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料发掘:南京大屠杀的现场与照片——基于一个日军炮兵的阵中日记和回想录
1
作者 芦鹏(译)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24年第3期4-19,139,共17页
淞沪会战爆发后,一个名叫永井仁左右的日军炮兵随部队登陆上海,之后又一路向南京进犯。在此期间,他在上海目睹了日军枪杀中国民众的场景。日军攻占南京后,他又目睹了日军屠杀中国俘虏的暴行。日本投降后,该士兵根据战时所写的阵中日记,... 淞沪会战爆发后,一个名叫永井仁左右的日军炮兵随部队登陆上海,之后又一路向南京进犯。在此期间,他在上海目睹了日军枪杀中国民众的场景。日军攻占南京后,他又目睹了日军屠杀中国俘虏的暴行。日本投降后,该士兵根据战时所写的阵中日记,整理出更为详细的回想录。这为南京大屠杀的深入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此外,该士兵在回国时,还秘密带回了南京大屠杀的现场照片。通过对永井的阵中日记、回想录,以及南京大屠杀现场照片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永井仁左右 阵中日记 回想录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与教科书问题 被引量:6
2
作者 笠原十九司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3-160,共8页
延续至今的教科书问题是战后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国际知名学者笠原十九司先生撰此文对日本第三次教科书攻击问题作了全面阐述。笠原十九司先生认为教科书问题的产生实由于得到右翼势力的国会议员们的支持 ,在各种媒介的帮助下 ,... 延续至今的教科书问题是战后中日两国关系中的重要问题 ,国际知名学者笠原十九司先生撰此文对日本第三次教科书攻击问题作了全面阐述。笠原十九司先生认为教科书问题的产生实由于得到右翼势力的国会议员们的支持 ,在各种媒介的帮助下 ,有关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纷纷流行 ,文部省最终审查通过了“编撰会”所主持的历史教科书。在这种形势下 ,历史教科书中有关侵略、加害的叙述内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后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教科书问题 中国 日本 中日关系 右翼势力
下载PDF
南京事件70年后的日本与世界 被引量:3
3
作者 笠原十九司 杨萌(译)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3,共7页
2007年,正值南京事件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策划以南京事件为题的纪录片或电影。然而,已作为历史事实被认定的南京事件并没有成为日本国民的共同认识,也没有成为"国民记忆",南京事件否定派的言论在日本甚嚣尘上。这一问题表明:... 2007年,正值南京事件70周年,世界各国纷纷策划以南京事件为题的纪录片或电影。然而,已作为历史事实被认定的南京事件并没有成为日本国民的共同认识,也没有成为"国民记忆",南京事件否定派的言论在日本甚嚣尘上。这一问题表明:由于企图歪曲、抹杀、忘却日本战争犯罪史的历史修正主义势力占据了自民党政府(一部分为民主党)的中枢,导致日本的民主处于危机之中,日本国民对于战争的认识也处于危机之中。现在,日本和战时一样,遭到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对这种现状抱有危机意识的日本律师、学者、教师、市民等组织起来,举办各种国际学术研讨会,希望以此为契机调动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积极因素,打破日本对于战争和历史认识的闭塞状态,挽救民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事件 国民记忆 民主危机
下载PDF
中国国民政府对日本战犯的处置方针 被引量:4
4
作者 伊香俊哉 文芦鹏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2年第4期90-102,115,共14页
东京审判开始之前的1941年,中国国民政府就已经开始制定政策,着手收集日军侵华犯罪证据,整理日本战犯名单,为今后追究日本侵华战争责任进行了准备工作。然而,国民政府在证据资料主义的原则下虽然致力于收集符合法律程序并有着足够说服... 东京审判开始之前的1941年,中国国民政府就已经开始制定政策,着手收集日军侵华犯罪证据,整理日本战犯名单,为今后追究日本侵华战争责任进行了准备工作。然而,国民政府在证据资料主义的原则下虽然致力于收集符合法律程序并有着足够说服力的证据,但是出于混乱局势等缘故,直至东京审判开始之前为止,搜集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此背景下,又加上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需要,中国国民政府最终未追究日本天皇罪责,并对大量日本战犯采取了"宽大"政策,仅仅对诸如南京大屠杀事件中的日本重要战犯进行了"惩一戒百"式的处置,并期望以此促使日本人民对战争进行自我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日本战犯 “宽大”政策 “惩一戒百”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与历史学——败战之后日本国民对历史的“遗忘” 被引量:5
5
