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溴丙酮酸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丹 徐芬 +2 位作者 万浪 彭聪 喻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3-BrPA处理CNE-1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I染色法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TOR和S6及其相应磷酸化... 目的观察3-溴丙酮酸(3-BrPA)对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3-BrPA处理CNE-1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PI染色法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TOR和S6及其相应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50、100、150 μmol/L的3-BrPA处理细胞24 h,其增殖活性分别为(71.13±1.56)%、(33.32±2.47)%、(15.24±1.74)%,与对照组(97.67±1.21)%相比,均显著降低(t=23.28、41.17、67.37,P<0.0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75±1.43)%、(16.86±3.48)%、(54.67±7.49)%,显著高于对照组(4.24±0.56)%(t=-3.08、-6.20、-10.83,P<0.05),3-BrPA能下调mTOR和S6及其相应磷酸化蛋白的表达。3-BrPA显著下调mTOR和S6及相应磷酸化pmTOR和pS6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3.41、2.85、3.23,P<0.05)。结论 3-BrPA抑制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S6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信号通路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及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晶 徐芬 +2 位作者 万浪 谢旭菲 吴东卿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黄石地区72例(96耳)确诊听力损失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分泌性中耳炎47例(67耳),感音神经性聋22例(26耳),单侧外耳道闭锁3例,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22例(34耳)...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的原因、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以黄石地区72例(96耳)确诊听力损失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分泌性中耳炎47例(67耳),感音神经性聋22例(26耳),单侧外耳道闭锁3例,分别给予相应干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中,22例(34耳)行鼓膜置管术,2例(4耳)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术,2例(2耳)行鼓膜置管+腺样体切除+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21例(27耳)行生理海水鼻腔冲洗、口服黏液促排剂、玻式球吹张。感音神经性聋患儿中,12例(14耳)佩戴助听器,2例(4耳)行人工耳蜗植入,余8例(8耳)单侧感音神经性聋和3例单侧外耳道闭锁患儿暂时观察。结果47例(67耳)分泌性中耳炎患儿经过干预治疗后,13例中耳功能及听力恢复正常,23例患儿有不同程度好转,但是仍有11例(15耳)患儿无明显改善。14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配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6、12个月听觉言语能力评估得分分别为69.09%±3.19%,74.07%±4.25%,较干预前(40.71%±7.44%)明显提高(P<0.05)。61例给予干预的患儿总体干预有效率为81.97%(50/61)。结论本组学龄前儿童听力损失原因主要为分泌性中耳炎和不同程度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鼓膜置管对分泌性中耳炎治疗效果明显,助听器或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听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听力损失 干预
下载PDF
不同部位甲强龙局部注射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丹 万浪 +1 位作者 彭聪 王桃娇 《中国当代医药》 2020年第30期117-120,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耳后注射与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伴2型糖尿病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鼓室注射组与耳后注射组... 目的对比研究耳后注射与鼓室内注射甲强龙治疗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伴2型糖尿病的效果、并发症及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伴2型糖尿病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简单随机化法分为鼓室注射组与耳后注射组各36例。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鼓室注射组、耳后注射组分别予以甲强龙行鼓室内、耳后注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耳后注射组总有效率80.56%,鼓室注射组的总有效率66.67%,耳后注射组总有效率高于鼓室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的听力阈值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后注射组的听力提高值高于鼓室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后注射组无鼓膜穿孔的风险,耳后注射组局部疼痛及一过性眩晕的发生率分别为22.22%、5.56%,鼓室注射组为63.89%、27.78%,鼓室注射组局部疼痛的比率及一过性眩晕的发生率均高于耳后注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后注射甲强龙治疗伴2型糖尿病的低频下降型突发性聋患者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小,简单实用,可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强龙 2型糖尿病 突发性聋 耳后注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