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在Pilon骨折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段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3年第2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在Pilon(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与普通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骨二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46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3例Pilo... 目的:探讨L型锁定板联合外固定架在Pilon(累及胫距关节面的胫骨远端骨折)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以及与普通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郸城县人民医院骨二科2011年2月至2012年11月46例Pilon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3例Pilon骨折采用L型锁定板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B组23例Pilon骨折采用普通内固定术。观察其愈合时间和Mazur评分。结果:所有手术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患者术后全部随访,随访平均时间为24个月。A组23例Pilon骨折采用L型锁定板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患者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4.1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7例,良5例,差1例,优良率96%。B组23例Pilon骨折采用普通内固定术患者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平均时间为4.4个月。按Mazur评分标准,优14例,良3例,差6例,优良率74%。结论:两种术式在骨折愈合时间上无明显差异。但采用L型锁定板固定术联合外固定架外固定的手术方法在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上明显优于采用普通内固定术,从而为Pilon骨折的手术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术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锁定板 内固定 外固定
下载PDF
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3 位作者 孙华伟 晋强 邓名山 廖忠林 《江西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X-线片显示腕舟骨... 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X-线片显示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16例,腕舟骨近端骨不连5例,切取桡骨骨膜瓣1.2cm×4.2cm。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等情况。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4个月,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腕关节功能参照Krimmer腕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优17例,良3例,可1例。结论应用带蒂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具有重建舟骨血运,促进骨折端再血管化及成骨,同时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该类骨折愈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骨 骨折 不愈合 骨折固定术 骨膜瓣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永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6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6例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开放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给予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及术中失血量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随访2 a,2组Cobb角、伤椎高度恢复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ODI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可优化手术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无神经损伤 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
下载PDF
足内侧远端筋膜蒂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 被引量:4
4
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4 位作者 晋强 樊志强 孙华伟 郑竞舟 邓小兵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4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29例,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5.0 cm×8.0 cm,供区直接拉拢... 目的:探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29例,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5.0 cm×8.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及色泽良好,不臃肿,耐磨性好,恢复正常行走功能。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愈合较满意。结论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质地柔软、耐磨性好,是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坶趾 筋膜 皮瓣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下载PDF
中节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 被引量:5
5
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4 位作者 晋强 邓名山 孙华伟 邓小兵 廖忠林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3期259-261,共3页
目的报道应用中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4年2月,对42例56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者,根据指固有动脉在远指间关节向背侧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筋膜蒂逆行... 目的报道应用中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4年2月,对42例56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者,根据指固有动脉在远指间关节向背侧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1.2 cm×1.2 cm^2.2 cm×2.6 cm。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不臃肿、指端饱满,两点辨别觉6~12mm,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无肌腱黏连及瘢痕挛缩。结论中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单,同时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可恢复保护性感觉,是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 皮肤软组织缺损 皮瓣
下载PDF
桡动脉远端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手及腕部皮肤缺损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晋强 孙勇 +3 位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廖忠林 荣卫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6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远端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腕部、手掌、手背以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桡动脉的体表投影线为皮瓣的轴心线,以桡骨茎突上4 cm为皮瓣旋转点,在前臂掌侧设计并切取桡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腕... 目的探讨应用桡动脉远端穿支筋膜蒂皮瓣修复腕部、手掌、手背以及虎口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桡动脉的体表投影线为皮瓣的轴心线,以桡骨茎突上4 cm为皮瓣旋转点,在前臂掌侧设计并切取桡动脉穿支筋膜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腕部、手掌、手背及虎口区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皮瓣切取面积5 cm×3 cm^14 cm×8 cm。结果术后32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创面均一期愈合,经过6~24个月随访,皮瓣质地柔软,弹性良好,外形及色泽与受区接近,不臃肿,功能满意。结论桡动脉远端穿支筋膜蒂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质地良好,是修复手及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单、实用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穿支 外科皮瓣 移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永森 孙勇 +3 位作者 荣卫华 顾寒 段锐 张宇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2年第6期508-510,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1例脊椎转移瘤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24 h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骨水泥渗漏、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椎转移瘤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 11例脊椎转移瘤患者均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24 h评估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骨水泥渗漏、感染、围手术期死亡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术后24 h内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7.8±1.1)分,术后(1.9±0.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脊椎转移瘤的治疗能迅速缓解患者疼痛,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肿瘤转移 经皮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被引量:11
8
作者 赵玉斌 李翔 王爱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12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9~18)个月。无臂丛神经...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8-12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2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9~18)个月。无臂丛神经损伤、克氏针固定失效、针道感染及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2例出现针尾陷入皮下,克氏针取出时需切开部分皮肤。18例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2.2周。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评分平均78(65~90)分,其中优1例,良2例,可13例,差2例。结论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组织损伤小、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治疗伴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老年 手法复位 克氏针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病灶清除植骨合克氏针内固定对儿童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玉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2例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行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22例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患儿临床资料。观察术后并发症、影像学检查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21例患儿骨折愈合良好,平均9周骨折愈合,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及针道感染等发生;1例因术后过早、过度负重活动导致克氏针松动及骨折断端成角,再次手术后行Samfiento支具固定,术后12周骨折愈合;按照Conmanl-Murley评分法评定疗效,优1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5.5%。结论:病灶清除植骨联合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近端病理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对骨折愈合影响小、避免二次切开取内固定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 病理性骨折 克氏针内固定 病灶清除植骨
下载PDF
隐动脉-胫后动脉穿支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国红 谢振军 +5 位作者 晋强 郑竞舟 孙华伟 邓小兵 邓名山 王钢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隐动脉一胫后动脉穿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对11例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者,采用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小腿上段内侧胫后动脉穿支浅出点为旋转点,以胫后动脉穿支... 目的探讨应用隐动脉一胫后动脉穿支链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对11例小腿中下段皮肤缺损者,采用在多普勒血流仪引导下设计以小腿上段内侧胫后动脉穿支浅出点为旋转点,以胫后动脉穿支浅出点与隐动脉穿出点连线为轴线,切取大腿内侧中下段以隐动脉-胫后动脉穿支链为蒂的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皮瓣面积16.0cm×9.0cm~8.0cm×5.0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1例皮瓣完全成活,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两点辨别觉6~10mm,供区留有线形瘢痕,膝关节功能无影响。结论隐动脉-胫后动脉穿支链岛状皮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皮瓣质地良好,可恢复感觉,供区隐蔽,仅遗留线形瘢痕.是修复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动脉 胫后动脉 小腿 穿支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不同入路方式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疗效比较
11
作者 罗永森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第3期124-125,共2页
方法:比较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 方法:比较单侧入路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双盲法将2017年1月~2018年6月就诊的70例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行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B组行单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的腰痛、腿疼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腰痛、腿痛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与双侧入路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远期疗效均较好,但单侧入路可进一步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腰椎管狭窄症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单侧入路 双侧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