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桂兰 高作良 +3 位作者 阮巧芬 王迎春 柯晓燕 黄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81-82,共2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调查50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实施侵入性操作。采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标本792份进行细菌监测。结果...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调查50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实施侵入性操作。采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标本792份进行细菌监测。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77%,其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6.96%。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接受者(均P<0.01)。环境细菌监测合格率为61.36%。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防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防控措施
下载PDF
2012—2016年鄂州市中心医院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熊丽 张莹 +1 位作者 刘斌 钟玉梅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8年第2期421-426,共6页
目的了解鄂州市中心医院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2016年鄂州市中心医院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7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感染类型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患者中共... 目的了解鄂州市中心医院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2012—2016年鄂州市中心医院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378例)的临床资料,对其感染病原菌的分布、感染类型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 378例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611株,革兰阴性菌448株(67.78%),革兰阳性菌201株(30.41%),真菌12株(1.82%)。378例患者中,126例(33.33%)分离出单一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等;221例(58.46%)分离出两种病原菌,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31例(8.20%)分离出三种病原菌,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链球菌+白色念珠菌、肺炎克雷杆菌+阴沟肠杆菌+溶血性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杆菌+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阿米卡星的耐药率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他啶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的耐药率较低;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低。结论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混合感染为主,药敏提示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临床治疗中应加强临床病原菌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及时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肺部感染 病原菌 混合感染 耐药性
原文传递
改良APN排班模式在普外科病房的应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巧云 刘贵云 +2 位作者 许小琴 李晓霞 陈金玉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5年第14期67-69,共3页
目的提高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护士分层分组排班,P、N班实行双班制,调整A、P、N各班次时间,交接班计入工作时间,责任班长提前1h上班参与过程质量控制。将2014年7-9月实行改良APN排班与2013年7-9月实行传统APN排... 目的提高护士对排班模式的满意度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将护士分层分组排班,P、N班实行双班制,调整A、P、N各班次时间,交接班计入工作时间,责任班长提前1h上班参与过程质量控制。将2014年7-9月实行改良APN排班与2013年7-9月实行传统APN排班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改良排班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排班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均P〈0.01)。结论改良APN排班可提高护士对排班满意度,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APN排班 满意度 优质护理
下载PDF
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孙静 李志红 罗丽平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5期118-120,共3页
目的分析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均选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中,共62例;将其中行常规干预的31例作为对照组,将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施行临床干预的另31例为... 目的分析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病例均选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本院接收并行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中,共62例;将其中行常规干预的31例作为对照组,将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施行临床干预的另31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早期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静脉输液天数、平均住院天数等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围手术期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下载PDF
多频振动治疗仪在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便秘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严颖 胡翠兰 +2 位作者 黄静 邵忠静 肖环园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多频振动治疗仪的叩击和震动原理缓解与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便秘。选取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3d以上的患者80例进行分组护理,并进行对照分析。试验组:常规... 目的探讨应用多频振动治疗仪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多频振动治疗仪的叩击和震动原理缓解与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便秘。选取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3d以上的患者80例进行分组护理,并进行对照分析。试验组:常规护理加叩击震动;对照组:常规护理加腹部按摩。结果试验组的便秘症状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多频振动治疗仪可明显改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的便秘,为拓展优质护理服务打开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重症患者 多频振动治疗仪 优质护理
下载PDF
骶脊膜囊肿的显微外科治疗(附12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喻军华 王璨 +4 位作者 黄锦峰 陈志勇 刘斌 袁学刚 胡太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4年第6期370-371,共2页
