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作者 禹淑莲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为了提高实效性,思想政治课进行研究性学习应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即“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课堂教学与专题研究的关系;研究过程与研究结果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教学 研究性学习 关系
下载PDF
论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的定位
2
作者 刘昆岭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在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生与学校的法律关系的定位是各方认知事件和法规适用的焦点。不能把未成年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定位于监护关系或协议关系,而应定位于教育、管理和保护关系。
关键词 未成年学生 伤害事故 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下载PDF
转型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冲突的成因与对策 被引量:14
3
作者 夏丽华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58-60,共3页
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理论知识传播者、学生人生引路人、学习促进者、课程研制者、教学组织者、团队领导者、学习者、教育研究者和文化创造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源... 在社会转型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担负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政治理论知识传播者、学生人生引路人、学习促进者、课程研制者、教学组织者、团队领导者、学习者、教育研究者和文化创造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源于角色丛中不同角色含有不相容的成分。应从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减轻教师的角色负担和增强教师的角色适应能力等方面入手缓解教师压力和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型期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角色冲突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被引量:1
4
作者 谢铁华 《职业时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0-170,共1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学校道德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推动和保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和谐的学校道德文化环境。因此,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新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 高校教育 学校工作
下载PDF
从国外学校德育途径得出的启示 被引量:7
5
作者 侯亚元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6年第4期164-166,共3页
重视和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焦点,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的普遍关注。分析研究国外学校德育的有效途径,对于改善我国学校德育工作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 国外德育 途径 启示
下载PDF
当前大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方式及有效选择 被引量:5
6
作者 韩本武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德育活动没有取得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的预期效果,当前最有效的选择就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统一,积极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素质 政治社会化
下载PDF
论学校事故中举证责任的分配——以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为视角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工厂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37-40,53,共5页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应符合其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民事行为能力 学生人身伤害事故 举证责任分配原则 表见证明
下载PDF
论学校的法律地位
8
作者 刘昆岭 《河南教育(高教版)(中)》 2007年第8期47-48,共2页
学校的法律地位应定位于授权性行政主体。学校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行为具有法定性,历史上学校是行政主体,从现代国家立法现状来看,学校具有授权行政主体的身份。学校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具有授权性行政主体地位。
关键词 学校 法律地位 行政主体
下载PDF
政治教育职能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蔡胜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38-39,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放松或忽视了对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政治教育都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个体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变,任务的实现则要通过...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们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放松或忽视了对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政治教育都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主要任务是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促进个体由“自然人”向“政治人”转变,任务的实现则要通过其职能得到体现和实现。我们应当客观地看待政治教育,既不要夸大它的作用,也不要贬低它的作用,而应该充分利用它的职能和作用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教育 社会责任感 职能作用 学校德育
下载PDF
现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探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芳 《决策探索》 2007年第02B期54-55,共2页
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许多引人注目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目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应该是全面架构信仰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净化各种社会环境、注重... 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变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出现许多引人注目的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目前,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着眼点,应该是全面架构信仰体系、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净化各种社会环境、注重社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 对策
下载PDF
新制度经济学视域下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体系构建
11
作者 冯玲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169,共3页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主要为解决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来自农村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由银行开办并由国家财政贴息的一系列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集合。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探讨国家助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是国家主要为解决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来自农村的全日制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由银行开办并由国家财政贴息的一系列助学贷款制度安排的集合。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内涵,探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缺失,指出从四方协调、制度创新和法律法规三方面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优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优化体系
下载PDF
农村干群关系紧张对党的建设的影响及对策
