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酸纳布啡复合右美托咪定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中的应用观察
1
作者 常超男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8期90-92,共3页
目的探讨予以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产妇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 目的探讨予以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镇痛产妇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的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0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行剖宫产的产妇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观察组采用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对比两组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镇静效果[Ramsay镇静]、按压镇痛泵次数、术后恢复、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舒适度[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镇痛后12 h VAS、Ramsay评分相比,镇痛后24 hRamsay评分相比,(P>0.05);观察组镇痛24 h后VAS评分为(0.93±0.21)分,低于对照组的(2.01±0.45)分,(P<0.05);观察组有效按压镇痛泵次数、总按压次数分别为(6.55±1.05)次、(8.02±1.25)次,均少于对照组的(7.62±1.13)次、(9.42±1.46)次,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12.34±2.09)h,短于对照组的(15.26±2.48)h,(P<0.05);观察组镇痛后24 h SAS、SDS评分分别为(42.11±3.78)分、(45.43±4.05)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6.42±4.02)分、(50.15±4.11)分,(P<0.05);观察组镇痛后24 h GCQ评分分别为(19.25±2.95)分、(20.19±2.69)分、(20.60±2.32)分、(21.05±2.33)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7.17±2.48)分、(18.20±2.55)分、(18.24±2.38)分、(18.24±2.39)分,(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予以盐酸纳布啡注射液复合右美托咪定,镇痛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加快恢复速度,改善情绪状态,提升舒适度,且应用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剖宫产 盐酸纳布啡注射液 右美托咪定 术后镇痛 安全性
下载PDF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效果
2
作者 常超男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TAPP术患者86例,男性,年龄57~73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全身麻醉...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用于全麻腹股沟疝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术)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行TAPP术患者86例,男性,年龄57~73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全身麻醉后和切皮前TAPB组实施超声引导TAPB镇痛,对照组不采取外周区域镇痛。分别于麻醉前(T_(0))、麻醉后10 min(T_(1))、麻醉后30 min(T_(2))、术毕(T_(3))时记录患者的HR、MAP。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疼痛程度。统计头晕、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T_(0)时2组患者的HR、MA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T_(3)时点,TAPB组患者的HR、MAP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组间、时间、组间与时点交叉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APB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全麻下TAPP术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实施超声引导TAPB,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减轻术后疼痛程度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 超声引导腹横肌平面阻滞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晓玉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3期1063-1064,共2页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3例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在子宫肌瘤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3例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观察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观察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时间、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变化及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麻醉优良率85.37%对比,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后、插管1min时HR、MAP波动小于对照组,拔管时HR波动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诱导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效果显著,血流动力学变化幅度较小,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靶控输注麻醉 子宫肌瘤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颅脑损伤急诊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冯炎超 张晓玉 杨小娜 《北方药学》 2017年第5期186-187,共2页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4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瑞芬太尼0.1~0.2mg/(kg·h)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麻醉,观察组舒芬太尼0.3~0.6mg/kg静脉推注,之后0.003~0.006...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将64例颅脑损伤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瑞芬太尼0.1~0.2mg/(kg·h)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麻醉,观察组舒芬太尼0.3~0.6mg/kg静脉推注,之后0.003~0.006mg/(kg·h)持续静脉泵入,维持麻醉至术毕。比较两组麻醉前、术中血压、心率,以及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麻醉前、术中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清醒时间、术后拔管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芬太尼用于颅脑损伤急诊手术麻醉镇痛充分,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性较好,应激反应轻,苏醒期平稳,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短于瑞芬太尼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颅脑损伤 手术 麻醉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单肺通气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姜姗姗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1年第1期101-103,共3页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可使患侧肺完全萎陷,虽有利于术者术中操作,但同时亦使肺内血液分流及通气血流比值降低,造成患侧肺缺血、缺氧。在恢复双肺通气后,这种损伤持续加重,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相关因子、氧自由基等... 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可使患侧肺完全萎陷,虽有利于术者术中操作,但同时亦使肺内血液分流及通气血流比值降低,造成患侧肺缺血、缺氧。在恢复双肺通气后,这种损伤持续加重,在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炎性相关因子、氧自由基等扮演着重要角色。本研究拟评价右美托咪定对OLV肺癌根治术患者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为麻醉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肺癌根治术 单肺通气 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麻醉用药 患侧肺 血液分流 全身炎性反应
