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并指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1
作者 葛金铭 史一 孔钰环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8期72-74,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先天性并指畸形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98例,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结果患儿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83.67%。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 目的探讨分析小儿先天性并指畸形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并指畸形患儿98例,均接受显微外科手术。结果患儿术后3个月关节活动度优良率为83.67%。术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6.12%。术后3个月患儿厚度评分为(1.02±0.17)分,色泽评分为(0.95±0.13)分,柔软度评分为(1.08±0.21)分,血管分布评分为(1.36±0.27)分;患儿指蹼爬移Withey评分为(0.42±0.13)分。术后3个月患儿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长对手术治疗的满意度为91.84%。结论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并指畸形效果显著,能改善患儿关节活动度,且并发症少、美学效果好,利于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患儿家长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手术 先天性并指畸形 并发症 关节活动度 美学效果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龙 郑冰冰 《淮海医药》 CAS 2022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因子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外科手术的骨关节疾病患者64例,根据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行常规创面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局、感染因子水平[降钙素原(PCT)、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5天手术切口愈合率(93.75%)高于对照组(75.00%),手术切口愈合时间为(10.19±0.79)d,短于对照组的(13.64±1.03)d,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发生率(3.12%)低于对照组(2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治疗后,观察组PCT,TNF-α水平分别为(0.24±0.05)ng/mL、(44.91±3.15)pg/mL,低于对照组的(0.30±0.09)ng/mL、(50.46±4.18)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36%)低于对照组(3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骨科术后切口创面感染,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创面感染,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口创面感染 骨科手术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基于EST指导的家庭管理模式在手外伤修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洪杨 秦芝霞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EST)指导的家庭管理模式在手外伤修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推行基于EST指导的家庭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时间(2022年7月)为分界线,将推行前(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105例手外伤修复... 目的:探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EST)指导的家庭管理模式在手外伤修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某院推行基于EST指导的家庭管理模式的延续性护理方案时间(2022年7月)为分界线,将推行前(2022年1月—2022年6月)的105例手外伤修复术后患者列为对照组,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及延续性护理,推行后(2022年7月—2023年1月)的103例患者列为观察组,予以基于EST指导的家庭管理的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心理状况[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自我效能[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日常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及手功能运动情况[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Jamar握力]。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CD-RISC评分中能力[(20.56±2.79)分]、坚韧性[(17.18±1.47)分]、接受改变[(17.62±1.41)分]、控制[(9.87±1.51)分]、精神影响[(6.98±1.25)分]5个维度评分及总分[(72.21±5.41)分]均高于对照组[(19.23±2.57)分、(16.37±1.71)分、(16.44±1.38)分、(8.18±1.34)分、(5.49±1.28)分、(65.71±5.38)分](P<0.05);观察组ESCA评分中自我护理技能[(36.01±3.18)分]、自我护理责任感[(20.23±2.23)分]、自我护理概念[(25.68±1.91)分]、健康知识水平[(37.11±4.73)分]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119.03±11.35)分]均高于对照组[(31.58±2.74)分、(17.87±2.17)分、(22.02±2.03)分、(32.99±4.81)分、(104.46±13.38)分](P<0.05);观察组GSES、MBI评分分别为(35.43±4.18)分、(90.05±10.24)分,高于对照组的(32.13±4.44)分、(82.79±10.59)分;观察组TAM和Jamar握力分别为(77.01±12.23)°、(38.23±5.23)kg,高于对照组的(65.58±12.44)°、(30.87±5.17)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EST指导的家庭管理模式在手外伤修复术后延续性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及日常活动能力,对手功能运动的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医护 EST 家庭管理 手外伤
下载PDF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跟腱断裂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黄芳 石黔珠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4期499-500,503,共3页
目的:探讨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跟腱断裂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在跟腱断裂微创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20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102例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膝关节功能、心理状态评分,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HS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HQ-9、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04,3.947,8.709,5.131,P<0.05)。结论:跟腱断裂微创手术患者经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为理论框架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后,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和负面情绪,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腱断裂 微创手术 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 延续性护理 膝关节功能 心理状态 满意度
下载PDF
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5
作者 孔钰环 史一 《中国医疗美容》 2024年第9期56-58,共3页
