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袁爱军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3期120-122,126,共4页
目的观察心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该院心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40名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参比组20名医护人员应用基础管理模式,观察组20名医护人员应用层级管理模... 目的观察心内科护理管理中运用层级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于该院心内科工作的医护人员40名展开研究,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参比组20名医护人员应用基础管理模式,观察组20名医护人员应用层级管理模式。分析两组心内科医护人员管理后的心内科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工作能力、管理满意度。结果管理后,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心内科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强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负责患者的管理满意度高于参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层级管理模式能够丰富医护人员心内科相关知识,增强医护人员工作能力,提高管理服务质量,建议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 基础管理模式 层级管理模式 管理效果
下载PDF
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30
2
作者 朱丹 郭彩艳 +1 位作者 缪思斯 陈小亮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66-969,共4页
目的:评价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12至2015-12在我院行冠脉介入诊疗的661例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作为... 目的:评价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12至2015-12在我院行冠脉介入诊疗的661例60岁以上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76例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80~92岁,平均(83.2±3.8)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585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0~79岁,平均(68.3±5.2)岁,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冠脉病变、穿刺桡动脉失败率、PCI成功率和术中、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比较。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肱动脉途径分别为1.0%和2.6%、穿刺桡动脉失败改股动脉途径分别为1.5%和2.6%、PCI成功率分别为96.5%和96.4%、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45.7±21.2)min和(47.6±18.5)min、单纯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使用量分别为(28.9±10.2)ml和(30.6±8.8)ml、冠状动脉造影+PCI对比剂使用量分别为(150.4±35.7)ml和(155.6±28.2)ml、术中相关心脏事件分别为0.7%和1.3%、术后血管并发症分别为0.9%和2.6%、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5.7±1.9)d和(6.3±2.7)d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老年冠心病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建新 胡大军 +1 位作者 杜巍 钟敏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179-185,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的144例STEMI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PCI及常规治疗),低剂量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替罗非班),高剂量替罗非...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行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疗效。方法:本院的144例STEMI患者,被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PCI及常规治疗),低剂量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剂量替罗非班),高剂量替罗非班组(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剂量替罗非班),各48例;对比三组患者术后即刻冠脉血流情况,术后90min ST段回落程度,术后24h心肌酶学指标、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术后14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3个月内MACE发生率。结果:术后即刻,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替罗非班组冠脉血流情况、ST段抬高回落程度均显著改善,心肌组织TIMI灌注分级(TMP)2级以上比例(56.25%比79.17%、83.33%)显著升高,而无复流发生率(18.75%比4.17%、4.17%),术后24h MPA[(48.01±5.54)%比(31.06±5.60)%、(30.89±5.37)%]及血清cTnI、CK-MB、CRP、IL-6、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低剂量和高剂量替罗非班组间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3个月,与常规治疗组比较,低剂量和高剂量替罗非班组MACE率显著降低(33.3%比14.58%、8.33%),P<0.05或<0.01。结论:低剂量替罗非班应用于STEMI患者PCI治疗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冠脉血流状态,减轻心肌损伤,抑制血小板过度聚集与炎性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心血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气囊 冠状动脉 替罗非班
下载PDF
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QT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向儒 谭小军 +2 位作者 张晓红 陈小亮 王仲华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心功能及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DCM心衰患者 84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44例 ,用缬沙坦 80mg,qd,对照组 40例 ,接受常规 (包括卡托普利 2 5mg ,bid)治疗 ,疗程均为 1个... 目的 :观察缬沙坦对扩张型心肌病 (DCM)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心功能及QT离散度 (QTd)的影响。方法 :DCM心衰患者 84例 ,分为两组。治疗组 44例 ,用缬沙坦 80mg,qd,对照组 40例 ,接受常规 (包括卡托普利 2 5mg ,bid)治疗 ,疗程均为 1个月。两组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疗效 ,检查心脏彩色B超 ,同时检查心电图测量QTd。比较两组以上三方面变化。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心功能变化及QTd变化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缬沙坦治疗DCM明显优于卡托普利 ,对于DCM心衰的患者 ,应早期尽快使用缬沙坦 ,这对于阻止心肌的进一步损伤 ,保护心脏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肌病 扩张型 QT离散度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应激性心肌病一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郭彩艳 朱丹 +4 位作者 彭彬 胡大军 缪思斯 李路 钟巧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08-508,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胸痛5h"入院。入院心电图检查示:V_(1~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3 mV,V_(2~6)导联T波倒置。入院查体:血压155/103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异常突起,心界...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7岁,因"胸痛5h"入院。入院心电图检查示:V_(1~4)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0.3 mV,V_(2~6)导联T波倒置。入院查体:血压155/103 mmHg(1 mmHg=0.133 kPa),急性痛苦面容,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异常突起,心界无扩大,心率70次/min,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双下肢无水肿。患者既往身体健康,个人史、生育史、月经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特殊病史。询问患者得知曾因丈夫去世致伤心过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个人史 应激性 痛苦面容 心脏杂音 特殊病史 双肺呼吸音清 胸痛 前区 心尖部
