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33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王泽帅 赵世龙 +1 位作者 刘秋红 高延秋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33(IL-33)、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区AIS病人200例,根据入重症监护...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33(IL-33)、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区AIS病人200例,根据入重症监护病区72 h内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78例)与非SAP组(122例)。统计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血清PCT、IL-33、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病人并发SAP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33及25-(OH)D及联合检测对SAP的诊断效能。结果SAP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SAP组,血清PCT、IL-33水平高于非SAP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IL-33、25-(OH)D是AIS病人并发SAP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IL-33、25-(OH)D及联合检测AIS病人并发SAP的AUC分别为0.93[95%CI:(0.89,0.96)]、0.93[95%CI:(0.89,0.96)]、0.90[95%CI:(0.85,0.93)]、0.99[95%CI:(0.97,1.00)],联合检测时预测效能较高。结论血清PCT、IL-33、25-(OH)D水平对AIS病人并发SAP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SAP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卒中 卒中相关性肺炎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33 25-羟维生素D
下载PDF
重症监护护理在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晓丽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2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对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重症监护护理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功能不全 重症监护 护理工作 病人满意度
下载PDF
量化评估式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黑丽莎 钱可可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6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式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进行脑梗死治疗并出现吞咽障碍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式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118例进行脑梗死治疗并出现吞咽障碍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量化评估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吞咽障碍、功能恢复时间、心理状态。结果:研究组误吸发生率为1.69%,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98,P<0.05)。干预后,研究组吞咽障碍分级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86、9.330、4.298、5.295、8.892,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82、6.002,P<0.05),研究组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30、7.398,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量化评估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促进其神经功能及吞咽功能的恢复,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式护理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误吸 吞咽功能 神经功能
下载PDF
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6
4
作者 吴晓丽 梁艺帝 +2 位作者 吴梦阳 代新惠 张艳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10收治的ICU重型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 目的探讨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01-2015-10收治的ICU重型颅脑外伤并肺部感染患者8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GOS评分良好率12.5%,观察组为31.7%,观察组GOS评分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7.5%(27/40),观察组为90.2%(37/4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肺部感染的护理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重型颅脑外伤 肺部感染
下载PDF
PCT、TNF-α、IL-6水平的变化对多发伤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春雷 石彦杰 +3 位作者 王二玲 刘香漫 郑惠 刘晓刚 《云南医药》 2021年第5期414-416,共3页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例多发伤患者,将34例轻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A组,82例重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B组。分别对比2组患者入...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多发伤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例多发伤患者,将34例轻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A组,82例重伤患者(ISS评分≥16分)分为B组。分别对比2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第3d、第5d、第9d的血清PCT、TNF-α、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的血清PCT水平峰值均出现在入院即刻,随后逐步回落。2组患者入院后的血清TNF-α、IL-6水平逐渐上升,至入院第3d出现峰值后逐步回落。A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第3d、第5d、第9d的血清PCT、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动态检测血清PCT、TNF-α、IL-6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更准确评估多发伤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对临床诊疗策略的制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T TNF-Α IL-6 多发伤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严重创伤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的影响评价
6
作者 张志伟 彭月丽 薛一歌 《临床研究》 2020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严重创伤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组,A组41例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B组41例患者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对比两组患...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严重创伤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期间郑州大学附属郑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2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组,A组41例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B组41例患者采用咪达唑仑镇静,对比两组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情况。结果A组镇痛第1d、第3d、第7d血浆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醛固酮(ALD)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B组镇痛第1d、第3d、第7d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右美托咪定镇静,肾上腺皮质激素指标未发生明显变化,使其更加表达更加稳定,对患者病情改善具有重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严重创伤 肾上腺皮质激素表达
下载PDF
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诊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7
作者 黑丽莎 宋婉宁 +1 位作者 康业恒 苏宏玉 《临床医学》 2023年第12期17-20,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术(MPST)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均...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机行微创穿刺引流术(MPST)治疗急诊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对照组发病至手术时间>12 h,研究组发病至手术时间≤12 h。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及炎性因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优良率(80.00%,36/45)高于对照组(53.33%,2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0,P=0.007<0.05)。治疗前,两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Hcy、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CH患者于发病后12 h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相较于>12 h手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疗效提高,并调节Hcy、NSE及BDN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引流术 治疗时机 脑出血 神经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原文传递
河南省99例布鲁菌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华 张志伟 +4 位作者 高晓娟 余祖江 李志勤 武淑环 安敬军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2-405,共4页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布病患者的高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布病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 目的 分析河南省布鲁菌病(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布病患者的高效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布病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共收集布病患者99例,平均年龄为(46.7 ± 15.7)岁,其中有羊接触史者83例,有猪接触史者2例,有牛接触史者1例。按职业分布,有农民90例、兽医1例、厨师2例、儿童及学生6例。所有患者均有发热、乏力、多汗等临床表现;伴有腰背部及关节疼痛的患者18例,其中,有13例患者受累的椎体、附件、椎间盘、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呈现异常。血培养阳性者54例(71.05%,54/76),血清试管凝集试验阳性者61例(98.39%,61/62)。81例布病患者接受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方案,停药半年后随访,所有患者痊愈。结论 羊是布病的主要传染源,发热、多汗、乏力是布病患者的主要症状,并发症多见于骨关节异常。血清试管凝集试验及血培养是诊断布病的重要检查手段。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是有效治疗布病的首选方案,早期、联合、规律、全程的抗菌药物治疗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病 临床特征 治疗方案
原文传递
脑脊液二代测序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病原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孟翠翠 袁丁 +7 位作者 余言午 王金柱 郭建军 朱桂英 韦毅萌 陈继红 张蕾蕾 高艳霞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71-476,共6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性疾病中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etagenomic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mNGS)在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感染性疾病中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确定170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病原体检测结果。纳入患者均送检常规以及mNGS检测,将检测结果分为常规方法检测组及mNGS检测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中位数及四分位数表示;分类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检验;一致性检验以Kappa值表示;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病原微生物的检出情况及检出病原谱的规律。结果在CNS感染性疾病中mNGS检测的总体阳性率高于常规方法(58.23%vs.18.8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检测方法均阳性的20例样本中,所检出病原体种类完全一致者10例,完全不一致者和部分一致者各5例。在结核性神经系统感染病例检测中,检测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血T-SPOT、脑脊液mNGS、结核杆菌DNA、腺苷脱氨酶(ADA)以及结核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分别为66.7%、53.8%、40.0%、24.0%、4.0%,抗酸染色阳性率为0%;mNGS与常规方法结合的检测阳性率为80.8%。结论脑脊液mNGS在CNS感染中病原菌检出率总体优于常规方法;但对结核杆菌的检测阳性率较T-SPOT未显示出明显优势;mNGS检测的病原菌更为广泛,有助于深入全面地了解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菌种特点,两者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临床常规检测的不足,可最大化提升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常规方法 病原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