目的 探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3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统计皮瓣成活率、手术效果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 目的 探讨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就诊的36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统计皮瓣成活率、手术效果优良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皮瓣均成活,皮瓣成活率为100%。随访3个月,手术效果为优16例,良20例,无手术效果差者,手术效果优良率为100%;创面感染1例,静脉回流障碍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36)。结论 穿支蒂螺旋桨皮瓣在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其皮瓣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蒂螺旋桨皮瓣 手部软组织缺损 指动脉 掌背动脉
下载PDF
断指再植52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刘建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分析52例断指再植的治疗体会。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进行断指再植的52例患者59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创、精确吻合血管,仔细修复肌腱及指神经。术后常规行"三抗"治疗与早期康复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 目的分析52例断指再植的治疗体会。方法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4月进行断指再植的52例患者59指,在手术显微镜下彻底清创、精确吻合血管,仔细修复肌腱及指神经。术后常规行"三抗"治疗与早期康复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动脉危象2指,采用治疗后再植手指成活。本组52例59指术后经6~12个月随访,59指坏死1指,成活率98.3%,其余再植手指均有良好的外形及功能,指间关节有较好的屈伸活动度。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制定的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47指,良11指,差1指,优良率98.3%。结论断指再植术中精确无误的血管吻合,术后血管危象的防治是再植成功的关键,早期康复锻炼是断指术后获得良好功能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指再植 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卫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8年第3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手外伤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9例。对照组术后应用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中医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手指消肿时间及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平均手指消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对手外伤术后患者手功能恢复有正性影响,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中西医结合康复疗法 手功能恢复 消肿时间
下载PDF
针灸疗法联合个性化康复运动在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芳 石黔珠 +3 位作者 王浩 冯小辉 曹能力 郑冰冰 《中国疗养医学》 2020年第12期1290-1291,共2页
目的探讨针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E)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个性化康复运动对其上肢运动功能及Barthel(BI)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某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E)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 目的探讨针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E)患者采取针灸联合个性化康复运动对其上肢运动功能及Barthel(BI)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0月某院接受治疗的104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SHE)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53例,观察组51例。对照组实施个性化康复运动,观察组实施针灸疗法联合个性化康复运动。两组干预3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I指数、疼痛程度及水肿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MA(61.30±2.22)分、BI指数(75.47±2.69)分均较对照组(59.82±2.19)分、(67.89±2.47)分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3.422,t=14.977,P=0.001、P<0.001);干预后观察组VAS评分(3.43±0.51)分及水肿程度(8.17±1.66)m均较对照组(4.14±0.62)分、(9.25±1.93)m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364、t=3.054,P<0.001、P=0.003)。结论针对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针灸疗法联合个性化康复运动,能够有效恢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高BI指数,减轻疼痛及水肿程度,促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针灸 康复运动 上肢运动功能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9
作者 窦邦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121-122,共2页
目的:评价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第5掌骨骨折患者采用C臂下手法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28例获得解剖复位,4例骨皮质对位2/3,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随访4~6个月。结论顺行克氏针髓... 目的:评价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32例第5掌骨骨折患者采用C臂下手法复位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结果所有骨折均愈合,28例获得解剖复位,4例骨皮质对位2/3,对线良好。所有患者均随访4~6个月。结论顺行克氏针髓内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骨骨折 顺行固定 髓内 疗效
下载PDF
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
10
作者 刘建惠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40-41,共2页
目的分析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方法 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手功能、两点分辨觉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结果 42例患者未有严重并发症。手功能评分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 目的分析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42例临床体会。方法 42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均采用切开减压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手功能、两点分辨觉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结果 42例患者未有严重并发症。手功能评分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5%。42例患者共42只示指术后6个月两点分辨觉较术前明显改善,感觉明显恢复(P=0.00)。术前VAS评分为(6.5±1.7)分,术后为(1.8±0.6)分,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切开减压治疗腕管综合征是可行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减压 腕管综合征 疗效
下载PDF
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
11