作者 笠原十九司 芦鹏(译)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2年第2期73-91,共19页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当局为了逃脱战争罪行,特别是为了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采取了烧毁证据、舆论误导等方式,妄图使日本国内普遍忘却南京大屠杀的那一段记忆。美国政府在处理日本战争责任问题上由于受到东亚冷战...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之后,当局为了逃脱战争罪行,特别是为了掩盖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采取了烧毁证据、舆论误导等方式,妄图使日本国内普遍忘却南京大屠杀的那一段记忆。美国政府在处理日本战争责任问题上由于受到东亚冷战格局的影响,经历了由严厉追究到放纵和谈的变化,这些原因最终导致如今的日本国民没有形成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共同记忆,使其在看待日本右翼否认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上,大多持漠不关心的态度,进而造成中日两国人民在历史认知方面产生了极大隔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记忆 遗忘
下载PDF
日本海军航空队轰炸南京与“帕奈”号事件 被引量:1
6
作者 笠原十九司 芦鹏 《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88-96,共9页
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进攻南京的历史中,学者关注的主要是日本陆军众多师团的作战以及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而对于日本海军的所作所为一般未给予过关注。但实际上日本海军不仅是挑起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元凶,而且其为了提高自身的话... 在日军发动侵华战争、进攻南京的历史中,学者关注的主要是日本陆军众多师团的作战以及参与南京大屠杀的罪行,而对于日本海军的所作所为一般未给予过关注。但实际上日本海军不仅是挑起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元凶,而且其为了提高自身的话语权,不惜通过越洋轰炸、战略轰炸等手段,对尚未宣战的中国首都南京进行了无差别的空袭,给南京市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空袭甚至还造成美国军舰“帕奈”号被炸沉的国际事件,使得日本的战争暴行为全世界所谴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海军航空队 越洋轰炸 “帕奈”号
下载PDF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性暴力的构造
7
作者 笠原十九司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13-115,共3页
南京大屠杀时的日军性暴力的实际状态,在迄今为止的有关历史书上,已被相当程度地明确了. 南京大屠杀性暴力的受害女性的数量,在世界史上是找不到第二个例子的.据东京裁判判决书上讲,在日本军占领南京的最初一个月,市内就已经发生了大约... 南京大屠杀时的日军性暴力的实际状态,在迄今为止的有关历史书上,已被相当程度地明确了. 南京大屠杀性暴力的受害女性的数量,在世界史上是找不到第二个例子的.据东京裁判判决书上讲,在日本军占领南京的最初一个月,市内就已经发生了大约二万多起的强奸事件.再据曾担任过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的金陵大学教授Searle Bates的报告,强奸的受害女性可达到数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性暴力 日本 侵华战争 日本军人
下载PDF
近代小说的“精髓”——从“表层批评”到“深层批评”
8
作者 周非(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45,共12页
田中实从世界乃为语言制作的“样态”这一认知出发,以否定实在论的量子力学立场即实证论为基础,立意开拓近代小说独自的研究领域。该论将读者阅读“原有文章”即墨水印记的罗列组合时生成的客体文章称作私人章句,将作为客体本身的永远... 田中实从世界乃为语言制作的“样态”这一认知出发,以否定实在论的量子力学立场即实证论为基础,立意开拓近代小说独自的研究领域。该论将读者阅读“原有文章”即墨水印记的罗列组合时生成的客体文章称作私人章句,将作为客体本身的永远沉默的文章称为原始章句。面向原始章句,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不断更新私人章句是阅读的基本立场。这需要把以往传统的文学研究实体论立场转换为关系论立场,并需要在“阅读的动态过程”中捕捉到构成情节的“深层情节”,迈向深层批评。而在深层批评中要读取近代小说的“精髓”,需与超越现实主义的“荒谬”相对峙。本稿在森鸥外作品、鲁迅《故乡》等的作品论中做了具体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章句 原始章句 “阅读的动态过程” “深层批评” 近代小说的“精髓”
下载PDF
日本逃避战争责任的历史构造——以战后中日关系为视角
9
作者 笠原十九司 卢鹏(译)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1年第3期95-106,共12页
日本战败之后,以美、苏、英、中为首的联合国曾计划严惩日本的战争犯罪,并使日本向侵华战争中损失巨大的中国予以赔偿。然而伴随战后东亚冷战格局的形成与强化,使得日本得以依附美国,逃避了对其战争责任的追究。并且,美国与日本还以秘... 日本战败之后,以美、苏、英、中为首的联合国曾计划严惩日本的战争犯罪,并使日本向侵华战争中损失巨大的中国予以赔偿。然而伴随战后东亚冷战格局的形成与强化,使得日本得以依附美国,逃避了对其战争责任的追究。并且,美国与日本还以秘密交易的方式为曾参与南京大屠杀并挑起全面侵华战争的日本海军、从事细菌战研究的731部队开脱罪责,导致这些战争犯罪问题至今无法定论。更严重的是,虽然中国为了中日友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索赔,但是如今日本国内民族主义风潮盛行,宽容未能带来中日两国民众的历史共识。为了争取中日两国的真正友好,有必要了解为何日本能够逃避战争责任的历史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华战争 战争责任 日本海军 南京大屠杀
