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15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赵普学 许自强 安全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伽玛刀治疗 疗效观察 旋转式伽玛刀 随访 评价
下载PDF
听神经瘤显微手术治疗91例分析
2
作者 单峤 冯祖荫 +2 位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寿记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704-1705,共2页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手术治疗 经病 听神经鞘瘤 颅内肿瘤 MRI诊断 术前 术后 手术切除 发病率
下载PDF
老年人垂体腺瘤及其显微外科治疗
3
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5 位作者 许自强 寿纪新 单峤 安全 李培栋 赵忠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1年第6期72-73,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6例 6 0岁以上垂体腺瘤病人的外科治疗。将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分析比较了术后常规放疗和γ 刀立体定向放疗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外科手术 ,肿瘤... 目的 探讨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 46例 6 0岁以上垂体腺瘤病人的外科治疗。将手术方式和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同时分析比较了术后常规放疗和γ 刀立体定向放疗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经外科手术 ,肿瘤全切 38例。大部分切除和次全切者行r 刀治疗 6例 ;随访 41例 ,平均随访 3.8年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应注意老年人垂体腺瘤常缺乏相应临床体征 ,易造成误诊和漏诊 ;对老年人垂体腺瘤的治疗以显微外科手术为主 ,减少并发症是降低术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 治疗
下载PDF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咽管瘤23例
4
作者 单峤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9-90,共2页
目的 总结全切或近全切颅咽管瘤的入路选择和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 采用经蝶入路、经额部纵裂入路、经额底入路等显微手术方法 ,切除颅咽管瘤 2 3例。术前和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和下丘脑功能紊乱。结果 全切 +近全... 目的 总结全切或近全切颅咽管瘤的入路选择和术后并发症处理。方法 采用经蝶入路、经额部纵裂入路、经额底入路等显微手术方法 ,切除颅咽管瘤 2 3例。术前和术后积极预防和治疗尿崩症、电解质紊乱和下丘脑功能紊乱。结果 全切 +近全切 1 4例 (60 .8% ) ,大部切除 9例 (39.1 % ) ,死亡 1例 (4.3 % )。术后并发症为尿崩症 2 1例 (91 .3 % )、血电解质紊乱 2 0例 (87% )、癫 2例 (8.7% )。结论 直视下显微操作是保护下丘脑功能和尽可能全切肿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颅咽管瘤 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显微手术治疗大型听神经瘤
5
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5 位作者 许自强 单峤 寿纪新 安全 李培栋 赵忠伟 《铁道医学》 2000年第2期105-106,共2页
目的 探讨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患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定期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率 84 .2 % (6 4 / 76 )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 87.1% ,术前有听力者听神经保留率 51.7% ,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 ... 目的 探讨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患侧枕下乙状窦后入路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 ,定期随访。结果 肿瘤全切率 84 .2 % (6 4 / 76 ) ,面神经解剖保留率 87.1% ,术前有听力者听神经保留率 51.7% ,无手术死亡。平均随访 4 .6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采用显微技术行大型听神经瘤经枕下乙状窦入路切除术 ,是提高肿瘤全切率和面、听神经保留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显微外科手术 术式 疗效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6
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4 位作者 许自强 寿纪新 安全 李培栋 赵忠伟 《铁道医学》 2001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 0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 在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并在术中应用控制性低血压 ,术后防治血管痉挛。结果 早期手术 4例 ,延期手术 16例。按Hunt&Hess分级Ⅰ~Ⅲ级 15例 ,Ⅳ~Ⅴ级 5例。全组无手术死... 目的 回顾性分析 2 0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经验。方法 在显微镜下直视手术 ,并在术中应用控制性低血压 ,术后防治血管痉挛。结果 早期手术 4例 ,延期手术 16例。按Hunt&Hess分级Ⅰ~Ⅲ级 15例 ,Ⅳ~Ⅴ级 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外科手术 Hunt&Hess分级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7
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5 位作者 许自强 寿纪新 安全 李培栋 赵忠伟 单峤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3期273-274,共2页
报告19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其中包括大脑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显微镜下手术,早期手术3例,延期手术16例。按H&K分级Ⅰ-Ⅲ级14例,Ⅳ~Ⅴ级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重... 报告19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其中包括大脑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颈内动脉床突上段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3例。显微镜下手术,早期手术3例,延期手术16例。按H&K分级Ⅰ-Ⅲ级14例,Ⅳ~Ⅴ级5例。全组无手术死亡。重点讨论了手术时机、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显微手术和血管痉挛的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5例
8
作者 许自强 赵普学 +1 位作者 王振江 曹淑芬 《铁道医学》 2000年第5期328-329,共2页
目的 探讨使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国产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照射靶点为三叉神经感觉根 ,4mm准直器 ,2~ 3个等中心点 ,中心剂量 70~ 90Gy。结果 随访 3~ 18个月 ,有效率 88% ,... 目的 探讨使用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采用国产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 ,照射靶点为三叉神经感觉根 ,4mm准直器 ,2~ 3个等中心点 ,中心剂量 70~ 90Gy。结果 随访 3~ 18个月 ,有效率 88% ,无放射性水肿、神经功能缺失、脑干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效果满意 ,安全性高 ,可以作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放射治疗
下载PDF
脑胶质瘤中bcl-2基因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新军 赵忠伟 +3 位作者 刘泉 寿纪新 李培栋 单峤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05-607,672,共4页
