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陈学力 王战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3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体检的8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通过能谱CT诊断为早期肺癌分为试验组,24例患者通过螺旋CT诊断为早期肺癌分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 目的评价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对早期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体检的80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通过能谱CT诊断为早期肺癌分为试验组,24例患者通过螺旋CT诊断为早期肺癌分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管电压、管电流、CT剂量指数、总辐射量与早期肺癌影像学特征。结果试验组中管电压、管电流、CT剂量指数与总辐射量相比于对照组显著较低,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层厚、层距以及矩阵范围与比较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不同剂量CT平扫均可清楚提示肺部结节影,显示病灶影大小、形状、位置与邻近结构状况等,能辨别病灶属于实质性、空泡结节或高密度小班块影,清晰呈现病灶边界分叶或毛刺征,两组图像对比肺部气管、纵膈等结构显示差异较小。结论宝石能谱CT低剂量扫描可以保证影像质量,清晰显示早期肺癌病变特点,并且减少X线扫描剂量,安全有效,简单廉价,对早期肺癌诊断具有显著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 CT低剂量扫描 早期肺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超声与CTA在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中的应用 被引量:22
2
作者 李媛媛 姚晓松 +1 位作者 陈菲 王淳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4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与CT血管造影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13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S)与CT血管造影成像(computeriz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在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的130例疑似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完成CDUS、CTA两种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颈动脉斑块数量及易损斑块检出上的差异。结果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260支,在钙化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数目检出上,CDUS分别为517块、250块、322块,CTA分别为504例、244块、341块。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260支,在钙化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数目检出上,CDUS分别为85块、13块、23块;CTA分别为228块、104块、85块。颈外动脉(external carotid artery,ECA)260支,在钙化斑块、软斑块、混合斑块数目检出上,CDUS数目分别为39块、10块、16块,CTA数目分别为42块、20块、23块。以两种检测方法无差异的CCA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在易损斑块上的检出情况,结果显示,在易损斑块检出率上,超声(53.17%)明显高于CTA(22.41%)。结论 CDUS与CTA在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斑块上各有优势,两者联合使用,取长补短,有助于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颈动脉斑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筛查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建锋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1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究分析宝石能谱CT去金属伪影功能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做CT冠脉造影4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检查... 目的探究分析宝石能谱CT去金属伪影功能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将整群选取的该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做CT冠脉造影41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20例,采用宝石能谱CT进行检查,对照组198例,采用多排螺旋CT。结果检查后观察组图像的清晰度(95.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103例患者图像正常,56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是软或硬斑块所致,61例患者有钙化。结论宝石能谱CT使去金属伪影图像质量显著提高,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石能谱CT 筛查应用 冠脉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4
作者 葛先立 王战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2期91-93,15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进行超声及CT检查。比较分析手术诊断与超声、CT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 目的探讨超声与CT联合应用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术前进行超声及CT检查。比较分析手术诊断与超声、CT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术证实,心脏畸形共有217处,包括心脏大血管连接处结构异常66处,心内与房室连接处结构异常112处,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39处。超声检查共检出196处,诊断准确率为90.32%;CT检查共检出197处,诊断准确率为90.78%;超声与CT联合检查共检出211处,诊断准确率97.24%,二者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纯超声及单纯CT诊断准确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和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各有优势和不足,二者联合检查可实现优势互补,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同时,该检查方式无明显侵入性、费用较低,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价值
下载PDF
DCE-CT检查对小肝癌病灶检出率的影响
5
作者 谢洪峰 王刚 王淳正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年第21期3716-3718,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DCE-CT)检查对小肝癌病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病理确诊小肝癌患者74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均行DCE-CT检查及常规MRI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对比DCE-CT检查与常规MRI检查的诊断效...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DCE-CT)检查对小肝癌病灶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2月我院病理确诊小肝癌患者74例,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均行DCE-CT检查及常规MRI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对比DCE-CT检查与常规MRI检查的诊断效能、DCE-CT各期(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的密度(低密度、等密度、高密度)及小肝癌DCE-CT扫描影像学类型。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122例疑似小肝癌病例中,共检出阳性74例,阴性48例;DCE-CT检查检出阳性72例,阴性50例;MRI检查检出阳性64例,阴性58例。DCE-CT诊断小肝癌病灶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高于MRI,漏诊率、误诊率低于MRI(P<0.05)。81个病灶在DCE-CT扫描中均有显影,检出率100%明显高于平扫CT检出率90.12%(P<0.05)。小肝癌DCE-CT扫描影像学类型:动脉期增强、门脉期消散型85.19%,动脉期增强、门脉期及静脉期消散型6.17%,门脉期增强、静脉期消散型9.88%。结论:DCE-CT检查可有效提高小肝癌病灶的诊断效能及检出率,为患者后期有效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增强CT功能成像 磁共振成像 小肝癌 病灶检出率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宝石能谱CTPA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6
作者 王战 《医疗装备》 2016年第22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PE患者CTPA的影像学表现;以轴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直接征象: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完全闭塞;间接征... 目的研究宝石能谱CT肺动脉造影(CTPA)对肺动脉栓塞(PE)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PE患者CTPA的影像学表现;以轴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直接征象:中心型充盈缺损、偏心型充盈缺损、完全闭塞;间接征象:胸腔积液、肺梗死、心包积液、肺感染、风湿性心脏病、下腔静脉血栓、脾梗死;治疗后30例复查,大部分明显吸收或完全吸收。结论 CTPA能及时、准确地诊断肺栓塞,对临床治疗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及疗效评估价值,是简便、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CT肺动脉造影 充盈缺损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诊断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合并栓塞一例
7
作者 王淳正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2期F0004-F0004,共1页
患者,男,47岁。餐后出现阵发性上腹胀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1d,神清、精神差、纳差、睡眠差,无大便,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9×10^9/L,中性粒细胞78.8%,血淀粉酶157.3U/L.尿淀粉酶552.4U/L;肝肾... 患者,男,47岁。餐后出现阵发性上腹胀痛、无放射,伴恶心、呕吐1d,神清、精神差、纳差、睡眠差,无大便,小便正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11.9×10^9/L,中性粒细胞78.8%,血淀粉酶157.3U/L.尿淀粉酶552.4U/L;肝肾功能正常。彩超:轻度脂肪肝、肝左叶小囊肿。腹平片无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诊断 动脉夹层 肠系膜 栓塞 孤立 CT 白细胞计数 实验室检查
原文传递
急性胰腺炎伴脾脏密度减低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阳 刘丰 +3 位作者 姜佳琪 张洪博 张亚楠 纪凤颖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9年第2期393-396,共4页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以急性上腹痛和血尿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急性胰腺炎除了对胰腺自身组织的产生损伤外,对胰腺外器官也会产生不同的损伤,并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在急性胰腺炎的脾脏并发症中,脾梗死...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以急性上腹痛和血尿淀粉酶或脂肪酶升高为其主要的临床特点,急性胰腺炎除了对胰腺自身组织的产生损伤外,对胰腺外器官也会产生不同的损伤,并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在急性胰腺炎的脾脏并发症中,脾梗死在CT图像中表现为脾脏密度不均匀性减低,除此之外脾脏实质的密度在CT图像中是相对比较固定的,但是在有些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图像中会出现脾脏密度一过性弥漫性减低的影像表现,治疗后复查CT显示脾脏密度恢复正常,该现象的形成原因尚不清楚,国内外有关该现象的文献报道及研究十分的有限,本文通过分析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回顾相关的文献病例,探讨急性胰腺炎伴脾脏密度一过性弥漫性减低产生的可能性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脾脏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