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袁鹏 刘宁 +2 位作者 梁振雷 朱绍阳 刘玉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cguire踝关节... 目的探讨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Mcguire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术后恢复治疗时间、术后关节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结论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关节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创伤性踝关节炎 关节镜技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重建修复术中不同缝合方式的应用比较
2
作者 杨帅 王续鹏 《交通医学》 2024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比较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重建修复术中不同缝合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关节镜重建修复术,按术中缝合方式分为单排组、双排组和缝线桥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术前、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采用... 目的:比较肩袖损伤患者关节镜重建修复术中不同缝合方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均接受关节镜重建修复术,按术中缝合方式分为单排组、双排组和缝线桥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术前、术后4周肩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 Form,ASES)量表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以及术后3个月肩袖再撕裂发生率。结果:术后4周ASES评分缝线桥组为79.52±10.36分,双排组为75.42±10.11分,单排组为72.38±9.63分,3组均高于治疗前,缝线桥组高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Constant-Murley评分缝线桥组为35.44±4.27分,双排组为32.56±4.66分,单排组为29.77±5.17分,3组均高于治疗前,缝线桥组高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缝线桥组为2.17±0.97分,双排组为2.26±1.04分,单排组为2.43±1.37分,3组均低于治疗前,缝线桥组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缝线桥组术后肩袖再撕裂发生率低于单排组和双排组,但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结论:相较于双排缝合及单排缝合,在关节镜重建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术中采用缝线桥技术能更好地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与活动度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重建修复术 单排缝合 双排缝合 缝线桥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四股腘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8
3
作者 彭庆州 刘宁 +5 位作者 周晓凯 朱军方 梁振雷 李玲 候颖周 胡宾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6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四股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37例ACL损伤病... 目的探讨自体四股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以自体四股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37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1.4个月。术后36例膝关节活动度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Lachman试验:33例≤1+,4例2+。轴移试验术后全部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1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5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四股绳肌腱、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稳定性较好的方法。准确的关节内入口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膪绳肌腱 可吸收界面螺钉
下载PDF
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肩袖关节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随访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袁鹏 刘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8期5218-5221,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肩袖关节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手法松解后肩袖关节镜修复术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肩袖关节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2例肩袖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手法松解后肩袖关节镜修复术治疗,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肩袖关节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恢复情况(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3、6个月肩关节功能[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前及术后6个月肌肉力量(内旋、外旋、前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ASES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但观察组术后3、6个月ASE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术后3、6个月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肌肉力量均增加(P<0.05),而两组内旋、外旋、前屈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直接松解后肩袖关节修复术治疗肩袖损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但远期效果不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关节镜 直接松解 手法松解 肩袖关节修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袁鹏 刘宁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34期6378-6380,共3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ACL悬吊固定术,观察组...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17例ACL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接受ACL悬吊固定术,观察组接受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RS)]、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量表]及实验室指标[CD44、骨桥蛋白(OPN)水平]。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负重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术后3 d两组NRS评分较术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3个月两组轴移试验、拉赫曼试验、前抽屉试验阳性率均低于术前(P<0.05);术后3个月两组IKDC评分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CD44、OPN水平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三隧道重建术可缩短膝关节ACL损伤患者康复进程,缓解膝关节疼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膝关节功能 关节镜 三隧道重建术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彭庆州 刘志先 李东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7年第9期759-76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54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术前确诊31膝,术中确诊23膝,行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结果本组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疗效评价,优41例,良6例。本组无一例症状复发。治愈...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方法及疗效。方法对47例(54膝)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术前确诊31膝,术中确诊23膝,行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结果本组术前症状完全消失,术后疗效评价,优41例,良6例。本组无一例症状复发。治愈率100%。结论关节镜下内侧滑膜皱襞切除术是治疗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较好的方法。其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疗效佳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 切除术
下载PDF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袁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0期30-32,共3页
目的探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 目的探讨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关节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非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Mazur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 关节镜手术 非手术治疗 效果
