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罗登攀 黄节 赵宁 《新中医》 CAS 2022年第5期205-210,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疗法,研究组采取基于肌筋膜触发... 目的:观察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针疗法,研究组采取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颈椎活动度(CROM)、疼痛程度[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量表(SF-MPQ)]、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β)以及β-内啡肽、物质-P水平]变化。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81.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疼痛、压痛、肿胀、功能障碍、瘀斑、舌象、脉象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上述各项中医证候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前屈、后伸、左侧侧屈、右侧侧屈CROM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前屈、后伸、左侧侧屈、右侧侧屈CRO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SF-MPQ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TNF-α、IL-1β、物质-P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β-内啡肽水平均较治疗前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TNF-α、IL-1β、物质-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β-内啡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触发点的干针疗法对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疼痛、肿胀程度,提高颈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肌筋膜触发点 干针疗法 炎症反应 颈椎活动度
下载PDF
氟比洛芬酯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俊峰 李艳 +1 位作者 赵宁 邵新学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2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56例)、阻滞组(56例)和联合组(56例)。氟...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9月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组(56例)、阻滞组(56例)和联合组(56例)。氟比洛芬酯组患者于麻醉诱导前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术毕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IA)(氟比洛芬酯、舒芬太尼、昂丹司琼和生理盐水混合液),持续用药48 h。阻滞组术前行髂筋膜间隙阻滞,术后留置导管与自控镇痛泵连接(舒芬太尼、昂丹司琼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持续用药48 h。联合组患者接受髂筋膜间隙阻滞方法同阻滞组,术毕行PCIA,方法同氟比洛芬酯组。评价指标包括:术后6 h(T 1)、12 h(T 2)、24 h(T 3)、48 h(T 4)和72 h(T 5)时患者静息状态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T 3、T 4和T 5时活动状态的VAS评分。T 4和T 5时患者肌力评级及睡眠质量评分。术前(T 0)、T 3、T 4和T 5时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各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T 2、T 3、T 4和T 5时静息状态VAS评分及T 4和T 5时活动状态VAS评分均低于阻滞组和氟比洛芬酯组,且阻滞组低于氟比洛芬酯组(P均<0.05)。联合组患者T 3、T 4和T 5时血浆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阻滞组和氟比洛芬酯组,且阻滞组低于氟比洛芬酯组(P均<0.05)。联合组和阻滞组患者恶心呕吐、嗜睡和排尿困难发生率均低于氟比洛芬酯组(P均<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可降低患者术后VAS评分,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轻炎症反应,并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 氟比洛芬酯 髂筋膜间隙阻滞 炎症反应 镇痛
下载PDF
压敏点恢刺法结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罗登攀 黄节 赵宁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第4期559-560,共2页
目的:观察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两组针刺取穴均为颈枕部的压敏点,对照组在压敏点处施以单纯提插、捻转,研究组在压敏点处施以恢刺法并用养血... 目的:观察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2例。两组针刺取穴均为颈枕部的压敏点,对照组在压敏点处施以单纯提插、捻转,研究组在压敏点处施以恢刺法并用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及颈椎活动度评分、颈部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敏点恢刺法联合养血疏肝止痛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减轻头痛程度,缓解病情,改善颈部血液流变学水平,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源性头痛 压敏点恢刺法 养血疏肝止痛汤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收肌管联合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俊峰 李艳 +2 位作者 赵宁 刘慧玲 邵新学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5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收肌管联合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2019-12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TK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收肌管组(48例)和联合组(50例)。2组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收肌管联合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6—2019-12在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择期行TKA治疗的老年患者98例,随机分为收肌管组(48例)和联合组(50例)。2组患者均接受脊椎-硬膜外联合麻醉下TKA。麻醉前,收肌管组患者采取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联合组患者则采取超声引导下收肌管联合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2组患者术后均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分别于术后6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和72 h(T_(5))时,评估患者静息时和活动时VAS评分,记录2组患者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次数、48 h舒芬太尼使用量,以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于T_(2)、T_(3)、T_(4)和T_(5)时,测定股四头肌肌力和膝关节活动度。分别于术前(T_(0))、T_(1)、T_(3)、T_(4)和T_(5)时,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中IL-6和IL-10水平。结果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T_(1)~T_(3)时静息和活动时的VAS评分均低于收肌管组,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长于收肌管组,而补救镇痛次数、48 h舒芬太尼使用量和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少(短)于收肌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T_(2)~T_(4)时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收肌管组,T_(1)~T_(4)时血清IL-6和IL-10水平低于收肌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收肌管联合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应用于老年TKA,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促进早期膝关节功能恢复,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镇痛 炎症反应
下载PDF
射频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胜利 罗登攀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1年第3期276-277,共2页
目的:探讨C型臂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VAS评分4~6分9例,7~10分23例,均在C型臂引导下于病变椎间隙健侧穿刺进针,依次60℃,70℃,80℃,90℃各进行1次射频热凝治疗,30 s/次,... 目的:探讨C型臂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介入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2例,VAS评分4~6分9例,7~10分23例,均在C型臂引导下于病变椎间隙健侧穿刺进针,依次60℃,70℃,80℃,90℃各进行1次射频热凝治疗,30 s/次,患者无异常反应时再90℃射频热凝治疗3次,60 s/次,拔出电极,注射质量分数为50μg/mL的臭氧3~5 mL。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治疗后VAS评分〈3分者24例,4~6分者2例,7~10分者6例。结论:C型臂引导下射频热凝联合臭氧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操作简便,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间盘突出症 射频 臭氧
原文传递
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胜利 罗登攀 《中国实用医刊》 2010年第22期42-4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病变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40例经临床表现及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患者,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用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至病变腰椎间盘,实施盘内及椎旁间隙臭氧注射术.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改良的MacNab法评价术后7 d,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7 d、6个月显效率分别为70.1%、75.6%,总有效率分别为93.6%、92.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臭氧注射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