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的解剖基础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有余 姚忠军 +3 位作者 郑和平 徐圣康 何明武 廖有乔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尺动脉腕上皮支来源、走行、分支及分布范围进行解剖学观测;在40侧成人干燥手骨上测量了豌豆骨和月骨的形态学数据;1侧新... 目的:为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5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对尺动脉腕上皮支来源、走行、分支及分布范围进行解剖学观测;在40侧成人干燥手骨上测量了豌豆骨和月骨的形态学数据;1侧新鲜标本摹拟手术设计。结果:①豌豆骨纵径和月骨横径接近,分别为(12.8±1.5)mm和(12.5±1.5)mm;②尺动脉腕上皮支在豌豆骨近侧3.9cm处起于尺动脉,分为升支和降支。其中降支与尺神经手背支伴行下降,经尺骨头与豌豆骨之间进入手背尺侧,沿途除发支供养尺侧腕屈肌腱、小鱼际、手背尺侧皮肤外,还发出3~7支外径(0.3~0.7)mm的分支营养豌豆骨。结论:以尺动脉腕上皮支降支为蒂豌豆骨移位替代月骨,血供可靠,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动脉腕上皮支 豌豆骨 月骨 骨坏死
下载PDF
血脂、血糖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田彩霞 刘堂鑫 邱方城 《微循环学杂志》 2009年第2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再植成活率 断指再植 高血脂 高血糖 热缺血时间 小动脉硬化 致伤原因 血管病变
下载PDF
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彩霞 李艳 +3 位作者 邱方城 秦维超 郑卫东 刘堂鑫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8年第5期517-520,共4页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十堰地区汉族人群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1例早发AMI患者和186名健康对照者的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十堰地区汉族人群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与早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61例早发AMI患者和186名健康对照者的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应用微粒子增强透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早发AMI患者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荧光强度为6.81±2.16比2.08±1.19,P<0.01);而其血清sCD40L及hs-CRP也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基因型分布在早发AMI组(CC=34.2%、CT=54.7%、TT=11.1%)与对照组(CC=23.7%、CT=56.9%、TT=19.4%)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发AMI组C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5%比52.2%,OR=1.465,95%CI:1.082~1.983,P<0.05);B淋巴细胞CD40表达水平在CC、CT、TT各基因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0基因启动子区-1C/T多态性可能与我国湖北十堰地区汉族人群早发AMI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D40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尺骨冠状突骨折并肘关节后脱位的处理 被引量:2
4
作者 胡军 姚忠军 +4 位作者 廖有乔 刘有余 杨帆 刘东 何明武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冠状突 肘关节
下载PDF
残指足背寄养二期联合足部皮瓣回植术治疗手部毁损离断伤 被引量:2
5
作者 詹祖锋 曹建伟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2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毁损离断伤残指足背寄养二期联合足部皮瓣手再造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3例手部毁损性离断患者,采用残拇(指)临时寄养足背,成活后行二期联合足背皮瓣游离移植,重建手的部分功能。结果:各手指及联合的皮瓣均完全存活。结论:残指... 目的:探讨毁损离断伤残指足背寄养二期联合足部皮瓣手再造术的方法与效果。方法:3例手部毁损性离断患者,采用残拇(指)临时寄养足背,成活后行二期联合足背皮瓣游离移植,重建手的部分功能。结果:各手指及联合的皮瓣均完全存活。结论:残指足背寄养二期联合足部皮瓣手再造术可改善患肢功能,降低致残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毁损离断伤 寄养 足背皮瓣 回植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IFN-γ诱导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田彩霞 秦维超 +2 位作者 王家宁 邱方城 刘堂鑫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IFN-γ刺激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变化,以及经辛伐他汀干预后不同基因型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原代培养,用100μg/LIFN-γ及20μmol/L辛... 目的:探讨经IFN-γ刺激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变化,以及经辛伐他汀干预后不同基因型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42例健康志愿者,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并原代培养,用100μg/LIFN-γ及20μmol/L辛伐他汀对单个核细胞进行干预,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培养24h后表达CD40的水平。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这42位志愿者CD40-1C/T基因多态性,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达CD40的水平。结果:基础状态下单个核细胞培养24h后,CD40表达水平升高,且CC、CT、TT基因型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IFN-γ刺激状态下,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CC基因型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CT、TT基因型(P<0.05);辛伐他汀和IFN-γ共同作用下,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IFN-γ诱导的CD40表达,但对CC、CT、TT基因型单个核细胞的抑制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0-1C/T多态性可以影响单个核细胞CD40表达水平,辛伐他汀可显著抑制IFN-γ刺激后CD40的表达,但对不同基因型单个核细胞的保护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CD40 IFN-Γ 单个核细胞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