下载PDF
执迷于数字游戏对南京大屠杀的研究毫无意义
10
作者 笠原十九司 芦鹏(译) 《日本侵华史研究》 2010年第4期85-91,共7页
南京大屠杀是一件证据确凿难以否定的历史事件,然而日本右翼依旧千方百计的使用各种伎俩在日本制造舆论,混淆视听,特别是在遇难者人数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以此妄图达到他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性质的深入剖析... 南京大屠杀是一件证据确凿难以否定的历史事件,然而日本右翼依旧千方百计的使用各种伎俩在日本制造舆论,混淆视听,特别是在遇难者人数的问题上纠缠不清,以此妄图达到他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目的。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屠杀性质的深入剖析,以逐一击破否定派的各种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 数字游戏 陷阱 否定派
下载PDF
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殷弘 吴学文 +10 位作者 白竞凡 冯昭奎 章伯锋 苏智良 林治波 杨奎松 步平 笠原十九司 张连红 徐勇 高桥哲哉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0-190,共1页
最近时期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走向成为中日两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历史与历史认识对中日关系现状的影响 ,则更为历史学者关注。如何认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目前显有不同观点。这种分歧主要是政治观点方面的分歧 ,但也包含了由于... 最近时期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走向成为中日两国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而历史与历史认识对中日关系现状的影响 ,则更为历史学者关注。如何认识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目前显有不同观点。这种分歧主要是政治观点方面的分歧 ,但也包含了由于认识历史的视角不同而产生的学理方面的分歧。针对后一种情况 ,本刊认为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对于推动历史研究 ,并把这种研究与现实问题结合在一起 ,是有必要的。作为研究历史的学术刊物 ,本刊展开此种讨论 ,主要是以剖析学术观点为目的。同时 ,由于历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现实服务 ,故展开此种讨论 ,也是为了从学理的角度来辨别政治观点的是非。本刊认为 ,产生观点分歧和由此而来的学术争鸣 ,在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本刊举办“笔谈中日关系中的历史问题” ,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笔谈以来稿时间为序。需要说明的是 ,本刊真诚希望为勇于探讨真理的学者提供一块争鸣的园地 ,但受篇幅限制 ,不能邀请更多学者参加笔谈 ,同时 ,也不能为参加笔谈者提供更多充分发表见解的空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关系 历史问题 历史学者
原文传递
日中历史共同研究与南京大屠杀论争在日本的终结 被引量:7
12
作者 笠原十九司 高莹莹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25,共6页
关键词 日本侵华战争 南京大屠杀 历史 《文艺春秋》 中国人民 战争记忆 标志性事件 国会议员
原文传递
大山事件的真相--日本海军“阴谋”的追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笠原十九司 孟晓旭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1-143,共13页
作为第二次上海事变导火索的大山事件,在战时及战后日本长期被视为"偶发事件",但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的釜贺一夫少佐,证言大山勇夫中尉是在接到上司"请你为国捐躯"的口头密令后而决心赴死的。大山事件的目的,是制造对... 作为第二次上海事变导火索的大山事件,在战时及战后日本长期被视为"偶发事件",但从事密码破译工作的釜贺一夫少佐,证言大山勇夫中尉是在接到上司"请你为国捐躯"的口头密令后而决心赴死的。大山事件的目的,是制造对华战争借口,为海军争取更大规模的军备预算。因此,大山事件决非"偶发事件",而是日本海军的"阴谋事件",只不过战后日本海军通过有组织的焚毁罪证和严格的保密体制掩盖了事实真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山事件 日本海军 釜贺一夫 口头密令
原文传递
面向东亚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笠原十九司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目前,日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通过留学、旅行、文化与学术交流,日中两国间的人员往来在扩大和发展,在经济方面,也在渐渐地形成东亚经济圈的基础.