下载PDF
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病 被引量:2
8
作者 彭庆州 刘志先 李东升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11期37-38,42,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内翻型骨性关节病的机理及疗效。方法对63例(65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病患者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再行胫骨高位截骨,二者一次完成。术后在可活动支具保护下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内翻型骨性关节病的机理及疗效。方法对63例(65膝)内翻型骨性关节病患者先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再行胫骨高位截骨,二者一次完成。术后在可活动支具保护下进行早期康复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6~45月,平均21月。股胫角由术前的平均183°(182°~186°)纠正至173°(170°~174°),参照Lyshoml-Ⅱ评分评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本组优38例;良22例;可3例;无差。结论胫骨高位截骨结合关节镜下清理术既解决了骨性关节病的内环境、又纠正了膝内翻,有效的缓解内翻型骨性关节病症状、可延缓或免除行人工关节置换,是单间室骨性关节病首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骨性关节病 关节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53例
9
作者 彭庆州 刘志先 李东升 《中原医刊》 2007年第6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以自体四股胴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53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关节镜下保留ACL残端作为定位标志物。以自体四股胴绳肌腱为ACL重建替代物,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对53例ACL损伤病例行重建术。结果随访6。32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膝关节活动度均在正常范围,无韧带撞击现象。Lachman试验:46例≤+,7例++。轴移试验术后全部阴性。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平均50.6分提高到术后的平均9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保留少许ACL残端作为重建前交叉韧带定位标志物,定住准确,方法简单,是提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成功率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损伤 重建术 手术
下载PDF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43例体会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 a,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68±1.36)min。住院时间为(7.11±... 目的观察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患者,均行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 a,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手术时间(75.68±1.36)min。住院时间为(7.11±2.35)d。骨折愈合时间为(10.98±1.06)周。优21例,良17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8.37%(38/43)。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术治疗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手术时间短、骨折愈合快,治疗优良率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内固定术 C型Danis-Weber踝关节骨折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常姣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9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4例。...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该院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54例。2组均行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健康指导、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量化踝泵运动进行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水平、下肢DVT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下肢DVT发生率为1.85%(1/54),低于对照组的14.8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联合早期量化踝泵运动可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减少下肢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 早期量化踝泵运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宝翠 师晓静 常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4期583-586,共4页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019年12月~2021年1月),依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 目的:分析全程护理联合持续被动活动(CPM)干预对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77例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019年12月~2021年1月),依照干预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接受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康复训练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膝关节功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全程护理联合CPM干预应用于膝关节P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能有效提高康复训练依从性,调节心理状态,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护理 持续被动活动 膝关节 交叉韧带 撕脱骨折 康复训练依从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腓骨骨瓣转移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中长期疗效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士基 胡跃林 +2 位作者 江东 焦晨 郭秦炜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39,共4页
目的:观察腓骨骨瓣转移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1994年11月~200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手术治疗的31例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病例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均采用腓骨骨瓣转移固定术,分别应用主观评... 目的:观察腓骨骨瓣转移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1994年11月~2008年12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手术治疗的31例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的病例进行随访,所有病例均采用腓骨骨瓣转移固定术,分别应用主观评价、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Mazur踝关节评分系统和满意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失访4例,27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4±4.2年(5~17年)。1例术后恢复良好,但在术后第5年一次运动时再次意外脱位,二次手术治疗后未再脱位,余26例至今未发生脱位。术后随访时两种评分均显著提高,AOFAS术前70.3±7.9分,术后随访时95.3±5.2分(t=18.99,P<0.001);Mazur评分术前67.4±11.0,术后随访时94.9±4.6分(t=17.04,P<0.001)。患者满意度优良率达92.6%(25/27)。结论:腓骨骨瓣转移固定术治疗复发性腓骨肌腱脱位操作简单,损伤小,中长期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腱 复发性脱位
下载PDF
关节镜下止点重建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玉强 刘宁 +2 位作者 梁振雷 王续鹏 胡滨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止点重建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8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后根部损伤7例,后根联合体部放射状撕裂11例,18例中15例合并前交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止点重建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18例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损伤患者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单纯后根部损伤7例,后根联合体部放射状撕裂11例,18例中15例合并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3例合并多发韧带损伤者均一期重建。患者术前、术后进行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测定,包括Lysholm评分、IKDC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疼痛评分。对随访患者进行MRI检查及二次关节镜探查了解外侧半月板损伤愈合情况。结果 18例随访6-41个月,平均20.2个月。患者术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90.0±4.5、IKDC评分为84.6±3.2、VAS疼痛评分为0.7±0.9,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8例于术后1年接受MRI检查,17例显示完全愈合,愈合率为94.4%。18例接受二次关节镜检查,外侧半月板损伤完全愈合,愈合率为100%。结论通过关节镜下止点重建治疗膝关节外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观察,更有利于对该区域的半月板损伤进行全内修复缝合,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功能评分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 前交叉韧带重建 膝关节 创伤和损伤
