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时期种植牙对根尖周炎拔牙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茜 原辉婷 刘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1801-1802,176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种植牙对根尖周炎(Periapical Periodontitis,PP)拔牙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5例PP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拔牙后择期种植牙手术)61例和观察组(拔牙后同期种植牙...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种植牙对根尖周炎(Periapical Periodontitis,PP)拔牙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125例PP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拔牙后择期种植牙手术)61例和观察组(拔牙后同期种植牙手术)6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两个月后咀嚼功能恢复情况、种植牙成功率和骨吸收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咀嚼功能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且观察组咀嚼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种植牙成功率远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种植直径、长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P患者拔牙后行同期种植比择期种植的治疗效果更好、优势更多,更利于增强咀嚼功能、减少骨吸收量,保证种植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拔牙 同期种植 择期种植 咀嚼功能 种植成功率 骨吸收
下载PDF
牙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原辉婷 刘燕 马一涵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3期458-460,共3页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进行收治的牙槽骨缺损107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方式将其分为对... 目的:研究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对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种植成功率、牙槽神经功能及新骨形成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2年3月于本院进行收治的牙槽骨缺损107例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种植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牙种植体植入)和观察组(54例,牙种植体植入同步Bio-Oss骨粉覆盖),观察临床植入成功率、术前、术后6 m的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SNAP)以及术后不同时期新生骨厚度与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临床植入成功率为52(96.30%)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牙槽骨骨量不足患者临床植入成功率为43(81.13%)例(P<0.05);观察组术后1、3 m的骨厚度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的骨厚度(P>0.05);术后,观察组不同强度刺激下SNAP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3、6 m的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牙种植体植入中同步覆盖Bio-Oss骨粉能进新生骨厚度与骨密度的形成,提高牙槽骨骨量缺损患者的种植成功率,有利于改善正常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植入 同步Bio-Oss骨粉覆盖 牙槽骨骨量 牙槽神经功能
下载PDF
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在上前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刘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在上前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上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上前牙种植术,根据二期手术是否行组织瓣移植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 目的:观察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在上前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上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上前牙种植术,根据二期手术是否行组织瓣移植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愈合基台修复封闭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统计观察组结缔组织成活率,比较两组修复前后唇侧牙龈丰满度、红色美学指数,以及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结缔组织移植成活率为100.00%(42/42);修复3、6个月后,观察组唇侧牙龈丰满度评分均高于修复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修复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及软组织形态、颜色、质地等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用于上前牙种植术中,结缔组织移植成活率高,且可提高患者唇侧牙龈丰满度、红色美学指数和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 上前牙缺失 牙种植术 红色美学指数 修复满意度
下载PDF
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对种植准确度、骨吸收及并发症的影响
4
作者 王茜 原辉婷 刘燕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8期1405-1406,1433,共3页
目的:分析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对种植准确度、骨吸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于本院进行无牙颌种植修复的10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对种植准确度、骨吸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于本院进行无牙颌种植修复的106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无牙颌种植术,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种植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的种植准确度、6 m及12 m的骨吸收情况及术后6 m内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肩部偏差、根尖部偏差、深度偏差及角度偏差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 m及12 m上颌骨及下颌骨吸收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导板引导下无牙颌种植后即刻负重可显著提高种植准确度,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骨吸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导板 无牙颌种植 即刻负重 种植准确度 骨吸收
下载PDF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骨填充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刘燕 原辉婷 +1 位作者 谷艳景 刘洋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骨填充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骨填充材... 目的:观察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联合骨填充材料在上颌窦底提升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上颌窦底提升术的11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骨填充材料植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RF植入。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种植体稳定系数(ISQ)值、新生骨高度,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种植体存留率。结果:术后12、24 h,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ISQ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近中、远中新生骨高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1/55),低于对照组的16.36%(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体存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RF联合骨填充材料应用于上颌窦底提升术患者可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术后ISQ值和新生骨高度,效果优于单用骨填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骨填充材料 上颌窦底提升术 疼痛 种植体稳定系数 新生骨高度
