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康文 杨钊 卓平辉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3期5989-5989,共1页
目的:探讨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使用蓝光照射治疗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蓝光照射治疗组效果显著高于传统药物治疗组。结论: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 蓝光 新生儿 黄疸 治疗
下载PDF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中的诊疗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谢晓平 杨钊 +1 位作者 罗敏 王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疾病诊疗中的作用,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婴儿湿疹提供更好的手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2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并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特异性抗体检测在婴儿湿疹疾病诊疗中的作用,为诊断、预防和治疗婴儿湿疹提供更好的手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228例婴儿湿疹患儿血清中的特异性IgG抗体,并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及血清特异性IgG检测结果剔除相应食物,观察随访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4种食物中对鸡蛋的特异性比例最高209例(91.7%),其次为牛奶159例(69.7%),小麦88例(38.6%),大豆61例(26.8%),鳕鱼38例(16.7%),大米31例(13.6%)蟹25例(11.0%),虾3例(1.3%),蘑菇和西红柿各2例,分别占0.9%,牛肉、猪肉、玉米分别为1例,分别占0.4%。对特异性IgG阳性程度达++及以上患儿采取忌食过敏食物治疗3~6个月,并予回访。症状明显改善182例(79.82%),症状改善40例(17.54%),无效6例(2.63%)。结论:检测血清食物特异性IgG,进而了解患儿食物不耐受情况,可为婴儿湿疹诊断、预防及调整饮食治疗提供更客观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特异性IgG 湿疹 婴儿
下载PDF
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康文 卓平辉 杨钊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80-480,共1页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医院感染的5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早产儿全部治愈出院,观察组早产儿的肺炎感染率较低,治疗后血清IgG差异较高。结论:静脉丙种...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采用静脉丙种球蛋白预防医院感染的56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早产儿全部治愈出院,观察组早产儿的肺炎感染率较低,治疗后血清IgG差异较高。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用于预防早产儿感染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丙种球蛋白 预防 早产儿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益生元对婴儿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晓平 曾继凤 +1 位作者 徐开渝 万朝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1年第4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益生元GOS/lcFOS对婴儿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健康足月儿140例,分别接受含有与不含有GOS/lcFOS的标准配方奶,观察他们在实验结束时的生长情况及大便特征,以及试验第四周时大便菌群的情况。结果:婴儿对GOS/lcFOS有良好的... 目的:探讨益生元GOS/lcFOS对婴儿生长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健康足月儿140例,分别接受含有与不含有GOS/lcFOS的标准配方奶,观察他们在实验结束时的生长情况及大便特征,以及试验第四周时大便菌群的情况。结果:婴儿对GOS/lcFOS有良好的耐受性,试验组与对照组婴儿的生长情况相近,试验组大便次数多于对照组(P=0.031),并且前者的大便比后者的软。试验组大便梭菌属明显少于对照组(P=0.042)。试验组的大便双歧杆菌要多于对照组,不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2)。试验组的大肠杆菌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2)。结论:婴儿对益生元GOS/lcFOS有良好的耐受性。GOS/lcFOS不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并可抑制肠道梭菌属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元 身体生长 肠道菌群 梭菌属
下载PDF
小儿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分布及其耐药性
5
作者 吴兆海 谢晓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0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寻求科学依据。方法对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320株革兰阴性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细菌菌谱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320株革兰...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的构成比及耐药性,为抗感染治疗寻求科学依据。方法对儿科送检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咽拭子标本所分离的320株革兰阴性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对其细菌菌谱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的320株革兰阴性菌,前5位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琼氏不动杆菌。5种病原菌均显示出一定的耐药性,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最高,但都对亚胺培南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结论了解小儿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菌菌谱,临床医师参考药敏结果进行抗感染治疗,减少耐药性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革兰阴性菌 耐药性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128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王亚均 吴兆海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1期97-97,共1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I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4月在本院的1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为儿童HSP的主要诱因,128例均有皮肤紫癜,消化道症...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I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2011年4月在本院的128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为儿童HSP的主要诱因,128例均有皮肤紫癜,消化道症状75例,关节症状67例,肾脏症状89例。以消化道症状首发者极易误诊。结论儿童HSP以学龄期儿童多见,并出现多系统损害,临床应提高早期诊断率,雷公藤多苷可治疗难治性皮肤紫癜、紫癜性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紫癜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5例临床特点
7
作者 王亚均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0年第14期118-118,共1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及肝脾肿大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鼻塞、双眼睑浮肿。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5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多样,除发热、淋巴结肿大、咽峡炎及肝脾肿大外,部分病例可出现鼻塞、双眼睑浮肿。结论: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应给予重视,减少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向元 《西部医学》 2013年第5期737-739,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60例IM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儿中,男85例,女75例,中位年龄7岁。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肝脾肿... 目的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160例IM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儿中,男85例,女75例,中位年龄7岁。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是IM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肝脾肿大、鼻塞、眼睑浮肿也是重要体征。常见的并发症有肝损害、心肌受损、肺炎、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结论不同年龄段儿童IM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存在差异,应予以重视,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临床特点
