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被引量:11
1
作者 潘晓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5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床上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创伤手术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消毒清创处理,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在处理感染... 目的探讨急诊外科床上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创伤手术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消毒清创处理,比较两组的感染情况,在处理感染时使用清理、抗感染药物使用、引流等处理,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预防控制后的观察组切口感染3例,对照组切口感染34例,P<0.05,临床处理治疗后患者切口均愈合。结论预防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的感染情况,临床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外科 创伤 手术切口 感染 预防及控制
下载PDF
浅析急诊创伤手术的风险及防范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晓立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8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手术的临床风险及防范。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的急诊创伤手术护理治疗工作,对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风险进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结果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症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急诊创伤... 目的探讨急诊创伤手术的临床风险及防范。方法回顾我院急诊科的急诊创伤手术护理治疗工作,对急诊创伤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治疗风险进行总结,并提出一定的防范措施。结果急诊创伤手术患者在临床上的病症情况具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急诊创伤手术中抢救操作、应对能力、护理方法等都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很大影响,临床风险包括患者感染、并发症、医护人员感染、患者交叉感染等,针对这些因素,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对患者的单独清创、检查和手术中加强防范、心理护理等对策。结论急诊创伤手术的风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加强防范措施,提高抢救效果的同时降低医护人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创伤手术 风险因素 防范措施
下载PDF
失血性休克59例急诊手术处理体会
3
作者 潘晓立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5期95-96,共2页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对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59例急诊手术过程中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患者包括外伤出血和腹腔出血等,在临床急诊手术操作当中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紧急止血、动脉包扎缝合止血、动...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对郑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59例急诊手术过程中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处理资料进行回顾和总结。患者包括外伤出血和腹腔出血等,在临床急诊手术操作当中根据患者情况,采用紧急止血、动脉包扎缝合止血、动脉导管栓塞止血等;腹腔出血患者在手术中使用自体输血。结果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处理后,59例患者中1例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情况,抢救无效死亡,58例患者的情况较为稳定,其生命体征平缓,通过临床治疗后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在急诊手术中,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止血情况有一定的差异,但都需要对患者尽早止血,包括紧急止血和手术止血等,手术操作过程中需加强并发症的防治,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处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急诊手术 临床处理
下载PDF
厂矿事故致多发伤的急诊手术处理
4
作者 潘晓立 《当代医学》 2012年第23期67-68,共2页
目的研究厂矿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厂矿事故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厂矿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存在意识障碍,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较多... 目的研究厂矿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厂矿事故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多发伤患者的急诊手术处理方法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厂矿事故致多发伤患者的出血量较多、存在意识障碍,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较多,均为手术治疗,包括对患者术前准备、麻醉处理、手术中配合等。结论厂矿事故致多发伤在急诊手术处理时患者情况多较为严重,处理操作当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症状监护,进行快速诊断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矿事故 多发性创伤 急诊手术
下载PDF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及对24 h心室率影响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建 王宝玉 +1 位作者 运苛政 张顺同 《广州医药》 2022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简称: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接受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效果及对24 h心室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接诊且行西地兰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急诊接诊且行胺碘酮治疗...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简称: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接受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效果及对24 h心室率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接诊且行西地兰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急诊接诊且行胺碘酮治疗的60例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组间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心室率、临床疗效、药物不良反应展开分析。结果①组间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在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②组间心室率在治疗前无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 h、12 h、24 h心室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5例无效(8.33%),对照组14例无效(23.33%),P<0.05;④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3.33%)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率(5.00%)无差异,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心衰伴快速房颤患者时采用胺碘酮,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炎症反应、心室率,加之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快速心房颤动 胺碘酮 急诊 24 h心室率
下载PDF
评价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及可行性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大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1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入院的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及美...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及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入院的100例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按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临床对症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加施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胶囊及美托洛尔片口服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心脏NYHA分级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心脏NYHA分级分别与治疗前组内比较,显著性改变,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B型尿钠肽、心脏NYHA分级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诊内科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案采用β受体阻滞剂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具有临床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重症心力衰竭 治疗方案 疗效 可行性
下载PDF
神经安定镇痛术在急诊病人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伟 《中原医刊》 2003年第18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安定镇痛术 急诊 氟芬合剂 静脉注射
下载PDF
中心静脉导管内置接负压引流器治疗结核性胸膜炎58例疗效观察
8
作者 杨宁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0期1869-1870,共2页
关键词 结核 胸膜/治疗 引流术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
下载PDF
手外伤急诊手术方式与功能恢复
9
作者 王伟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3年第4期75-76,共2页
手外伤若仅伤及皮肤肌肉时,若处理不当也能造成病人术后功能严重障碍,对病人的工作与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若行二期功能重建,不仅给病人造成二次手术伤害,也增加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 手外伤 皮瓣移植术 交臂皮瓣 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骨间背侧动脉岛状皮瓣 Z形切开减张缝合术
下载PDF