作者 窦邦现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10期121-121,共1页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臂透视下对27例Bennett骨折进行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使Bennett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27例Bennett骨折均予解剖复位,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随访6~24个月,骨折... 目的探讨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方法在C臂透视下对27例Bennett骨折进行复位后交叉克氏针内固定,使Bennett骨折达到解剖复位,观察手术效果。结果 27例Bennett骨折均予解剖复位,术后石膏外固定4周,随访6~2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按国际手外科联合会(TAM)系统评定法评定掌指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96.30%。结论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NETT骨折 克氏针 内固定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心理弹性现状调查及其与焦虑抑郁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鹏鹏 许路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前,大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主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但老年人群自身素质较差,恢复较慢,极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引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研究显示,在面对生活不幸、挫折及重大压力时,若患者仍然具备积极有... 目前,大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主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缓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但老年人群自身素质较差,恢复较慢,极易出现其他并发症,引发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有研究显示,在面对生活不幸、挫折及重大压力时,若患者仍然具备积极有效应对不良事件的能力,则表示其具有良好的心理弹性,可及时地进行自我调整[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心理弹性 老年人群 自我调整 缓解疼痛 临床症状 现状调查 焦虑抑郁
下载PDF
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林 李红卫 +4 位作者 李大为 窦邦现 白晨平 马富强 史炎鑫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12期1093-1096,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及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并依照患者手...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点及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8年10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扫描,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并依照患者手术治疗方式将行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的42例患者纳入A组,将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38例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与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MSCT多模式重建并用,可多角度观察骨折区域的内部轮廓,显示骨折区内部细节,呈现关节间隙、十字韧带、半月板、关节囊和周围软组织出血、肿胀的情况,提供较为全面的胫骨平台骨折信息;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者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短于B组,切口长度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术后随访1年,A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5.24%)高于B组(78.95%);两组患者术后1年胫骨平台TPA、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低于B组(28.95%)。结论MSCT扫描可提供较为全面的胫骨平台骨折信息,关节镜辅助经皮内固定可有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多层螺旋CT 关节镜 经皮内固定
下载PDF
MEBO在大面积烧伤瘢痕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龙 孙博 宋亚 《中国烧伤创疡杂志》 2022年第4期254-257,共4页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在大面积烧伤瘢痕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复合皮移植术治疗的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EBO组(40例...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在大面积烧伤瘢痕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0例拟行复合皮移植术治疗的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MEBO组(40例)和常规组(40例),MEBO组患者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予以MEBO治疗,常规组患者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予以磺胺嘧啶银乳膏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瘢痕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7、14、21 d,MEBO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t=2.206、3.569、5.296,P=0.030、P<0.001、P<0.001)。MEBO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3.10±4.05)d,明显短于常规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16.55±5.28)d(t=3.279,P=0.002)。其间,MEBO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2.50%(χ^(2)=5.165,P=0.023)。治疗结束后12周,MEBO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中瘢痕色泽、厚度、血管分布、柔软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t=3.406、3.559、4.322、3.320,P=0.001、P<0.001、P<0.001、P=0.001)。结论MEBO可有效促进大面积烧伤瘢痕患者复合皮移植术后创面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改善瘢痕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烧伤膏 大面积烧伤 瘢痕 复合皮移植术 创面
下载PDF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40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亚伟 曹能力 +1 位作者 李伟 刘建惠 《医药论坛杂志》 2014年第7期91-92,共2页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40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并早期辅以自主与被动功能锻炼,随访6~12月,平均9.2月。结果本方法治疗第1掌骨...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间40例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并早期辅以自主与被动功能锻炼,随访6~12月,平均9.2月。结果本方法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临床疗效显著,骨折于术后4—6周基本可见骨痂生长,8~12月时骨折可完全愈合,按照《手功能评定标准(试用)》评定标准,功能评定优良率达98.62%。结论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第1掌骨基底部骨折有利于解剖复位,微型钢板固定牢靠,不易移位。骨折固定后可早期进行各关节的自主功能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第1掌骨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钢板内固定术 骨折 疗效
原文传递