下载PDF
非典型过敏性紫癜临床误诊疾病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聂圣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8期65-67,共3页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全身毛细血管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性疾病.诱发因素可以是感染,食物,药物,花粉,昆虫叮咬或寄生虫等.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典型患者诊断不难,不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1-15] .现将该病临... 过敏性紫癜(HSP)是由全身毛细血管无菌性炎症引起的多系统,多器官损害性疾病.诱发因素可以是感染,食物,药物,花粉,昆虫叮咬或寄生虫等.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典型患者诊断不难,不以皮疹为首发症状者极易误诊为其他疾病[1-15] .现将该病临床工作中可能误诊为的疾病分析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过敏性紫癜 临床误诊 疾病分析
下载PDF
川崎病7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李斌 《医学信息》 2012年第7期437-437,共1页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在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诊断缺乏特异性。本...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急性自限性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性发疹性疾病,在5岁以下婴幼儿多发,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早期诊断存在一定困难,诊断缺乏特异性。本文分析了我院72例川崎病患儿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临床分析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早期诊断 发疹性疾病 全身血管炎 主要表现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小儿川崎病
11
作者 张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9期136-136,共1页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对我儿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7例KD患儿进行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正确及时用药和合理护理... 探讨小儿川崎病(KD)的护理,方法:对我儿科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27例KD患儿进行分析,针对患儿在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症状、体征,提出护理问题,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并对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心理指导。结果:正确及时用药和合理护理是缩短病程有效方法,27例KD患儿全部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川崎病 护理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胡俊 王晓蕾 +10 位作者 艾涛 谢晓平 刘小芸 刘华伟 杨莉莉 李桦 杨涛毅 张彤 张砺 杨钊 邓全敏 《中华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5,共7页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感染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13年11月至2014年4月4家医院0~17岁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5748例,痰培养送检率46.96%(2699/5748),痰培养病原菌阳性率43.53%(1175/2699);272例分离出Hi279株,Hi阳检率10.08%(272/2699);279株经PCR鉴定均为不可分型流感嗜血杆菌;生物学分型以I型39.07%(109/279)和Ⅳ型50.90%(142/279)为主;临床诊断毛细支气管炎12.50%(34/272)、其他下呼吸道感染87.50%(238/272),新生儿肺炎2.57%(7/272),肺炎合并脓毒血症2.21%(6/272);4家医院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Hi总阳检率比较χ2=112.561、P=0.000,毛细支气管炎Hi阳检率比较Fisher确切概率P=0.001,其他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Hi阳检率比较χ2=108.876,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中介2.87%(8/279)、耐药1.79%(5/279),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0.72%(2/279)。结论中国川西地区0-17岁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所分离Hi全部为不可分型菌株,生物学分型以I型和Ⅳ型为主,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菌株和β-内酰胺酶阳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菌株在川西地区出现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杆菌 流感 呼吸道感染 流行病学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前瞻性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与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桦 王晓蕾 +6 位作者 杨涛毅 张彤 胡俊 巨容 谢晓平 邓全敏 郭慧敏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17年第1期34-38,共5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感染发生情况、流行菌株生物学分型和菌株耐药背景以及Hi新生儿肺炎临床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28d入院初步诊断为新... 目的了解新生儿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感染发生情况、流行菌株生物学分型和菌株耐药背景以及Hi新生儿肺炎临床基本特征。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流行病学断面研究方法,对中国川西地区4家医院0—28d入院初步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对Hi流行菌株进行生物学分型、PCR鉴定和药敏试验;以出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Hi分离阳性者为病例组,按1:1提取同期住院新生儿肺炎Hi分离阴性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参加调查的4家医院入院诊断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儿757例,痰培养送检率95.51%(723/757),痰培养病原菌总阳性率15.63%(113/723);Hi阳性率1.94%(14/723),占新生儿呼吸道分离病原菌的12.39%(14/113)。全部14株Hi经PCR鉴定均为不可分型Hi;生物学分型I型57.1%(8/14)、Ⅲ型14.3%(2/14)、Ⅳ型28.6%%(4/14);分离的14株流行菌株β-内酰胺酶阳性率35.7%(5/14),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7.1%(1/14),β-内酰胺酶阳性氨苄西林耐药35.7%(5/14),头孢呋辛耐药和中介率均为14.2%(2/14),头孢克洛耐药率35.7%(5/14),氧氟沙星耐药率21.4%(3/14),未发现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噻肟耐药菌株。对10例出院诊断为新生儿肺炎的Hi阳性病例进行1:1配对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在一般情况、临床主要症状、肺部体征、X线胸片表现以及白细胞分类和C-反应蛋白水平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西地区新生儿Hi感染流行菌株全部为不可分型,生物学分型为I型、Ⅲ型和Ⅳ型;新生儿未分型Hi肺炎临床表现与其感染性肺炎并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血杆菌 流感 感染性肺炎 流行病学 耐药率 新生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