目的探讨bcl-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检测61例人胶质瘤组织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bcl-2蛋白和bcl-2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55例(87.0%)表达bcl-2蛋白,原位杂... 目的探讨bcl-2基因在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恶性程度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杂交检测61例人胶质瘤组织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bcl-2蛋白和bcl-2mRNA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染色55例(87.0%)表达bcl-2蛋白,原位杂交显示58例(92.8%)表达bcl-2mRNA,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bcl-2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蛋白质水平,且bcl-2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显著正相关系,而20例正常人脑组织中仅4例表达bcl-2蛋白,6例表达bcl-2mRNA(均P<0.01)。结论恶性胶质瘤细胞中普遍存在bcl-2基因的高表达,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临床预后存在密切关系,bcl-2基因可能成为恶性胶质瘤基因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BCL-2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预后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亚低温辅助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4 位作者 寿纪新 李培栋 单峤 赵忠伟 刘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8-70,共3页
目的 :研究亚低温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 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对照组。亚低温组 33例 ,均于术后 2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 ,持续 38~ 72h ,肛温维持在35 .0~ 35 .5℃。对照组 32例 ... 目的 :研究亚低温应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6 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降温对照组。亚低温组 33例 ,均于术后 2h内进行亚低温治疗 ,持续 38~ 72h ,肛温维持在35 .0~ 35 .5℃。对照组 32例 ,体温维持在 37.0~ 37.5℃。 2组其他治疗相同。监测降温期间患者的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颅内压、血糖、血电解质和血气。 2组患者均于术后 3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 (ADL)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患者术后高颅压、高血糖、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下降 (P<0 .0 5 ) ;无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明显降低 ,预后显著改善 (P <0 .0 5 )。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适时恰当应用亚低温辅助治疗 ,可降低术后病死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手术治疗 亚低温 预后
下载PDF
颅咽管瘤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忠伟 高冬玲 +2 位作者 王新军 刘泉 张云汉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i003,共4页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tumornecori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receptor,TRAILR)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细胞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蛋白的表...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 (tumornecorisisfactorrelatedapoptosisinducedligandreceptor,TRAILR)在颅咽管瘤细胞中的表达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颅咽管瘤细胞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蛋白的表达。同时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颅咽管瘤中诱骗受体 (Decoyreceptor,DcR)在mRNA水平的表达。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2 4例颅咽管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 (Deathreceptor,DR)DR4和DR5 ,7例 (2 9.2 % )表达DcR1 ,5例 (2 0 .8% )表达DcR2 ,而 1 6例正常脑组织普遍表达DcR ,7例 (43 .8% )表达DR4 ,5例 (31 .3 % )表达DR5。颅咽管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以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 ,两者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1 )。原位杂交显示 2 4例颅咽管瘤组织分别有 1 9例 (79.2 % )DcR1和 1 5例 (62 .5 % )DcR2在mRNA水平呈强阳性表达 ,DcR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翻译水平 (P <0 .0 1 )。结论 颅咽管瘤细胞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和DcR的低表达 ,DcR在颅咽管瘤中限制性表达的调控位于转录后水平。这可能为颅咽管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咽管瘤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凋亡
下载PDF
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诊断与手术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寿记新 赵普学 +1 位作者 王新军 许自强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颅内蛛网膜囊肿 诊断 外科治疗 儿童
下载PDF
DR4及DR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忠伟 陈奎生 +3 位作者 王新军 李培栋 贺付成 张云汉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TRAIL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DR4和DR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4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5例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34例胶质母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 目的:研究TRAIL的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DR4和DR5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34例胶质母细胞瘤及25例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34例胶质母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R4和DR5,而25例正常脑组织中11例(44.0%)表达DR4,9例(36.0%)表达DR5。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明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位杂交显示,DR在全部34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和大部分正常脑组织中均呈强阳性表达,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胶质母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这可能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DR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差异可能是TRAIL选择性诱导凋亡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TRAIL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脑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军 魏明 +5 位作者 赵忠伟 赵普学 寿纪新 李培栋 单峤 刘泉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3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脑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TSGF)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脑肿瘤患者血清标本,使血清中TSGF与显色剂显色反应,测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求出TSGF含量,并设健康组作对照。结果 88例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72...