargetScan数据库分析miR-490-3p与ATG7的相关性,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Saos-2细胞中circ_0006948、miR-490-3p和ATG7 mRNA的表达水平与NHOst细胞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骨肉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irc_0006948、miR-490-3p和ATG7 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irc_0006948-siRNA组细胞的克隆数目、迁移数目和迁移率分别为(32.78±1.76)个、(37.58±1.82)个和(36.93±1.45)%,均低于siRNA NC组[分别为(65.72±1.45)个、(78.63±1.93)个和(65.32±1.74)%,均P<0.01]。miR-490-3p mimics组细胞的克隆数目、迁移数目和迁移率分别为(20.08±1.54)个、(30.24±1.78)个和(21.15±1.68)%,均低于mimics NC组[分别为(60.36±1.83)个、(76.93±1.64)个和(40.56±1.27)%,均P<0.01]。miR-490-3p inhibitor+siRNA NC组细胞的克隆数目、迁移数目和迁移率分别为(90.34±1.72)个、(120.89±2.34)个和(70.83±1.93)%,均高于inhibitor NC+siRNA NC组[分别为(61.27±1.73)个、(75.82±1.82)个和(42.38±1.74)%,均P<0.01]。circ_0006948 siRNA+miR-490-3p inhibitor组细胞的克隆数、迁移数和迁移率分别为(58.74±1.98)个、(73.46±1.04)个和(40.35±1.72)%,均低于miR-490-3p inhibitor+siRNA NC组[分别为(90.34±1.72)个、(120.89±2.34)个和(70.83±1.93)%,均P<0.01]。ATG7-siRNA组细胞的克隆数目、迁移数目和迁移率分别为(20.56±1.87)个、(40.36±1.76)个和(20.96±1.73)%,均低于siRNA NC组[分别为(65.46±1.74)个、(90.87±2.32)个和(40.87±2.03)%,均P<0.01]。miR-490-3p mimics+pcDNA-ATG7组细胞的吸光度值为0.54±0.11,高于miR-490-3p mimics组(0.36±0.08,P<0.05);miR-490-3p mimics组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imics 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iR-490-3p mimics+pcDNA-ATG7组细胞中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与miR-490-3p mimic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irc_0006948通过miR-490-3p调控ATG7蛋白的表达,从而调控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肿瘤 hsa_circ_0006948 miR-490-3p 自噬相关蛋白7 增殖 侵袭 迁移
原文传递
带蒂皮瓣修复四肢关节周围恶性肿瘤切除后创面103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鑫 王家强 +3 位作者 姚伟涛 田志超 刘志勇 蔡启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治疗的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应用带蒂筋膜皮瓣或带蒂肌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103例。男61例,...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修复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治疗的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应用带蒂筋膜皮瓣或带蒂肌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103例。男61例,女42例;平均年龄52.3(14~82)岁。初诊32例,外院术后二次扩大切除30例,术后复发再手术41例。肿瘤位于腕关节周围13例:应用桡动脉腕上支筋膜皮瓣、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前臂骨间后动脉逆行皮瓣修复;肘关节周围8例:应用臂外侧皮瓣、臂内侧皮瓣修复;肩关节周围8例:应用背阔肌皮瓣、侧胸壁皮瓣修复;髋关节周围14例:应用股直肌皮瓣、股后筋膜皮瓣、阔筋膜张肌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16例:应用小腿前外侧皮瓣、小腿后侧皮瓣修复;踝关节周围44例:应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外踝上皮瓣、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肿瘤切除后皮肤缺损面积3 cm×4 cm^18 cm×25 cm。观察记录术后皮瓣情况、并发症、关节活动度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结果术后除6例发生部分或全部坏死外,其余皮瓣均成活,成活率94.2%。坏死病例改用其他皮瓣或游离皮片移植修复。感染4例:供区2例,受区2例,经换药及抗生素治疗二期愈合。12例失访,剩余91例随访1~5年,平均33个月,所有皮瓣外形、质地好,不臃肿,无水泡。顺行筋膜皮瓣及肌皮瓣的浅感觉正常,逆行筋膜皮瓣恢复保护性感觉。患侧关节活动度术后6、12个月随访较健侧无明显差异,肢体功能良好。臀骶部、足跟等负重区皮瓣未发生溃疡,坐姿与步态正常。肿瘤复发17例,远处转移32例,死亡21例。初诊、二次扩大切除与复发再切除病例的术后肿瘤复发率分别为10.3%、11.5%和30.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带蒂皮瓣修复四肢大关节周围恶性软组织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简单方便,安全可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肢创面 恶性肿瘤术后 外科皮瓣 修复 显微外科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