微型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锤状指畸形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伟 刘建惠 +2 位作者 王爱国 陈亚伟 曹能力 《医药论坛杂志》 2013年第3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锤状指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微型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45例锤状指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32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 目的探讨微型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锤状指畸形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微型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的45例锤状指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2年,按Dargan功能评定法:优32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3.33%。结论应用微型带线锚钉联合克氏针治疗锤状指畸形复位、固定效果好,缝合强度高,操作简便,畸形复发率低,是治疗锤状指畸形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锚钉 锤状指 克氏针
原文传递
微型骨锚在修复指深屈肌腱止点处断裂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建惠 《中国实用医刊》 2013年第14期122-123,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骨锚在修复Ⅰ区指深屈肌腱止点处断裂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15例指深屈肌腱Ⅰ区近止点处断裂或止点处撕脱伤无法直接缝合的患者应用微型骨锚行止点重建修复术。术后48h配合弹性功能锻炼支具主动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中... 目的探讨微型骨锚在修复Ⅰ区指深屈肌腱止点处断裂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15例指深屈肌腱Ⅰ区近止点处断裂或止点处撕脱伤无法直接缝合的患者应用微型骨锚行止点重建修复术。术后48h配合弹性功能锻炼支具主动功能锻炼,术后4周开始中药熏洗,早晚各1次,术后6周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结果术后15例均获2~12个月随访,平均8.6个月。按总关节活动度功能评定方法评定:优13例,良2例。X线片示骨锚未见松动、脱落。结论微型骨锚应用于指深屈肌腱止点处断裂或止点处撕脱伤的患者,重建其止点,操作容易,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锚 指深屈肌腱 止点 修复
原文传递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伟 刘建惠 +3 位作者 陈亚伟 曹能力 胡晓宇 冯小辉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手外科显微骨科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外伤致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深部无效腔创面患者17例... 目的探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足部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手外科显微骨科应用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外伤致足部软组织缺损伴有深部无效腔创面患者17例,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17~73岁,平均41岁。软组织缺损面积7.5 cm×4.0 cm~26.0 cm×8.0 cm,深部均有1~2处无效腔,创面均伴有不同程度组织坏死、感染。根据旋股外侧动脉降支的走行及分支特点,术前CDU定位1~3条皮肤穿支,术中采用逆行四面解剖法游离皮瓣,携带1~2块嵌合肌瓣,切取皮瓣面积7.5 cm×4.0 cm~26.0 cm×8.0 cm,肌瓣体积为3.0 cm×2.0 cm×2.0 cm~5.0 cm×4.0 cm×3.0 cm。断蒂后将股外侧肌瓣填充深部无效腔,穿支皮瓣覆盖浅表创面,皮瓣供区直接缝合;吻合供区与受区血管,重建嵌合穿支皮瓣血运;5例皮瓣携带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神经(跟内侧神经、跟外侧神经、胫神经感觉支、隐神经)缝接,重建足底感觉。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外观、质地、血运情况、供区与受区皮肤愈合以及瘢痕增生情况,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7例皮瓣均顺利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1例患者因部分肌瓣坏死渗出较多,经清创引流换药后延期愈合,其余皮瓣受区与供区创面均Ⅰ期愈合。经12~48(平均24)个月随访,皮瓣色泽、质地恢复良好,皮瓣供区仅遗留线形瘢痕,功能恢复满意。5例神经缝接的皮瓣感觉恢复至S2级2例、S3级2例、S3+级1例,效果最佳者TPD为22 mm;12例皮瓣未缝接神经,皮瓣仅恢复本体感觉。结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嵌合穿支皮瓣是一种修复足部合并深部无效腔创面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穿支皮瓣 嵌合穿支皮瓣 足部 修复 无效腔
原文传递
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
19
作者 李伟 冯小辉 +3 位作者 胡晓宇 曹能力 陈亚伟 刘建惠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1期59-61,65,共4页
目的分析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20年5月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手腕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急诊一期或择期行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术,术前创面彻底清创,... 目的分析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1月至2020年5月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72例手腕部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患者,急诊一期或择期行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术,术前创面彻底清创,设计同侧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修复覆盖创面,皮瓣面积最小为6 cm×4 cm,面积最大为20 cm×15 cm。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取皮植皮,术后3周皮瓣断蒂。观察皮瓣血供、成活情况、颜色、感觉及耐磨性,手腕部伤口炎症控制情况,皮瓣供区愈合情况等。结果术后72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其中2例皮瓣最远端小面积坏死,换药后愈合。皮瓣供区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手腕部伤口愈合良好,无炎性渗出,皮瓣质地柔软,颜色接近手腕部皮肤40例,发暗32例,供区愈合良好。20例患者皮瓣臃肿,经过再次手术修薄,所有皮瓣形态良好,但是耐磨性差。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蒂轴型皮瓣切取方便,血供丰富,成活率高,外形设计自由,供区损伤小,是一种修复手腕部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轴型 穿支皮瓣 缺损 骨外露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疗效分析
20
作者 李伟 冯小辉 +3 位作者 胡晓宇 曹能力 陈亚伟 刘建惠 《医药论坛杂志》 2023年第10期49-51,56,共4页
目的 探讨前、中斜角肌切断术,结合第一肋骨或颈肋部分切除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至2022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10例,其中神经型8例,血管型2例。其... 目的 探讨前、中斜角肌切断术,结合第一肋骨或颈肋部分切除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horacic outlet syndrome, TOS)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7月至2022年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10例,其中神经型8例,血管型2例。其中1例神经型X线片示颈肋,1例神经型和2例血管型存在第1肋升高压迫臂丛神经血管。术中10例均作前、中斜角肌切断;3例第1肋骨升高压迫臂丛神经血管者同时切除第一肋骨部分骨质,颈肋骨质切除1例。术后的疗效作远期随访。术后随访1~8年,平均为2.7年。以症状、体征有无复发以及是否恢复原工作为随访主要观察指标。疗效按胸廓出口综合征评定标准评定,记录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运动、两点辨别觉、握力、肌肉萎缩恢复情况、血管试验、肌电图、是否恢复原工作等情况。结果 术后10例病人症状均明显改善,其中症状完全消失,运动、两点辨别觉、握力恢复正常,血管试验阴性,肌肉萎缩及肌电图改善明显,能胜任原来工作、日常生活恢复正常者7例;残留部分临床症状,运动及握力等基本恢复正常,不影响原来工作3例,优良率为100%。结论 对于症状较重的胸廓出口综合征,前、中斜角肌切断术,结合第一肋骨或颈肋部分切除术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廓出口综合征 臂丛神经 斜角肌切断 肋骨 卡压 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