下载PDF
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中核因子-κB的浓度变化及其与肺动脉高压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朱丹 郭彩艳 +1 位作者 彭彬 方臻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5-887,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中核因子-κB浓度变化,探讨核因子-κB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PA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7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PAH患者依据术中所测平均肺... 目的:通过检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浆中核因子-κB浓度变化,探讨核因子-κB与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PAH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选的78例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PAH患者依据术中所测平均肺动脉高压(m PAP),按照PAH诊断标准分为4组,即:无PAH组(m PAP≤25 mm Hg,1 mm Hg=0.133 k Pa)20例;轻度PAH组(25 mm Hg<m PAP≤35 mm Hg)21例;中度PAH组(35 mm Hg<m PAP≤45 mm Hg)14例;重度PAH组(m PAP>45 mm Hg)23例,取患者肺动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肺动脉血浆核因子-κB浓度水平,并分析其与m PAP的关系。结果:4组患者血浆核因子-κB浓度无PAH组为(180.59±10.16)ng/L,轻度PAH组为(572.83±34.80)ng/L,中度PAH组为(980.85±24.95)ng/L,重度PAH组为(1 253.4±130.8)ng/L,4组之间血浆核因子-κB浓度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浆核因子-κB浓度与m PAP呈正相关(r=0.856,P<0.01)。结论:核因子-κB参与了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并PAH的病理生理过程,其血浆浓度可作为评估患者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之一。核因子-κB对监测PAH的发生、发展动态变化过程有一定意义及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心脏缺损 先天性 核因子-ΚB
下载PDF
黄芪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cTnI、TGF-β1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建新 胡大军 +1 位作者 杜巍 钟敏 《河北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1475-1478,共4页
目的探究黄芪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对剩余20只大鼠进行... 目的探究黄芪提取物对心肌梗死大鼠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30只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正常组,对剩余20只大鼠进行心肌梗死模型建立,并分为心肌梗死组、黄芪干预组2组。对3组大鼠心功能指标进行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cTnI、TGF-β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Bax蛋白和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ell lymphoma-2,Bcl-2)相对表达量。结果黄芪干预组大鼠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心肌组织cTnI、TGF-β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cTnI、TGF-β1水平均高于正常组,低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梗死组大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KT、Bcl-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Bax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干预组大鼠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KT、Bcl-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低于心肌梗死组,Bax相对表达量低于正常组,高于心肌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提取物能够有效改善心肌梗死模型大鼠的心功能,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为心肌梗死症状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提取物 心肌梗死 心肌细胞 心功能
下载PDF
严重冠心病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关系 被引量:2
8
作者 胡大军 谢勇 +2 位作者 李传昶 蒲晓群 杨天伦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8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CCC分级:0级26例,1级22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浓度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80例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患者,按照Rentrop分级方法CCC分级:0级26例,1级22例,2级18例,3级14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MCP-1浓度,并应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价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结果①0级、1级冠状动脉侧支组患者的MCP-1血清水平(73.92±7.17)和(79.09±7.51)pg/mL,明显低于2、3级冠状动脉侧支组患者(114.44±8.35)和(123.68±9.75)pg/mL(P<0.05);②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CCC分级与MCP-1血清水平呈正相关(P<0.01)。③相关分析发现MCP-1血清浓度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中,CCC形成良好患者MCP-1血清浓度比CCC形成不良患者高;并且MCP-1血清浓度与CCC分级呈正相关;MCP-1血清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 GENSINI积分
下载PDF