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脑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TSGF)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脑肿瘤患者血清标本,使血清中TSGF与显色剂显色反应,测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求出TSGF含量,并设健康组作对照。结果 88例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72.3±10.1)高于健康对照组(50.4±8.5),P<0.05。其中恶性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82.3±8.7)显著高于良性脑肿瘤患者TSGF含量(58.7±8.4),P<0.01。48例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血清TSGF含量(58.9±9.3)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TSGF含量变化与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TSGF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恶性度评估、预后预测和脑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预示恶性脑肿瘤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血清 肿瘤相关物质 检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老年性垂体腺瘤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新军 赵普学 +2 位作者 寿纪新 李培栋 赵忠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222-222,共1页
关键词 垂体肿瘤 诊断 老年人 误诊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
16
作者 赵忠伟 张云汉 +2 位作者 陈奎生 王新军 寿纪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04-406,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0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0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R)DR4和DR5,9例(45.0%)表达诱骗受体(DcR)DcR1,5例(25.0%)表达DcR2,而18例正常脑组织普遍表达DcR,7例(38.9%)表达DR4,6例(33.3%)表达DR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以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原位杂交显示,20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分别有19例(95.0%)DcR1和17例(85.0%)DcR2在mRNA水平呈阳性表达,DcR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翻译水平(P<0.01)。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和DcR的低表达,Dc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限制性表达的调控位于转录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星形细胞瘤 细胞凋亡 配体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RAIL受体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17
作者 赵忠伟 高冬玲 +2 位作者 陈奎生 王新军 张云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5-377,共3页
目的:研究TRAIL受体(TRAIL receptor,TRAILR)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胶质母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2例胶质母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 目的:研究TRAIL受体(TRAIL receptor,TRAILR)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胶质母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2例胶质母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eath receptor,DR)DR4和DR5,9例(40.9%)表达诱骗受体(Decoy receptor,DcR)DcR1,5例(22.7%)表达DcR2,而20例正常脑组织普遍表达DcR,8例(40.0%)表达DR4,6例(30.0%)表达DR5。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以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原位杂交显示,22例胶质母细胞瘤组织分别有19例(86.4%)DcR1和17例(77.3%)DcR2在m RNA水平呈阳性表达,DcR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翻译水平(P<0.01)。结论:胶质母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和DcR的低表达,DcR在胶质母细胞瘤中限制性表达的调控位于转录后水平。这可能为胶质母细胞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TRAIL 细胞凋亡
下载PDF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的表达及意义☆
18
作者 赵忠伟 王新军 +3 位作者 寿纪新 高冬玲 陈奎生 张云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5-167,i012,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eceptor,TRAIL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6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TRAILreceptor,TRAIL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联合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TRAILR的表达。结果26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均大量表达死亡受体(deathreceptor,DR)DR4和DR5,10例表达诱骗受体(decoyreceptor,DcR)DcR1,13例表达DcR2;20例正常脑组织普遍表达DcR,8例表达DR4,6例表达DR5。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中DR的高表达以及DcR的低表达不同于正常脑组织中DR的低表达及DcR的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原位杂交显示,26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组织分别有20例DcR1和21例DcR2在mRNA水平呈阳性表达,DcR在转录水平的表达明显高于翻译水平(P<0.01)。结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普遍存在DR的高表达和DcR的低表达;DcR在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中限制性表达的调控位于转录后水平。这可能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的凋亡诱导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严重鼻衄的介入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展会 徐慧棣 +3 位作者 刘小勇 孙波 张菊 郑青 《陕西医学杂志》 CAS 1995年第8期462-464,F002,F003,共5页
对6例严重鼻衄病人,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造影,明确了出血原因,并同步行相应的栓塞治疗,疗效满意。
关键词 鼻衄 栓塞疗法 介入疗法 介入放射治疗
下载PDF
旋转式伽玛刀治疗颅内病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自强 赵普学 +1 位作者 王振江 曹淑芬 《铁道医学》 2000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各类颅内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OUR 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 50 0例各类颅内病变。结果  2 0 2例随访 3~ 2 0个月 ,显效 77.2 % (156例 ) ,无变化 8.9% (18例 ) ,加重 13.9% (2 8例 )。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 ,...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各类颅内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OUR XGD旋转式伽玛刀治疗 50 0例各类颅内病变。结果  2 0 2例随访 3~ 2 0个月 ,显效 77.2 % (156例 ) ,无变化 8.9% (18例 ) ,加重 13.9% (2 8例 )。结论 只要适应证选择适当 ,治疗剂量合理 ,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式伽玛刀 颅内肿瘤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