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8例气管切开后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分析
1
作者 李武英 黑映雪 谢多双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医院感染 气管切开 并发症
下载PDF
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龚钰清 陈悦 +2 位作者 柯昌征 李东 刘莉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试验组在常规保肝、促肝细胞生长、退黄的基础之... 目的:观察早期大剂量应用美能(β-甘草酸复方制剂)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3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对照2组和对照3组。试验组在常规保肝、促肝细胞生长、退黄的基础之上早期加用大剂量美能(100 mL.d-1)和拉米夫定(0.1 g,qd);对照1组采用常规治疗;对照2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拉米夫定(0.1 g,qd)。对照3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用小剂量美能(40 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和拉米夫定(0.1 g,qd)。结果:试验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水平明显恢复,与其他各组相比HBVDNA水平下降最早且最快降至检测水平以下。试验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其他各组(P<0.01)。结论:早期大剂量美能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能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国内文献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莉 陈悦 +4 位作者 柯昌征 刘国华 李东 马德强 穆敬平 《肝脏》 2007年第5期346-350,共5页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评价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国内文献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有关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8个RCT(n=578)研究拉米夫定100mg/d治疗乙肝肝硬化... 目的应用荟萃分析评价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国内文献的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有关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8个RCT(n=578)研究拉米夫定100mg/d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纳入文献的总体方法学质量较高,4篇Jadad评分为3分以上,但在随机化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的使用方面重视不够。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拉米夫定可明显促使ALT复常,对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内使用拉米夫定对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期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治疗组的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是安全的,它可使ALT复常,降低Child-Pugh评分,但对远期HBVDNA和HBeAg阴转率尚无足够证据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荟萃分析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莉 陈悦 +4 位作者 柯昌征 刘国华 李东 马德强 穆敬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24-128,共5页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国内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有关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8个RCT(n=578... 目的应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评价国内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应用循证医学的系统评价方法,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在国内生物医学期刊有关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8个RCT(n=578)研究拉米夫定100mg/d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疗效,纳入文献的总体方法学质量较高,4篇Jadad评分为3分以上,但在随机化方法、分配隐藏和盲法的使用方面重视不够。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拉米夫定可明显促使ALT复常,对Child—Pugh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内使用拉米夫定对HBVDNA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长期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治疗组的HBeAg转阴率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是安全的,它可使ALT复常,降低Child—Pugh评分,但对HBVDNA和HBeAg转阴率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乙型肝炎 肝硬化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龚钰清 任泽久 +5 位作者 陈悦 朱琳 李东 柯昌征 汤守斌 刘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83-384,共2页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 目的: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二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及各期存活率。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PT、PTA等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早、中期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治疗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 DNA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柯昌征 陈悦 +5 位作者 龚作炯 王明春 李东 朱琳 刘莉 周作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动态观察 72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HBVDNA在治疗 6周时 ( 2~ 8周 ) ... 目的 :研究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 (慢乙肝 )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动态观察 72例拉米夫定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及PBMC内HBVDNA的含量变化。结果 :治疗组血清HBVDNA在治疗 6周时 ( 2~ 8周 ) 2 1例转阴 ,PBMC中HBVDNA在治疗 16周 ( 8~ 2 4周 )时 17例转阴。结论 :拉米夫定对慢乙肝患者血清HBVDNA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起效快 ,同时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 ,对PBMC内HBVDNA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血清 PBMC HBVDNA 动态变化
下载PDF
芬必得不同时点给药对α-1b干扰素发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国华 龚钰清 +3 位作者 熊晓美 叶宝霞 张咏红 白红霞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042-1043,共2页
关键词 Α-1B干扰素 发热时间 芬必得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龚钰清 刘莉 +4 位作者 陈焰 陈悦 柯昌征 汤守斌 刘国华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6-757,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NF-α、IL-10及IL-18水平...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及白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5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别在血浆置换治疗前后检测血清TNF-α、IL-10及IL-18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8的水平明显升高,而IL-10的水平显著下降,同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1);血浆置换组治疗后血清TNF-α及IL-18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清TNF-α、IL-18的水平,并且升高IL-10的水平,通过调整细胞因子的平衡,保护肝细胞,促进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10(IL-10) 白细胞介素-18(IL-18)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APOBEC3G mRNA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新宇 王鲁文 +3 位作者 刘莉 刘祥胜 陈悦 龚作炯 《肝脏》 2009年第1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乙型肝炎患者 APOBEC3G MRNA表达 抗逆转录病毒 慢性乙型肝炎 重型肝炎患者 胞苷脱氨酶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钰清 陈悦 +4 位作者 任泽久 朱琳 柯昌征 汤守斌 刘国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79-480,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前后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同健...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血浆置换组及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前后血清TNF-α、sIL-2R及内毒素水平的变化,并同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前血清内毒素、TNF-α、sIL-2R水平明显升高,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浆置换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TNF-α及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血清内毒素、TNF-α及sIL-2R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浆置换可降低血清内毒素、TNF-α及sIL-2R的水平,通过影响细胞因子水平,保护肝细胞,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L-2R 血浆置换 患者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对照组 血清TNF-Α 血清内毒素 水平 结论 显著性