环磷腺苷葡胺与琥珀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的疗效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建新 胡大军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9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环磷腺苷葡胺、琥珀酸美托洛尔+胺碘酮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6例...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环磷腺苷葡胺、琥珀酸美托洛尔+胺碘酮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受治疗的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6例。单一组患者单纯接受胺碘酮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单一组的基础上,接受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以及琥珀酸美托洛尔进行联合治疗,收集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信息,并且进行心功能指标、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联合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输出量(CO)等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单一组,联合组的治疗有效率43例(93.48%)显著高于单一组35例(76.09%),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例(6.52%)显著低于单一组10例(21.7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给予注射用环磷酰胺葡胺和琥珀酸美托洛尔+胺碘酮进行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治疗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葡胺 琥珀酸美托洛尔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后ST段回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彬 夏豪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0年第5期718-722,共5页
ST段回落的分析是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疗效的评价方法之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就其分析方法学、影响因素、与心肌再灌注的关系及临床预后的价值予以评价。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再灌注 心电图 ST段回落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再灌注治疗方法和时间对心肌存活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永祥 张小红 +1 位作者 容志毅 何建桂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再灌注治疗方法和时间对心肌存活指数的影响。方法:178例心肌梗塞病人中89例用冠脉支架治疗,89例采用溶栓治疗。再根据发病至再灌注治疗时间的不同.每组病人再分为3个亚组:短时间组(〈3h),中等时间组...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再灌注治疗方法和时间对心肌存活指数的影响。方法:178例心肌梗塞病人中89例用冠脉支架治疗,89例采用溶栓治疗。再根据发病至再灌注治疗时间的不同.每组病人再分为3个亚组:短时间组(〈3h),中等时间组(〉3h~〈5h).长时间组(〉5h)。用心肌显像检查评价存活心肌。结果:在溶栓组,低时间组的心肌存活指数[中位数(第25,75百分位数)是[0.45(0.16;0.83)],在中间组为0.29(0.17.0.48),在长时间组为0.20(0.04,0.46)(P〈0.05)。而在支架组中,存活数在低时间组为0.56(0.49,0.75).在中间组为0:57(0.36,0.73),长时间组为0.57(0.32,0.75),P〉0.05。支架组中、长时间段的心肌存活指数显著高于溶栓组(P〈0.001)。结论:对于心肌梗塞12h以内的病人,支架治疗优于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支架 血栓溶解疗法 放像性核素显像
下载PDF
职场健康筛查的重要性--《美国心脏协会的政策声明》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天伦 钟巧青 +11 位作者 邓煦 杨达峰 李凤娟 赵伊遐 张成龙 李菲 井然 肖轶 刘珍珍 王雅 郭彩艳 缪思斯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02期9-16,共8页
美国的医疗体系正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医疗部门更多地关注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CVD)。医疗机构不能只是在医院等临床医疗单元推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更应该积极的与用人单位,学校,... 美国的医疗体系正在发生转变,这种转变使得医疗部门更多地关注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特别是对于心血管疾病(CVD)。医疗机构不能只是在医院等临床医疗单元推行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早期识别和管理,更应该积极的与用人单位,学校,社区基层的医疗服务站点和公共卫生部门合作,力图改善心血管疾病防治的现状。也就是说应该重新认识预防的重要性。目前,最为激烈的争论就是是否必须将现有的利益导向型医疗经济转换为预防为主的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预防 健康筛查 职场 指南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曾新艳 唐慧芳 《中国医药》 2011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87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对照组44例常规水化.乌司他丁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是否具有保护作用.方法 将2007年3月至2008年5月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年龄≥65岁的冠心病患者87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对照组44例常规水化.乌司他丁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分别于术前4 h予乌司他丁15000 U/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ml静脉滴注1次,术后第1、2天分别再次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次(10000U/kg加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20 ml).比较两组造影后48 h及5 d时血尿素氮、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和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N2乙酰β2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肾损伤因子(KIM-1)、自由水清除率(CH2O)以及造影剂肾病发生率.结果 两组在应用造影剂后48 h血BUN、Cr及尿β2-MG、NAG、KIM-1、CH2O[对照组分别为(12.8±3.4)mmol/L、(132.3±38.5)μmol/L、(314.2±98.1)μg/L、(25.8±7.2)U/L、(4.29±0.76)μg/L、(-7.3±15.8)ml/h;乌司他丁组分别为(8.4±3.7)mmol/L、(102.3±29.8)μmol/L、(253.4±88.7)μg/L、(18.3±5.6)I/L、(2.12±0.83)μg/L、(-15.9±20.1)ml/h]均较本组造影前[对照组分别为(7.5±2.4)mmol/L、(93.5±19.4)μmol/L、(178.9±50.9)μg/L、(14.8±2.2)U/L、(0.38±0.15)μg/L、(-22.1±22.6)ml/g;乌司他丁组分别为(6.6±2.7)mmol/L、(87.1±15.4)μmol/L、(187.1±67.3)lμg/L、(13.4±3.5)U/L、(-24.0±24.6)ml/h]升高,而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P<0.05),但乌司他丁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造影后5 d较48 h有所下降,但未达到造影前水平.而乌司他丁组造影5 d后达到造影前水平.对照组造影剂肾病8例(18.2%),乌司他丁组3例(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剂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老年人 造影剂 肾病 乌司他丁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阶段性护理体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翠英 许映兰 +2 位作者 郭满荣 黄艳丽 谢巧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年第12期1490-1491,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
下载PDF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5