原文传递
双钢板内固定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袁鹏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第4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术后1 a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3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采用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术后1 a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骨折均在4~11个月内愈合,未发生内固定物松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钢板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可有效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钢板内固定 自体髂骨植骨 股骨干骨折不愈合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鹏 刘宁 《医药论坛杂志》 2021年第20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接受膝关节镜... 目的分析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研究组接受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对照组接受膝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免疫排斥状况以及术前、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膝关节稳定度(Kneelax评分)、膝关节肌力[峰力矩(PT)、峰力矩与体重比(PT/W)、总功率(TW)]、位置觉差异。结果术后3个月研究组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Kneelax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伸肌、屈肌PT、PT/W、TW于60°/s、120°/s测试速度下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30°、60°位置觉差异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疼痛>1周、抽出积液、白细胞计数>10×10^(9)/L发生率(29.41%&37.25%、49.01%&58.82%、47.06%&54.9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治疗ACL损伤患者时可改善膝关节功能、稳定性、肌力状况,并能优化位置觉差异,且未产生明显免疫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重建术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免疫排除 位置觉差异 膝关节肌力
原文传递
萧氏双C护理模式联合ABC情绪干预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宝翠 师晓静 常娇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84-186,共3页
目的 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联合ABC情绪干预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创伤关节镜科2020-01—2021-05行手术治疗的9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2组,每组48例。... 目的 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联合ABC情绪干预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市骨科医院运动创伤关节镜科2020-01—2021-05行手术治疗的96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干预方法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萧氏双C护理模式联合ABC情绪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遵医行为。干预前、干预3个月时,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估膝关节功能,采用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患者的舒适度,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干预3个月时的HSS评分、GCQ评分和SDS评分、S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萧氏双C护理模式联合ABC情绪干预应用于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临床护理中,可改善患者的遵医行为,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和提高舒适度,并有利于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和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氏双C护理模式 ABC情绪干预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保守治疗与手术修复比较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杨 刘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比较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保守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8年收治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影像检查有无关节内游离体将患者分为两组,23例无游离体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17例有游离体患者给... [目的]比较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保守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018年收治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影像检查有无关节内游离体将患者分为两组,23例无游离体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17例有游离体患者给予手术修复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比较两组患者早期、随访与影像学资料。[结果]保守组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手术组17例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均获随访3~7年,平均(4.8±1.1)年。随访过程中,保守组及手术组各有1例再次出现髌骨脱位,两组间再脱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两组Kujala和Lysholm评分,以及膝伸-屈ROM均显著增加(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Kujala评分、Lysholm评分和膝伸-屈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髌骨倾斜角(patellar title,PT)及髌骨外移(patellar displacement,PD)均显著减小(P<0.05)。治疗前两组间PT和PD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保守组的PT和PD均显著大于手术组(P<0.05)。[结论]青少年急性髌骨脱位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效果相当,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应根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急性髌骨脱位 内侧髌股韧带 保守治疗 手术修复
原文传递
前交叉韧带断裂合并胫骨平台骨折的镜下一期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杨 刘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702-1705,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一期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合并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研究采用一期镜下重建术与复位内固定术治疗ACL损伤合并Schatzker Ⅲ型胫...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一期手术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合并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6月—2018年8月,本研究采用一期镜下重建术与复位内固定术治疗ACL损伤合并Schatzker Ⅲ型胫骨平台骨折26例患者。总结患者临床与影像资料。[结果] 26例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随访10~18个月。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26例患者中,18例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8例尚未恢复至伤前运动水平。影像方面,术后影像显示26例患者胫骨平台骨折复位,优16例,良9例,差1例。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6~10周。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内植物无松动,骨隧道均无明显扩大,关节无明显退变。[结论]镜下一期单束解剖重建ACL和骨折复位内固定可避免分期手术,减少医源性损伤,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断裂 胫骨平台骨折 关节镜术 一期手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