12
作者 王芳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5-26,共2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农村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处于深刻变动之中,使干群关系日益紧张,利益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冲突日益增多,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解决农村干群矛盾...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农村各种社会利益关系处于深刻变动之中,使干群关系日益紧张,利益矛盾日益凸显,群体性冲突日益增多,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严重影响,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解决农村干群矛盾必须综合地、配套地、系统地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干群关系 党的建设 影响及对策
下载PDF
毛泽东反特权思想对当前反腐败的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德萍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2-35,共4页
特权思想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反腐败必须首先反特权。毛泽东从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出发,提出了反对党内特权的思想。他认为共产党员和干部,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严格要求自己,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为人民无私奉献,做人民的公仆,... 特权思想是滋生腐败的温床,因此,反腐败必须首先反特权。毛泽东从端正党风和廉政建设出发,提出了反对党内特权的思想。他认为共产党员和干部,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严格要求自己,反对特权思想和行为,为人民无私奉献,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廉洁的政府,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反特权思想 反腐败 指导意义
下载PDF
对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14
作者 任先国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53-54,共2页
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普法的效果明显,对大学进行的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备现代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之“本”。大学法制教育研究虽然有很大的... 大学生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强,普法的效果明显,对大学进行的法制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具备现代法律素质的合格公民的基础性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之“本”。大学法制教育研究虽然有很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的法制教育内涵不足的问题,应加强高校法制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法制教育 大学生 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基础性工程 接受能力 合格公民 法律素质
下载PDF
论民办高校的公法主体地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刘昆岭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47-150,共4页
我国民办高校具备法人资格,是独立的私法人。但在从事公共性教育活动时,其行为已不是私法人的活动,而应认定为公法上的行政委托行为。理解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不能脱离其作为高校最为本质的学历教育活动,在此活动中,民办高校是行使行政... 我国民办高校具备法人资格,是独立的私法人。但在从事公共性教育活动时,其行为已不是私法人的活动,而应认定为公法上的行政委托行为。理解民办高校的法律地位不能脱离其作为高校最为本质的学历教育活动,在此活动中,民办高校是行使行政委托教育权的公法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公法主体 法律地位
下载PDF
美国联邦制特点及其功能探析——以联邦与州的分权为视角 被引量:3
16
作者 夏丽华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8-70,共3页
美国联邦制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从宪法层面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进行比较具体的划分,实行中央与地方二元结构的立法体制,形成了分权合作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利同争、无利躲避的权力交叉和空当现象,调动了中央与地方... 美国联邦制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从宪法层面对中央与地方的权限进行比较具体的划分,实行中央与地方二元结构的立法体制,形成了分权合作型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利同争、无利躲避的权力交叉和空当现象,调动了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特别是弹性的权力运行机制比较恰当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政府间相互扯皮、推诿、效率不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联邦制 特点 功能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与当代中国行政研究及对策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景英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59,共2页
儒家思想在我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人们的潜意识形态中早已根深蒂固。儒家传统正是当今许多行政现象的深层次文化根源,比如重人治而轻法治、流于形式的民主制度、官本位思想等等,我们应该加以克服。其实,儒家思想中也有许多有益的成分,... 儒家思想在我国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人们的潜意识形态中早已根深蒂固。儒家传统正是当今许多行政现象的深层次文化根源,比如重人治而轻法治、流于形式的民主制度、官本位思想等等,我们应该加以克服。其实,儒家思想中也有许多有益的成分,比如重视领导者的素质、尚贤使能等,我们就应该继续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批判 继承 当代行政 对策
下载PDF
建立健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景英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1-142,共2页
要使全社会公民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 要使全社会公民牢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结合起来,鼓励人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要把加强教育与健全机制结合起来,用政策措施褒扬和激励先进,用法律手段引导和规范社会道德生活,使“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形成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辱观 长效机制 八荣八耻
下载PDF
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的困境思考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昆岭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9期27-30,共4页
文章从一案例反映的问题出发,指出了司法实践中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的种种困难,分析了劳动争议诉讼与仲裁衔接难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裁审分离、各自终局"是解决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衔接问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劳动争议 诉讼 仲裁 裁审分离 各自终局
下载PDF
论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伤害事故中举证责任的分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工厂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3,共2页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 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 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 学理上和立法上,无民事行为能力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中的举证责任分配存在较多分歧;该类事故中的举证 责任分配原则的确定,应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整合的角度认识;表见证明是该类事故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的适用规则, 表见证明规则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应符合其适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分配 无民事行为能力 表见证明 适用规则 实体法 程序法 司法实践 力学 学生伤害事故 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