下载PDF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的效果及对拔管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晓玉 冯炎超 李兵 《临床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效果及对拔管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金水区总医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接...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在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中的效果及对拔管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金水区总医院接受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患者100例,按不同麻醉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接受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者作为对照组,接受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者作观察组。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手术应激反应、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反应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麻醉效果优良率为100.00%(50/50),与对照组(98.00%,49/50)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的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拔除后1 min、10 min时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2/50),低于对照组(16.00%,8/50,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中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拔管期心血管系统反应,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经尿道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术 麻醉 拔管期 心血管系统
原文传递
环泊酚与丙泊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影响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冯炎超 任学军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5期1651-1657,共7页
目的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postoperative fatigue,POF)的影响。方法招募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环泊酚组(C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60例... 目的比较环泊酚与丙泊酚对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疲劳(postoperative fatigue,POF)的影响。方法招募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择期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成环泊酚组(C组)和丙泊酚组(P组),每组60例。麻醉诱导:C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环泊酚0.4 mg/kg,P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丙泊酚2.0 mg/kg,随后两组均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0.8 mg/kg,舒芬太尼0.2~0.4μg/kg。麻醉维持:C组静脉输注环泊酚0.8~2.4 mg/(kg·h);P组静脉输注丙泊酚4.0~12.0 mg/(kg·h)。两组均静脉输注罗库溴铵0.1~0.3μg/(kg·min),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0.6 mg/(kg·h)。主要观察指标:术前1 d、术后1、3、7 d的疲劳程度评估量表(FSS)评分。次要观察指标:在手术后48 h内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采集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3 d的外周静脉血样本,检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浓度。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7 d时两组FS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组比较,C组术后1、3、7 d时FSS评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内,P组共有23例(38.3%)患者发生POF,C组共有9例(15.0%)患者发生POF,C组POF发生率显著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内,两组患者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内,两组之间镇痛补救率和PCIA泵总按压次数以及有效按压次数均未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P组,C组在术后48 h内呕吐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在术后1 d和3 d,两组之间血清中TNF-α、IL-6和IL-8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丙泊酚,环泊酚可以显著降低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POF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而对炎性反应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泊酚 术后疲劳 胸腔镜手术 肺癌 炎性反应
原文传递
艾司氯胺酮对二次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及恢复质量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冯炎超 常超男 李彬 《医药论坛杂志》 2024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对二次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效果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择期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行椎管内麻醉下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64例,按PCIA药物不... 目的分析艾司氯胺酮对二次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效果及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12月择期在郑州市金水区总医院行椎管内麻醉下二次剖宫产的产妇164例,按PCIA药物不同,将术后采用艾司氯胺酮+托烷司琼+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PCIA的82例作为艾司氯胺酮组,将术后采用舒芬太尼+托烷司琼+酮咯酸氨丁三醇进行PCIA的82例作为舒芬太尼组。比较两组术后2、6、12、24、48 h切口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Ramasy镇静评分,术后早期恢复情况,补救镇痛率,48 h内PCIA按压次数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2、6、12、24、48 h切口VAS评分及Ramasy镇静评分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但两组不同时间点的切口VAS评分及Ramas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术后24 h及48 h 40项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中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心理支持、情绪状态评分及总分较舒芬太尼组均更高(P<0.05);艾司氯胺酮组术后48 h内有效PCIA按压次数及补救镇痛率(12.20%)与舒芬太尼组(17.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0.24%低于舒芬太尼组的80.49%(P<0.05)。结论在二次剖宫产术后PCIA中应用艾司氯胺酮及舒芬太尼均可获得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但相较于应用舒芬太尼,应用艾司氯胺酮可使产妇得到更好地术后恢复,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剖宫产 静脉自控镇痛 艾司氯胺酮 舒芬太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