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设计促进环境文化(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Maria Paola Repellino Laura Martini Asma Mehan 《南方建筑》 2016年第2期67-73,共7页
过去30年里,欧洲的工业生产体系逐步从高度集中于工业区的福特主义向分散制造的后福特主义转变。随着这种转型,西方国家城市普遍出现旧工业区。这些地方依然有着潜在的经济价值,但荒废弃置阻碍了这些价值的发挥。为释放其经济价值,迫切... 过去30年里,欧洲的工业生产体系逐步从高度集中于工业区的福特主义向分散制造的后福特主义转变。随着这种转型,西方国家城市普遍出现旧工业区。这些地方依然有着潜在的经济价值,但荒废弃置阻碍了这些价值的发挥。为释放其经济价值,迫切需要以保护和循环利用的策略来取代拆迁和重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遗产地的实验性更新策略已成为设计实践的保留节目。文章通过对德国鲁尔河谷埃姆歇公园、荷兰阿姆斯特丹废弃旧港区NDSM码头和Sulzerareal——一座位于瑞士Winterthur的旧钢铁联合企业——3个案例的批判性对比,提出讨论"自适应再利用"方法。这些设计通过实验性的新替代策略实现工业区的更新,尽量减少必须的干预和激活长周期过程,与完全修复相比,这显得更有效率也更经济。这个过程通常始于大片场地中一小块剩余场地的物质性修复,从而引发周围环境和城市关系的改进。这种方法通常提高地区的可达性,增加其孔隙度和均质性,避免产生与毗邻用地没有联系的社会隔离的飞地。这也可能激活与该地区有影响力的正式或非正式社会组织协商的进程,实践以人为本的治理和问责。这一转型进程吸引或排斥哪些人,他们的水平如何,将决定新的市民中心能否巩固,也关乎后工业时代的身份认同。除了物质空间影响之外,对这些转型的分析突出了该进程对社会融合、生态和文化意识的提升的影响,这些都是环境转型中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 工业区再生 工业遗产 生态化改造 自适应再利用
下载PDF
工业区的再生:从欧洲到中国,在旅游和制造业之间寻求再开发的新趋势(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Giaime Botti Edoardo Bruno Arturo Pavani 《南方建筑》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经历了片面的"去工业化",欧洲城市继承了大批在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业遗产。虽然工业遗产数量在增长,但保护方式依然是将其博物馆化,这经常导致经济上的不可持续。与此同时在中国,虽然遗产规模和定义有着显著差异,旧... 经历了片面的"去工业化",欧洲城市继承了大批在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工业遗产。虽然工业遗产数量在增长,但保护方式依然是将其博物馆化,这经常导致经济上的不可持续。与此同时在中国,虽然遗产规模和定义有着显著差异,旧工业区同样经历了去工业化进程,正日益成为城市肌理的重要地区。文章通过比较欧洲和中国采取的不同策略,研究城市棕地和旧工业区的再开发策略。首先调查对待遗产的不同态度,归纳出中欧两地去工业化的不同历史阶段。在欧洲,随着对"工业文化"的日益关注,这些建筑被视为地方的古迹,试图以此刺激当地经济。另一方面,在中国,大量的工业区被修复,改作私人的创意中心。文章的目标是提出城市工业遗产再开发的第三条道路:在其中植入生产空间、办公室或艺术家工作室等新功能的同时,保持其向公众开放。基于已有案例分析,我们提议的这种方法可以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保持旧工业区的生产性,是实施起来最复杂但也同时最利于私营公司和公众的。今天,每天有数百万人在世界各地旅游,旅游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最强劲动力之一。旅游社会学不仅有助于解释这一影响众多城市的全球现象,还提供一套新的工具,更好地分析这一进程,帮助理解建筑设计在界定和处理这种转型时的角色、局限和潜力。这一过程有可能对旧工业区融入当代城市生活和生产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 工业旅游 工业区的新生 工业遗产
下载PDF
欧洲部分简介
3
作者 Valeria Federighi 刘晖 《南方建筑》 2016年第2期45-46,共2页
1984年,俄罗斯建筑师Aleksandr Brodsky和Ilya Utkin以其有远见的方案——"骨灰匣壁龛:消失中的建筑博物馆"参加了一个国际竞赛。他们设想了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来容纳那些废弃的建筑,把它们展示在墙上的方形壁龛中。"骨灰匣壁龛"方... 1984年,俄罗斯建筑师Aleksandr Brodsky和Ilya Utkin以其有远见的方案——"骨灰匣壁龛:消失中的建筑博物馆"参加了一个国际竞赛。他们设想了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来容纳那些废弃的建筑,把它们展示在墙上的方形壁龛中。"骨灰匣壁龛"方案通过在城市记忆、结构尺寸、城市和建筑单体之间的尺度冲突等议题,以及更具政治色彩的市场化和房地产议题上的选择,展示了城市不断变化的片段和建成环境之间的矛盾和紧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博物馆 城市记忆 政治色彩 欧洲部分 建筑单体 国际竞赛 OFFICIAL innovative 城市规模 CREATIVE
下载PDF
巨人的花园——对不同尺度棕地的差异化策略(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Lucia Baima Andrea Canclini Jiang Lei 《南方建筑》 2016年第2期47-53,共7页
近几十年来,旧工业区转型的项目不断增加,范围日益扩大,内涵不断扩充,被认为是城市改造的主要途径。工业区的转型不仅是自身的需要,而且经常能提供一个现实的机会来设想与城市在功能和关系上的深远变化。因为实施的连续性和话题的扩展性... 近几十年来,旧工业区转型的项目不断增加,范围日益扩大,内涵不断扩充,被认为是城市改造的主要途径。工业区的转型不仅是自身的需要,而且经常能提供一个现实的机会来设想与城市在功能和关系上的深远变化。因为实施的连续性和话题的扩展性,这种转型要放在社会、技术和国际化变化的语境下,考虑典型的城市改造过程中的周期性活力,作为持续演变的效果来进行分析。这种改善往往受到多方面影响,包括:该地区最初的设计、与城市中断了的互动、新的机遇以及潜在的需求。所以,转型不仅意味着现存物质空间的改变,往往还作为观念工具,提供区域层面的解决之道。文章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分析:微观尺度: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综合体的规模。建筑本身被视为改造更新的对象,更新的范围仅限于建筑本体,因为大空间结构具有再利用的潜力。中观尺度:当我们把视线从单体建筑物拉回中观尺度,聚焦于一次设计、服务于某个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组建筑物,它们有着相同的历史,并定义出一片特定区域。这时主要探讨的是新的潜力和可重新设计的内外关系的各种可能性。宏观尺度:指的中观尺度的外延,话题也转移到更大尺度,最终向城市、区域或地理尺度开放。这可能是一个大的区域,也可能是有关联的若干中观尺度单元的组合。这第三组涉及新的潜力;为了提高其对区域的影响,项目必须考虑超出视线所及的更广泛的文脉或关联,最终涉及到城市或区域的结构。对这三种尺度的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地看待和处理一系列广泛的问题。变与不变永远构成方案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 中观 宏观 尺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