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点评分析
1
作者 宋杰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8期693-693,共1页
目的:点评分析我院门诊部处方不合理的使用情况,促使制定出一些使我院的临床用药更合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对处方检测的过程当中所发现的80张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这80张处方中,主要... 目的:点评分析我院门诊部处方不合理的使用情况,促使制定出一些使我院的临床用药更合理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对处方检测的过程当中所发现的80张不合理使用药物的处方,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在这80张处方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合理用药现象:1联合使用药物不当。2选用的药物错误。3用法和用量的错误。4重复性使用药物。结论: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用药点评,可促使临床使用药物更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部 处方 不合理用药 用药点评分析
下载PDF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效果
2
作者 宋杰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 2012年第7期2982-2982,共1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来院就诊的患者80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药品不良反应监... 目的研究并探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来院就诊的患者80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00例,在观察组中采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对照组中不采用该体系。对两组患者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症状的情况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呼吸困难荨麻疹等发生率都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门诊输液室中采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评估体系具有比较明显的优点,能够有效地降低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评估体系 门诊输液室
下载PDF
3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祖峰 王晓红 +5 位作者 郝晓慧 王彩歌 朱秋平 张超 张玉芝 赵明中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26-530,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福辛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重构的改善作用,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AMI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各3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对症治疗,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在血管再通且血压稳定后开始使用ACEI类药物:A组患者服用福辛普利钠片10 mg,qd;B组患者服用培哚普利叔丁胺片4 mg,qd;C组患者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qd。3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心排血量(CO)]、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心率(HR)]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的LVESD、LVEDD、LVPWD、CO、HR、FPG、TG、TC、LDL-C水平显著降低,LVEF、SBP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的Scr水平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A、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IVSD、DBP、HDL-C、AST、ALT、BUN水平比较,A、C组患者治疗前后S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辛普利、培哚普利和贝那普利对AMI患者心室重构均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使其心腔缩小、收缩压升高、心率降低、心室耗氧量降低,且作用相当。培哚普利可能会导致Scr水平升高,故对于存在肾功能异常的AMI患者,选择福辛普利和贝那普利的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福辛普利 培哚普利 贝那普利 急性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改善作用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比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建广 杜改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4期174-174,共1页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比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治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比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1年3月至2013年4月,我院接收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临床自愿接受治疗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医治组、对照组),医治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药物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不良反应总率及脑梗死再发率和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借助氯吡格雷药物预防缺血性脑梗死再发效果明显,意义重大,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脑梗死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问题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 《临床研究》 2019年第10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120张合理用药管理前的西药处方以及2018年1月-2018年10月120张合理用药管理后的西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记录比较两组药方中用药方法不当、联合用... 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的安全性问题。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120张合理用药管理前的西药处方以及2018年1月-2018年10月120张合理用药管理后的西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并记录比较两组药方中用药方法不当、联合用药不当、抗生素滥用、重复用药、合理用药等不安全用药发生情况以及合理用药情况。且简单对比了合理用药管理后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24例(20%)处方用药方法不当,观察组有7例(5.8%)处方用药方法不当,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05,P=0.001);对照组有26例(21.7%)处方滥用抗生素,观察组有6例(5.0%)处方滥用抗生素,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3,P<0.001);对照组有20例(16.7%)处方重复用药,观察组有2例(1.7%)处方重复用药,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14,P<0.001);对照组有90例(75.0%)处方合理用药,观察组有110例(91.7%)处方合理用药,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00,P=0.001)。观察组处方用药安全性大于对照组。两组四联用药的使用率为0;对照组三联用药为1例,占0.8%,观察组为0例;二联用药中,观察组为37例,占30.8%,对照组为56例,占46.7%;一联用药中,观察组为83例,占69.2%,对照为63例,占52.5%。观察组处方单用药所占例比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621,P=0.022)。观察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合理用药管理之后,能够减少西药用药方法不当、滥用抗生素、重复用药及提高合理用药,有助于减少患者抗菌药物费用、住院时间。因此,医院需要实施合理用药管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药 合理用药 安全性 应对策略
下载PDF
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合理用药策略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杜改云 郭建广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第14期170-171,17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合理用药策略。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总结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用药策略。结果老年糖尿病具有发病...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与合理用药策略。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资料,总结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合理用药策略。结果老年糖尿病具有发病率高、症状不典型、容易误诊以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其常见并发症有冠心病、感染、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49.5%、38.5%、34.0%。结论与青壮年糖尿病相比,老年人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并不典型,且常伴发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并发症,因此临床药物治疗老年糖尿病患者时需谨慎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 临床特点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7
作者 张祖峰 王晓红 +1 位作者 周娜 张玉芝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24期4479-4481,共3页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吲哒帕胺治疗,观察组接受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对比... 目的分析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照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接受吲哒帕胺治疗,观察组接受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水平、生化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血钾(K^+)]水平及生活质量(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4%比6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6,P<0.05)。治疗前,两组SBP、DBP水平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SF-36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TG、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G高于治疗前,K^+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发生低钾血症;治疗后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提高其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缬沙坦 吲哒帕胺
下载PDF
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丁文静 申小娇 陈静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95-98,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2年02月-2024年0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老年综合评估... 目的分析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2022年02月-2024年02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健康知识掌握度和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各量表评分更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自我效能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有利于消除患者负面情绪,提升其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和自我效能,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老年综合评估 心理状态、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