关键词 东亚共同体 日本 中国 侵略战争 外交关系
原文传递
日本政治语体变异及其语用功能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金波 Daniel KADAR 福岛佐江子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8-146,F0003,共10页
日语デアリマス是系词的五种变体之一。它通常不在日常对话中出现,却被发现在国会答辩中使用。本研究自建日本国会议事录(2018)语料库,从仪式规程视角,研究该特殊的语用变异现象。研究发现,デアリマス在国会答辩中常有使用,具有外显客... 日语デアリマス是系词的五种变体之一。它通常不在日常对话中出现,却被发现在国会答辩中使用。本研究自建日本国会议事录(2018)语料库,从仪式规程视角,研究该特殊的语用变异现象。研究发现,デアリマス在国会答辩中常有使用,具有外显客观描述性而内蕴主观叙述性的政治语体特征,有增强建议、请求、命令等政治话语语气的语用功能,为推进说话者与受众形成关系联结,推动日本国会答辩顺利进行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研究的发现对语体变异和语用理据研究具有价值,也是对政治话语语用阐释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话语 语体变异 デアリマス体 语用功能
原文传递
鲁迅《故乡》的钥匙——“铁屋子”的开关在里面,门从外面开启 被引量:2
16
作者 田中实 周非(译)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 2021年第2期85-96,共12页
《故乡》在中日两国长期以来一直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是拥有广大读者的鲁迅代表作之一。但其实,这篇作品超越了时代的认知框架、思考制度,是一篇非常深奥,隐含着难解之谜的作品。叙述者“我”虽是一个近代知识分子,却在日常生活中把... 《故乡》在中日两国长期以来一直被收录于中学语文教材,是拥有广大读者的鲁迅代表作之一。但其实,这篇作品超越了时代的认知框架、思考制度,是一篇非常深奥,隐含着难解之谜的作品。叙述者“我”虽是一个近代知识分子,却在日常生活中把三十年前的事情误认为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且不能理解闰土及曾以美貌自负的杨二嫂的内心活动,是一个矛盾的人物形象。隐藏在“叙述者”背后的“功能叙述者”将这些锐利地挖掘了出来。三十年来一直是支撑“我”内心的小英雄闰土,其实是一个守旧的“偶像崇拜者”。而开明的知识分子——“我”在作品末尾才震惊地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是一样。正是此时,“我”认识到真正的“希望”存在于自己认知的外部,那里才是推动世界之源。也因此,“我”蜕变成了一个罕有的认识者。脱离“铁屋子”的秘密是“开关在里面,门从外面开启”。这篇作品交给了我们一把转换世界观认知的钥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年三十年问题 深层情节 功能叙述者 “第三项”=不可知的“他者”
原文传递
期待有勇气的日本首相
17
作者 笠原十九司 《时事报告》 2014年第12期44-45,共2页
为了日本“克服历史”,相信以日本现任首相的身份,若能亲访南京,正如联邦德国时任总理勃兰特曾经造访波兰华沙犹太人区旧址那样,定将意义非凡。
关键词 日本首相 勇气 期待 联邦德国 犹太人 勃兰特
原文传递
〈希望〉の構築 夏目漱石『夢十夜』「第七夜」の二重の〈語り〉
18
作者 周非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研究》 2018年第1期187-195,共9页
はじめに人類が文明の行方を見失い、文明のもたらす迷妄に陥って自覚しないのは、人完璧な〈絶望〉に向かおうとしないからである。一般的には、「希望」と「絶望」は相反する二つの概念であり、この二つの概念が交互に現れると考えら... はじめに人類が文明の行方を見失い、文明のもたらす迷妄に陥って自覚しないのは、人完璧な〈絶望〉に向かおうとしないからである。一般的には、「希望」と「絶望」は相反する二つの概念であり、この二つの概念が交互に現れると考えられている。だが、漱石の「第七夜」は、このような「希望」と「絶望」の相関を虚偽と見なし、完璧な〈絶望〉へ向かおうとする意志からこそ〈希望〉が壊されつつ構築されるという認識を表したのであ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七夜 主人公 夏目漱石 近代文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