下载PDF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儿童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张梦圆 刘燕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7期797-798,共2页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儿童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的88例儿童,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比较两组牙周健康指标、矫... 目的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在儿童早期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口腔正畸的88例儿童,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固定矫治器正畸,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正畸。比较两组牙周健康指标、矫治时间、咀嚼功能。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I、PLI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转正时间、矫治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咀嚼功能检测波长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可改善早期矫正儿童的牙周健康水平及咀嚼功能,且可缩短矫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口腔正畸 牙周健康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氧化锆、钴铬合金对全冠修复患者龈沟液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弱凋亡诱导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水平及牙周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俊 朱兰省 《黑龙江医学》 2022年第8期901-904,共4页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氧化锆、钴铬合金对全冠修复患者龈沟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L)水平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CAD/CAM)氧化锆、钴铬合金对全冠修复患者龈沟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RANKL)水平及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郑州植得口腔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31例全冠修复患者,根据修复材料的不同分为观察组70例、对照组61例。两组患者均行全冠修复,观察组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对照组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体,修复完成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修复后6个月的修复合格率、龈下菌斑标本中致病菌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的牙周临床指标、龈沟液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修复体完整性、颜色匹配、牙龈状况合格率为97.14%、100.00%、95.71%,高于对照组的86.89%、93.44%、8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4、4.735、1.021,P<0.05)。修复后6个月,两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BI)及龈沟液IL-6、TWEAK、RANKL水平均高于修复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79、3.405、15.665,P<0.05)。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齿垢密螺旋体(Td)、牙龈卟啉单胞菌(Pg)、放线嗜血杆菌(Aa)、福赛斯坦纳菌(Tf)、具核酸杆菌(Fn)、中间普氏菌(Pi)检出率为4.29%、7.14%、5.71%、2.86%、7.14%、8.57%,低于对照组的19.67%、22.95%、21.31%、18.03%、19.67%、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11、6.569、7.022、8.398、4.531、5.210,P<0.05)。结论:相较于钴铬合金,CAD/CAM氧化锆对全冠修复患者牙周组织的破坏较小,可降低龈沟液IL-6、TWEAK、RANKL及龈下菌斑标本中致病菌水平,减轻其牙周炎症,有助于提高修复合格率,更有益于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冠修复 钴铬合金 计算机辅助设计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弱凋亡诱导因子 核因子κ-B受体激活因子
下载PDF
miR-383通过调控FBXO5表达抑制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和迁移
8
作者 周俊 原辉婷 +1 位作者 余少壮 朱兰省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3289-3295,共7页
目的探讨miR-383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分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PDLCs,再进行成骨诱导,取第0、1、7、14天细胞用于实验。将miR-con、miR-383、anti-miR-con、anti-miR-383、pcDNA、pcDNA-F-box蛋白(FBXO)5分别转染至... 目的探讨miR-383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分化和迁移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PDLCs,再进行成骨诱导,取第0、1、7、14天细胞用于实验。将miR-con、miR-383、anti-miR-con、anti-miR-383、pcDNA、pcDNA-F-box蛋白(FBXO)5分别转染至hPDLCs中,分别记为miR-con组、miR-383组、anti-miR-con组、anti-miR-383组、pcDNA组、pcDNA-FBXO5组;将anti-miR-383分别与si-con、si-FBXO5共转染至hPDLCs中,记为anti-miR-383+si-con组、anti-miR-383+si-FBXO5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383和FBXO5 mRNA表达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FBXO5、Runt相关转录因子(RUNX)2、碱性磷酸酶(ALP)、OSX、骨钙素(OCN)、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蛋白(IκB)和磷酸化IκBα(p-IκBα)蛋白表达;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hPDLCs迁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83和FBXO5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成骨诱导第1天细胞相比,第7、14天细胞中miR-38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FBXO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干扰miR-383表达和过表达FBXO5,hPDLCs中RUNX2、ALP、OSX和OC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hPDLCs迁移数量显著升高,细胞间相对宽度显著降低(P<0.05)。miR-383靶向调控FBXO5,沉默FBXO5部分逆转干扰miR-383 hPDLCs迁移和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干扰miR-383表达,p-IκB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抑制NF-κB信号通路激活,而沉默FBXO5部分逆转干扰miR-383对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作用。结论干扰miR-383表达可促进hPDLCs成骨分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FBXO5和NF-κB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83 FBXO5 人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