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不同部位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顾园 龚攀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8期2163-2166,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胃炎类型及病理学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胃炎患者153例,比较不同类型胃炎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比较不同病理参数间H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3例,阳性率为16.7%...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不同胃炎类型及病理学的关系研究。方法选取在本院消化内科就诊的胃炎患者153例,比较不同类型胃炎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比较不同病理参数间Hp感染率的差异。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3例,阳性率为16.7%;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HP阳性33例,阳性率为50.8%;慢性萎缩性胃窦炎患者Hp阳性2例,阳性率为7.1%;慢性非萎缩性胃窦炎患者Hp阳性15例,阳性率为35.7%;不同类型胃炎患者Hp感染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炎患者炎症反应重度者的Hp感染率(85.7%)高于中度炎症反应者(39.7%)和轻度炎症反应者(16.2%);重度中性粒细胞浸润者的Hp感染率(73.7%)高于轻度者(29.1%);重度淋巴细胞浸润者的Hp感染率(50.0%)高于轻度者(29.9%);有肠上皮化生者的Hp感染率(66.7%)高于无肠上皮化生者(26.8%);上皮内瘤变者的Hp感染率(83.3%)高于无上皮内瘤变者(30.5%),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胃炎患者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率随炎症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且Hp感染可能促进了肠上皮化生和上皮内瘤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 幽门螺杆菌 胃炎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晚期胃癌化疗患者的生存情况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顾园 龚攀 《中国综合临床》 2017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的 探究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选择FOLFOX6作为初治化疗方案,以14d为一个周期,治疗时间为4个周期.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测定,根据CTCAE 4.0... 的 探究晚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对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所有患者在确诊后均选择FOLFOX6作为初治化疗方案,以14d为一个周期,治疗时间为4个周期.化疗治疗4个周期后,对所有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水平进行测定,根据CTCAE 4.0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无中性粒细胞减少组(无减少组,17例),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组(轻度减少组,44例)和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组(重度减少组,35例).根据RECIST1.1标准对3组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并分别计算3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同时就3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时间(OS)进行比较.结果 无减少组、轻度减少组以及重度减少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5.2314,P=0.0000),且客观缓解率分别为17.65%、56.82%和25.71%(χ2=11.7694,P=0.0028),而3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47.06%、84.09%和54.29%(χ2=11.3668,P=0.0034),轻度减少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明显高于无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无减少组、轻度减少组以及重度减少组PFS以及O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56、11.11,P均〈0.05),轻度减少组患者的PFS以及OS均明显大于无减少组和重度减少组(P均〈0.05).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因化疗导致的轻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能够获得较好的近期临床疗效及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 晚期胃癌 化疗 生存质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