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芥营养成分及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学勤 杨帆 王志忠 《现代食品》 2024年第8期85-87,共3页
沙芥作为一种防风固沙植物,不仅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还是一种野生食品资源,具有解毒、镇痛、镇咳和促消化等药用功能。因此,本文概述了沙芥中营养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并对沙芥的开发与利用进行了展望,以供参考。
关键词 沙芥 营养成分 生物活性成分
下载PDF
高产乳酸耐热克鲁维酵母的筛选及其在葡萄酒中增酸潜力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蔡飞 努丽扎提·木拉提别克 +3 位作者 朱瑞清 刘美玲 李婷 刘昀雯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9-65,共7页
通过比较16株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的产乳酸能力及耐受性,筛选高产乳酸的优良菌株,并将其与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EC1118按1∶1配比共发酵制备霞多丽葡萄酒,评估其酿造特性。结果表明,耐热克鲁维... 通过比较16株耐热克鲁维酵母(Lachancea thermotolerans)的产乳酸能力及耐受性,筛选高产乳酸的优良菌株,并将其与商业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EC1118按1∶1配比共发酵制备霞多丽葡萄酒,评估其酿造特性。结果表明,耐热克鲁维酵母菌株LT-XJ24、LT-XJ59、LT-ZX03与LT-GS27的耐受性较好,且产乳酸能力较强,在葡萄汁中的乳酸产量分别为6.41 g/L、6.52 g/L、7.89 g/L和6.21 g/L。优选的4株耐热克鲁维酵母与商业酿酒酵母共发酵均能完成霞多丽葡萄酒的酒精发酵,且均具有良好的生物增酸能力,其中菌株LT-ZX03混合发酵的霞多丽葡萄酒中的乳酸产量最高,达6.66 g/L。尽管混合发酵组提高了葡萄酒的挥发酸含量,但仍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1.2 g/L)。从霞多丽葡萄酒样品中共检出41种香气物质,包括23种酯类、11种醇类、5种酸类以及2种其他类化合物,其中13种物质的香气活度值(OAV)>1。不同耐热克鲁维酵母对霞多丽葡萄酒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菌株LT-GS27和LT-ZX03影响较大,能够提高葡萄酒中具有花果香气的丁酸乙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和癸酸乙酯等物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热克鲁维酵母 筛选 乳酸 耐受性 葡萄酒 理化指标 挥发性香气物质
下载PDF
蒲公英水煎液对犊牛源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琪 张惠玲 +8 位作者 刘日蓉 孙月 李培锋 樊舒婷 宋晨 郝普国 徐文琦 郭宇 赵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耐药情况及蒲公英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7份犊牛源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 为了了解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污染状况、耐药情况及蒲公英水煎液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耐药性的消除作用。本试验采用革兰染色、生化试验和PCR方法对采集到的107份犊牛源病料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采用K-B法检测分离菌株对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PCR方法进行8种耐药基因的检测,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蒲公英水煎液对分离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将菌株与蒲公英水煎液作用后进行耐药消除试验。结果显示,从107份病料中分离鉴定出44株犊牛源大肠杆菌,分离率为41%;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5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达到50%以上;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中bla CTX-M基因携带率为86%,喹诺酮类耐药基因中qnr(S)基因携带率为32%;蒲公英水煎液对筛选出的耐药菌株的MIC为200 mg/mL;经蒲公英水煎液处理后的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增强,而且更不容易出现耐药。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腹泻犊牛中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而蒲公英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有一定的消除作用,可降低临床应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增加临床疗效,本试验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有效预防和治疗犊牛腹泻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源大肠杆菌 中药 耐药性 耐药消除
下载PDF
羊腹泻大肠杆菌整合子及ESBLs携带情况检测
4
作者 宋晨 苏建国 +5 位作者 郝普国 顾珂瑞 王琪 徐文琦 樊宏亮 赵红霞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23,共6页
为了确定内蒙古自治区羊腹泻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本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呼和浩特市周边牧场分离菌株中整合酶基因(Ⅰ、Ⅱ、Ⅲ型)、耐药基因盒和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108株羊腹泻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 为了确定内蒙古自治区羊腹泻大肠杆菌的耐药机制,本试验采用PCR方法检测呼和浩特市周边牧场分离菌株中整合酶基因(Ⅰ、Ⅱ、Ⅲ型)、耐药基因盒和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显示,108株羊腹泻大肠杆菌中,Ⅰ型整合酶基因和耐药基因盒插入区扩增呈阳性的菌株为42株,检出率为38.9%,未检出Ⅱ、Ⅲ型整合酶基因;菌株中有5类基因盒流行,主要携带甲氧苄氨嘧啶(dfr)和氨基糖苷类(aadA)耐药基因;分离菌株的bla_(TEM)基因检出数为83株,占比76.9%,bla SHV和bla_(CTX)基因PCR扩增均为阴性;质粒DNA上成功扩增出携带bla TEM型ESBLs基因的Ⅰ型整合子阳性菌株40株。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羊腹泻大肠杆菌Ⅰ型整合子的携带率较高,菌株对磺胺类、甲氧苄氨嘧啶和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耐受性与其携带的耐药基因盒密切相关,分离菌株中ESBLs的产生和传播由菌株自身质粒所介导,这可能是其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且Ⅰ型整合子在ESBLs阳性菌株中的广泛分布,也使得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更易散播。本试验通过对羊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大肠杆菌 羊腹泻 Ⅰ型整合子 耐药基因盒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