目的探讨骶脊膜囊肿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骶脊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患者(83%)术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功能失调现象,两个月后慢慢恢复... 目的探讨骶脊膜囊肿患者显微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手术治疗12例骶脊膜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患者中10例患者(83%)术后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1例患者术后出现膀胱功能失调现象,两个月后慢慢恢复部分功能。1例患者症状无改善,3月后复查MRI示囊肿复发,二次手术治疗,但仍没有改善。1例患者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本组患者术后没有出现神经功能缺失或感染。结论显微外科治疗是治疗骶脊膜囊肿的有效方法,但是应把握好手术适应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脊膜囊肿 显微外科治疗 效果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巧云 万晓霞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35期22-22,共1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36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FTS组,各6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FTS组在常规护理基础...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促进乳腺癌患者康复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将136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常规组和FTS组,各68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FTS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术中主动保温及限制性输液,术后及早进食活动,尽早拔出各种管道,术后积极镇痛等措施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可保证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在乳腺癌手术患者中应用是安全、经济有效和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快速康复外科 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普外科专科护士实施继续教育效果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金玉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普外科专科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岗位培训一年,内容包括普外科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各项常规护理操作、急救患者的处...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普外科专科护士进行继续教育的效果。方法:选择普外科工作的18名护理人员,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岗位培训一年,内容包括普外科专科理论知识与技能、各项常规护理操作、急救患者的处理及护理、先进设备的临床应用等;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继续教育,积极参加院内外多种形式的护理培训,比较两组的考核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各项考核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普外科专科护士进行继续教育可提高护士各项专业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专科护士 继续教育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胡太可 阮巧芬 +5 位作者 陈桂兰 黄锦峰 喻军华 袁学刚 刘斌 陈志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38-139,142,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环境、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和病原菌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N...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院内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病原菌等,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NICU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环境、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和病原菌之间的差异进行回顾分析。结果NICU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2.8%,环境检测合格率为61.96%,进行侵入性操作比未进行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感染部位呼吸道占61.74%。病原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占40.87%。结论接受多项侵入治疗、免疫功能低下和不合理抗生素的应用等是NICU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院内感染 因素 分析
下载PDF
疼痛专项护理对外科肛周疾病患者疼痛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爱琼 余利娜 《山西医药杂志》 2023年第7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专项护理对外科患者疼痛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鄂州市第三医院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外科肛周疾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疼痛专项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疼痛专项护理对外科患者疼痛症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鄂州市第三医院在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2例外科肛周疾病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疼痛专项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疼痛程度分级、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语言描述疼痛评分法(VRS)中轻度疼痛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CQ)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文化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潜伏期、快速动眼睡眠时间、觉醒时间低于对照组,睡眠总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WHOQOL-BREF)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2.2%(47/51),高于对照组76.5%(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专项护理对外科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效果好,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疼痛专项护理 疼痛程度 舒适度 睡眠质量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外科治疗横膈外伤18例
11
作者 何建林 陈怡发 +1 位作者 赵志宏 陈昌连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03年第2期19-19,共1页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对膈肌损伤的早期确诊率和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18例膈肌损伤的诊治,16例术前据受伤部位、体征、胸腔闭式引流、胸片、上消化道造影、B超、CT而确诊,2例开胸探查时确诊;16例左膈肌损伤,2例为右侧;15例经左胸手术修补... 目的:研究如何提高对膈肌损伤的早期确诊率和治疗水平。方法:通过对18例膈肌损伤的诊治,16例术前据受伤部位、体征、胸腔闭式引流、胸片、上消化道造影、B超、CT而确诊,2例开胸探查时确诊;16例左膈肌损伤,2例为右侧;15例经左胸手术修补膈肌,2例经右胸,1例腹部切口修补。结果:18例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结论:横膈损伤据临床检查、胸片、上消化道造影多能早期确诊,手术可经胸或经腹进行修补,手术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治疗 横膈外伤 膈肌损伤 并发症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蛛毒素受体7次跨膜结构域1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调控胃癌迁移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罗庆伟 李志红 +5 位作者 汤俊 周志军 严伟 江旭林 陈校力 胡刚强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382-387,共6页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蛛毒素受体7次跨膜结构域1(ADGRL4)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调控胃癌迁移的机制。