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介入治疗在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岑伟 汪有新 汪甜甜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9期1133-1136,113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6,采用海普宁联合华法林治疗)和... 目的探讨血管介入治疗在剖宫产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8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7例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6,采用海普宁联合华法林治疗)和介入组(n=51,采用血管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下肢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后随访6~1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结果介入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8.04%(50/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畅通评分、大腿及小腿周径差、色素沉着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介入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二聚体(D-D)、红细胞聚集指数(RCAI)、纤维蛋白原(FIB)、血浆黏度(C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患者轻度PTS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无PTS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介入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DVT患者效果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改善下肢深静脉畅通情况,降低大腿、小腿周径差,改善色素沉着情况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PTS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治疗 剖宫产 下肢深静脉血栓 疗效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行肠内营养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再加 程志刚 +2 位作者 胡中保 郑晖 焦次来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20-723,共4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患者营养的改善情况。方法对1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前与术后1、2个月营养指标变化,比较术前、术后1天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患者营养的改善情况。方法对12例接受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术前与术后1、2个月营养指标变化,比较术前、术后1天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12/12)。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患者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改善(P均<0.05)。术后并发症包括造瘘口处轻度疼痛5例、造瘘口渗少量脓液3例、吸入性肺炎5例、造瘘管堵塞4例、黑便6例。术前、术后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患者易耐受、成功率高、并发症轻,术后患者营养改善明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肠内营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造瘘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术前抗凝治疗对肺癌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安全性的影响
3
作者 廖勇胜 赵志宏 +2 位作者 左志刚 黎林 程志刚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8期950-954,974,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抗凝治疗对肺癌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中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45,给予常规术后... 目的探讨术前抗凝治疗对肺癌术后静脉血栓形成与手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1年12月鄂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胸腔镜下行肺癌根治术的中高风险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抗凝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45,给予常规术后抗凝治疗)和抗凝组(n=45,在常规术后抗凝基础上于术前接受抗凝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与术后胸腔引流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入院时)、术后3 d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股静脉血流速度与血流量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前静脉血栓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本组术前,且抗凝组患者上述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APTT、PT、TT均短于本组术前,FIB、D-D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抗凝组患者APTT、PT、TT均长于常规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流峰速度、血流平均速度、血流量均低于本组术前,但抗凝组患者上述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抗凝组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抗凝治疗能够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促进患者静脉血液循环,从而发挥更好的术后静脉血栓防治效果,且不增加手术出血风险,术前抗凝治疗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腹腔镜下肺癌根治术 抗凝 凝血功能 血液流变学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