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天福教授运用归脾汤治疗心悸经验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君君 史继鑫 孙天福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1年第2期137-139,共3页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病证,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每于情志波动、劳累后发作,并伴胸闷、气短、失眠、眩晕诸症,与西医学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症状相似[1]。心悸病名首见于张... 心悸是临床上常见病证,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每于情志波动、劳累后发作,并伴胸闷、气短、失眠、眩晕诸症,与西医学之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疾病症状相似[1]。心悸病名首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惊悸”等。孙天福教授系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擅长采用中医理论治疗心悸、眩晕等疑难杂症。孙天福教授认为,气血不足、心脾两虚是引发心悸的重要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心脾两虚 归脾汤 临证经验
下载PDF
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祎 梅亚静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7期993-994,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效能...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GSES)、简化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GSES、FMA、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自我效能理论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周海慧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早...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纳入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9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均持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运动功能、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15.27±1.72)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S)中上肢功能评分[(41.36±5.17)分]、下肢功能评分[(23.48±2.37)分]均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76.39±5.25)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232.57±22.69)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结合生物反馈治疗仪能够有效改善神经、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能力,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早期康复训练 生物反馈治疗仪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生活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