方法将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SGC⁃7901、HGC⁃27、Hs⁃746T传代培养后,检测ADGRL4表达量。将胃癌SGC⁃7901细...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蛛毒素受体7次跨膜结构域1(ADGRL4)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调控胃癌迁移的机制。方法将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胃癌细胞SGC⁃7901、HGC⁃27、Hs⁃746T传代培养后,检测ADGRL4表达量。将胃癌SGC⁃7901细胞分为对照组、过表达组、沉默组。对照组转染空载体,过表达组转染ADGRL4上调质粒,沉默组转染ADGRL4沉默质粒。分析并比较3组胃癌细胞侵袭、迁移数及VEGF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比较,胃癌细胞SGC⁃7901、HGC⁃27、Hs⁃746T中ADGRL4表达量均上升(P<0.05);与胃癌细胞HGC⁃27、Hs⁃746T比较,胃癌细胞SGC⁃7901中ADGRL4表达量较高(P<0.05),故选择SGC⁃7901进行后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ADGRL4表达量上升,沉默组ADGRL4表达量下降(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ADGRL4表达量下降(P<0.05),说明ADGRL4转染成功。与对照组比较,过表达组细胞侵袭数、迁移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量上升,E⁃钙黏蛋白(E⁃cadherin)表达量下降,沉默组细胞侵袭数、迁移数、MMP⁃2、MMP⁃9、VEGF、VEGFR⁃2表达量下降,E⁃cadherin表达量上升(P<0.05);与过表达组比较,沉默组细胞侵袭数、迁移数、MMP⁃2、MMP⁃9、VEGF、VEGFR⁃2表达量下降,E⁃cadherin表达量上升(P<0.05)。结论胃癌细胞经下调ADGRL4干预后,侵袭、迁移数减少,迁移、侵袭相关蛋白表达量得到调节,其机制可能与VEGF通路受到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蛛毒素受体7次跨膜结构域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胃癌 迁移
下载PDF
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
13
作者 王璨 周龙 +2 位作者 蔡强 陈谦学 喻军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148-150,1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7例外伤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GCS评分6~13分,平均(10.4±2.7)分;出... 目的探讨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7例外伤性额叶血肿的临床资料。结果入院时GCS评分6~13分,平均(10.4±2.7)分;出血量30~40 ml,平均(37.9±3.9)ml。骨窗大小约2 cm×3 cm;手术时间62~80 min,平均(70.3±6.1)min。出院时,6例GCS评分15分,1例13分。出院后随访1年,1例术后9个月出现癫痫发作,口服丙戊酸钠缓释片控制良好,其余6例正常生活。结论经眉弓锁孔入路完全内镜下手术治疗外伤性额叶血肿具有微创、高效、操作方便等优点,但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对脑疝病人不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额叶血肿 神经内镜手术 经眉弓锁孔入路 疗效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能谱CTA联合MAR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颜钦文 王宇翔 +5 位作者 张俊 贺兰 胡岗 熊敏超 秦君翔 袁学刚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82-188,共7页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能谱CTA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MAR)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7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需行能谱头颈CTA检查患者的CT原始数据,分别重建出70~140 keV单能级图像、120 kVp-like混合能量图像及70~140 keV MAR处理图像... 目的:评价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能谱CTA联合去金属伪影技术(MAR)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7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需行能谱头颈CTA检查患者的CT原始数据,分别重建出70~140 keV单能级图像、120 kVp-like混合能量图像及70~140 keV MAR处理图像和120kVp-like MAR图像;感兴趣区(ROI)放置在伪影最严重层面的线圈附近,测量CT值及标准差(SD),计算伪影指数(AI)及信噪比(SNR);在主观分析方面,由两名诊断医生采用Likert 5分量表法对所有图像的伪影程度和血管显示能力进行评估;比较MAR组和非MAR组图像的主观评分和客观参数。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各组图像之间的差异。结果:8组单能量图像上,MAR图像的AI明显低于非MAR图像;在80~110 keV条件下,MAR图像SNR高于非MA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同keV下,与非MAR组相比,MAR组图像的伪影评分及周围血管显示主观评分得分均更高。对于非MAR处理图像,AI值与周围血管显示评分在植入不同直径弹簧圈的患者图像上没有统计学差;对于MAR图像,较大直径弹簧圈组(>8.79 mm)患者图像的AI值明显高于常规直径组,而周围血管显示主观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直径组。结论:能谱CTA成像联合MAR可有效减少颅内动脉瘤栓塞植入物伪影,改善周围血管显示,对于小直径的弹簧圈MAR减少伪影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能谱成像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金属伪影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中METTL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18 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的相关性
15
作者 廖勇胜 赵志宏 +1 位作者 左志刚 黎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5期2221-2225,共5页
目的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甲基转移酶3(METTL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18 F-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进行肺部手术前接受18 F-FDG PET/CT扫描的所有LUAD患者资... 目的探讨肺腺癌(LUAD)组织中甲基转移酶3(METTL3)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18 F-氟脱氧葡萄糖(18 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进行肺部手术前接受18 F-FDG PET/CT扫描的所有LUAD患者资料,共收集89例LUAD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及其相匹配的30例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LUAD组织中METTL3蛋白表达水平。对所有患者随访1年,并进行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对METTL3蛋白表达评分与PET/CT参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TCGA数据库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显示,483例LUAD组织中METTL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59例正常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9例LUAD组织中METTL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1%(47/89),与相匹配的30例癌旁组织比较,LUAD组织中METTL3蛋白阳性表达率(56.6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最大径、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LUAD患者肿瘤组织METTL3蛋白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ETTL3阴性组比较,METTL3阳性组SUVmax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UAD患者METTL3蛋白表达评分与SUVmax呈明显正相关(r=0.667,P<0.001)。SUVmax预测METTL3阳性表达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1(95%CI:0.773~0.928),对应的最佳截断值为10.5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0%和73.8%。随访期间,METTL3蛋白阳性组较阴性组中位总生存期更短,且总生存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6,P=0.002)。结论LUAD组织中METTL3有望成为新的病理诊断和预后标志物。LUAD组织中METTL3蛋白表达评分与18 F-FDG SUVmax呈正相关,18 F-FDG SUVmax可能是反映METTL3蛋白表达评分的无创检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转移酶3 肺腺癌 18 F-氟脱氧葡萄糖 原位癌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聂云贵 朱博 +1 位作者 曹中杰 王兵 《腹部外科》 2024年第4期296-300,共5页
