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多次犯 被引量:21
1
作者 刘德法 孔德琴 《法治研究》 2011年第9期83-93,共11页
我国刑法中的多次犯,是指刑法规定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因实施两次以上性质相同的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该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多次犯的每次行为不能单独成罪,实施多次违法行为反映出行为人明知故犯的主观恶性。... 我国刑法中的多次犯,是指刑法规定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因实施两次以上性质相同的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又实施该种性质的违法行为,从而构成既遂的犯罪。多次犯的每次行为不能单独成罪,实施多次违法行为反映出行为人明知故犯的主观恶性。多次犯是有别于传统犯罪既遂形态的一种新类型。多次犯是入罪的一种标准,刑法规定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解释论中"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多次犯不同于加重处罚的多次犯罪。本文在对相关司法解释文本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依据理论原理,提出了规范多次犯规定的立法、司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次犯 实证分析 完善建议
下载PDF
论票据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 被引量:1
2
作者 李予 樊迎祥 晋书林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32-33,共2页
票据为完全有价证券,一般情况下,取得票据。即能享有和行使票据权利.但完全贯彻这种特性,将可能造成不公正的不当得利和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例如:以偷盗方式取得票据而享有票据权利.因此,票据权利的享有,虽然与票据取得密切相关,但并... 票据为完全有价证券,一般情况下,取得票据。即能享有和行使票据权利.但完全贯彻这种特性,将可能造成不公正的不当得利和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例如:以偷盗方式取得票据而享有票据权利.因此,票据权利的享有,虽然与票据取得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一致,票据取得与票据权利的取得存在着可以分离的情形.依据票据取得与票据权利取得的关系,票据取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票据权利 票据债务人 持票人 密切相关 不当得利 票据法规定 有价证券 情形 重大过失 不公正
下载PDF
新刑诉法用语不当处分析
3
作者 王书生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用语不当 新刑诉法 被告人 检察院 简易程序 重大嫌疑分子 审判人员 审判长 人身侮辱 公民诉讼
下载PDF
子女可以免除赡养义务吗
4
作者 刘延峰 华伟 《农村农业农民》 2003年第10期38-39,共2页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育5女2子,均已成家。从1994年起,二老因年迈多病不能劳动,要求儿女尽赡养义务。但我的哥哥和姐妹们都不同意,我自愿承担了全部赡养义务,二老的承包地也划到了我的名下。现因子女上学,我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曾多次要求... 编辑同志:我父母生育5女2子,均已成家。从1994年起,二老因年迈多病不能劳动,要求儿女尽赡养义务。但我的哥哥和姐妹们都不同意,我自愿承担了全部赡养义务,二老的承包地也划到了我的名下。现因子女上学,我的家庭负担越来越重,曾多次要求其他兄弟姐妹尽义务,但他们都说二老是我自愿赡养的,与他们无关。请问我能否作为原告提起赡养之诉? 村民李彦李彦同志:根据我国婚姻法有关规定,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属于法定义务,即此义务不基于赡养关系双方的意思表示而免除,即使女子作出不赡养的意思表示,被赡养人也表示同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女 赡养义务 《婚姻法》 赡养费
下载PDF
当事人认为生效的判决、裁定错误怎么办
5
作者 王千 王鸽 《农村农业农民》 2003年第7期46-46,共1页
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所谓再审,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确有错... 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所谓再审,是指人民法院认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协议确有错误,对案件重新进行审理。民事诉讼法第179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必须符合下列情形之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不足;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法院违反法定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事人 错误裁定现象 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法
下载PDF
论利用影响力受贿罪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德法 孔德琴 《公民与法(综合版)》 2010年第4期6-8,共3页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罪名。目前,不仅理论上对本罪的犯罪构成特别是犯罪主体问题还存在不同理解,而且本罪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就增设本罪的背景、犯罪构成、若干司法问题加以探...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刑法修正案》(七)新增罪名。目前,不仅理论上对本罪的犯罪构成特别是犯罪主体问题还存在不同理解,而且本罪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试图就增设本罪的背景、犯罪构成、若干司法问题加以探讨,以期对我国的刑法立法和司法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用影响力 近亲属 关系密切的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