下载PDF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龚钰清 陈悦 +3 位作者 任泽久 朱琳 汤守斌 刘国华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69-271,共3页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 [目的 ]观察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方法 ]177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综合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人工肝支持系统 ,而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及各期存活率。 [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症状、肝功能、PT、PTA等指标的改善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早、中期存活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联合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明显提高药物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肝支持系统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靶向X基因shRNA特异抑制HBV基因表达和复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忠吉 柯昌征 +3 位作者 汤守兵 陈悦 陆蒙吉 杨东亮 《郧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6期481-485,共5页
目的:研究针对HBV X基因小发夹RNA(shRNA)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4个HBV X基因特异性shRNA的表达质粒pshHBx1-4,与HBV复制性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Northern和Southern印迹法检测HBV的mRNA和病毒复... 目的:研究针对HBV X基因小发夹RNA(shRNA)对HB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分子克隆方法构建了4个HBV X基因特异性shRNA的表达质粒pshHBx1-4,与HBV复制性质粒共转染HepG2细胞,Northern和Southern印迹法检测HBV的mRNA和病毒复制中间体,化学发光微粒免疫分析方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免疫荧光染色分析细胞HBcAg的表达水平。结果:共转染pshHBx1-4显著抑制HBV mRNA表达、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HBsAg和HBeAg的水平和细胞内HBcAg的表达水平、并有效抑制HBV的病毒复制中间体的合成。结论:HBV X基因特异性的shRNA可以有效抑制HBV的基因表达和病毒复制,有可能发展成为新的抗HBV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小干扰性RNA 发夹状RNA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治疗
下载PDF
土拨鼠肝炎病毒可复制性克隆的构建和鉴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忠吉 李新宇 +4 位作者 李磊 李东 陈悦 陆蒙吉 杨东亮 《肝脏》 2009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关键词 土拨鼠肝炎病毒 HBV慢性感染 复制性 致癌分子机制 治疗性疫苗 鉴定 克隆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内HBV DNA存在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立东 陈悦 +2 位作者 熊勇 孟忠吉 刘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存在状况,分析HBVDNA与DC功能下降的内在联系。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rhGM CSF,rhIL4的培养基中诱导培养为DC,用流式细胞...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存在状况,分析HBVDNA与DC功能下降的内在联系。方法: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在含rhGM CSF,rhIL4的培养基中诱导培养为D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DC的表型变化,用流式细胞仪分选出树突状细胞,应用PCR技术检测DC内HBVDNA存在状况。结果:①表达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的共刺激分子(B7-1,B7-2,CD1α)及MHCⅡ类分子(HLA DR)的水平明显降低。②树突状细胞内HBVDNA检测结果阳性。结论: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内存在HBVDNA感染,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树突状细胞与正常人相比,表型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HBVDNA RHGM-CSF 树突状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PCR技术检测 MHCⅡ类分子 乙型肝炎病毒 rhIL-4 外周血培养 单个核细胞 共刺激分子 DNA感染 内在联系 诱导培养 表型变化 乙肝患者 检测结果 表达降低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龚钰清 陈悦 +2 位作者 刘国华 柯昌征 李东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10期1755-17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负荷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定量水平;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病毒负荷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分为血浆置换(PE)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置换治疗前后肝功能、乙肝标志物、HBV定量水平;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血浆置换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和HBV定量水平。【结果】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PE治疗前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水平明显升高,PE术后肝功能和HBVDNA定量水平有显著下降,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死亡者PE治疗后总胆红素及HBVDNA定量水平同存活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PE可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清HBVDNA定量水平,对外周血HBV有较强的清除作用。PE术后总胆红素和HBVDNA定量水平可以成为预测重肝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慢性 DNA 病毒/血液 血浆交换
下载PDF
血浆置换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液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8及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春慧 龚钰清 +1 位作者 陈悦 刘国华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368-370,共3页
关键词 血浆置换治疗 血液净化技术 内毒素水平 肿瘤坏死因子-Α 重型肝炎 乙型肝炎患者 白介素-18 血清TNF-α
下载PDF
TIM-3分子与临床疾病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德强 郝友华 杨东亮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96-999,共4页
TIM-3是TIMs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它是区分Th1/Th2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志,还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就TIM-3的结构、表达、配体及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关系... TIM-3是TIMs家族中一个重要的成员,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它是区分Th1/Th2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志,还参与机体的固有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调节,与多种临床疾病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本文就TIM-3的结构、表达、配体及与多种临床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3分子 临床疾病
下载PDF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 DNA含量及IL-18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龚钰清 盛国光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272-273,276,共3页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含量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替比夫定治疗前后CHB轻、中、重度三组患者血清和PBMC HBV DNA含量及IL-18的水平,并同健...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HBV DNA含量及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替比夫定治疗前后CHB轻、中、重度三组患者血清和PBMC HBV DNA含量及IL-18的水平,并同健康对照组做比较。结果:CHB各组患者血清及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8水平同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血清ALT/AST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替比夫定治疗可以迅速降低病毒负荷,但PBMC内病毒负荷的下降要晚于血清HBV DNA水平的下降;PBMC中IL-18的下降要明显早于血清中IL-18的下降。结论:血清IL-18水平可以作为监测肝细胞炎性损伤程度的一个可靠指标;PBMC上清液中IL-18的水平可以作为一个灵敏的指标早期预测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的效果;PBMC内病毒池的持续存在可能是HBV抗病毒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白细胞介素-18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病毒载量
下载PDF
腹腔穿刺放液及腹腔注射泰能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9
作者 柯昌征 任泽久 李东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腹腔穿刺放液 腹腔注射 泰能 治疗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并发症及护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春慧 柯昌征 +1 位作者 龚钰清 刘国华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血浆置换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