作者 唐翠英 许映兰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4期1700-1701,共2页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患,先心病经导管介入诊疗技术近年发展迅速,该技术较外科开胸封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成功率高,对于一些常见先心病可达到根治效果[1].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施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78...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脏疾患,先心病经导管介入诊疗技术近年发展迅速,该技术较外科开胸封堵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成功率高,对于一些常见先心病可达到根治效果[1].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施行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78例,现将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下载PDF
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系统在院前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能斌 胡凯 +1 位作者 方永祥 侯剑飞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4年第6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系统在院前抢救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0例患者应用心脏远程实时监护预警机(i Holter)进行实时监测,对心电异常情况自动报警。结果860例患者中分别监测到束支传导阻滞186例、室性早搏126例、房室传导阻滞64... 目的探讨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系统在院前抢救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60例患者应用心脏远程实时监护预警机(i Holter)进行实时监测,对心电异常情况自动报警。结果860例患者中分别监测到束支传导阻滞186例、室性早搏126例、房室传导阻滞64例。监测过程中,诊断并指导治疗心律失常434例(50.5%),其中严重心律失常36例,高危心律失常16例;急性心肌梗死4例;早期发现并抢救成功者合计11例。结论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系统有利于及时发现并诊疗心律失常,降低患者心脏猝死的风险,在院前抢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远程实时监护系统 院前抢救 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尿激酶原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PCI术后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建新 胡大军 +3 位作者 杜巍 钟敏 周亚南 杨鸿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2年第17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接受血栓抽吸联合尿激酶原治疗的效果及对心肌再灌注、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行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栓负荷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接受血栓抽吸联合尿激酶原治疗的效果及对心肌再灌注、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行PCI治疗的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46例)接受单纯血栓抽吸治疗,研究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尿激酶原治疗。对比两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钙蛋白Ⅰ(cTnⅠ)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达峰时间,治疗前后两组TIMI血流分级、TMPG分级、心肌损伤相关指标、心功能相关指标,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MACE)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CK-MB、hs-CRP、cTnⅠ达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TIMI与TMPG分级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cTnⅠ、CK-MB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CE发生率为6.52%,与对照组的2.1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PCI术后接受血栓抽吸联合尿激酶原治疗的效果明显,可增加心肌灌注,降低心功能损伤,且不会明显增加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高血栓负荷 冠状动脉介入术 血栓抽吸 尿激酶原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对照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董能斌 方永祥 《中外医疗》 2008年第19期16-17,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对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例患...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拟诊为冠心病患者先后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成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并对运动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0例患者中确诊为冠心病者149例,其中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27例(85.23%),阴性22例(14.77%);非冠心病者51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14例(27.45%),阴性37例(72.55%)。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5.23%,特异性为72.55%,阳性预测值为90.08%,阴性预测值为62.71%。平板运动试验对冠心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支血管病变(P<0.01)。结论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尤其对多支血管和左主干病变患者,是一种较理想的无创性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冠心病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曾新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年第35期28-29,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 目的观察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实施通心络胶囊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通心络胶囊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9.17%,高于对照组的50.00%(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冠心病 心绞痛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韧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7期86-86,115,共2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胺碘酮治疗的85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周后,显效68例(80.00%),有效10例(11.76%),无效7例(8.24%),总有效率为91.76%。结论:...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胺碘酮治疗的85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治疗3周后,显效68例(80.00%),有效10例(11.76%),无效7例(8.24%),总有效率为91.76%。结论:胺碘酮具有广谱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和很少诱发心力衰竭及促心律失常作用,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各种快速心律失常治疗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律失常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