肝外胆管癌早期无特异症状,黄疸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多为进展期,不可切除比例较高,预后较差且缺少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胆道支架减黄是标准的姑息治疗方式,但并未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光动力治疗是一种药械联合技术,具有药物靶... 肝外胆管癌早期无特异症状,黄疸是最常见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多为进展期,不可切除比例较高,预后较差且缺少有效的姑息治疗手段。胆道支架减黄是标准的姑息治疗方式,但并未明显延长中位生存期。光动力治疗是一种药械联合技术,具有药物靶向性富集和光照靶向性激活的精准治疗特点,可协同胆道支架、手术、化疗、免疫治疗以提高疗效,具有可观的应用前景,可作为不可切除肝外胆管癌的一种有效局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姑息治疗 光动力 不可切除
下载PDF
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陈桂兰 喻军华 +3 位作者 高作良 严颖 柯晓燕 胡翠兰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 目的探讨氧驱动雾化吸入对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2例经蝶垂体瘤切除术患者按住院时间分组。对照组31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驱动雾化吸入。于术后6h对两组患者口咽干燥和咽喉疼痛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口咽干燥、咽喉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术后氧驱动雾化吸入有利于提高经蝶垂体瘤切除术后患者口咽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碟垂体瘤切除术 氧驱动雾化吸入 口咽干燥 咽喉疼痛 口咽舒适度
下载PDF
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袁学刚 黄锦峰 +4 位作者 陈志勇 肖胜 王璨 刘斌 喻军华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11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双侧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单侧组(采用... 目的:探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118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双侧组(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及单侧组(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每组59例,比较两组颅内压、生存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d及术后3d双侧组及单侧组患者颅内压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下降,双侧组术后1d及术后3d颅内压与单侧组比较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恢复良好率(35.59%)与单侧组(16.95%)比较明显较高,重度残疾率(16.95%)、死亡率(5.08%)及并发症总发生率(11.86%)与单侧组(25.42%、22.03%、30.51%)比较均明显较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采用双侧平衡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疗效确切,可快速降低颅内压,使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提高,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去骨板减压术 双侧 单侧
下载PDF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0
19
作者 熊丽 张莹 +2 位作者 刘斌 陈胜利 李玉娟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73-1078,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鄂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 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6月鄂州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7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住院且术后未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患者感染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分析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我院观察组患者送检临床标本174份,检出真菌7种共87株,检出率较高的菌种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1株,47.13%)和光滑假丝酵母菌(23株,26.44%)。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等常用抗真菌药的耐药率低于20%;光滑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超过25%,对两性霉素B和制霉素的耐药率低于20%。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低蛋白血症、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入院时肌酐清除率(<30m L/min)、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7 d)、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4 d)、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均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分别为3.02、2.98、2.21、2.05、2.48、2.35、4.74、5.97,95%置信区间分别为(1.59,5.74)、(1.58,5.63)、(1.18,4.41)、(1.11,3.78)、(1.34,4.59)、(1.27,4.34)、(2.49,8.35)、(3.08,11.49),P<0.05]。结论: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真菌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对常用抗真菌药普遍较为敏感。低蛋白血症、入院时GCS评分、入院时肌酐清除率、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是重症颅脑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视上述危险因素的预测价值,提高诊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真菌药;同时,对于存在上述因素的高危患者,临床应及时给予早期预防性或经验性抗真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继发肺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微量泵输入大剂量奥曲肽治疗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0
作者 胡文昌 夏志伟 +1 位作者 刘黎明 肖家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7-68,共2页
目的 探讨微量泵条件下输入大剂量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98例各型急性肠梗阻,随机分为微量泵条件下输入大剂量奥曲肽组(A组)和常规传统方法治疗组(B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A组较B组临床症状... 目的 探讨微量泵条件下输入大剂量奥曲肽在治疗急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科98例各型急性肠梗阻,随机分为微量泵条件下输入大剂量奥曲肽组(A组)和常规传统方法治疗组(B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A组较B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效果更好,腹胀、腹痛减轻早,胃肠引流量减少,肛门开始排气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量泵输入大剂量奥曲肽能很快改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其适用于各型急性肠梗阻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泵 奥曲肽 急性肠梗阻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