二氧化碳结合力变化对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判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兰超 李璐 +2 位作者 李莉 王金柱 孙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8-391,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中毒剂量、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洗胃时间、中毒后24h内白细胞计数... 目的:探讨静脉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与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2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中毒剂量、中毒距就诊时间、中毒距洗胃时间、中毒后24h内白细胞计数(WBC)、中毒后并发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静脉血CO2-CP、有无氧饱和度(SaO2)〈0.90的时间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CO2-CP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73~0.819,P〈0.05),以CO2-CP≥15.5mmol/L为判断预后的临界值,其判断存活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剐为91.7%和7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O2-CP可作为判断百草枯中毒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583,95%CI:2.226—9.437,P〈0.05)。结论:检测静脉血C02-CP简单可行,可作为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预后的敏感指标,中毒早期出现CO2-CP下降提示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草枯 二氧化碳结合力 预后
下载PDF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宝玉 吴海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3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急性左心衰竭患者3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 h、6 h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1 h、6 h的心率、呼吸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血压治疗前后变化不大(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配合常规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症状,挽救患者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无创正压通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对减少痔术后疼痛的观察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良 张进峰 郜艳丽 《医药论坛杂志》 2003年第18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肛门内括约肌部分切断术 术后疼痛 并发症 长效麻醉剂
下载PDF
院前猝死56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红霞 刘爱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0期3981-3982,共2页
关键词 猝死 心脏/治疗 急救
下载PDF
脑梗死与非瓣膜性房颤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红霞 陈素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7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非瓣膜性房颤的关系。方法将15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房颤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是重症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非瓣膜性房颤的关系。方法将15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房颤组和非房颤组进行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房颤组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低,大面积脑梗死发生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结论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是重症脑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针对房颤患者必须进行及时正确的抗凝治疗,才能有效控制血栓栓塞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瓣膜性房颤 脑梗死 脑卒中
下载PDF
提高手术配合工作质量的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杜慧平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年第2期89-90,共2页
关键词 手术配合 护理工作 手术方法 护理措施
下载PDF
哮喘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3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敬伟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5年第7期499-500,共2页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3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0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和3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CD23阳性、CD21阳性、CD21和CD23双阳性细胞(C... 目的: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探讨哮喘患者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CD23的表达与血清Ig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及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40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和3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CD23阳性、CD21阳性、CD21和CD23双阳性细胞(CD23+,CD21+,CD21+CD23+)的百分率和血清IgE水平,并与30例健康患者作对照分析。结果:哮喘发作组CD23+,CD21+,CD21+CD23+的百分率及血清IgE水平均高于哮喘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哮喘缓解组CD23+的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哮喘发作组CD23+,CD21+,CD21+CD23+的百分率与血清IgE呈正相关(r=0.731,0.698,0.714,均P<0.05)。结论:CD23的表达与血清IgE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B淋巴细胞 CD23 免疫球蛋白E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敬伟 李向阳 《河南肿瘤学杂志》 2005年第4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大肠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及MVD。结果大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2.1%(25/48),癌旁正常组织均无表达。Surv...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大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8例大肠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Survivin的表达及MVD。结果大肠癌组织Survivin表达阳性率为52.1%(25/48),癌旁正常组织均无表达。Survivin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P<0.01)。MVD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Survivin与MVD的表达具有一致性,两者同时表达的大肠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结论Survivin基因表达与大肠癌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检测Survivin的表达水平对于大肠癌的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SURVIVIN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8
作者 潘晓立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19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甲组(39例,常规急救模式干预)和乙组(39例,一体化急救模式...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78例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甲组(39例,常规急救模式干预)和乙组(39例,一体化急救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结果乙组的急救应对时间、院内转运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甲组(P<0.05)。乙组48 h内抢救成功率高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出院时,乙组的Barthel指数、GCS、GOS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结论一体化急救模式在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急救应对时间、院内转运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进而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重度颅脑损伤 一体化急救模式 抢救成功率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和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畅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24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纳洛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5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h一次,7~10d为1疗程;盐酸纳洛酮2.4mg加入5%葡...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和纳洛酮联合治疗肺性脑病的疗效。方法54例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6例,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000U,腹壁皮下注射,每12h一次,7~10d为1疗程;盐酸纳洛酮2.4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30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d。对照组给予尼可刹米1.875g,洛贝林1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纳洛酮治疗肺性脑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性脑病 低分子肝素 纳洛酮 疗效
下载PDF
毒蛇咬伤的急救护理体会
20
作者 郜艳丽 《黑龙江医学》 2013年第6期466-467,共2页
毒蛇咬伤中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活动方式及活动环境的改变,毒蛇咬伤中毒的种类和发生频度也在发生改变.世界上蛇类有3300种,其中2/3的蛇有毒性分泌物,在我国有毒蛇有42种.被毒蛇咬伤之... 毒蛇咬伤中毒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疾病,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以及活动方式及活动环境的改变,毒蛇咬伤中毒的种类和发生频度也在发生改变.世界上蛇类有3300种,其中2/3的蛇有毒性分泌物,在我国有毒蛇有42种.被毒蛇咬伤之后,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紧急处理,或处理不当,就有生命危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蛇咬伤 急救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